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清;蔡珍华
目的 分析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万载县中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6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观察组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均持续治疗4周,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压水平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前,两组收缩压、舒张压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均恢复正常水平,且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对于高血压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控制患者血压,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陈勐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胰岛素泵短期强化治疗妊娠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泰和县澄江镇文田卫生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妊娠糖尿病患者138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9例.对照组予以人型胰岛素治疗,观察组予以便携式丹纳胰岛素泵短期强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BG)、胰岛素用量、血糖恢复参考值时间,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胎儿窘迫、羊水过多、妊娠高血压、低血糖、早产、产后出血)和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胎儿生长受限(FGR)、巨大儿、畸形、窒息、低血糖、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综合征(RSD)〕.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FBG、2h PB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BG、2h PBG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胰岛素用量少于对照组,血糖恢复参考值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胰岛素泵短期强化治疗妊娠糖尿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降低患者和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杨剑虹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匹多莫德分散片治疗斑秃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贵阳市妇幼保健院皮肤科2013年2月—2016年1月收治的斑秃患儿85例,均采用匹多莫德分散片治疗,持续用药60 d.比较不同分期患儿临床疗效,有效组和无效组患儿实验室检查指标,并观察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急性期和稳定期患儿治疗有效率均高达50%及以上,且两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血嗜酸球计数升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组患儿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升高、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升高、血嗜酸球百分率升高、ANA水平升高及血清IgE水平升高率高于无效组(P<0.05).患儿治疗期间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采用匹多莫德分散片治疗斑秃临床疗效明显,可有效纠正患儿自身免疫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张文婷;张玲;吴波;何勤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回顾性分析常规治疗联合中药熏洗治疗痔疮术后肛门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句容市石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5年1月—2016年9月收治的160例痔疮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两组患者均在腰部麻醉下行外剥内扎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药熏洗法治疗,均持续治疗7 d.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3、7 d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1 d,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7 d,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中药熏洗治疗痔疮术后肛门疼痛,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安全可靠.
作者:孙世康;徐圣贵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后出血转化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2014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根据入院72 h内的影像学复查结果分为急性脑梗死后非出血转化组(非转化组)与急性脑梗死后出血转化组(转化组),每组50例.比较两组患者发病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和抗凝药物使用率、大面积脑梗死病史和心房颤动病史率、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急性脑梗死发病前抗栓药物应用情况.结果发病前转化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抗凝药物使用率高于非转化组(P<0.05).转化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27.29±0.69)分,高于非转化组的(21.25±0.21)分(P<0.05).转化组大面积脑梗死病史率、心房颤动病史率高于非转化组(P<0.05).转化组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肝素、华法林使用率高于非转化组(P<0.05).结论 应用抗栓药物、有大面积脑梗死病史、心房颤动病史、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高均可影响急性脑梗死预后,与急性脑梗死后出血转化关系密切.
作者:西颖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去甲斑蝥素(NCTD)对大肠癌患者HT-29细胞增殖及Livin、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大肠癌HT-29细胞株,采用MTT法测定NCTD对HT-29细胞的增殖抑制情况,以免疫细胞化学法和RT-PCR法检测NCTD对HT-29细胞中Livin、Caspase-3表达的影响.结果 浓度较低10μg/ml时,NCTD对HT-29细胞的抑制不明显,随着NCTD浓度增加,HT-29细胞抑制作用逐渐增强,NCTD浓度为100μg/ml,抑制率达90.82%,IC50为65.28μg/ml.NCTD作用12 h后即出现抑制效应,随着时间延长抑制率逐渐增强,36 h抑制率达55.84%,呈时间效应关系,佳作用时间为36 h.将NCTD作用HT-29细胞前设为对照组,Livin多呈阳性表达,Caspase-3多呈阴性.IC50NCTD作用36 h后,NCTD组Livin蛋白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Caspase-3蛋白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IC50NCTD作用36 h后,NCTD组Livin mRNA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Caspase-3 mRNA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NCTD可抑制HT-29细胞生长,能够降低细胞凋亡抑制因子Livin表达,其机制还可能与细胞凋亡信号通路中的重要环节Caspase-3有关.
作者:陈华;曾燕;张舟;胡丽萍;胡波;彭素梅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通过对钙剂联合催产素的效果研究探索其在产后出血高危患者中的作用,终能够为临床医学提供参考价值.方法 选取达川区人民医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高危产妇19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参照组,各96例.观察组产妇在宫口全开给予10%葡萄糖酸钙联合宫缩素治疗,参照组产妇于生产前服用米索前列醇联合宫缩素治疗.对比两组产妇产后2、24 h出血量,并观察比较两组产妇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情况.结果 产后2、24 h,观察组产妇出血量均少于参照组(P<0.05).两组产妇实际产后血量>500 ml、宫颈乏力性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宫颈乏力性出血量>1000 ml、宫颈乏力致休克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钙剂联合催产素在产后出血高危产妇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可有效降低产妇产后出血量,也可降低宫缩乏力性出血、休克发生率.
作者:朱芳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甲氨蝶呤和米非司酮及中药宫外孕方三步序贯疗法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上栗县中医院2010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5例.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宫外孕方三步序贯疗法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氨蝶呤和米非司酮及中药宫外孕方三步序贯疗法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明显,且安全性高.
作者:胡冬梅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百白破接种后不良反应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预防措施.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月于攀枝花市仁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预防接种门诊接受百白破疫苗注射新生儿120例,观察不同剂次百白破疫苗接种后新生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不同时间间隔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注射第一、二、三剂后,新生儿不良反应发生率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四剂不良反应发生率均高于前3剂(P<0.05).百白破疫苗注射后,接种当天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接种后1 d及接种后2 d(P<0.05).结论 在百白破疫苗接种的新生儿中,临床应在第四剂注射及注射当天加强观察与预防,以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高汝琼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七氟烷复合舒芬太尼在结直肠癌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并分析其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建瓯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4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行结直肠癌手术治疗患者68例,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患者入院后均给予舒芬太尼等药物常规诱导,观察组患者给予七氟烷吸入,对照组患者则按照8-6-4方案给予丙泊酚泵入维持.比较两组患者诱导前(T1)、气管插管后(T2)、切皮时(T3)、切皮后5 min(T4)、术毕停药(T5)、拔管(T6)时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变化情况.并记录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steward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各时间段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1,T5,T6时段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T2,T3,T4时段MAP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对照组患者T2、T4 MAP低于T1,而T3 MAP高于T1(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steward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七氟烷复合舒芬太尼应用于结直肠癌手术中可达到较好的麻醉效果,可较好的抑制腹腔手术引起的应激反应,保持较平稳的血流动力学,有助于缩短患者苏醒时间,降低疼痛程度,且安全性更高.
作者:范清润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重庆市合川区人民医院2016年2—11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用药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氯吡格雷治疗,联合用药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白介素6(IL-6)、血细胞比容、总胆固醇水平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SF-36生活质量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I)指数,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用药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IL-6、血细胞比容、总胆固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用药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IL-6、血细胞比容、总胆固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SF-36生活质量评分、B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用药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SF-36生活质量评分、BI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采用氯吡格雷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血脂、血液流变学,降低炎性反应,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理能力,且用药安全.
作者:马怡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临床药学干预对抗生素临床合理应用的影响.方法 选取赣州市肿瘤医院2015年2月—2017年4月收治的抗生素药物治疗患者120例,根据数字奇偶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在应用抗生素药物治疗期间予以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应用抗生素药物治疗期间予以临床药学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感染率、抗生素使用频率、抗生素费用、抗生素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感染率、抗生素使用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药学干预在抗生素药物的临床应用效果明显,可有效降低感染率,减少抗生素的应用、医疗费用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刘地林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盐酸培朵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广西国际壮医医院2014年7月—2017年6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降压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盐酸培朵普利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用药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血压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临床疗效、血压恢复正常时间和治疗总时间、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间无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间无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73.3%(P<0.05).治疗组患者血压恢复正常时间、治疗总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33%(1/30),低于对照组的23.33%(7/30);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2/30),低于对照组的33.33%(10/30)(P<0.05).结论 盐酸培朵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保证用药安全,缩短用药时间,充分改善血液流变学.
作者:招彩彬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不同时机探查干预预防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患者粘连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无锡市中医医院2014年3月—2016年8月收治的重度宫腔粘连患者95例,根据分离术后探查放置圆环的时间点及持续时间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50).患者均于宫腔镜下行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观察组患者于术后放置圆环,同时进行3个月的药物治疗后再次行宫腔镜检查取环.对照组患者先取环,3个月后再次行宫腔镜检查.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1年后的预防效果、宫腔粘连复发情况、月经情况.结果 术后6个月、1年,观察组患者预防效果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1年,观察组患者月经改善率高于对照组,宫腔粘连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重度宫腔粘连患者,采取术后放置圆环的同时进行药物治疗3个月后,再次宫腔镜检查取环的治疗方案和取环时机治疗效果好,复发率低.
作者:朱铮;毛利云;颜望碧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解放军第九五医院消化内科门诊2016年5—9月收治的CHB患者96例,随机将患者分为低、高剂量组和安慰剂组,各32例.低、高剂量组分别予以剂量分别是0.5 mg·次-1·d-1和1.0 mg·次-1·d-1恩替卡韦治疗,安慰剂组给予安慰剂片治疗,3组均连续治疗9个月.比较3组患者治疗3个月、6个月、9个月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复常率、HBV-DNA阴转率,治疗前后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总胆红素(TBil),观察3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6个月、9个月后3组患者ALT复常率、HBV-DNA阴转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高剂量组、低剂量组ALT复常率、HBV-DNA阴转率高于安慰剂组(P<0.05);高剂量组ALT复常率、HBV-DNA阴转率高于低剂量组(P<0.05).治疗前3组血清ALT、AST及TBi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ALT、AST及TBil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低、高剂量组患者血清ALT、AST及TBil水平低于安慰剂组,且高剂量组低于低剂量组(P<0.05).3组患者疲劳、恶心、眩晕、头痛和腹部不适发生率及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恩替卡韦治疗CHB的临床疗效确切,其中高剂量恩替卡韦的抗病毒作用更强,对患者肝功能改善更明显,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陈建清;蔡珍华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遂川县人民医院皮肤科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慢性荨麻疹患者1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咪唑斯汀缓释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并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症状总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症状总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总积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Ig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IgE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gE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采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良好,其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且安全性好.
作者:刘清华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研究女性宫颈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情况、基因型别分布特征.方法 采用凯普医用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方法检测2685例受检者宫颈脱落细胞中HPV基因分型情况,根据年龄大小分为<30岁组,30~45岁组和>45岁组.结果 年龄<30岁组HPV感染率高于30~45岁组、>45岁组(P<0.05).2685例宫颈分泌物标本HPV阳性534例,阳性率为19.89%,共检测21种基因型别,其中HPV52和HPV58检出率高,分别为25.65%和16.85%,HPV16和HPV18检出率分别为11.8%和8.23%.结论 20岁以上女性需常规筛查HPV DNA以预防宫颈癌发生,HPV DNA基因型别检测可为宫颈癌的早期筛查和HPV疫苗的研发使用提供重要信息,是宫颈癌普查值得推荐的初筛试验,为高危人群的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孙美珠;余孙兴;周宜娟;许张灏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溃洁灌肠液治疗Ⅱ度放射性直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肛肠科及肿瘤科2011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Ⅱ度放射性直肠炎患者195例,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65例.A组患者给予单纯西药治疗,B组患者给予康复新+地塞米松灌肠治疗,C组患者给予溃洁灌肠液保留灌肠.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腹泻、腹痛、血便)积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中性粒细胞计数(NE)、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CR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并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C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A组和B组,B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A组(P<0.05).治疗前,3组患者腹泻、腹痛、血便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和C组患者腹泻、腹痛、血便积分低于A组,C组患者腹泻、腹痛、血便积分低于B组(P<0.05).治疗前,3组患者NE、红细胞沉降率、CRP、A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和C组患者NE、红细胞沉降率、CRP低于A组(P<0.05);C组患者NE、红细胞沉降率、CRP低于B组(P<0.05),3组患者A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采用溃洁灌肠液治疗Ⅱ度放射性直肠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其可更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安全有效.
作者:何玮玮;方明治;章蓓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沙美特罗替卡松辅助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2月于南京市鼓楼区模范西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86例,随机分为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各43例.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基础治疗,低剂量组患者给予吸入型50/250μg沙美特罗替卡松,高剂量组患者给予吸入型50/500μg沙美特罗替卡松,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5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3、5周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与呼气峰流速(PEFR)〕、哮喘症状评分(日间评分、夜间评分).结果 治疗1周,高剂量组患者FVC、FEV1和PEFR高于低剂量组,日间评分和夜间评分低于低剂量组(P<0.05),治疗3、5周,两组患者FVC、FEV1、PEFR及日间评分、夜间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应首选高剂量沙美特罗替卡松;对于稳定期患者,应首选低剂量沙美特罗替卡松.
作者:杨东松 刊期: 2017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恩替卡韦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滨海县人民医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清蛋白)及生活质量评分,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低于对照组,清蛋白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恩替卡韦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性高.
作者:张雷鸣;张庆丽 刊期: 2017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