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水囊联合缩宫素在足月妊娠引产中的应用效果

陈慧姬

关键词:足月妊娠, 引产, 水囊, 缩宫素, 效果
摘要:目的 探讨水囊联合缩宫素在足月妊娠引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湖南旺旺医院2014年7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0例足月妊娠初产妇,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产妇采用水囊联合缩宫素引产,对照组产妇单纯给予缩宫素引产.比较两组产妇宫缩时间、疼痛评分、宫颈Bishop评分、阴道分娩成功率及引产至临产时间、第一产程、总产程、产后出血量.结果 观察组产妇宫缩时间短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宫颈Bishop评分、阴道分娩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引产至临产时间、第一产程、总产程短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水囊联合缩宫素在引产中的临床效果明显,可提高产妇阴道分娩率,促进宫颈成熟,缩短产程,缓解患者疼痛,进一步提高引产效果.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降钙素原检测在婴幼儿细菌性肺炎病情评估及预后预测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检测在婴幼儿细菌性肺炎病情评估及预后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宁德市医院儿科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肺炎患儿107例,以小儿危重症病例评分法(PCIS)评分<80分为重症肺炎,纳入重症组24例;PCIS评分≥80分为轻症肺炎,纳入轻症组83例.计算截断值,并分析截断值鉴别诊断重症肺炎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符合率.根据疗效将轻症组、重症组分为显效组、对照组亚组,比较各亚组治疗前、治疗72 h的PCT水平,并分析PCT与PCIS评分的相关性.根据PCT水平进行分组,分析<0.5 ng/ml、0.5~2.0 ng/ml、2.1~10.0 ng/ml、>10.0 ng/ml患儿的抗生素使用时间、感染控制时间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PCT水平与PCIS评分具有相关性(r=0.784,P=0.001).PCT截断值为2.14 ng/ml,诊断灵敏度为87.5%(21/24),特异度为92.8%(77/83),阳性预测值77.8%(21/27),阴性预测值96.2%(77/80),符合率为91.6%(98/107).轻症组显效组患儿治疗前PCT、72 h PCT水平低于轻症对照组,PCT降低幅度、PCIS上升幅度高于轻症对照组(P<0.05).重症组显效组患儿治疗前PCT、72 h PCT水平低于重症对照组,PCT降低幅度、PCIS上升幅度高于重症对照组(P<0.05).轻症组PCT降低幅度与PCIS上升幅度存在相关性(r=0.756,P=0.015),重症组PCT降低幅度与PCIS上升幅度存在相关性(r=0.714,P=0.022).<0.5 ng/ml、0.5~2.0 ng/ml、2.1~10.0 ng/ml、>10.0 ng/ml分级对象抗生素使用时间、吸氧时间、住院时间、心肌损伤、水电解质紊乱、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菌血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可作为婴幼儿细菌性肺炎病情严重程度、疗效的预测指标,可动态监测PCT,指导疾病治疗.

    作者:卓晓峰;钱丰;李希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血药浓度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探讨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血药浓度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和发生不良反应情况.方法 选取福建省福州儿童医院2017年1—6月收治的采用MTX治疗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47例,进行125例次MTX治疗及血药浓度监测,记录HD-MTX治疗的患儿的血药浓度及其影响因素和不良反应.结果 本组47例患儿共接受125次MTX治疗,69次出现代谢延迟,四氢叶酸钙(CF)解救时间为4~11 d.研究发现,不同年龄、体质量、体表面积患儿在MTX排泄延迟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MTX用量、开始化疗后24 h内尿pH值患儿在MTX排泄延迟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MTX用量、开始化疗后24 h内尿pH值是导致MTX排泄延迟的影响因素(P<0.05).患儿发生不良反应共106例次,胃肠道反应占39.6%,骨髓抑制占33.0%,肝功能异常占15.1%,肾功能异常占8.5%,皮肤黏膜损伤占3.8%.结论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在治疗前应调整好患儿机体内环境,降低HD-MTX排泄延迟发生率和不良反应,对于MTX用量较高、24 h尿pH值偏低的患儿应提高警惕.

    作者:吴雪梅;林世光;郑译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术与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前臂双骨折的效果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与钢板内固定治疗前臂双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龙岩人民医院2015年12月—2016年11月收治的前臂双骨折患者110例,按照随机抽签原则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5例.治疗组患者应用切开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骨折康复效果、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骨折康复优良率为98.18%,高于对照组的87.27%(P<0.05).治疗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为(6.19±1.06)周,短于对照组的(8.92±1.72)周(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较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术,前臂双骨折患者应用钢板内固定的治疗效果更佳,且患者康复更快,骨折愈合效果更好.

    作者:陈凯航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胸腺肽α1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老年肺结核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胸腺肽α1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老年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南平市结核病防治门诊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老年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80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n=40)和研究组(n=40).常规组予以抗结核药物治疗,研究组予以抗结核药物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痰菌阴转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常规组的72.5%(P<0.05).治疗2、5、6个月末研究组痰菌转阴率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未出现与胸腺肽α1有关的不良反应情况.结论 胸腺肽α1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老年肺结核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提高患者痰菌转阴率.

    作者:余国平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经尿道电切术后加药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经尿道电切术后加药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月于邢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12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n=61)与试验组(n=61).常规组患者单纯采用经尿道电切术治疗,试验组患者在经尿道电切术后即刻采用加药灌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术后1年内复发率.结果 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常规组相当(P>0.05).试验组患者复发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经尿道电切术后加药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效果明显,可更好地降低术后复发率.

    作者:张俭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康复新液对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急性放射性口腔炎的防治效果

    目的 探讨康复新液对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急性放射性口腔炎的防治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66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康复新液,对照组患者含漱混合液,两组患者放疗时间均为7周.比较两组患者防治效果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 治疗7周后,观察组患者防治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第1~3周,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4~7周,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康复新液在防治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急性放射性口腔炎中的效果显著,可明显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疼痛程度.

    作者:朱能萍;范娟;秦蓉声;刘珊珊;李源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外科手术治疗复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外科手术治疗复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南平市建阳第一医院2011—2016年收治的复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32例,分析患者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结果 32例患者中一侧腺叶切除术10例,双侧次全切除术9例及一侧腺叶结合对侧次全切除术13例.所有患者均手术成功,同时未出现死亡病例,未出现永久性喉返神经、甲状腺旁腺神经及喉上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32例患者在临床手术治疗结束后均给予左甲状腺素钠长期治疗.单纯结节切除或肺叶部分切除患者复发率低于双侧肺叶次全切除患者(P<0.05).结论 在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临床治疗中,需严格掌握患者手术适应证及复发影响因素,并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实施治疗,以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陈猛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丙酸倍氯米松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丙酸倍氯米松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湖南航天医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支气管肺炎患儿72例,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将患儿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各36例.对照组患儿给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联合组患儿给予丙酸倍氯米松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4.44%,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联合组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发热消失时间、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相较于盐酸氨溴索单药雾化吸入治疗,丙酸倍氯米松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能够显著提升患儿治疗总有效率,缩短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安全性相对较高.

    作者:罗冰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一贯煎合猪苓汤联合西药治疗肝肾阴虚型肝硬化腹腔积液的临床疗效

    目的 分析一贯煎合猪苓汤联合西药治疗肝肾阴虚型肝硬化腹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4月于宁夏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肝肾阴虚型肝硬化腹腔积液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西药组和联合组,各38例.西药组患者单纯采用西药治疗,联合组患者在西药组基础上给予一贯煎合猪苓汤治疗,均持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肝硬化腹腔积液消失时间、腹胀消失时间、肢体水肿消退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肝功能指标〔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酶(HA)〕、生活质量评分量表(QOL)评分.结果 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西药组(P<0.05).联合组患者肝硬化腹腔积液消失时间、腹胀消失时间、肢体水肿消退时间短于西药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PCⅢ、ⅣC、LN、HA及QO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PCⅢ、ⅣC、LN、HA低于西药组,QOL评分高于西药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采用一贯煎合猪苓汤联合西药治疗肝肾阴虚型肝硬化腹腔积液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加速肢体水肿消退和腹胀消退,促进腹腔积液消失,改善患者肝功能和生活质量,安全有效.

    作者:张瑞卿;张娟;周攀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奥曲肽联合凝血酶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奥曲肽联合凝血酶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南平市建阳第一医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参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参照组予以奥曲肽治疗,观察组在参照组基础上联合凝血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除时间、临床疗效、输血量、消化道止血时间.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临床症状消除时间、消化道止血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输血量少于参照组(P<0.05).结论 奥曲肽联合凝血酶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显著,其具有迅速止血、促进患者快速康复的功效.

    作者:曾茜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艾司西酞普兰联合行为激活疗法治疗抑郁障碍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行为激活疗法治疗抑郁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6年6月于福建省三明市医学会收治的抑郁障碍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患者均予以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行为激活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治疗后及随访结束后服药依从性.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HAMD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和随访结束后服药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行为激活疗法治疗抑郁障碍的疗效确切,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同时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

    作者:黄秋明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尿毒症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中医证型与焦虑、抑郁及营养状态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尿毒症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中医证型与焦虑、抑郁及营养状态的相关性,为患者的治疗与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7—12月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健康体检中心体检健康志愿者30例为对照组,选取本院肾内科住院和门诊同期收治的尿毒症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60例为观察组,参照2006年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慢性肾衰竭的诊断、辨证分型及疗效评定(试行方案)》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分型,比较两组患者焦虑与抑郁情况,分析观察组不同中医证型与焦虑、抑郁、血肌酐(Scr)、血红蛋白(Hb)、血浆清蛋白(Alb)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患者Hamilton焦虑量表评分与Hamilton抑郁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同中医证型焦虑、抑郁情况及Scr、Hb、Alb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毒症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均高于健康人,且不同中医证型的腹膜透析患者在焦虑、抑郁及营养状态方面存在差异.

    作者:黄丽丽;石伟荣;吴洋洋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头孢类抗生素在剖宫产产妇预防感染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头孢类抗生素在剖宫产产妇预防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重庆市武隆区妇幼保健院2014年11月—2017年2月收治的剖宫产产妇120例,按照信封法分为甲组、乙组和丙组,各40例.甲组给予第一代头孢(头孢唑林钠)、乙组给予第二代头孢(头孢呋辛钠)、丙组给予第三代头孢(头孢哌酮钠)治疗.比较3组患者术后体温情况,治疗后3、5 d白细胞计数(WBC)及血红蛋白(Hb)水平,切口感染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3组产妇均无发热;治疗后3组产妇发热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5 d,3组患者WBC、H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乙两组均尚未出现切口感染情况,属于甲级愈合;丙组出现2例切口渗液、1例皮肤红肿,经检测存在葡萄球菌感染.3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孢类抗生素在剖宫产产妇预防感染中的应用效果确切,且三代头孢类抗生素的作用效果无明显差异,在临床选择中,应遵循安全、有效及经济实用的原则,合理选择抗生素.

    作者:冉琴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鼻内镜下手术结合术后鼻窦冲洗治疗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鼻内镜手术结合术后鼻窦冲洗治疗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AFS)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4月—2016年10月于会理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AFS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患者仅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鼻内镜下手术结合术后鼻窦冲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鼻内镜状况评分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鼻内状况评分、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鼻内镜状况评分、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鼻内镜下手术结合术后鼻窦冲洗治疗AFS的疗效确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疼痛.

    作者:周洁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眩晕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

    目的 探讨黄连温胆汤加减应用在眩晕症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通城县中医医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眩晕症患者114例,按照随机数字抽取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7例.对照组予以地西泮、盐酸氟桂利嗪、甲磺酸倍他司汀片等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25%,高于对照组的87.72%(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DH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DH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53%,低于对照组的29.82%(P<0.05).结论 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眩晕症的临床疗效较满意,可有效消除和减轻眩晕症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胡嫦娥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中医综合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中医综合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徐州市贾汪区人民医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69例,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30例与中医综合护理组39例.常规护理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中医综合护理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组基础上予以中医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Barthel指数评分与Fugl-Meyer评分.结果 中医综合护理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9%,高于常规护理组的76.7%(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与Fugl-Meye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医综合护理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与Fugl-Meyer评分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 中医综合护理既有助于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又可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

    作者:周勤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老年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赣州市人民医院2015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老年急性胰腺炎患者84例,探讨分析其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结果 血脂异常、饮食因素、胆源性疾病、酒精性等是老年急性胰腺炎的常见病因;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胀、腹腔积液、黄疸等;主要并发症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胰腺脑病、上消化道出血、休克、胰腺假性囊肿形成、胰腺脓肿、低氧血症、感染等.保守治疗组患者病死率、住院时间与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急性胰腺炎发病原因复杂,无典型症状,并发症发生率高,应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合理选择治疗方式,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谢俊锋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米索前列醇在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产妇中的防治效果

    目的 探讨米索前列醇在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产妇中的防治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厦门市第五医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产妇156例,随机将产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78例.对照组产妇予以缩宫素治疗,观察组产妇予以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治疗.比较两组产妇出血率,产后0.5、2、24 h出血量.结果 观察组产妇出血率为5.13%,低于对照组的32.05%(P<0.05).两组产妇产后0.5 h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2、24 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米索前列醇对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明显,可有效降低产妇出血率和出血量.

    作者:陈业冰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和B型脑钠肽检测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院内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与B型脑钠肽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院内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月于邵阳市宝庆精神病医院收治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14例,根据是否出现院内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将所有分为研究组(n=44)与对照组(n=70).检测比较两组患者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B型脑钠肽水平及其阳性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B型脑钠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阳性率、B型脑钠肽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院内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多存在明显的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与B型脑钠肽水平异常.

    作者:王琴 刊期: 2017年第36期

  •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其临床治疗

    目的 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危险因素及其临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宁德市屏南县医院2015年1月—2016年8月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198例,将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设为对照组(n=100),慢性萎缩性胃炎设为试验组(n=98),并将试验组中54例幽门螺杆菌(Hp)阳性患者分为A组和B组,各27例.收集患者性别、年龄、性别、吸烟史、家族胃癌史和Hp感染等基本资料,其中A组患者采用三级疗法和羔羊胃提取物维B12颗粒治疗,B组患者在A组基础联合叶酸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均为12周.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危险因素,并比较A、B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胃泌素浓度、胃镜病理评分.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性别及吸烟史、酗酒史者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年龄、家族胃癌史、胆汁反流、Hp感染者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存在家族胃癌史、胆汁反流史及Hp感染是影响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危险因素(P<0.05).B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胃泌素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患者胃泌素浓度高于A组(P<0.05).治疗后B组患者活动性评分、黏膜炎性反应评分、肠上皮化生评分及萎缩评分低于A组(P<0.05).结论 年龄、存在家族胃癌史、胆汁反流史及Hp感染是影响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生的危险因素,且采用三级疗法和羔羊胃提取物维B12颗粒及叶酸治疗Hp感染患者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韦信安 刊期: 2017年第36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