学术投稿

美学区单牙即刻种植即刻修复与延期种植修复的效果对比

桂芳

关键词:单牙, 即刻种植, 即刻修复
摘要:目的 比较美学区单牙即刻种植即刻修复与延期种植修复的效果.方法 收集在医院进行单牙修复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接受即刻种植即刻修复)和对照组(接受延期种植修复),每组50例,对比2组术后2年种植疗效、全冠修复后不同时间美学效果、终修复体完成12月主观满意度及唇侧骨厚度.结果 研究组术后2年种植成功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8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3,P<0.05).研究组全冠修复后不同时间美学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终修复体完成12个月主观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即刻唇侧骨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2年唇侧骨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对延期种植修复,单牙即刻种植即刻修复在咀嚼功能、美学效果方面更占优势,且软组织稳定性好,唇侧骨厚度丢失率少.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芙蓉膏、定痛膏联合双氯芬酸钠治愈急性痛风性关节炎1例

    患者,男,61岁,晨起突然发病,左脚踝、脚背在1 d内肿起,患者自觉胀痛,无法下地行走,翌日右脚亦开始肿胀疼痛,就医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较高,为22 mg/L,翌日一早空腹查血尿酸值461 μmol/L. 患者自服秋水仙碱0.5 mg,服药后未见效,却出现腹泻等不良反应. 再次就医后考虑诊断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予双氯芬酸钠75 mg,每天1次,配合芙蓉膏、定痛膏外敷. 患者服用一次双氯芬酸钠之后亦出现胃肠道反应.枟2016中国痛风诊疗指南枠提出,对急性痛风患者短期单用糖皮质激素可起到与非甾体解热镇痛抗炎药( NSAIDs)同样有效的镇痛作用,且消化道的不良反应少于秋水仙碱[1] ,但患者有糖尿病,不适宜接受激素类药物治疗,于是建议患者停止双氯芬酸钠,仅使用上述两种中药制剂外敷治疗. 患者发病时双脚均肿胀疼痛,无法着地行走,于服用双氯芬酸钠第2天部分肿胀缓解,疼痛可忍,能下地行走. 继续使用中药制剂外敷,3 d后所有肿胀消失,基本无疼痛,连续敷药5 d,痊愈.

    作者:胡欣燕;李璐瑒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小剂量地西他滨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小剂量地西他滨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30例,均给予地西他滨10~20 mg·m-2·d-1静脉输注3 h,连续应用5 d,28 d为1个周期,观察其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效果:完全缓解3例(10.00%),部分缓解14例(46.67%)、未缓解13例(43.33%),总缓解率为56.67%.不良反应: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2例(6.67%),恶心6例(20.00%),发热2例(6.67%),肝功能异常3例(10.00%),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3.33%,所有不良反应在停药或降低药量后有所减少,未并发严重感染、脏器功能衰竭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小剂量地西他滨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完全缓解及部分缓解率高,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吴霞;蔡奕峰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中西药联合治疗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5年3月-2017年3月医院收治的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患者64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包括鲑鱼降钙素喷剂、碳酸钙维生素D、甲睾酮、塞来昔布胶囊、阿仑膦酸钠等;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骨密度(BMD)指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高于对照组的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股骨颈BMD、大转子BMD、Wards三角区BMD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药联合治疗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斌;胡忠惠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目视管理在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全过程管理中的应用

    目视管理是利用直观、色彩适宜的各种视觉感知信息,组织现场生产活动,以简单、快捷的方法,传递并接受信息,从而提高工作效率的管理方法[1]. 作为科学有效的精益管理理念之一,目视管理满足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 PIVAS)对安全性及时效性的严格要求,有利地保障整个工作流程严谨、流畅地顺利进行. 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运行3年来,目视管理已从一一摸索逐渐深入到日常工作中. 通过一些颜色、标识、书写板、流程图等直观提示,实行科学、专业的管理提高了PIVAS的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差错率,保障了患者的用药安全.

    作者:靳会欣;王培莹;庞国勋;关丽叶;方灵芝;刘洪涛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脑钠肽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血脑钠肽(BNP)对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1月在医院收治的AMI患者132例作为试验组,以同期体检的健康人132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受检对象抽取静脉血3 ml,采用荧光免疫法检测BNP浓度;根据观察组AMI患者的Killip分级、梗死部位以及是否ST段抬高进行分组的BNP水平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BNP水平为(578±31)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人的(48±13)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Killip分级的提高,AMI患者的BNP浓度也随之提高,依次与上一级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壁梗死患者的BNP浓度为(592±30)pg/ml高于下壁梗死的(511±21)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BNP水平为(673±22)pg/ml明显高于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的(433±26)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MI患者伴有BNP水平的提高,而且随着BNP的提高,AMI的严重程度越高,梗死面积大,Killip分级也提高.临床上可将BNP检测作为AMI诊断、预后评估、治疗方案制定中的重要敏感性指标.

    作者:洪少雄;戴端平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帕罗西汀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青少年强迫症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帕罗西汀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青少年强迫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青少年强迫症患者68例,采用双盲法分为联合组与参照组各34例.参照组采用帕罗西汀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每周实施认知行为疗法1次,比较2组患者的抑郁症状评分及强迫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2组患者治疗2周、4周及8周的抑郁症状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患者的抑郁症状评分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的强迫症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患者的强迫症评分均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帕罗西汀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青少年强迫症能显著提升临床治疗效果,缓解青少年患者强迫症状,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孙乃建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麻醉方法及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不同麻醉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接诊的行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40例,将采用硬膜外阻滞的20例作为A组,采用蛛网膜下腔阻滞(腰麻)联合硬膜外阻滞的20例为B组.观察2组麻醉前及麻醉后5 min、10 min、20 min的动脉压和心率.观察2组麻醉起效时间和阻滞效果.结果 2组麻醉后5 min、10 min、20 min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均有波动,B组的波动幅度明显小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麻醉起效时间明显短于A组,阻滞效果明显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阴式全子宫切除术中采用腰麻联合硬膜外阻滞,其麻醉效果及对患者血压和心率的影响,明显优于硬膜外阻滞,是较为理想的麻醉方式.

    作者:沈春燕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联合CO2激光治疗尖锐湿疣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联合CO2激光治疗尖锐湿疣的效果.方法 将尖锐湿疣患者9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研究组患者采用ALA-PDT联合CO2激光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独采用CO2激光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康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LA-PDT联合CO2激光治疗尖锐湿疣患者有较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丽芬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米非司酮配合利凡诺尔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尔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0月医院收治的因不同原因需接受引产的中期妊娠孕妇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单盲随机分组法随机将孕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单一利凡诺尔引产,观察组采用利凡诺尔与米非司酮联合引产,比较2组孕妇的引产成功率、分娩发动时间、出血量、胎盘胎膜残留率、宫颈裂伤率.结果 观察组孕妇的引产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孕妇,且观察组孕妇的分娩发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的引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胎盘胎膜残留率及宫颈裂伤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利凡诺尔与米非司酮联合用药对中期妊娠孕妇实施引产具有良好的引产效果,可缩短引产时间,减少胎盘胎膜残留、宫颈裂伤及出血的发生.

    作者:欧阳新华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GDM患者妊娠期饮食行为与血糖的关系及量化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饮食行为与血糖的关系及量化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方法 应用医院自行设计的枟孕妇营养KAP问卷枠调查妇产科建立妊娠档案的GDM产妇80例饮食行为,应用Pearson单因素分析GDM患者饮食行为评分与血糖的关系,并根据调查结果对其实施量化健康教育干预,观察干预前后产妇饮食行为评分及血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GMD患者血糖控制良好组饮食相关知识评分、饮食行为、饮食态度相关评分均高于血糖控制不良组(P<0.05).经Pearson单因素分析可知,GDM患者饮食相关知识、饮食行为、饮食态度评分均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呈负相关(P<0.05).干预后GDM产妇FBG、2hPBG、HbA1c水平均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GDM患者饮食相关知识、饮食行为、饮食态度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 GDM患者妊娠期饮食行为与血糖控制效果有密切关系,量化健康教育干预能有效改善GDM患者不良饮食行为,有利于产妇血糖控制.

    作者:陈萍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注射用骨肽发生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注射用骨肽发生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方法 对接受注射用骨肽治疗的1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因素,注射用骨肽发生不良反应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62例患者中出现不良反应74例,发生率为45.68%,其中过敏性反应38例,消化系统不良反应11例,呼吸系统不良反应8例,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13例,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4例.影响不良反应发生的因素包括患者年龄、基础病史、药物过敏史、每日用药剂量、持续给药时间(P<0.05),患者性别、每日给药时间与注射用骨肽不良反应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础病史、年龄、过敏史、持续给药时间是注射用骨肽不良反应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注射用骨肽不良反应的发生与较多因素有关,在临床治疗中应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合理用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作者:胡青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利伐沙班治疗高龄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利伐沙班治疗高龄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15年5月-2016年11月收治的高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7例,2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规范抗心肌缺血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利伐沙班治疗,对照组给予达肝素钠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出血事件发生率及凝血功能.结果 观察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6.22%,对照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8.92%,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93,P>0.05).观察组发生轻度出血事件4例,发生率为10.81%;对照组发生轻度出血事件8例,发生率为21.62%,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91,P>0.05).2组均无严重出血发生.治疗后2组患者血小板计数(PL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伐沙班治疗高龄急性冠脉综合征效果与达肝素钠注射液相当,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晓燕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高脂血症患者与ApoE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究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和高血脂症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1-12月来医院就诊并初步确诊为高血脂症124例患者为试验组,同时选取体检正常的86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别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中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脂指标并采用全序列基因测序法(PCR-RFLP)分析法进行基因测序.结果 高血脂症患者中共检出E2/2、E2/3、E2/4、E3/3、E3/4和E4/4六种基因型以及ε2、ε3和ε4三种等位基因,其中E3/3纯合子的基因型在2组中均较高,试验组E3/3基因型检出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ε3等位基因检出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ε4等位基因检出频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选择高脂血症组患者的检出频率相对较高的基因型血脂水平进行分析,TC、TG和LDL-C血脂指标由高到低依次是E3/4、E3/3和E2/3,其中TC和LDL-C在各个基因型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血清内HDL-C在各个基因型的含量恰好与LDL-C的顺序相反,在各个基因型之间亦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水平与ApoE基因相关性较强.

    作者:何茜;郝晟赟;张万松;穆琼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头孢哌酮舒巴坦钠与头孢他啶治疗革兰阴性菌感染的疗效对比

    目的 比较头孢哌酮舒巴坦钠与头孢他啶治疗慢性支气管炎革兰阴性菌感染的临床疗效,为治疗革兰阴性菌感染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将革兰阴性菌感染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96例随机分为2组各48例,观察组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对照组给予头孢他啶治疗,2组疗程均为15 d,比较2组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及细菌清除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慢性支气管炎革兰阴性菌感染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高,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吴如成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瘢痕妊娠的疗效及其对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瘢痕妊娠(CSP)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医院收治的CSP患者78例随机分为2组各39例,治疗组给予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对照组给予非手术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hCG水平,比较2组hCG转阴时间、病灶消失时间、月经恢复时间、月经周期、恢复排卵时间及疗效.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hCG水平低于对照组,hCG转阴时间和病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月经恢复时间、月经周期、恢复排卵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44%高于对照组的7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CSP具有较好的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卵巢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洪巧莲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奥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胃溃疡合并胃出血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胃溃疡合并胃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医院接收治疗的胃溃疡合并胃出血患者100例,按照不同用药方法划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奥美拉唑治疗,研究组实施奥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效果、临床症状评分、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包括恶心呕吐、失眠、四肢乏力、口干.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94.0%高于对照组的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7,P<0.05).研究组临床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出现恶心呕吐1例、四肢乏力1例、口干1例;对照组出现恶心呕吐2例、失眠3例、四肢乏力2例、口干2例;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低于对照组的1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胃溃疡合并胃出血临床效果可观,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蔡雪桃;陈芳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天麻钩藤饮佐治阴虚阳亢证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中药汤剂天麻钩藤饮加减佐治阴虚阳亢证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2016年8月-2017年2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观察组另加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治疗8周后比较2组降压临床疗效及中医症状疗效,并采用健康调查简表对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8周后观察组的降压情况总有效率为87.00%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的中医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7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SBP、DBP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SBP、DB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SF-36量表各维度(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总体健康)评分较治疗前均升高,且治疗后观察组躯体疼痛、精神健康及总体健康方面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期间2组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均正常范围内.治疗组出现胃部不适感1例,腹泻1例,改中药饭后服用,后症状缓解;观察组出现一过性踝部轻度水肿2例,未予特殊处理,后症状自行消失.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5.0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天麻钩藤饮加减佐治阴虚阳亢证老年高血压患者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在改善中医症状、躯体疼痛、精神健康及总体健康方面具有优势,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施彩红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传统开颅手术与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后颅内压变化的对比观察

    目的 对比传统开颅手术与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后颅内压的变化.方法 选取行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8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观察组30例行钻孔引流术治疗,对照组48例行传统开颅术治疗.比较2组术前、手术后即时、24 h、5 d后患者颅内压水平,记录2组并发症发生率、预后及神经功能评分(NIHSS).结果 术前2组颅内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即时、24 h、5 d 2组颅内压均降低,但观察组颅内压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NIHS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传统开颅术降颅压效果好,但创伤大;钻孔引流术创伤小,并发症少,能更好改善预后,更适合用于高龄患者.

    作者:陈清坤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癌症晚期患者再喂养综合征的预防

    癌症晚期患者经历了多次手术、放疗、化疗,其营养不良现象普遍存在,其发生率达40%~84%[1-2] ,尤其是消化系统肿瘤患者[3] ,因此,再喂养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进一步手术、放疗、化疗、提高免疫力、延长生存时间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由于癌症晚期患者长期营养不良,再喂养时极易出现再喂养综合征( RFS). 再喂养综合征是机体经历长期饥饿或长期营养不良状态下,重新摄入营养物质时,早期出现以低磷血症为特征的严重维生素缺乏、葡萄糖耐受性下降、水失衡、电解质紊乱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症状,严重者可导致死亡[4-5]. 据报道,接受再喂养治疗的癌症晚期患者,无论肠内营养还是肠外营养, RFS发生率均以老年患者高,可达48%,不能进食完全肠外营养支持的患者RFS发生率高达42%[6-7].

    作者:张黎媛;张玥;史英钦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长效干扰素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长效干扰素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2015年1月-2016年4月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长效干扰素治疗,观察治疗3、6、12个月后患者HBV-DNA转阴率及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结果 治疗3、6个月后,2组HBV-DNA转阴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HBV-DNA转阴率为76.32%高于对照组的52.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免疫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CD3+、CD4+、CD4+/CD8+均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效干扰素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玲燕 刊期: 2017年第31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