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文平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习惯性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遂川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2013年9月—2015年4月收治的62例习惯性流产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措施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1周内阴道流血停止、腹部症状消失比例高于对照组,2周后 B 超检查胎芽胎心正常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8%,高于对照组的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习惯性流产的临床疗效显著,可快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姚招英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尿激酶脑室持续灌洗联合腰大池引流术治疗脑室出血及术后交通性脑积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5年7月高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室出血患者126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 A 组50例、B 组40例、C 组36例。A 组患者予以双侧侧脑室外引流术治疗,B 组患者予以双侧侧脑室外引流联合腰大池引流术治疗,C 组患者予以尿激酶脑室持续灌洗联合腰大池引流术治疗。观察3组患者临床疗效、脑积水发生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C 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 A、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3组患者脑积水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 组患者脑积水发生率低于 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3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尿激酶脑室持续灌洗联合腰大池引流术治疗脑室出血的临床疗效显著,可减少脑积水的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并发症少。
作者:沈斌;王丽娟;熊飞龙 刊期: 2016年第06期
作者:《临床合理用药杂志》三编室 刊期: 2016年第06期
骨肿瘤的发生是细胞遗传物质及其表达产物发生异常的结果。近年来,骨肿瘤病理是迅速发展的基础学科,也是病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骨肿瘤的发展是由细致的形态学观察所得到的理论上的进展,由于先进的实验方法和高度精密的仪器相互渗透取得的发展。通过研究骨肿瘤的分子病理学,能使人们了解骨肿瘤的组织形态特征、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等,为诊断及治疗骨转移提供临床依据,也为患者预后提供了理论基础,使人们进一步了解骨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
作者:黎骋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银翘散加藿朴夏苓汤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10月攀枝花市米易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小儿手足口病患儿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患儿予以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儿予以银翘散加藿朴夏苓汤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疱疹消退时间、发热时间、住院时间、中性粒细胞分数及空腹血糖水平。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疱疹消退时间、发热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中性粒细胞分数、空腹血糖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银翘散加藿朴夏苓汤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促进患儿疱疹消退,缩短患儿住院时间,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
作者:周兴燕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阑尾周围脓肿穿刺脓液的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于山西省潞城市人民医院行 B 超引导下脓肿穿刺引流治疗的阑尾周围脓肿患者100例,将患者脓肿穿刺引流所得的脓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100例送检的标本中检出细菌79例(79.0%);分离得到的细菌8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69株(82.1%),革兰阳性菌15株(17.9%);需氧菌72株(85.7%),厌氧菌12株(14.3%)。单一细菌感染患者27例,两种细菌混合感染患者44例,多种细菌混合感染患者13例。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丁胺卡那霉素、头孢西丁、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敏感性较高;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丁胺卡那霉素、头孢西丁的敏感性较高;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丁胺卡那霉素、头孢西丁、哌拉西林- U 的敏感性较高。结论阑尾周围脓肿的致病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临床应重视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并根据结果合理选择抗生素。
作者:李锋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硫酸镁治疗中重度妊娠期高血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9月遂川县人民医院收治的中重度妊娠期高血压患者152例,按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6例。两组患者均予以硫酸镁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及物质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优质护理在硫酸镁治疗中重度妊娠期高血压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罗玖莲;罗建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益气化瘀汤联合氯吡格雷及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4月贵州省遵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 AMI 患者72例,采取随机双盲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予以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气化瘀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生活质量评分、胸痛复发、再闭塞及再发心肌梗死的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评分高于对照组,胸痛复发、再闭塞及再发心肌梗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益气化瘀汤联合氯吡格雷及阿司匹林治疗 AMI 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疾病复发率。
作者:易德萍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患者药物治疗的作用。方法对1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分析,介绍药师如何运用循证药学协助医生制定合理、有效的降糖方案。结果经治疗患者空腹血糖5.6mmol/ L,餐后血糖波动在7.3~8.5mmol/ L。结论在临床实践中,药师只有充分掌握相关医学和药学知识,并具有临床思维、循证思维,才能充分发挥药师的价值。
作者:杨虹;黄毅岚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急性感染性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5年6月济源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急性感染性喉炎患儿168例,根据患儿家长治疗意愿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84例。对照组患儿予以常规抗感染对症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症状(喉部梗阻、咳嗽、呼吸困难、声音嘶哑、发热、发绀、喉鸣、“三凹征”)消退时间、治疗结果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儿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研究组患儿喉部梗阻、咳嗽、声音嘶哑、发绀、喉鸣及“三凹征”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儿呼吸困难、发热消退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研究组患儿治疗结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急性感染性喉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可缓解患儿临床症状,提高满意度。
作者:王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匹多莫德联合孟鲁司特片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安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4例。对照组患儿予以孟鲁司特片治疗,治疗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匹多莫德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流速(PEF)〕及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IgA、IgG、IgM)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患儿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发作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FVC、FEV1、PEF 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前两组患儿 IgA、IgG、IgM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 IgA、IgG、IgM 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匹多莫德联合孟鲁司特片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提高患儿的免疫功能,改善患儿肺功能,减少疾病复发。
作者:韩长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高血压》(Hypertension)杂志近发表了一篇针对高血压指南的评论文章,主要讨论“我们现在是否应该调整降血压阈值及治疗目标”。研究首先肯定了现代降血压治疗取得的成就,但仍未确定降血压治疗的阈值及优疗效的血压治疗目标值。全世界治疗高血压专家联合制定了一系列指南来规范临床治疗,为降压提供指导。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 ICU 缺血性脑卒中合并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2015年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ICU 住院治疗的脑卒中合并重症肺炎患者64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抗感染、吸痰、机械通气、雾化、翻身拍背等气道管理、常规治疗,观察组要在此基础之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两组均在治疗前后进行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 APACHEⅡ)评分及血常规、C 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 WBC、中性粒细胞分数(NEUT)、CRP、PCT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 WBC、NEUT、CRP、PCT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7.50%,高于对照组的6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 ICU 缺血性脑卒中合并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可降低炎性因子水平。
作者:薛明星;刘新桥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药物致皮肤过敏反应及处理措施。方法选取辰溪县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应用头孢类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7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38例与对照组37例。研究组在给药前前臂内注射5000μg/ ml 皮肤过敏试验液,皮肤过敏试验反应阴性患者则注射给药,皮肤过敏试验反应阳性患者采用其他抗菌药物治疗;对照组直接给药观察药物致皮肤过敏反应现象。比较两组患者的皮肤过敏试验反应阳性率,药物致皮肤过敏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皮肤过敏试验反应阳性率高于对照组,药物致皮肤过敏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药物治疗期间,应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同时行皮肤过敏试验有助于显著降低药物致皮肤过敏反应发生风险,及时积极抢救药物致皮肤过敏反应患者,尽量确保患者的身体健康。
作者:刘伟斌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α-硫辛酸联合依帕司他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2月百色市田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87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 A、B、C 组,各29例。A 组患者予以α-硫辛酸联合依帕司他治疗,B 组患者予以α-硫辛酸治疗,C 组患者予以依帕司他治疗。观察3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评分、临床症状评分系统(TSS)评分、神经传导速度(腓总神经感觉传导速度、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 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B、C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B、C 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 A 组患者 TCSS 评分、TSS 评分低于 B、C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B、C 组患者 TCSS 评分、TS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3组患者治疗后 TCSS 评分、TSS 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 A 组患者腓总神经感觉传导速度、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高于 B、C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B、C组患者腓总神经感觉传导速度、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3组患者治疗后腓总神经感觉传导速度、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3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α-硫辛酸联合依帕司他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神经传导速度,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黄安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应用胰岛素治疗对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4年12月攀枝花市仁和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88例,根据孕周分为研究组(孕周≤32周)与对照组(孕周﹥32周),各44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胰岛素治疗,研究组患者孕周第29周时使用,对照组患者孕周第34周时使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 血糖及妊娠结局。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 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 血糖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剖宫产、胎儿窘迫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者巨大儿、死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孕周≤32周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予以胰岛素治疗,可改善患者妊娠结局,降低巨大儿、死胎发生率。
作者:李光丽;陈勇刚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综述人体髋关节表面置换技术的临床应用及进展。对近年来国内外人体髋关节表面置换的相关文献进行综合性分析。人体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具有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植入材料体积小等优势,感染率及脱位率相对低,且具有较高生物力学及关节稳定性,患者术后运动能力可获得较大幅度提升,在青年人群中的应用价值较高。人体髋关节表面置换术临床应用优势明显,但须严格把握手术禁忌证,而随着假体材料的不断改进及临床技术的不断提升,其必将在临床中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
作者:刘凯顺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 PDCA 循环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超说明书用药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和前后对照的研究方法,对2013年8月—2015年6月 PDCA 循环前后 PIVAS 审方药师审核出的超说明书用药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PDCA 循环前后用药剂量、溶媒选择、配置浓度超说明书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PDCA 循环对 PIVAS 超说明书用药的干预效果明显,可提高静脉用药的安全性与合理性。
作者:梁孝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良恶性鉴别诊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9月攀枝花市仁和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5例甲状腺结节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并将其中良性与恶性患者的血流分级与血流参数进行比较,同时比较恶性患者中不同分期与是否伴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检测结果。结果恶性甲状腺结节患者血流Ⅳ级者比例高于良性患者,且恶性患者中分期较高及伴有淋巴结转移者高于分期较低及无淋巴结转移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恶性甲状腺结节患者 Vmax、Vmin 及 RI 均高于良性患者,且恶性患者中分期较高及伴有淋巴结转移者高于分期较低及无淋巴结转移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甲状腺结节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良恶性鉴别诊断效果较好,且对恶性患者的严重程度也有积极的诊断价值。
作者:杨兴丽;王朝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究规范性孕产期保健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2月于蓬安县妇幼保健院接受孕产期保健的孕产妇1200例,依据孕产妇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0例。观察组采用规范性孕产期保健,对照组采用基本产前检查,比较两组孕产妇妊娠期高血压发病率、妊娠合并贫血发生率、妊娠合并糖尿病发生率、自然分娩率以及产后出血率。结果观察组孕产妇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率、妊娠合并贫血和糖尿病发生率、产后出血率低于对照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实施规范性孕产期保健不仅可降低孕产妇妊娠期高血压、妊娠合并贫血和糖尿病发生率,还可促进自然分娩率提升,降低产后出血率。
作者:杨萍;唐勤;李易玲;明淑娟;王瑞 刊期: 201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