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尿道电切术后加药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临床疗效

张俭

关键词:膀胱肿瘤, 经尿道电切术, 加药灌注, 治疗结果
摘要:目的 探讨经尿道电切术后加药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月于邢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12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n=61)与试验组(n=61).常规组患者单纯采用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试验组患者在经尿道电切术后即刻采用加药灌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术后1年内复发率.结果 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常规组相当(P>0.05).试验组患者复发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经尿道电切术后加药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效果明显,可更好地降低术后复发率.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子午流注针法配合腰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子午流注针法配合腰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贵州省骨科医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0例,按照抽签方式分为对照组(n=45)与观察组(n=45).对照组患者予以腰夹脊穴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子午流注针法治疗,连续治疗7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标准(QOL)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6%,高于对照组的75.6%(P<0.05).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OD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子午流注针法配合腰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消除疼痛症状,,提升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

    作者:张丁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针刺配合穴位贴敷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针刺配合穴位贴敷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邯郸市峰峰矿区中医院2014年7月—2017年2月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8例,采用随机方法分为针刺组和联合组,各64例.针刺组给予针刺治疗,联合组在针刺组基础上配合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分、脑卒中影响量表(SIS)评分.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联合组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分高于针刺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手功能、行动能力、记忆与思维、日常生活能力、交流、情感、力量、社会参与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联合组患者手功能、行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力量、社会参与评分高于针刺组(P<0.05).结论 针刺配合穴位贴敷可促进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吕晨芳;王瑞杰;周志峰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奥沙西泮与劳拉西泮治疗老年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奥沙西泮与劳拉西泮治疗老年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于资阳市安岳县康复医院收治的老年广泛性焦虑症患者9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劳拉西泮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奥沙西泮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6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ALT和AST水平及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ALT、AST水平及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奥沙西泮治疗老年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疗效优于劳拉西泮,其可更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缓解焦虑症状,且安全性好.

    作者:李大坤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本院普外科肠外营养医嘱中氨基酸类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普外科肠外营养(TPN)医嘱中的氨基酸类药物使用情况,促进其临床合理应用.方法 回顾性调查分析柳州市工人医院普外科2017年1—6月266例患者使用的1597份TPN医嘱中氨基酸类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1597份TPN医嘱中,氨基酸类药物选用与疾病诊断基本相符,但在氨基酸的用量上仍存在不合理之处,如有27.68%的医嘱热氮比未在100:1~200:1范围内;14.59%的医嘱总氨基酸浓度<2.5%;8.64%的医嘱谷氨酰胺与总氨基酸供给量比值>20%;31.54%的医嘱谷氨酰胺使用疗程较短.结论 临床医师在使用氨基酸类药物时存在用量不合理的情况,需临床药师强化处方的审核,并加强与临床医师的沟通,促进氨基酸类药物在TPN中安全、有效应用.

    作者:方芳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肾上腺皮质激素在呼吸内科疾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肾上腺皮质激素在呼吸内科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于漳州市第三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患者80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小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IB)及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观察患者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CRP、D-二聚体、FIB、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RP、D-二聚体、FIB、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近(P>0.05).结论 肾上腺皮质激素在呼吸内科疾病中应用可增进疗效,有助于控制炎症、抑制血栓形成,但并不能降低严重并发症发生,因此临床在应用时需严格掌控适应证.

    作者:吴柱强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头孢类抗生素在剖宫产产妇预防感染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头孢类抗生素在剖宫产产妇预防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重庆市武隆区妇幼保健院2014年11月—2017年2月收治的剖宫产产妇120例,按照信封法分为甲组、乙组和丙组,各40例.甲组给予第一代头孢(头孢唑林钠)、乙组给予第二代头孢(头孢呋辛钠)、丙组给予第三代头孢(头孢哌酮钠)治疗.比较3组患者术后体温情况,治疗后3、5 d白细胞计数(WBC)及血红蛋白(Hb)水平,切口感染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3组产妇均无发热;治疗后3组产妇发热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5 d,3组患者WBC、H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乙两组均尚未出现切口感染情况,属于甲级愈合;丙组出现2例切口渗液、1例皮肤红肿,经检测存在葡萄球菌感染.3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孢类抗生素在剖宫产产妇预防感染中的应用效果确切,且三代头孢类抗生素的作用效果无明显差异,在临床选择中,应遵循安全、有效及经济实用的原则,合理选择抗生素.

    作者:冉琴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羟苯磺酸钙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

    目的 探讨羟苯磺酸钙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取福建省老年医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96例,依照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常规组与试验组,各48例.常规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羟苯磺酸钙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2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相关检测指标(血肌酐、尿素氮、24 h尿蛋白定量、尿白蛋白排泄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9.58%,高于常规组的68.75%(P<0.05).试验组患者血肌酐、尿素氮、24 h尿蛋白定量及尿清蛋白排泄率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羟苯磺酸钙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患者尿蛋白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杨小玲;陈宁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早期系统性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并肢体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系统性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并肢体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6年11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8例脑卒中并肢体偏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4)和观察组(n=44).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系统性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Fugl-Meyer评定量表(FMA)评分、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CA)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FMA评分、FCA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FMA评分、FC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系统性康复护理护理干预模式符合脑卒中并肢体偏瘫患者的实际需求,临床应用效果明显,可快速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

    作者:孙庆娟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临床药师在中药注射剂合理使用中的作用及工作模式思考

    目的 评价临床药师在中药注射液合理使用中的作用及工作模式思考.方法 选取泉州市正骨医院2017年4—6月使用中药注射剂3000~4000例次,尝试改进临床药师的工作模式,比较改进前、后静脉配置中心处方点评结果 .结果2017年4—6月,参麦注射液、舒血宁注射液、丹参注射液不合格率均高于80%.4月静脉输注不合理医嘱57例,5月为53例,6月为98例.在55例不合理中参麦注射液9例,舒血宁注射液2例,丹参注射液44例,不合理原因为溶媒选择不当和混合配伍.实施处方点评制度后,5月、6月中药注射液注射液静脉输注医嘱不合理率均低于4月(P<0.05).结论 临床药师在中药注射液合理应用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魏培鹏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丙酸倍氯米松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丙酸倍氯米松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湖南航天医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支气管肺炎患儿72例,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将患儿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各36例.对照组患儿给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联合组患儿给予丙酸倍氯米松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4.44%,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联合组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发热消失时间、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相较于盐酸氨溴索单药雾化吸入治疗,丙酸倍氯米松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能够显著提升患儿治疗总有效率,缩短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安全性相对较高.

    作者:罗冰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时血压变异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时血压变异性(BPV)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附属省级机关医院2016年5月—2017年6月收治的行规律血液透析患者60例,根据血压变异系数均值将患者分为高收缩压变异性组30例和低收缩压变异性组30例;高舒张压变异性组30例和低舒张压变异性组30例.将透析中收缩压与舒张压BPV值作为因变量,以患者的年龄、透析龄、体质指数(BMI)、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率、脱水量、透析前收缩压、尿素清除指数、清蛋白、血红蛋白、血脂水平(总胆固醇)、血清钙、磷、甲状旁腺激素等为自变量进行多元性回归分析.结果 年龄、透析前收缩压、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率是透析中收缩压BPV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呈正相关(P<0.05),血红蛋白是收缩压BPV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呈负相关(P<0.05).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率、脱水量是舒张压BPV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呈正相关(P<0.05).结论 患者的年龄、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率、透析前收缩压、血红蛋白、脱水量为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时BPV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林秋燕;曹木根;梁文瑜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3~14岁矮小症患儿的病因分析

    目的 探讨3~14岁矮小症患儿的发病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儿科2008—2016年收治的矮小症患儿212例,对其病史、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指标等进行分析,总结患儿的发病原因.结果 本研究212例矮小症患儿中,特发性矮小症89例,生长激素缺乏症79例,共占全部病例的79.24%.特发性矮小患儿中男55例,女34例,男女比例1.62:1;生长激素缺乏症患儿中男49例,女30例,男女比例1.63:1.性早熟、宫内发育迟缓及先天性软骨发育不良等原因导致的矮小症也占有一定比例,其他病因导致的矮小症虽然少见,但亦不能忽视.212例中初诊年龄<7岁者62例,≥7岁者150例.结论 导致矮小症的病因复杂多样,临床表现多样,宫内发育迟缓、生长激素缺乏症、性早熟等均有可能导致矮小症,其中以特发性矮小及生长激素缺乏症为多见,临床应收集患儿的详细病史、完善体格与实验室检查,及时发现矮小症,提高疾病诊治率.

    作者:杜俊君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鼻内镜下手术结合术后鼻窦冲洗治疗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鼻内镜手术结合术后鼻窦冲洗治疗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AFS)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4月—2016年10月于会理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AFS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患者仅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鼻内镜下手术结合术后鼻窦冲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鼻内镜状况评分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鼻内状况评分、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鼻内镜状况评分、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鼻内镜下手术结合术后鼻窦冲洗治疗AFS的疗效确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疼痛.

    作者:周洁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普瑞巴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术后疼痛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普瑞巴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术后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福州鼓楼医院2014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行微创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2例,按照掷硬币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服普瑞巴林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塞来昔布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静息痛和活动痛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2 h、6 h、12 h、24 h及48 h静息痛及活动痛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普瑞巴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术后疼痛的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症状,促进术后恢复.

    作者:孙巍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自血疗法配合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自血疗法配合埋线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龙岩市第二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慢性荨麻疹患者68例作为治疗组,选取本院同期68例常规西药治疗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患者予以自血疗法配合穴位埋线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0 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症状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1%,高于对照组的79.4%(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自血疗法配合埋线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确切,可减轻患者皮肤瘙痒程度,减少风团数目,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作者:谢雪萍;阙榕彩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匹多莫德治疗颜面单纯疱疹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匹多莫德治疗颜面单纯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南平市建阳第一医院2014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颜面单纯疱疹患者93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匹多莫德组50例与对照组43例.对照组患者予以阿昔洛韦片治疗,匹多莫德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匹多莫德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红斑、水疱、疼痛消失时间及结痂时间,不良反应发生及复发情况.结果 匹多莫德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匹多莫德组患者红斑、水疱、疼痛消失时间及结痂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匹多莫德组患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匹多莫德治疗颜面单纯疱疹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缩短患者病程,增强免疫功能,降低复发率.

    作者:卓蔚青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术与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前臂双骨折的效果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与钢板内固定治疗前臂双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龙岩人民医院2015年12月—2016年11月收治的前臂双骨折患者110例,按照随机抽签原则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5例.治疗组患者应用切开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骨折康复效果、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骨折康复优良率为98.18%,高于对照组的87.27%(P<0.05).治疗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为(6.19±1.06)周,短于对照组的(8.92±1.72)周(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较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术,前臂双骨折患者应用钢板内固定的治疗效果更佳,且患者康复更快,骨折愈合效果更好.

    作者:陈凯航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外科手术治疗复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外科手术治疗复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南平市建阳第一医院2011—2016年收治的复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32例,分析患者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结果 32例患者中一侧腺叶切除术10例,双侧次全切除术9例及一侧腺叶结合对侧次全切除术13例.所有患者均手术成功,同时未出现死亡病例,未出现永久性喉返神经、甲状腺旁腺神经及喉上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32例患者在临床手术治疗结束后均给予左甲状腺素钠长期治疗.单纯结节切除或肺叶部分切除患者复发率低于双侧肺叶次全切除患者(P<0.05).结论 在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临床治疗中,需严格掌握患者手术适应证及复发影响因素,并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实施治疗,以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陈猛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二甲双胍联合参芪降糖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糖和血脂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联合参芪降糖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糖、血脂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北京市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二甲双胍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参芪降糖胶囊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炎性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FPG、2 hPG、HbA1c、TC、TG、LDL-C、HDL-C及hs-CRP、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PG、2 hPG、HbA1c、TC、TG、LDL-C及hs-CRP、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二甲双胍联合参芪降糖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明显,可明显降低患者血糖、血脂及炎性因子水平.

    作者:高蕾;陈媛媛;霍贵申;万迎新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夫西地酸乳膏联合阿达帕林凝胶治疗寻常性痤疮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夫西地酸乳膏联合阿达帕林凝胶治疗寻常性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高安市人民医院皮肤科门诊2016年1月—2017年5月收治的痤疮患者92例,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6例.治疗组给予夫西地酸乳膏联合阿达帕林凝胶治疗,对照组仅给予阿达帕林凝胶治疗,两者患者均连续治疗12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2、4、6、8、10、12周后治疗组非炎性损伤和炎性损伤皮损减少数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3%,高于对照组的67.4%(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任何严重反应.结论 夫西地酸乳膏联合阿达帕林凝胶治疗寻常性痤疮具有使用方便、安全性高、疗效显著的优势.

    作者:肖小军;毛金珠 刊期: 2017年第36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