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佳俊;卢仁泉;郑慧;陆立;郭林
背景与目的:雷公藤红素(celastrol)是雷公藤的主要活性成分,现代研究发现其具有广泛的抗癌活性,对胰腺癌细胞凋亡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该研究旨在探讨celastrol对胰腺癌细胞PANC-1增殖、侵袭和迁移的作用.方法:将PANC-1细胞分为PANC-1组、celastrol(5μmol/L)组、celastrol(10μmol/L)组和celastrol(20μmol/L)组,分别用0、5、10和20μmol/L的celastrol处理PANC-1细胞,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检测细胞增殖倍数,Transwell检测各组PANC-1细胞的侵袭能力,划痕实验检测各组细胞迁移能力.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Ki-67、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PANC-1组比较,celastrol(5μmol/L)组、celastrol(10μmol/L)组和celastrol(20μmol/L)组细胞增殖倍数明显降低,细胞增殖标记蛋白Ki-67的蛋白表达水平与PANC-1组比较也明显降低;同时,celastrol(5μmol/L)组、celastrol(10μmol/L)组和celastrol(20μmol/L)组侵袭细胞数与PANC-1组相比明显减少;此外,与PANC-1组比较,celastrol(5μmol/L)组、celastrol(10μmol/L)组和celastrol(20μmol/L)组划痕闭合率显著降低,VEGF和MMP-9的蛋白表达水平也显著低于PANC-1组.结论:Celastrol能抑制人胰腺癌细胞PANC-1增殖、侵袭及迁移.
作者:高琦;郭艳;魏小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胰腺癌恶性程度极高,其诊断和治疗一直是临床工作的难点.螺旋C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和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und,EUS)是诊断胰腺癌的重要工具.随着EUS技术的不断完善,其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作用和价值逐渐得到体现,特别是EUS引导下细针穿刺(EUS-guided fine needle aspiration,EUS-FNA),是目前获取胰腺病理的重要手段.此外,EUS在胰腺癌治疗中的地位也日益突出,EUS弹性成像(EUS elastography,EUS-EG)及造影增强EUS(contrast-enhanced EUS,CE-EUS)可以指导内科用药,EUS引导下的局部治疗也是胰腺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该文回顾和评估了EUS技术在胰腺癌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为EUS在胰腺癌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金凯舟;罗国培;黄秋依;杨秀疆;刘辰;虞先濬 刊期: 2019年第01期
背景与目的:胃癌是导致癌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是东亚、东欧及中南美洲部分地区常见的胃肠道恶性肿瘤.该研究旨在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ong-chain noncoding RNA,lncRNA)抗分化非编码RNA(antidifferentiation noncoding RNA,ANCR)靶向miR-331调节胃癌细胞的增殖、侵袭行为及其机制.方法:河南省肿瘤医院2016年1月1日—2016年12月1日获得60例临床胃癌样本和20例对应的癌旁组织标本(距癌组织2 cm).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FQ-PCR)检测ANCR在胃癌组织和不同胃癌细胞株中的表达情况;分析ANCR的表达和胃癌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平板克隆实验检测ANCR对胃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ANCR对胃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裸鼠成瘤实验检测ANCR对胃癌细胞肿瘤异种移植的影响;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ANCR与miR-331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胃癌组织中ANCR的表达(4.18±0.28)高于正常组织(1.45±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36,P=0.045);与其他胃癌细胞株相比,BGC-823和MGC-803细胞中ANCR的表达水平较高(9.12±0.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抑制ANCR的表达可以减弱胃癌细胞的增殖能力(98.8±10.4)和侵袭能力(175.9±5.7);抑制ANCR的表达后胃癌细胞在裸鼠体内异种移植能力(223.4±13.4)弱于NC组(115.6±1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28,P=0.014);双荧光素酶实验证实ANCR可以直接调控miR-331的表达及荧光活性.结论:ANCR可以靶向调节miR-331的表达影响胃癌细胞的增殖、侵袭行为,影响胃癌细胞在裸鼠体内的生长情况.
作者:刘玉华;魏蔚;崔淑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简评]LACC研究是针对宫颈癌微创手术的一项大型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由美国M.D.Anderson癌症中心牵头,全球共33家医疗机构参与了该试验,其中中国有3个中心,包括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及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共同参与了这一国际多中心的临床试验.该研究显示,对于早期的宫颈癌患者(ⅠA1脉管阳性、ⅠA2及ⅠB1期),与开腹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相比,接受微创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的患者无病生存率(disease-free survival,DFS)和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均较低,局部区域复发率较高.
作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背景与目的: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是一种原癌基因所表达的蛋白,HER2阳性往往预示着肿瘤进展快、容易发生淋巴结或血道转移,对新辅助化疗不敏感,预后不佳.本研究通过对乳腺癌患者血清HER2胞外段(extracellular domain,ECD)水平与患者临床新辅助化疗的反应性的比较,来评估血清HER2-ECD在新辅助化疗评估中的价值.方法:收集507例乳腺癌患者的治疗前血清样本,利用χ2检验比较血清HER2-ECD与患者年龄、分期、组织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Ki-67及HER2的关系,对其中48例HER2表达阳性的行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予以随访,单因素分析治疗前后血清HER2-ECD水平变化与新辅助化疗疗效之间的关系.结果:通过对507例患者血清HER2-ECD和临床病理特征的比较发现,在年龄>50岁、Ⅲ~Ⅳ期、组织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Ki-67>20%及HER2(+)的患者中血清HER2-ECD阳性率较高.对48例组织HER2阳性的患者随访发现,血清HER2-ECD在治疗2个周期后即出现大幅下降,从18.10 ng/mL(13.20~28.95 ng/mL)降低到11.20 ng/mL(9.80~12.75 ng/mL)(P<0.01).对48例患者进行疗效评估发现,新辅助化疗2个周期后血清HER2-ECD阴性的患者其客观缓解率(94.7%,36/38)显著高于治疗后血清HER2-ECD阳性的患者(60.0%,6/10)(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血清HER2-ECD升高与其年龄、分期、组织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及Ki-67相关,且新辅助化疗2个周期后的血清HER2-ECD水平对新辅助化疗的疗效有一定的评估作用.
作者:孙佳俊;卢仁泉;郑慧;陆立;郭林 刊期: 2019年第01期
背景与目的: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是一类具有重要调节潜能的非编码RNA,参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但对于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尚未见报道.该研究旨在探讨环状RNA hsa_circ_0058514在TNB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RNA测序(RNA sequencing,RNA-seq)对4对TNBC组织和癌旁组织进行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lfuorescent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FQ-PCR)对20对TNBC组织和癌旁组织以及正常人乳腺上皮细胞MCF-10A和TNBC细胞MDA-MB-231和BT-549中hsa_circ_0058514的表达进行验证.将干扰质粒pLL3.7-sh-circ转染TNBC细胞MDA-MB-231和BT-549后,采用RTFQ-PCR检测细胞中hsa_circ_0058514的表达;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CCK-8)和EdU实验检测细胞增殖;采用划痕和Transwell小室实验分别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周期蛋白E1(cyclin E1,CCNE1)和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2(cyclin-dependent kinase 2,CDK2)蛋白的表达.结果:环状RNA hsa_circ_0058514在TNBC组织和细胞中显著高表达(P<0.001,P<0.01);转染pLL3.7-sh-circ后,TNBC细胞中hsa_circ_0058514的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下调hsa_circ_0058514后,TNBC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下降,并促进细胞凋亡,导致细胞周期阻滞.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转染pLL3.7-sh-circ后,CCNE1和CDK2蛋白的表达下调(P<0.05).结论:环状RNA hsa_circ_0058514在TNBC组织和细胞中均高表达,其在TNBC发生、发展中可能起到癌基因的作用,并有望成为TNBC治疗的新靶点.
作者:杨睿;陈俊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根据WHO的分类,NK/T细胞淋巴瘤分为两类:结外NK/T细胞淋巴瘤(extranodal nasal typel NK/T-cell lymphoma, ENKTCL)和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ENKTCL是血液系统中具有高度恶性的肿瘤,仅占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的0.5%[1],其发病常与慢性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持续感染相关联[2].
作者:李兰;杨道科;郎锦义;李荣臻;刘梦圆;梁天嵩;王青杰;王海燕;宋娣 刊期: 2019年第01期
背景与目的: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细胞增殖程度高,有明显的肿瘤异质性,缺乏针对性治疗药物,是恶性程度高、预后差的乳腺癌分子分型.超声是TNBC筛查和鉴别诊断的重要影像学方法之一.TNBC的超声图像特征表现出明显的变异性.该研究旨在探讨临床、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因素对TNBC超声图像特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19例手术后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的浸润性TNBC患者的术前超声图像、临床及病理学资料.2名具有5年以上临床经验的超声科医师对乳腺癌肿块超声图像进行特征分析与评估,评估内容包括肿块的方位、形态、边缘、内部回声、后方回声改变及钙化.按照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病理组织学级别、Ki-67表达水平及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评分将患者分组,以研究这些因素对TNBC超声图像特征的影响.结果:浸润性TNBC的超声特征与患者年龄、肿块大小、病理学分级、Ki-67表达水平及HER2评分相关:患者年龄影响肿块的后方回声(P=0.002),肿块大小影响肿块边缘是否毛刺成角(P=0.025),病理学分级影响肿块的形态(P=0.008)及后方回声(P=0.044),Ki-67表达影响肿块的形态(P=0.042)、边缘是否毛刺成角(P=0.005)及后方回声(P=0.005),HER2评分影响钙化的发生率(P=0.024).结论:浸润性TNBC的超声声像图特征与患者年龄、肿块大小、病理学分级、Ki-67增殖水平及HER2评分有关.了解TNBC的超声特征及变异性相关的临床、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基础,可辅助早期诊断和提高诊断准确性.
作者:李佳伟;时兆婷;侯英敏;张凯;钱雨;曾炜;范亦武;常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背景与目的: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AJCC)第8版乳腺癌分期在传统解剖因素基础上,结合生物标志物,建立了一种全新的乳腺癌预后分期系统.该研究旨在分析AJCC第8版乳腺癌分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22例乳腺癌根治术后出现复发转移的患者,按照AJCC第7版解剖分期:肿瘤(tumor,T)分期、淋巴结(node,N)分期、转移(metastasis,M)分期,和第8版预后分期标准进行初诊状态再分期,比较不同标准分期的差异及与预后的关系,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方法,log-rank法检验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的差异.结果:按照AJCC第7版分期标准,ⅠA、ⅠB、ⅡA、ⅡB、ⅢA、ⅢB和ⅢC期的患者分别为34例(15.3%)、0例(0.0%)、73例(32.9%)、26例(11.7%)、45例(20.3%)、4例(1.8%)和40例(18.0%);按照AJCC第8版预后分期标准,ⅠA、ⅠB、ⅡA、ⅡB、ⅢA、ⅢB和ⅢC期的患者分别为47例(21.2%)、35例(15.8%)、55例(24.8%)、17例(7.7%)、25例(11.3%)、30例(13.5%)和13例(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分期变化主要有:第7版Ⅰ期细分为第8版ⅠA和ⅠB期;第7版ⅡA期细分为第8版ⅠA、ⅠB和ⅡA期;第7版ⅡB期细分为第8版ⅠA、ⅠB、ⅡA、ⅡB和ⅢA期;第7版ⅢA期细分为第8版ⅠB、ⅡA、ⅡB、ⅢA、ⅢB和ⅢC期;第7版ⅢB和ⅢC期细分为第8版ⅢA、ⅢB和Ⅲc期.AJCC第7版TNM分期和第8版预后分期与患者DF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2和0.001),第8版预后分期ⅢB和ⅢC期亚组的DFS更为准确.结论:AJCC第8版预后分期能够准确预测乳腺癌患者的预后.
作者:张凤春;左丽;马越;刘照南;闫宁宁;徐海燕;徐迎春 刊期: 2019年第01期
驱动基因阳性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脑转移是临床关注的热点,综合治疗是原则,不同治疗手段的合理组合和顺序安排,对延长患者生存期和提高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上海市抗癌协会脑转移瘤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制订了本共识,以规范驱动基因阳性NSCLC脑转移的诊治.
作者:梁晓华;黄若凡;詹琼 刊期: 201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