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发波;房秀友;李卫
目的 分析磁共振成像(MR)在乳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2016年5月-2017年4月收治的疑似乳腺癌的患者81例为研究对象,均进行MR、超声检查,比较2种诊断方法对乳腺癌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漏诊率和误诊率等.结果 MR的诊断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均高于超声诊断,误诊率低于超声诊断(P<0.05).2种诊断方法在灵敏性、漏诊率和阴性预测值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诊断病灶的范围小于超声(P<0.05).结论 MR在诊断乳腺癌方面的准确率高,对乳腺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马立岩;潘广;杜志泉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观察腰—硬联合麻醉时不同注药速度对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腰—硬联合麻醉手术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依注药速度不同分为A组(10 s)、B组(15 s)、C组(20 s),每组30例,观察3组T10平面出现时间、高阻滞平面及出现时间、首剂5 min后Bromage评分、肌松满意度、利多卡因追加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根据穿刺部位不同将A、B、C3组分别分为L2-3亚组(15例)和L3-4亚组(15例),观察比较各亚组麻醉起效时间和高阻滞平面.结果 高阻滞平面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T10平面出现时间和高阻滞平面出现时间依次呈递增趋势,B组高于A组,C组高于A组、B组(P<0.01).3组Bromage评分均为2~3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肌松优秀率高于A组、C组,肌松优良率高于C组(P<0.05);B组术中麻药追加率低于A组、C组(P<0.05);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优于A组(P<0.05),与B组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2-3亚组穿刺患者与L3-4亚组穿刺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L2-3亚组穿刺患者高阻滞平面约高于L3.4亚组穿刺患者1个节段(P<0.05).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采用15 s的注药速度能获得较为理想的麻醉效果,有助于减少不良反应及麻药追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洁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观察术前应用右美托咪定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老年患者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老年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生理盐水注射,观察组于术前15 min以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0.5μg/kg,分别记录2组患者的(T0为气管插管前,T1为气管插管时间,T2为手术开始时间,T3为手术半小时)各项临床指标,并于术前24h和术后72 h对其进行神经心理学评估,观察比较2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T1、T2 2个时间点平均动脉压数值高于对照组(P<0.01);2组不同时间点心率数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72 h评分较术前24h评分均下降,但观察组术后24h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5.13%,低于对照组的33.33% (P <0.01).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51%,低于对照组的53.85% (P <0.01).结论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老年患者术前注射右美托咪定,可有效降低其早期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使患者血压趋于平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秀娥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对引起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病原体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加强对非典型致病菌重要性的认识.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r CAP患者1 686例,在患者急性期或恢复期采用间接荧光免疫法检测血清9种病原体[嗜肺军团菌(LP)、肺炎支原体(MP)、Q热立克次体(COX)、肺炎衣原体(CP)、腺病毒(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甲、乙型流感病毒(IN FA/B)和副流感病毒(PIVS)] IgM抗体或者病原体抗体滴度.结果 1 686例CAP患者中非典型病原体肺炎463例(27.46%),以MP 338例(20.05%)感染阳性率高,其后依次为LP51例(3.02%),INFB 34例(2.02%),PIVS 27例(1.60%),ADV 9例(0.53%),CP 2例(0.12%),RSV 1例(0.06%),INFA 1例(0.06%);混合感染非典型病原体共17例(1.01%).结论 非典型病原体尤其是肺炎支原体在CAP中占据重要地位,且与年龄、季节明显相关.
作者:黄娴;朱祥;王军;倪殿涛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观察自拟麻杏利咽汤治疗变异性哮喘慢性咳嗽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变异性哮喘慢性咳嗽患者350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药治疗,观察组则应用自拟麻杏利咽汤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咳嗽缓解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及肺通气改善情况.结果 4周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1%,高于对照组的79.4%(P<0.01);治疗后,2组肺通气水平各项数值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治疗后咳嗽缓解及咳嗽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自拟麻杏利咽汤治疗变异性哮喘慢性咳嗽的临床效果显著,同时患者的肺通气水平也得到显著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松林 刊期: 2017年第32期
人体中血液脂质的含量即血脂,从其成分来看,血液脂质主要由三酰甘油(TG)以及胆固醇(TC)组成,也包括少量的游离脂肪酸、磷脂等成分.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脂症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临床上一般将成年人空腹血清TG> 1.70 mmol/L,TC>5.72 mmol/L判定为高脂血症[1].
作者:江云丽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观察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评定与护理.方法 选取医院心内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溶栓治疗,观察组采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2组均配合优质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安全性、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血管再通率为97.68%,高于对照组的86.05% (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LVEF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再次心肌梗死率、再发心绞痛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再通冠状动脉,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配合优质护理能够提升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作者:贺璐;陆娜;张春兰;何楠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观察贝复舒滴眼液治疗角膜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角膜病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贝复舒滴眼液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4%,高于对照组的76.74% (P <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64%,低于对照组的46.94% (P <0.01).结论 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贝复舒滴眼液治疗角膜病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不仅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还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沈薇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观察分析112例慢性牙周炎患者应用中药骨碎补联合多西环素治疗的效果.方法 从医院门诊就诊的患者中选取224例慢性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12例.观察组给予中药骨碎补联合多西环素治疗,对照组给予甲硝唑液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牙龈出血指数(SBI)、患牙附着丧失(AL)、牙齿松动度(TM)、菌斑指数(PLI)以及ALP相关酶的活性.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病情均有好转,观察组TM、SBI、AL及PLI数改善更大,且ALP活性比对照组低,而SOD、GPx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中药骨碎补联合多西环素治疗慢性牙周炎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程凤峡;孙喜龙;吴永生;田华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观察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舒利迭联合常规及无创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16年度就诊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无创通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舒利迭进行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FVC、FEV1、FEV1/FVC、TLC、RV、RV/TLC)、血气指标(PaO2、SaO2、PaCO2、pH).结果 治疗后,2组FVC、FEV1、FEV1/FVC、TLC、RV、RV/TLC数值均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2组PaO2、SaO2数值较治疗前升高,PaCO2、pH数值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PaO2、SaO2、PaCO2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 慢阻肺且伴随呼吸衰竭的老年患者采用舒利迭联合无创通气治疗能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传湘;周康仕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分析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采用深部热疗联合化疗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单独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深部热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14%,高于对照组的5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6个月内死亡15例,生存率为46.43%;观察组6个月内死亡7例,生存率为75.00%.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深部热疗联合化疗治疗能有效改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症状,抑制癌细胞发展和扩散,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稳定性和安全性良好,能有效控制患者病情.
作者:张焕明;倪栋梅;蔡守兵;植同玲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观察多层螺旋CT(MSCT)多平面重建诊断急性肠梗阻病因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急性肠梗阻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观察组以MSCT多平面重建进行诊断;对照组以MRI进行诊断.观察2组对梗阻部位及病因诊断的准确性.结果 2组患者梗阻部位及原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梗阻部位诊断准确率均为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梗阻病因诊断准确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86.5% (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对急性肠梗阻病变部位及病因诊断准确率高,能够为临床开展有效救治提供重要影像学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喻国栋;孙伟 刊期: 2017年第32期
成人短肠综合征常由于肠系膜血管栓塞、术后并发症、克罗恩病、恶性肿瘤、腹部大创伤、多发性肠瘘、腹膜炎等原因引起广泛小肠切除或旷置后导致营养素和液体不能维持机体基本需要的一种综合征.营养支持治疗是属于“挽救生命”的治疗,急性期常静脉补液和胃肠外营养(PN)支持,代偿期给予肠内营养,间歇周期性肠外营养,无法代偿时需家庭肠外营养[1].临床药师作为营养治疗团队的一员可发挥积极的作用,现选择1例药师参与治疗的胃癌手术病例,分析营养支持治疗如何有效实施,报道如下.
作者:吴丽丽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研究产后出血性休克的临床因素及策略.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产后出血性休克患者52例临床资料,统计52例患者出血因素和出血量、选择的治疗策略.结果 产后出血性休克临床因素包括子宫收缩乏力、全身因素、子宫局部因素、生殖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等,出血量增多会增大休克的发生率,需要给予相应处理策略才能控制疾病.结论 出血因素不同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可有效降低休克发生率,使患者生命安全得到保障.
作者:郭鸿雁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分析健康教育干预在妊娠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诊断、治疗的妊娠糖尿病孕妇10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健康教育干预,比较2组治疗效果以及对患者血糖、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治疗干预后SAS评分为(38.62±5.34)分、SDS评分为(47.25±7.13)分,低于对照组的(55.42±7.13)分、(60.84±8.16)分(P<0.01);观察组妊娠结局并发症发生率为22.0% (11/50),低于对照组的46.0% (23/50,P<0.05).结论 妊娠糖尿病患者在常规方法基础上联合健康教育治疗效果理想,可改善孕妇血糖,改善患者妊娠结局,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平;刘巧莉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观察老年晚期胃癌患者应用卡培他滨单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收治的老年晚期胃癌患者43例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分组,常规支持治疗患者标记为对照组22例,卡培他滨治疗患者标记为观察组21例,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及生存质量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42.86%,生存期为(16.86±4.52)个月;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9.09%,生存期为(11.70±3.44)个月,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3%,低于对照组的59.09% (P <0.05).结论 口服卡培他滨单药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给药简单,治疗后患者胃肠道、手足皮肤的不良反应少,有效控制患者癌细胞扩散,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作者:杨锦玉;高斌 刊期: 2017年第32期
为保证药物临床试验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系统的实施,遵循临床试验方案,采用标准操作规程,保障临床试验中受试者的权益,确保试验数据记录、数据准确、完整可信,我院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办公室学习了PDCA循环理论管理体系并将体系应用到试验管理中,将PDCA循环实现质量目标的理念和方法应用于临床试验质量管理中,更好的实现药物临床试验的质量控制和保证.
作者:蔡佳莺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分析对接受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抑郁症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抑郁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抑郁改善情况、护理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抑郁HAMAD评分、抑郁SD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86.67%,高于对照组的70.00% (P <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低于对照组的56.67% (P <0.01).结论 抑郁症患者在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同时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强化了精神护理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不适感与不良反应,引导患者完成系统治疗,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疗效以帮助患者尽快回归社会.
作者:陈良红 刊期: 2017年第32期
高磷血症是慢性肾脏病(CKD)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其是CKD患者心血管死亡和全因死亡的高危因素,因此高磷血症的综合管理对于CKD患者至关重要,本文就近年来CKD高磷血症综合管理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陈丽平 刊期: 2017年第32期
目的 观察拉莫三嗪单药或添加治疗成人癫痫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医院神经内科癫痫专科门诊确诊的成人癫痫患者38例,治疗分为3个阶段:(1)基线期:行脑电图、头颅MRI等明确癫痫的类型并给予抗癫痫药物如卡马西平、丙戊酸钠等治疗12周;(2)拉莫三嗪加量期:初始剂量25 mg/d,7d后加量至50 mg,分2次服用,每7天加量25 mg,逐渐加量至100~200 mg/d,分2次服用,维持治疗12周;(3)原有抗癫痫药物减量期:对于疗效良好者,原服用抗癫痫药物的剂量每周减少1/4,直至减完为止.结果 拉莫三嗪加量期和原有抗癫痫药物减量期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86.8%和8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38例使用拉莫三嗪观察到疗效的患者中,出现不良反应6例,发生率为15.8%,给予对症处理后均缓解,无重度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拉莫三嗪对成人癫痫的疗效良好,且不良反应较轻,药物依从性好.
作者:全杰;郑金瓯 刊期: 2017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