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某院质子泵抑制剂的使用现状分析

范健;刘华

关键词:质子泵抑制剂, 使用情况分析, 合理性评价
摘要:目的 对医院质子泵抑制剂使用情况进行调查,了解使用现状,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随机抽查2016年4月份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的出院患者362份,统计不同质子泵抑制剂使用情况,对各科室的临床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评价其用药是否合理.结果 (1)不同质子泵抑制剂使用情况:注射剂中泮托拉唑使用频数高,高达219次,口服使用次数高的为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2)预防性用药中,无指征用药有158份,占48畅92%.(3)使用疗程情况:疗程>7 d的均为注射剂,有170份,占52.63%.(4)各科室均存在不合理使用情况:高为普外科,不合理用药比例达83.7%.结论 质子泵抑制剂使用不合理情况严重,预防用药过度,医院监管部门加强监管,促进合理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药师对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药学实践

    目的 通过参与治疗1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过程,探究临床药师开展药学实践的方法,并总结全程药学实践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临床药师在参与患者临床药物治疗过程中确定并监测药学监护点、评价疾病治疗效果和患者出院的用药教育等.结果 临床药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开展药学实践,找出用药不合理原因,与医师商议后共同制定个体化的给药方案,终使患者用药更加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结论 应加强和完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药学实践工作,强化临床药师在疾病临床药物治疗中的作用,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药学服务.

    作者:万梅玲;张迎新;韩强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医院门诊药物咨询分析与改进措施

    目的 对医院2016年门诊药物咨询记录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问题并总结规律.方法 收集山东省新汶矿业集团中心医院门诊药物咨询室2016年全年的咨询工作记录表,按照咨询方式、咨询者身份、咨询内容、药物类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咨询者中医务人员占比44.4%,患者及家属占比54.8%;咨询内容按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23.4%),用药常识(20.6%),药理作用及药物代谢(17.1%),药物不良反应(11.9%),用药目的及治疗方案(11畅1%),药品基本信息(7.5%),药物相互作用(7.1%).结论 门诊药物咨询作为医院药事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充分发挥药师在患者药物治疗中的作用,宣传普及合理用药知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杜新;王恩荣;刘光永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结石致输尿管损伤原因分析

    目的 分析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结石致输尿管损伤的原因.方法 选取医院对输尿管结石的468例患者行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时出现输尿管损伤24例患者的住院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总结其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结石致输尿管损伤的原因,并提出相应防治措施.结果 468例患者中发生输尿管损伤的发生率为5.13%,其中输尿管上镜过程中损伤21例(4.49%),而手术过程中损伤3例(0.64%).经诊断输尿管损伤为输尿管穿孔16例(3.42%),8例患者为输尿管黏膜下假道,16例患者中有14例患者为术中实施双J管留置术,而其余2例实施输尿管开放取石术;且8例患者为术中实施双J管留置术.结论 输尿管镜技术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主要手段,术中安全性极高,但对于术中如何掌握正确操作是减少和避免输尿管损伤的关键.

    作者:王德明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老年人抗高血压治疗的挑战与展望

    高血压疾病发病率日益增加,影响着全球人口的25%以上,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动脉粥样随着衰老而发生,并导致收缩压增加和舒张压降低(BP).在老年人群中,血压升高与心血管危险增加有关.对这个人群的试验对于控制发病率和病死率有益处.大多数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管理指南指出将血压降低到150/90 mmHg.然而,进一步的BP降低是否可以提供有益结果?仍然存在不确定性.近出版的SPRINT试验表明,在75岁以上的患者中,将SBP(收缩压)降低至120~125 mmHg可提高生存率.在各种抗高血压药物类别中,利尿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被证明在老年人中是有益的,并且作为治疗老年高血压个体的首选.鉴于其他合并症和多药物的共存,建议医师在开始或上升治疗时要小心,以避免潜在的不良事件或与其他药物或疾病的相互作用.

    作者:王琳;朱晓明;邵新雯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右美托咪定复合地佐辛在剖宫产手术硬膜外镇痛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分析剖宫产手术产妇行镇痛方案时联合应用地佐辛以及右美托咪定的有效性.方法选取医院行剖宫产术的产妇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胎儿娩出后,2组均行硬膜外镇痛,同时对照组应用芬太尼,而观察组联合应用地佐辛以及右美托咪定静脉泵入,观察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术中牵拉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低于对照组的27.5%(P<0.05);观察组抑制术中牵拉反应优良率为97.5%,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结论 对于接受剖宫产的产妇,在硬膜外镇痛方案的基础上,应用地佐辛以及右美托咪定辅治,在抑制牵拉反应的同时,防止不良反应出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加旭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个性化服药时间对肠镜检查准备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个性化服药时间对肠镜检查准备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进行肠镜检查的患者6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0例.2组患者均服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进行肠道准备,对照组采用普通的服药方式,观察组制定个性化服药时间.观察比较2组患者肠道准备时间、准备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肠道准备时间短于对照组,BBPS评分高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16.67%(P<0.01).结论 个性化的服药时间可以提高应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进行肠镜检查准备的效果,提高肠道清洁度和检查准确率,降低不良反应,该服药方式可在肠镜检查准备中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李美鹚;林鲜奇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头孢菌素联合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头孢菌素联合大环内酯类药物在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中的疗效及不良发应发生情况.方法 选取医院门诊收治的小儿下呼吸道感染患儿6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单一采用头孢菌素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头孢菌素联合大环内酯类药物进行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的64.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8%,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4%,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头孢菌素联合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相比单一使用头孢菌素具有明显优势,其疗效更好且安全性高.

    作者:孙晓红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应用于术后镇痛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应用于术后镇痛中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医院需术后镇痛的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术后镇痛泵中加地佐辛注射液和盐酸奈福泮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加入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观察比较2组患者术后4 h、8 h、12 h及24 h疼痛评分(VAS)、镇静等级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4 h、8 h、12 h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4 h、8 h、12 h Ramsay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66%,低于对照组的18.87%(P<0.01).结论 术后镇痛中在镇痛泵中加地佐辛注射液和盐酸奈福泮注射液的基础上应用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的效果确切,镇痛、镇静效果更好,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用.

    作者:郝其勇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血必净联用甲基强的松龙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急性百草枯(PQ)中毒患者给予血必净联用甲基强的松龙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急诊内科治疗的急性PQ中毒患者27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13例和观察组1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甲基强的松龙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临床生化指标.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肺纤维化、肾功能损害、黄疸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个月后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第2周时所测相关生化指标显示,观察组肝功能、肾功能损伤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必净联用甲基强的松龙治疗急性PQ中毒,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在目前诸多治疗方案中是较好的选择.

    作者:刘庆华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后冲洗液温度与膀胱痉挛的关系分析

    目的 分析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后冲洗液温度与膀胱痉挛的关系,为预防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后膀胱痉挛提供借鉴和帮助.方法 选取在医院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100例纳入研究,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50例.2组患者术后均接受膀胱冲洗,A组冲洗液的温度接近肛温(37℃左右),B组冲洗液的温度接近室温(25℃左右),比较2组患者的术后膀胱痉挛发生率、日均膀胱痉挛发生次数、膀胱痉挛持续天数以及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比较发生膀胱痉挛与未发生膀胱痉挛患者的冲洗液温度,计算冲洗液温度与膀胱痉挛发生之间的相关性系数.结果 A组的术后膀胱痉挛发生率、日均膀胱痉挛发生次数、膀胱痉挛持续天数均少于B组(P<0.05),且A组血压、心率的变化幅度均小于B组(P<0.05).经比较,膀胱痉挛患者的冲洗液温度低于未发生膀胱痉挛患者(P<0.05).冲洗液温度与膀胱痉挛的发生密切相关,且呈负相关.结论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后膀胱冲洗液的温度越接近肛温,其膀胱痉挛发生的概率越低,临床上应尽量选用接近肛温的冲洗液对患者进行膀胱冲洗.

    作者:郭瑞平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天晴甘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天晴甘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CHB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观察组采用天晴甘美治疗,对照组采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TBIL(血清总胆红素)、A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以及2组患者治疗后的体征(乏力、消化道症状、肝区疼痛)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TBIL、AST、AL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BIL、AST、ALT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畅05或P<0.01);观察组乏力改善情况、消化道症状改善情况、肝区疼痛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畅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18%,高于对照组的83.64%(P<0.01).结论 天晴甘美治疗CHB患者的效果显著,体征改善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路钧;段炬萍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阿奇霉素疗法联合布地奈德、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采用阿奇霉素疗法联合布地奈德、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9例.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布地奈德、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观察2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55%,高于对照组的79.31%(P<0.05);观察组咳嗽消失时间、发热消退时间、湿啰音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采用阿奇霉素联合布地奈德、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不仅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及体征,也可帮助患儿尽早出院,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萍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 观察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快速心律失常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静脉滴注胺碘酮治疗,观察组采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效果,观察2组治疗前后心率、舒张压及收缩压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心率、舒张压及收缩压,均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高于对照组的68.0%(P<0.01).结论 胺碘酮与美托洛尔药物相结合,其可利用自身抗心律失常的功效改善患者的心脏传导功能,促进康复,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董艳飞;董晶晶;夏丽萍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基层门诊收治的面神经麻痹患者12例,采用针灸、穴位埋线、穴位注射等方法治疗,观察治疗3~12个月的临床效果.结果 经治疗症状消失,面部表情肌恢复正常的11例,有效率91.6%;症状明显缓解1例,有效率8.3%,总有效率为99.9%.结论 采用针灸、穴位埋线、穴位注射等治疗面神经麻痹能够取得突出的临床治疗效果,且患者不会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具有操作方便、经济安全的特点,值得在基层、社区推广应用.

    作者:周慧毅;王僧会;李淑玲;张丽艳;宋洁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肺癌患者88例用化疗药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肺癌患者化疗用药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88例肺癌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化疗,记录其化疗方案使用情况及合理用药情况,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88例肺癌患者中铂二联方案使用率高(78.41%),相较于其他化疗方案所占比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88例接受化疗的肺癌患者相关处方分析可知,其中合理用药所占比例高达94.32%.结论 铂二联方案是目前临床使用率高的肺癌化疗方案,合理用药是保障肺癌患者化疗有效性、安全性的关键,临床医师应根据肺癌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正确的化疗方案,对保障患者疗效、预后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龙瀛;曾小华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检验分析

    目的 观察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检验结果.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微生物快速培养检验,观察组采用快速血清学检验,观察2组检验结果.结果 观察组支原体感染阳性率为83.33%,高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采取快速血清学检验分析,效果优于微生物快速培养检验,能有效提高诊断正确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谢珊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血管内支架植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中长期预后效果及安全性

    目的 观察血管内支架植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中长期预后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血管内支架植入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性功能缺损评分生存质量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神经性功能缺损评分、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12个月观察组神经性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P<0畅01);治疗后,观察组生存质量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治疗,有利于提高患者预后生存质量与治疗安全性,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兴军;孙树杰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小儿重症监护室护士对疼痛管理知识了解程度的调查分析

    目的 分析小儿重症监护室(PICU)护士对于疼痛管理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方法 选取医院PICU在职的护士52例,全部护士均采用PNKAS(护士疼痛知识及态度调查表)对其疼痛管理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进行观察了解,并提出对应的改进对策,以便PICU护士的疼痛管理知识水平提高.结果 全部入选护士通过调查后显示,52例PICU护士的平均疼痛管理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评分为(13.98 ±5.14)分,平均正确率为33畅97%;对不同学历、PICU护龄及职称护士的小儿疼痛管理知识掌握程度进行对比分析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畅05),而对是否存有疼痛管理培训或者自学经历护士的评分进行对比分析显示,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 PICU护士对于小儿疼痛管理知识的掌握程度较低,在临床上应将PICU护士的相关疼痛管理培训加强,提高其小儿疼痛管理的能力及意识,以将PICU中的小儿疼痛管理效果提高.

    作者:刘芳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男性乳腺癌3例的钼靶X线表现

    男性乳腺癌(MBC)是一种极少见的特殊类型乳腺癌,占乳腺癌的0.82%~1.29%,占男性全部肿瘤的0.2%~5%,近年来MBC的发生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流行病学数据显示, MBC的发病年龄分布呈单峰,峰值为71岁,平均发病年龄为60岁,比女性大约晚10年[1].现将我院近期钼靶X线确诊后手术的男性乳腺癌患者3例报道如下.

    作者:苏建辉;胡聪聪 刊期: 2017年第35期

  • 参麦注射液应用情况及不良反应分析

    参麦注射液以红参和大麦为主要原料,含有多糖、皂苷、有机酸等多种有效成分,具有养阴生津、益气固肾的功效,目前以纳入中医药急诊常用药的范畴[1].在临床各科室中具有较高使用率.参麦注射液多应用于气阴两虚所致的肺心病、冠心病、心肌炎等心血管疾病,改善患者心肌细胞耐缺氧能力,提高细胞活性,改善心血管的血液循环[2].同时,参麦注射液在肿瘤化疗患者也有使用比例.参麦注射液可有效提高人体机体的免疫能力,在化疗治疗中,参麦注射液可提高肿瘤患者的免疫调节能力,以减少化疗不良反应对患者的影响[3].在传统中医学影像下,临床多认为以参麦注射液为代表的中成药制剂具有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的特点,在各科室的疾病均广泛应用.然而,在参麦注射液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的同时,其不良反应发生类型和患病基数日趋增多,参麦注射液的合理用药及安全性问题受到广泛的关注[4].现观察参麦注射液在我院临床治疗中应用情况及不良反应特点.报道如下.

    作者:樊继霞 刊期: 2017年第35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