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凌云
目的 研究早期高压氧针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的疗效分析.方法 选取医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早期高压氧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疗效及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和改善运动功能评分.结果 观察组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和改善运动功能方面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 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 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早期高压氧治疗的治疗方式,对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李少林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治疗心血管疾病药物使用方法,为日后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来医院进行治疗的12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治疗过程中心血管疾病常用15种药物的使用方法,同时计算15种常用药物利用度指数(DUI).结果 15种常用药物中卡托普利、赖诺普利和氨氯地平等3种药物的使用剂量比较大,DUI>1,其他的12种药物使用剂量相对比较小,DUI<1.结论 在治疗心血管疾病药物使用中,整体上基本做到合理用药.
作者:张慧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男,52岁.因胸背部外伤后胸腹剧烈疼痛24h入院.入院前患者曾大量饮酒,因地面湿滑不慎跌倒,背部着地,当时无意识丧失,自觉胸部及腹部剧烈疼痛,伴胸闷、气短,不敢活动及翻身,就诊于外院,因腹痛及剧烈呕吐予解痉及对症处置无好转而急诊来我院.外院CT检查示:左下肺挫伤、胸腔积液、脾周围星月状暗区、纵隔积气.入院查体:体温36. 5℃,脉搏130次/min,呼吸35 次/min,血压90/60mmHg.急性痛苦面容,颈部及胸前部有皮下捻发音.
作者:岳侃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分析孟鲁司特钠片与布地奈德联合应用治疗老年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医院呼吸科2013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在常规内科方法的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咀嚼片进行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咳嗽缓解时间、喘息缓解时间、胸闷缓解时间以及白天和夜间哮喘的发作次数.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 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 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咳嗽缓解时间、胸闷缓解时间、喘息缓解时间以及白天和夜间哮喘发作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采用孟鲁司特钠片与布地奈德联合应用治疗老年支气管哮喘,可以明显的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哮喘发作次数,提高疗效.
作者:彭英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抗病毒颗粒联合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医院治疗的小儿上呼吸道感染10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给予抗病毒颗粒联合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治疗,记录2组患儿治疗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 44%高于对照组的79. 63%(P<0. 05);观察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流涕鼻塞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抗病毒颗粒联合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可靠,可以缩短患儿症状消失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车碧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奥氮平联合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对糖脂代谢影响.方法 将医院精神科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奥氮平治疗,观察组应用奥氮平联合利培酮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及疗效变化.结果 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FBG、HbA1c、TG、T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PANSS总评分为(51. 24 ± 5. 07)分、对照组(59. 37 ± 5. 68)分,与用药前相比均发生显著降低(P<0. 05),且观察组总治疗后PANSS总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5).结论 利培酮联合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相比单独奥氮平治疗,能更好的维持血糖血脂稳定,减少相关并发症,进而更好的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史利利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实施心理干预联合传统治疗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满意度.方法 选取96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8 例,2 组均行常规护理联合传统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待完成护理疗程后,对2组患者行SCL-90评分,护理满意度调查,护理后住院时间、治愈时间、并发症的指标评定以及肝肾功能.结果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与对照组、肝肾功能恢复均优于对照组(P<0. 05).护理后,研究组的心理情况较对照组平稳,SCL-90评分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在肝硬化患者心理护理干预联合传统治疗,可以积极推进患者恢复,对于提升护理质量是必要的,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杨淑岭;冯爱东;李荣香;郑欢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调查分析医院住院药房抗生素使用情况及发展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3年9月-2015年8月镇江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住院药房抗生素使用的相关资料,对其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13年9月-2014年8月医院住院药房抗生素使用金额占18.32%,2014年9月-2015年8月占24.62%,其中药品使用金额较多的有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硝基咪唑类和喹诺酮类抗生素,其中使用金额排名前4位的抗生素分别为注射用头孢唑肟钠、注射用五水头孢唑林钠、注射用头孢美唑钠、注射用头孢他啶.结论 医院抗生素使用情况基本合理,应加强监督和管理,提高抗生素应用的合理性,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
作者:钱祯;刘显治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在三叉神经痛射频温控热凝术中使用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将2013年6月-2014年6月于医院就诊的60例需要接受三叉神经射频温控热凝术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和对照组(单纯丙泊酚静脉麻醉)各30例,对比分析2组患者在各个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情况及血氧浓度变化情况,丙泊酚总用量、术后苏醒时间及麻醉效果.结果 试验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用于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可以满足手术镇静镇痛需求,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中体动及呼吸抑制发生率低,术后苏醒迅速,是一种较为理想和安全的麻醉方法.
作者:刘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脑卒中患者早期留置胃管对应激性溃疡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取2011年3月-2013年6月医院神经内科脑卒中昏迷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于发病48h之后给予留置胃管鼻饲饮食;试验组患者于发病48h之内生命体征稳定的情况下留置胃管鼻饲饮食.比较2组患者应激性溃疡发生率及插胃管前后的心率、血压变化.结果 2组患者插管前后心率、血压的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周之内,2组患者并发应激性溃疡为试验组8例(13. 33%),其中仅为胃液潜血阳性者4例、大便潜血阳性者2例,同时有呕血和黑便者2例;对照组21例(35. 00%),其中仅为胃液潜血阳性者9例、大便潜血阳性者4例,同时有呕血和黑便者6例,出血性休克1例.应激性溃疡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结论 脑卒中昏迷患者早期留置胃管有利于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发生.
作者:许利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观察在炎症状态下他汀类药物对慢性肾脏病的降脂治疗效果,探讨脂代谢紊乱与炎症的关系及炎性反应导致细胞/机体对他汀类药物的可能抵抗机制.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泸州医学院肾脏内科收治住院的慢性肾炎伴高脂血症及原发病为慢性肾炎的肾衰竭患者、单纯性高脂血症患者各10例,均给予阿托伐他汀钙10mg口服1月,检测治疗前后血脂指标(TC、TG、LDL、HDL)及炎症指标(CRP)的变化情况.结果 用药前肾衰竭组TC、TG、HDL、CRP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用药后慢性肾炎组TC、CRP及肾衰竭组TC、LDL、CRP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慢性肾炎组及肾衰竭组各组内相比血脂各项均较用药前有所下降,HDL有所升高,其中对照组血脂各项,慢性肾炎组TC、LD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肾衰竭组治疗后各项指标较用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阿托伐他汀钙具有非依赖调脂的肾脏保护作用,随着肾小球滤过率(GFR)的逐渐减退少而炎症逐渐加重,调脂作用越小,炎症具有一定程度的抵抗作用.
作者:王玉洁;胡承刚;曹灵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超声诊断乳腺疾病的一致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4年12月在医院进行乳腺检查的1503例妇女的临床资料.结果 1503例妇女乳腺疾病超声诊断结果与病理报告相对比,发现超声对于炎性肿块的准确率高为100. 00%;导管内乳头状瘤的符合率低为60. 00%;对于侵润性导管癌的符合率达到了96. 34%;单纯癌的符合率为91. 30%;小叶原位癌的符合率为85. 71%.并且CDFI分级Ⅱ级、Ⅲ级恶性病变患者发生比例相比明显高于良性病患者(P<0. 01).结论 彩色多普勒诊断仪在妇女乳腺癌的早期筛查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叶茂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本院2015年第二季度细菌耐药性监测结果,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对医院2015年4~6月医学检验科出具的耐药监测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保障.结果 菌检出数为246株(43种).其中占细菌检出率前6位的细菌分别依次为大肠埃希菌(15. 38%)、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14. 17%)、金黄色葡萄球菌(9. 72%)、鲍曼不动杆菌(7. 69%)、铜绿假单胞菌(7. 69%),白色假丝酵母菌(5. 26%).结论 临床在抗菌药物应用中要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从而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作者:高义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近年来,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得到广泛使用,通过抑制微生物的DNA转录和复制,杀死细菌.因为广谱抗生素的抗菌性强、半衰期长,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耐药性,在给患者用药治疗时,也产生了一些不良反应[1].目前喹诺酮类药物的种类有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诺氟沙星等,在临床上都有不同程度的使用,但每种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疗效也有所不同,患者的个体差异使不良反应也不同.笔者通过分析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的应用疗效及不良反应,报道如下.
作者:刘泽琴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对比、分析柳氮磺吡啶和美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情况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7月医院消化内科UC患者81例.按照入院顺序奇偶性将81例UC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1例及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柳氮磺砒啶治疗,试验组患者应用美沙拉嗪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红细胞沉降率及C反应蛋白.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 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 00%;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 20%,显著低于对照组32. 50%;此外,试验组C反应蛋白及红细胞沉降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与应用柳氮磺砒啶相比,应用美沙拉嗪治疗UC临床疗效更佳、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
作者:魏中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格列吡嗪控释片联合盐酸二甲双胍肠溶片治疗2 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医院收治的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120例.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将所有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仅给予格列吡嗪控释片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盐酸二甲双胍肠溶片进行治疗,疗程为4周.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随访1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血脂水平,并注意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经4周治疗后,观察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20. 00%、93. 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 0%、80. 0%(P<0. 05),观察组患者在4周、8周、12周的血糖及血脂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 05),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 05).结论 临床治疗2型糖尿病时,采用格列吡嗪控释片联合盐酸二甲双胍肠溶片的治疗方案,具有较好的降糖疗效,还能够显著降低血脂水平,且药物安全性好,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谭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宫颈癌前病变患者的心理特点.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96例宫颈癌前病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给予护理干预,根据SCL-90症状自评量表,分析护理前后96例患者的心理特征评分.结果 观察应用护理措施干预后患者心理变化情况,尤其是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得到明显的改善,护理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分析宫颈癌前病变患者的心理特点,给予临床护理干预,能促进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心理健康发展,有效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于欣;陈彩霞;赵晖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医院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率之间宏观量化与ICU病区临床用药的关系,为临床上调整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医院ICU病区从2012年1月-2014年12月中每季度的用药消耗情况进行收集并统计,再将其换算成国际上相关研究所共同采用的药物使用强度指标——每100 住院人天所消耗的限定日剂量(DDD/100 人天),并对金葡菌临床分离率进行监测.分别根据二者间无滞后、病原菌检出滞后1、2个季度对两者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在不考虑滞后性这一因素时,金葡菌分离率与ICU病区临床用药之间有相关性,但无统计学意义;若考虑滞后1个季度,三代头孢/酶抑制剂类、二代头孢和糖肽类与分离率之间有相关性,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 -0. 718, P=0. 027;r=0. 894,P=0. 003;r=0. 691,P=0. 018);若考虑滞后2个季度,三代头孢/酶抑制剂类药物的使用强度与金葡菌分离率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且其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r= -0. 702,P=0. 022).结论 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率与病原菌在考虑滞后的情况下存在宏观量化关系,可为ICU病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刘志红;李月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丙泊酚是目前常用的静脉麻醉药[1].丙泊酚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静脉麻醉诱导和静脉全身麻醉的维持,但丙泊酚的主要心血管效应是动脉血压的下降,这是由于循环血管阻力的降低(抑制交感收缩活性)、心肌收缩力和前负荷下降引起的.丙泊酚还是一个明显的呼吸抑制剂,诱导剂量常引起呼吸暂停[2].现将本院麻醉科(手术室)2013年11月-2015年11月应用丙泊酚静脉全麻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翟宁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血府逐瘀汤对缩短药物流产出血时间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3年2月-2015年1月该中心接受药物流产的患者100例,按住院单双号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在术后服用血府逐瘀汤,对照组不进行干预.比较2组阴道流血量及阴道流血时间;术前、术后1d、术后3d测定血红蛋白;统计阴道、子宫、盆腔感染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阴道流血量及阴道流血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2组术前血红蛋白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2 组术后1d、术后3d血红蛋白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阴道、子宫、盆腔感染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血府逐瘀汤能明显缩短药物流产出血时间及出血量,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秀芳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