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诊过敏性皮炎27例诊治分析

戴建英

关键词:过敏性皮炎, 过敏性休克, 氯雷他定片
摘要:过敏性皮炎(allergic dermatitis)是由于接触过敏性抗原引起的皮肤过敏反应,其本质是是由 IgE 介导的 I 型变态反应[1],主要是指人体接触到某些过敏源而引起皮肤红肿、发痒、风团、脱皮等皮肤病症,具体的过敏原可分为接触过敏原、吸入过敏原、食入过敏原和注射入过敏原4类。每类过敏原均可引起相应的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为多种多样的皮炎、湿疹、荨麻疹,严重的过敏性皮炎可出现过敏性休克,若不及时抢救可危及患者生命。过敏性皮炎是急诊工作中常遇到的常见病多发病,但发病原因复杂,大部分患者不能找到确切病因,缺乏特异性治疗药物,使疾病反复发作得不到根治,但在急诊给予非特异性抗过敏治疗,能极大缓解患者皮肤瘙痒症状及痛苦,及时用药更能抢救过敏性休克患者的生命。我院急诊采用非特异性抗过敏治疗过敏性皮炎患者27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螺旋 CT、MRI 及血清 VEGF-C 水平检测在直肠癌术前分期中的联合应用观察

    目的:分析螺旋 CT、MRI 及血清 VEGF-C 水平联合检测在直肠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2月-2015年3月就诊的直肠癌患者137例,并对所有患者术前分别进行螺旋 CT、MRI、血清 VEGF-C 水平检测,并将螺旋 CT、MRI、血清 VEGF-C 水平检测对结肠癌术前分期情况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随着病理分期增高,血清 VEGF-C 水平升高,各病理分期之间血清 VEGF-C 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三者联合检测的诊断正确率高于单独使用螺旋 CT 或 MRI 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联合应用螺旋 CT、MRI、血清 VEGF-C 水平检测可提高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准确率。

    作者:郝亚涛;董强;赵军苍;杨秀贞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马铃薯片联合鲁南贝特治疗梨状肌痉挛1例

    梨状肌可因急、慢性损伤,或解剖变异,易发生损伤性炎性改变,从而刺激或压迫神经,引起腰腿剧烈疼痛,称为梨状肌综合征(PMS)[1]。我院发生1例因臀大肌肌内注射药物导致梨状肌痉挛患者,经采用马铃薯片热疗联合鲁南贝特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穆丽;甄长溪;杨雪晶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药品不良反应93例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及其引发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该院2014年度收集上报的93例 ADR 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ADR 93例,男性高于女性,50岁以上人群所占比例高于其他年龄段;引起 ADR 的因素以抗菌药物使用高,占56.99%,其中又以β-内酰胺类居首,24例,占45.28%;损害器官、系统以皮肤及附件为主,引发 ADR 类型以一般药品不良反应为主,占94.62%。结论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年龄、联合用药等因素有关,应加强 ADR 监测和报告工作,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罗卿春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盆底康复治疗对产后盆底肌功能康复的影响

    目的:评价盆底康复治疗对产妇产后盆底肌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住院分娩的120例产后42d复查产妇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其中对干预组产妇进行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家庭盆底康复器盆底肌训练治疗,对照组产妇仅进行常规 Kegel 运动。疗程均2个月,应用 PHENIX 压力探头检测分别测量2组产妇产后3个月的大肌电压、盆底Ⅰ类Ⅱ类肌肌力和疲劳度、盆底器官脱垂分类(POP-Q)。结果2组产妇干预后于产后3个月时盆底肌大肌电压值、ⅠⅡ类肌肌力和疲劳度几项指标均高于干预前,且干预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 POP-Q 分类较治疗前有提高,但2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产后早期进行盆底康复治疗能显著提高盆底肌力,能有效促进盆底肌功能的康复。

    作者:涂江莲;熊红莲;黄莉;刘莉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临床药师参与布鲁菌感染患者1例会诊实践

    目的:通过介绍我院临床药师参与布鲁菌病患者1例会诊的情况,总结临床药师参与药物治疗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临床药师参与1例布鲁菌感染会诊治疗的案例。结果临床药师以专业特长参与临床治疗,配合医师为患者选择佳用药方案,患者感染得到有效控制。结论临床药师参与药物治疗,及时进行药学监护,可提高患者用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作者:李晓平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MCP-1、血清铁与老年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肾病( DN)与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 MCP-1)、血清铁离子(SI)的相关性,为临床防治 DN 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85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24h 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分为正常蛋白尿组(ACR ﹤30μg/ mg)28例、微量蛋白尿组(ACR 30~300μg/ mg)29例及大量蛋白尿组(ACR ﹥300μg/ mg)28例,比较 SI、MCP-1的变化,及其与 ACR 的相关性。结果大量蛋白尿组 SI 水平低于正常蛋白尿组和微量蛋白尿组,MCP-1水平高于正常蛋白尿组和微量蛋白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SI 与ACR 呈负相关(r =-0.684,P ﹤0.05),MCP-1与 ACR 呈正相关(r =0.871,P ﹤0.05)。结论 SI 和MCP-1随尿白蛋白排泄量增加而改变,SI 和 MCP-1可作为老年 DN 的早期诊断指标。

    作者:梁洁;宋文琦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应用 SWOT 法分析新形势下三甲综合医院中药房发展策略

    医院药事管理是医疗机构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医院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尺度,而中药药事管理也极其重要。中药房是医院重要的对外服务窗口,关系到临床用药安全、有效,也直接影响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声誉[1]。但目前,综合性医院中药房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本文应用战略规则 SWOT 法,分析新形势下下三甲综合医院中药房内部环境所具有的优势与劣势,外部环境所面临的机会与威胁,并探寻其生存发展策略。

    作者:吴紫娟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EDTA 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误诊1例

    患者男,70岁。10个月前因咳嗽、咯痰及喘息7d 就诊。查体:无贫血貌,全身皮肤未见出血点;双肺呼吸音增粗,右下肺湿啰音;胸片示双肺多发斑片影;血常规检查白细胞6.3×109/ L,血小板12.0×109/ L;肝功正常,尿隐血阴性;无药物过敏史。初步诊断为肺炎、血小板减少症(原因待查)。入院后给予控制感染、对症治疗,输注血小板1U,复查血小板计数为184.0×109/ L。患者病情缓解出院。10d 前,患者再次因胸闷、气短半个月入院。血常规检查:血小板20.0×109/ L,尿便常规、甲状腺功能三项、血沉、C 反应蛋白均正常,便潜血阴性。行骨髓穿刺活检示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活跃,巨核细胞可见7个,血小板成堆分布,粒细胞、红细胞、淋巴细胞增生比例及形态均在正常范围内,为大致正常骨髓像。患者拒绝输注血小板治疗,转上级医院血液病科就诊。查血小板计数22.0×109/ L,无贫血貌,无牙龈、鼻出血,无血尿、黑便。更换枸橼酸抗凝剂复查血小板计数100×109/ L,为进一步确诊,再次行骨髓穿刺术,骨髓有核细胞增生尚活跃,巨核细胞可见8个。其余免疫学指标均正常。多次以枸橼酸抗凝复查血小板计数90~120×109/ L。

    作者:黄志刚;王正强;刘广林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 IL-4、IL-10及干扰素-γ水平的变化分析

    目的:观察支气管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血清白介素-4(IL-4)、白介素-10(IL-10)及干扰素-γ(IFN-γ)水平的变化,探讨支气管哮喘与血清 IL-4、IL-10及 IFN-γ的关系。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5年12月在该院收治的哮喘急性发作患者30例(哮喘急性发作组)、支气管肺炎患者30例(支气管肺炎组)及健康体检儿童30例(健康对照组),ELISA 方法检测哮喘急性发作组治疗前后、支气管肺炎组及健康对照组患儿血清 IL-4、IL-10及 IFN-γ水平。结果哮喘急性发作组血清 IL-4水平明显高于支气管肺炎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清 IL-10及 IFN-γ水平明显低于支气管肺炎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哮喘缓解期血清中 IL-4水平较急性发作期明显下降(P ﹤0.01),而 IL-10及 IFN-γ较急性发作期明显升高(P ﹤0.01)。结论血清 IL-4、IL-10及 IFN-γ水平变化与哮喘发作密切相关,对监测哮喘患儿的病情发展有重要意义。

    作者:梁晓燕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霉酚酸酯与环磷酰胺治疗狼疮性肾炎的对比分析

    目的:比较霉酚酸酯与环磷酰胺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狼疮性肾炎患者48例根据治疗药物不同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2组患者均应用泼尼松治疗,同时观察组应用霉酚酸酯治疗,对照组应用环磷酰胺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主要包括腹泻、感染、白细胞降低。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5.00%高于对照组的45.8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83%低于对照组的70.8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霉酚酸酯治疗狼疮性肾炎疗效较显著,优于环磷酰胺,不仅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质量,且安全性高,在临床上可推广应用。

    作者:吴家斌;张丽;高美珠;刘卫华;林苗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关于对冒用我刊名义进行非法征稿活动的郑重声明

    作者: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社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抗生素骨水泥链珠治疗创伤性骨髓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抗生素骨水泥链珠治疗创伤性骨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创伤性骨髓炎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2组均行负压引流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抗生素局部灌注治疗,观察组则进行抗生素骨水泥链珠治疗。对比2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创面愈合时间及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9,P ﹤0.05);2组治疗期间未见明显感染情况,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抗生素骨水泥链珠治疗创伤性骨髓炎具有较为理想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好,并可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向伟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CT 联合血清 HE4、CA125、CA199检测对卵巢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 CT 联合血清人附睾分泌蛋白4(HE4)、糖链抗原125(CA125)、糖链抗原199(CA199)检测对卵巢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卵巢肿瘤患者220例,均行手术治疗且手术后均进行病理诊断,且术前均进行CT 检查及 HE4、CA125、CA199水平检测。以病理结果作为标准,分别计算 CT 联合血清 HE4、CA125、CA199检测及单独 CT 检查和单独肿瘤标志物检测对卵巢癌的敏感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结果220例患者病理检查示恶性52例,良性168例。CT 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对卵巢癌的特异度及诊断符合率均高于单独 CT 检查及单独肿瘤标志物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CT 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 HE4、CA125、CA199检测可显著提高对卵巢癌的诊断正确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田贺东;浦玉娥;乔雪梅;田贺永;王亚军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敬告读者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结节性硬化症3例

    病例1,男,34岁。主因间断抽搐25年,加重1年于2015年1月26日入院。患者于25年前睡觉时突然出现意识丧失,全身肌肉痉挛,双手不自主指划,口吐白沫,牙关紧咬,双眼向一侧凝视,症状约持续5~10min 缓解,有时大小便失禁,约半小时后意识恢复,伴有全身无力,不能回忆起发病时的情况,于当地诊所行背部“埋线”及药物治疗。此后曾间断发作抽搐,症状与前类似,于7年前就诊于某院,查头颅 MRI 回报考虑脑囊虫病。查血尿便常规、生化全项、脑脊液生化常规均正常,血脑脊液囊虫试验阴性。诊断:(1)脑囊虫病;(2)继发性癫痫(强直—阵挛发作)。给予抗癫痫、脱水、抗炎驱虫片综合治疗,症状好转出院。出院后仍坚持口服丙戊酸钠,症状控制不佳。4年前再次发作癫痫,频率较前频繁,查头颅 CT 及 MRI 提示颅内多发结节,考虑结节硬化。诊断:(1)结节性硬化;(2)继发性癫痫。给予抗癫痫治疗,症状好转出院。近1年症状发作频繁,1年内发作3次,为进一步诊治入院。查体:颈后、腋下、大腿内侧可见多发乳头状突起,枕后部4cm ×2cm 肿物,神经系统查体:记忆力、计算力减退,定向力可,余未见异常。心肺腹(-)。辅助检查:血尿便常规、生化全项未见异常,同型半胱氨酸37μmol/ L。头 MRI(见图1):双侧大脑半球皮层及皮层下可见多发条片状 T2高信号影,T1WI 未见明确显示。双侧侧脑室体部边缘不光整,似可见结节样突起,考虑结节性硬化。心脏彩超示三尖瓣少量反流。肾脏彩超未见异常。肝胆胰脾超声:肝内稍高回声结节(血管瘤?)肝内低回声结节(血管瘤?)。脑电图:未见到棘、尖波;脑地形图:δ、θ频段能量值增高,轻度异常脑地形图。诊断:(1)颅内多发结节、结节性硬化;(2)继发性癫痫;(3)脂肪瘤、皮脂腺瘤。给予抗癫痫药物治疗。

    作者:刘志娟;齐倩倩;胡明;董艳红;魏慈;肖伊宁;吕佩源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肝癌组织和肝硬化组织 PI3K 信号通路相关分子的比较

    目的:比较肝癌组织和肝硬化组织 PI3K 信号通路相关分子 AKT、PTEN 和 TLR4水平。方法取肝癌组织和肝纤维化组织各10例,western-blot 法检测 PTEN、AKT 蛋白的表达。提取肝癌组织和肝纤维化组织总 RNA, RT-PCR 方法检测 PTEN、AKT、TLR4mRNA 的表达。结果肝癌组织中的 PTEN、AKT、TLR4mRNA 和 PTEN、AKT、P-AKT 蛋白水平高于肝硬化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肝癌组织较肝硬化组织中 PI3K 信号通路活性增强。

    作者:金萌;韩颖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免疫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是常见儿童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中重要的致病微生物之一,其感染引起的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约占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10%~40%。近年来大量临床实践及研究发现[1],一部分患儿给予阿奇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正规用药1周或以上,但其症状和肺部影像学仍无明显改善,病情加重或迁延不愈,甚至出现一些严重的并发症,导致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 refractory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RMPP)的发生。目前认为MP 感染除对机体细胞产生直接损害及毒素作用外,免疫介导的损伤机制在 MPP 多系统、器官损害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更受关注[2]。因此临床中应用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等免疫调节药物在辅助治疗 RMPP 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本文就小儿RMPP 免疫发病机制及免疫治疗进展作一简要论述。

    作者:冯孝强;高春燕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纳洛酮不同给药方案治疗重度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纳洛酮不同给药方法治疗重度急性酒精中毒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重度急性酒精中毒患者127例分为 X 组40例、Y 组44例和 Z 组43例。采取3种不同的给药方案,观察三组患者清醒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X 组、Y 组和 Z 组患者的清醒时间逐渐缩短,不良反应发生率依次升高,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大剂量纳洛酮治疗重度急性酒精中毒安全有效,清醒时间短,值得推广,持续给药不良反应更少。

    作者:李敏;白伟娜;杨晓玲;赵淑欣;张亚云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2014年我院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2014年我院住院药房抗生素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统计2014年我院住院药房排名前十位抗生素的用药金额、数量、DDDs、DDDc 及临床科室使用情况。结果2014年住院药房抗菌药占其药品总收入16.54%,头孢类花费占整个抗生素费用36.96%;住院患者抗生素的使用率为51.60%,低于卫生部标准,但呼吸内科、骨科、泌尿外科等外科抗生素使用率均高于标准值。结论2014年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较去年明显好转,但仍存在不合理之处,应进一步加强管理。

    作者:白旭光;王锻;黄晶晶;张雪竹;戴旖旎;贺勇毅;田蓉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胃癌术后同步放化疗及序贯放化疗的安全性比较

    目的:比较胃癌术后同步放化疗及序贯放化疗的安全性。方法将胃癌术后患者20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2例。2组患者均采用改良 FOLFOX 化疗方案和放疗治疗,但试验组采用同步放化疗,对照组采用序贯放化疗。治疗后观察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粒细胞减少率及恶心呕吐、腹泻和食欲下降等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其他血液学和非血液学指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胃癌术后序贯放化疗的安全性不及同步放化疗,后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作者:何政;魏艳荣;崔海峰;韩专叶 刊期: 2016年第13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