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抗核抗体谱检测531例分析

谢武琼

关键词:抗核抗体谱, 抗核抗体, 抗原, 抗体
摘要:目的:了解抗核抗体谱项目检测状况。方法对采用欧蒙印迹法检测法检测抗核抗体谱分析。结果抗核抗体谱检测男性女性综合531例,共检测15种不同抗原IgG类抗体,检测阳性率高的前5项依次是SS-A为2.50%;Ro-52为12.62%;nRNP/Sm为6.59%;AMA M2为5.46%;SS-B为4.71%。其中,男性检测阳性率高的前5项依次是Ro-52为9.47%;SS-A为7.20%;PCNA为5.30%;AMA M2为4.17%;nRNP/Sm为3.79%。女性检测阳性率高的前5项依次是SS-A为18.35%;Ro-52为15.73%;nRNP/Sm为9.36%;SS-B为7.87%;AMA M2为6.74%;结论抗核抗体谱检测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宫颈 HPV 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宫颈人乳头状瘤病毒( HPV)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0例宫颈HPV感染(高危型)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重组人干扰素a-2b阴道泡腾胶囊和保妇康栓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用保妇康栓治疗,比较2组HPV转阴的情况。结果治疗组HPV转阴率为8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宫颈HPV感染的疗效比较确切,临床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党丽英;李凤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效果对比观察

    目的:比较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5年3月在本科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治疗,治疗后观察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地活动时间、住院天数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2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地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恢复快等优势,效果显著。

    作者:高延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餐后低血糖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餐后低血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5年8月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55例,根据入院编号的偶数和奇数将其分为观察组78例和对照组77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给予阿卡波糖治疗,对2组餐后2h血糖值(2hPBG)、空腹血糖值( FPG)、发生餐后低血糖次数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2组在餐后低血糖发生率方面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2hPBG和FPG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阿卡波糖对2型糖尿病餐后低血糖患者进行治疗,能够降低餐后低血糖发生率,使患者的血糖水平得到明显改善,是比较安全和有效的一种方法。

    作者:张薇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循证护理对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并发症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并发症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医院收治的高龄髋部骨折患者2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比较2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8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6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9.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护理方面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永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自由体位对活跃期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自由体位对活跃期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18例行阴道分娩的初产妇,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109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体位进行分娩,研究组采取自由体位进行分娩,观察2组活跃期胎先露下降速度、各产程时间、终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体质量、产后24h出血量以及并发症。结果研究组胎先露下降速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产程时间明显缩短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终分娩方式阴道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阴道助产以及剖宫产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体质量对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产后24h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跃期初产妇采取自由体位可明显提高阴道分娩率,更有助于胎先露下降,从而缩短产程,降低并发症。

    作者:卢彩良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阿维 A 联合潘生丁、西咪替丁治疗扁平疣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阿维A联合潘生丁、西咪替丁治疗扁平疣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发应。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扁平疣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予阿维A联合潘生丁、西咪替丁治疗;对照组予潘生丁口服及阿昔洛韦乳膏外用,观察、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发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率为1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维A联合潘生丁及西咪替丁治疗扁平疣,临床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邓茂;廖永梅;刘宏锦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角膜内皮细胞损伤和修复的研究

    目的:分析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角膜内皮细胞损伤和修复的状况。方法将2013年8月-2014年9月于医院进行接受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的100例(100只眼)老年白内障患者视作研究对象,对患者手术前后的细胞形态以及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细胞损伤以及临床修复的特点进行分析。结果与手术前相比,患者术后1周、术后1个月以及术后2个月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明显降低,细胞形态明显增大,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的细胞密度与细胞形态差异不显著,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患者的后角膜内皮细胞在术后2个月时损伤严重,术后3个月基本恢复正常,术后6个月基本可以恢复到手术前的状况。

    作者:孟庆春;李彦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FDA:批准卡非佐米可与其它某些疗法联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

    近日,FDA批准了卡非佐米( Kyprolis)可与其它某些疗法联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 MM)。另外,也批准了该药可单一治疗经至少一种疗法治疗后的复发或难治性MM。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PubMed收录胰腺炎近5年相关文献的计量学分析

    本文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提供的PubMed数据库收录的胰腺炎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旨在明确胰腺炎文献分布特点和研究现状,为科研人员指明方向。

    作者:麻立民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复方罗布麻片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复方罗布麻片与胺碘酮配伍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2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予胺碘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罗布麻片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8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6.6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7.5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临床观察显示复方罗布麻片与胺碘酮联合用药不良反应小。结论复方罗麻布片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疗效优于单独使用胺碘酮,且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时东曼;张姝;杨毅博;庄远;田丰;何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香菇多糖在肝病治疗中的配伍应用

    香菇多糖是一种免疫增强,它具有保护肝脏的作用等[1]。因此,临床上广泛应用于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等肝病的治疗,具有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等优点。现在将香菇多糖的配伍用药归纳起来,供广大医务工作者参考。

    作者:龙进;涂文升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依达拉奉联合通窍化瘀方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观察及对氧自由基的影响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通窍化瘀方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及对氧自由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5年2月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10例,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5例。2组均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加用依达拉奉、通窍化瘀法治疗,比较分析2组患者治疗效果和血清SOD、MDA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0.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的SOD水平高,MDA水平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联合应用依达拉奉和通窍化瘀方治疗脑梗死,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和氧自由基含量下降,所获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宁;李茂龙;胡希勇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422份药品说明书中儿童用药的调查

    目的:调查药品说明书中儿童用药的标注情况。方法收集医院住院患者及门急诊患者的常用药品说明书422份进行儿童用药的调查分析。结果422份药品说明书,标注具体用法用量的275份,占65.17%;标注慎用或禁用71份,占16.82%;标注尚不明确44份,占10.43%;3项均未标注32份,占7.58%。400份药品说明书,清楚标注儿童药代动力学57份,占13.51%;未标注儿童药代动力学365份,占86.49%。结论药品说明书中有关儿童用药的内容仍存在缺失的现象,严重影响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必须引起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重视,加强管理,不断完善,确保儿童用药的安全、合理、有效。

    作者:蔡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墨尔本试验药物Venetoclax能够杀死提高癌细胞存活率的BCL-2蛋白质

    墨尔本的一项药物试验在Royal Melbourne Hospital和Peter MacCallum Cancer Centre进行,试验中使用的药物名叫Venetoclax,结果显示该药物能够杀死提高癌细胞存活率的BCL-2蛋白质。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CA125,CA153及 CEA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非小细胞肺癌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癌抗原125(CA125),癌抗原153(CA153)及血清肿瘤标记物癌胚抗原(CEA)肿瘤标志物联合在非小细胞肺癌早期的变化特点。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3月医院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健康志愿者1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免疫发光法( ECLIA)分别检测2组患者体内3种肿瘤标志物( CA125,CA153,CEA)的水平。结果观察组CA125,CA153,CEA的水平分别为8.04ng/ml,13.35ng/ml,9.71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4.51ng/ml,7.72ng/ml,4.49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此外,CA125,CA153,CEA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分别为98.9%,99.2%,98.5%),但敏感性均较低(分别为57.5%,67.4%,53.6%)。但是3种诊断标志物联合诊断时,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8.9%和99.8%。结论常见的肿瘤标志物CA125,CA153,CEA通过联合检测可以给临床上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提供较高的参考价值。

    作者:刘志强;王湘毅;孙晓革;仝兴亚;张国锋;沈洋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血红素加氧酶-1对糖尿病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

    目的:探讨血红素加氧酶-1对糖尿病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将造模成功的30只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甲组糖尿病鼠10只,乙组糖尿病鼠10只并采用锌原卟啉干预,丙组糖尿病鼠10只并采用钴原卟啉干预,另选取10只正常大鼠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大鼠在造模前和造模后进行测试大鼠的机械性缩足反应阈值( PWMT)。造模后43d,麻醉大鼠,取坐骨神经电镜标本;取L4~L6段脊髓,行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及原位末端标记检测。结果在造模后7~42d内,甲乙丙3组的PWMT显著降低;与甲组相比,乙组的PWMT显著降低,丙组的PWMT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红素加氧酶-1对糖尿病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具有治疗作用,其可能的原因为血红素加氧酶-1能够减轻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及抑制脊髓背角神经元凋亡有关。

    作者:刘锋;高允海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丹红注射液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医院进行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9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7例。治疗组采取丹红注射液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采取单独西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情况及治疗前后左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83%(P<0.01)。治疗后治疗组的左射血分数(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心力衰竭心功能改善明显,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马光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生化室质量控制失控处理方法

    室间、室内质控是生化实验室质量的关键部分,临床生化室的检测项目多,任务重,实验室的检测结果对患者的诊断、治疗、预后、预防等有着重要的意义。如何能够知道检测结果是否可靠准确,检验报告是否能发出,判断检测结果是否真实、可靠,其方法是通过对质控血清进行连续监测,并在相关的软件上录入每天的测定值,分析本系统的精密度。并进行监测和了解仪器和试剂等方面的状态,室内质控是监控测定过程是否稳定[1]。室间质控是检测系统的准确度,通过室内、室间的质控。不断提高检测的质量,确保医疗质量。

    作者:何著刚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DC-CIK 生物治疗联合胸腔灌注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水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DC-CIK生物治疗联合胸腔灌注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水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5年8月就诊于医院的恶性胸腔积液患者38例,按病情分为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17例。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近期疗效、生活质量,并观察DC-CIK生物治疗的安全性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0.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7.06%;观察组治疗前后KPS评分改善>10分的为16例(7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例(4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C-CIK生物治疗联合胸腔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胸水安全,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刘杰;鲁金乐;李卫;屈会云;史晓熠;王庆海;马新杰;何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血液透析患者通过微信平台的自我管理

    自我管理教育项目是国内外用于慢性疾病管理的有效方式之一,它的核心理念是强调患者在慢性疾病管理中的中心作用。自我管理教育主要是教会患者解决问题的技巧,对患者进行持续地指导,并协助他们做到自我管理[1]。建立血液透析患者微信群平台,对于血液透析患者来说,生活方式的改变、行为的调整、对疾病的有效自我管理,成为影响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帮助血液透析患者认识到自我保健在维持健康中的重要性以及让患者掌握保健知识,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实施有效自我管理教育势在必行,也至关重要。新疆第九师医院血液透析室自2015年10月建立血液透析患者微信群平台至2016年1月共有群患者、患者家属23人,通过把血液透析的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发到微信群内,事实了解透析患者的不良反应、心理反应,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协助患者做到自我管理,加强医患沟通,将医护联络方式等信息告知患者,实时通过群平台的方式,动态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和出现的问题改善患者血液透析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孟桂红;香利红;田新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