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娟
目的 观察补肾调周法配合针刺、耳穴治疗妇女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疗效.方法 将66例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采用补肾调周法配合针刺、耳穴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优势卵泡大直径较治疗前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优势卵泡大直径略小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较治疗前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较治疗前稍有增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周期排卵率为60.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妊娠率为4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观察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补肾调周法、针刺和耳穴法联合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临床疗效好,妊娠率高,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周睿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用于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医院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23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17例和对照组116例.对照组予缩宫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产后2h及24h出血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41%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观察组产后2h及24h的出血量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用于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丽梅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 分析新生儿静脉输液的风险因素并提出相关对策.方法 选取医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需要静脉输液治疗的新生儿215例,随机分为试验组108例和对照组107例.对照组采取静脉输液常规治疗方案,试验组采取静脉输液风险管理治疗方案.比较2组的临床价值和危险因素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有效率为95.37%高于对照组的79.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药物渗漏、静脉炎和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新生儿静脉输液的风险性因素进行管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能够使药物渗漏、静脉炎和感染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余琴华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 通过对不同性别湿疹患儿气质特点的分析,指导家长采用适宜的教养方式.方法 选取在医院皮肤科和儿保科就诊的1~4月龄湿疹患儿101例,采用经张劲松等人引进并修订的标准化的1~4个月儿童气质量表家长评定问卷进行气质测评.结果 在101例患儿中,中间偏易养型占41.6%、易养型占23.8%、难养型占19.8%、启动缓慢型占7.9%、中间偏难养型占6.9%.按分组进行5种气质类型构成比的比较,女婴组中间偏易养型和易养型共计76.2%高于男婴组的57.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2组中,男婴组的适应性2.90±0.75高于女婴组的2.59±0.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活动水平、节律性、趋避性、反应强度、情绪本质、坚持性、注意分散度和反应域8个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湿疹患儿家长进行适宜的育儿指导,可使婴儿心理与体格发育达到佳状态.
作者:梁红梅;赵志英;陈丽雯;沈丽娟;董媛;李聪捷;赵芳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 调查护理学院学生(护生)选择老年护理的就业意愿,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探索老年护理专业方向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及护理学院学生选择老年护理就业意向的调查问卷对我校1098名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生对老年护理就业意愿总体得分(79.22±15.04),对从事老年护理的工作的兴趣(24.69±5.64),专业设置的必要性得分为(16.95±4.03).单因素分析发现,学习过老年护理学相关课程、有照顾老人经验、第一志愿是护理专业、就读护理专业的主要原因是喜欢为影响护生从事老年护理工作意愿的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类高等医学院校要积极开设老年护理专业,增设老年护理相关课程教育,大力培养老年护理专科人才,满足社会化养老服务的需求.
作者:冯会玲;白建英;秦爱军;邸淑珍;韩聚强;李晶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鸦胆子油乳联合化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Ⅲ期结直肠癌患者45例,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联合治疗组采用鸦胆子油乳联合化疗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化疗治疗,比较、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5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KPS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血液毒性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鸦胆子油乳联合化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对近期疗效并无明显影响,但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轻如骨髓抑制等化疗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安宁;张明;于瑞莲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 了解2014年医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用药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医院421例Ⅰ类切口手术病历,根据相关规定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及点评.结果 在抽查的421例病历中,使用抗菌药物共有106例,占25.18%,存在抗菌药物适应证、品种选择、使用疗程不合理的情况.结论 医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现象虽较少但还继续存在,应在现有监督和检查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相应措施加强监管.
作者:吴丽丽 刊期: 2016年第14期
肾外伤是临床中常见的泌尿生殖系统疾病,一般患者的临床症状为腰背部疼痛,压痛或叩击痛,表现为肉眼血尿.镜下血尿,如果未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会使患者的症状进一步加重,从而可能会演变发展成大出血.随着病情的恶化可能会出现并发症情况,并发症一般表现不同,处理不当也会对患者造成较大的伤害,对于患者的生命安全存在严重的影响.临床中治疗该病的方法多样,往往需根据患者的病情确定治疗方案,来保证治疗的有效性[1].选取我院接收的42例肾外伤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旨在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报道如下.
作者:张保学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 分析研究中药的不良反应,为其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医院2012年3月-2016年1月收治的使用中药治疗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121例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涉及患者的基本资料及用药情况,统计不良反应涉及的主要系统、相关表现,并据此提出临床合理用药的措施.结果 年龄<18岁或>60岁,以静脉注射方式给药患者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和给药途径的患者,而皮肤黏膜和消化系统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结论 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多方面因素有关,分析造成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并给予积极防控,对于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蓝爱芬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标准肾镜下B型超声引导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术治疗复杂上尿路结石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标准肾镜下B型超声引导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术治疗复杂上尿路结石56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建立F24经皮肾镜通道,平均手术时间62min,术中失血量50~400ml,结石一期取净率91.2(5112/5610),术中、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标准肾镜下B型超声引导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术治疗复杂上尿路结石安全、有效、在治疗复杂上尿路结石方面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南南;王志余;张文涛;何文强;赵胜利 刊期: 2016年第14期
儿童锁骨骨折是一种常见骨折,多为上肢外展伸直位摔伤或肩关节直接摔伤所致.锁骨中段骨折较常见,外1/3骨折多为直接暴力所致.多数患者骨折后发生不同程度的移位[1];目前临床以非手术治疗为主,但是手法复位时达到解剖复位较困难,整复的当时即使达到良好复位,然而松开手指后,又可发生移位.复位后多采用“8”字绷带外固定,因外固定效果不可靠,固定后断端往往重新再移位.近的研究表明,非手术治疗锁骨骨折的骨不连发生率占5%~15%[2],儿童移位锁骨骨折非手术治疗愈合后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畸形,且畸形愈合发生率较高,近端向下方移位及骨折短缩是多见的畸形,还可能出现患侧塌肩畸形,若患者塑形矫正不佳,会影响美观和锁骨的承载能力,部分患儿遗留患肩疼痛和肩关节功能受限.儿童锁骨骨折的内固定方法较多,在临床上存在争议.我院采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儿童移位锁骨骨折33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晋世康;廉会存;刘聚红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研究经阴道子宫瘢痕修补术治疗子宫切口憩室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医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的经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的患者各15例,观察组给予经阴道子宫瘢痕修补术,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学积分较治疗前下降明显,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阴道子宫瘢痕修补术治疗子宫切口憩室损伤较小,安全,低价、有效.符合微创原理.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黄兰棉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及产妇结局,以进一步保证产妇以及新生儿的健康,提升分娩的成功率.方法 选取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产妇10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阴道引产的方式进行分娩,对照组采用剖宫产的方式,比较记录分娩过程中的数据.结果 阴道分娩的成功率较高,而且产妇以及新生儿受影响较小,尤其是对于经历过剖宫产术的产妇来说,阴道引产分娩更有优势.结论 对于经历过剖宫产手术的产妇来说,再次妊娠时分娩方式对于自身健康以及新生儿的健康有很大的影响,本文通过案例数据分析出阴道分娩具有一定的优势,成功率较高,且可以改变产妇结局,有利于产妇及新生儿的健康.
作者:张敏妍;张亚静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结直肠腺瘤采取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医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结直肠腺瘤患者38例纳入本次研究,在明确诊断且无手术禁忌证的条件下,均采取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38例结直肠腺瘤患者采取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的时间为22 ~84(38.4±3.1)min.经内镜检查,管状腺瘤18例、混合型腺瘤9例、绒毛状腺瘤7例、上皮内瘤变4例.急性出血者1例,通过相应的止血处理后,达到了及时止血的效果;延迟出血2例,使用钛夹将出血位点夹闭之后,创面闭合,之后达到止血的效果.全部患者均在手术后进行了1年的随访,创面愈合效果优良,无管腔狭窄及穿孔等状况的发生.结论 对于结直肠腺瘤患者,采取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有较显著的疗效,能够使病变得到有效切除,同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采纳应用.
作者:徐连生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及药物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3年6月-2015年6月医院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伊利替康治疗,观察组采用伊利替康联合顺铂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60.47%高于对照组的37.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顺铂与伊利替康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未见明显增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杨柳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患者术后肌瘤残留、复发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0月医院妇产科收治的有生育要求的子宫肌瘤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腔镜组和开腹组各55例,开腹组采用常规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腔镜组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对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进行比较;患者出院后随访6个月,对2组的肌瘤残留率、肌瘤复发率以及术后妊娠率进行比较.结果 腔镜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肌瘤残留率、肌瘤复发率以及妊娠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腹及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均安全、有效,肌瘤残留率、肌瘤复发率较低,对术后妊娠影响较小,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患者的损伤较小,并发症较少.
作者:田红艳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品管圈活动在手术室仪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从2015年7月起,在医院手术室的仪器设备管理当中实施品管圈活动,将实施前的仪器设备故障发生率作为对照组,将实施后的相关数据作为观察组,对2组数据进行统计和对比.结果 观察组的仪器设备故障发生率为2.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手术室仪器设备管理过程中,品管圈活动的实施能够显著降低仪器设备的故障发生率,并延长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手术室人员的协作精神和工作效率,增强他们的管理意识,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郭丽霞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无精子症患者的循证护理和健康教育.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医院不孕不育门诊就诊的无精子症患者72例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在我院门诊就诊的42例少弱精症患者为对照组,提出护理问题,文献检索与分析评价,制定出佳个体的诊疗选择和心理护理措施,提供诊治的选择.结果 研究组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分别为77.8%、59.7%高于对照组的50.0%、28.6% (P <0.05).心理干预后2组焦虑及抑郁得分均呈现明显下降(P<0.05),但非梗阻性无精子症NOA亚组下降较梗阻性无精子症OA亚组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无精子症患者实施循证护理,通过精确诊断和合理治疗,有效的减轻患者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有利于患者的临床诊疗.
作者:房军领;曹翠娟 刊期: 2016年第14期
临床抗菌药物主要包括抗真菌、放线菌和抗细菌药物.菌体DNA因含有相应的耐药基因,使得菌体能不受抗菌药物的影响,这也是菌体产生耐药性的内因,而临床上不合理应用甚至滥用则是外因,人工选择出那些有耐药基因的细菌大量繁殖,耐药菌发生发展也逐渐成为临床抗感染治疗的迫在眉睫要解决的问题.
作者:赵蕾蕾;何慧;郑红利;周曙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 比较PFNA、锁定钢板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2月-2015年2月医院收治的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4例,根据就诊次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取锁定钢板疗法,研究组应用PFNA(股骨近端髓内钉)疗法,比较2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髋关节活动时间、术后功能恢复评分、X片髋内翻情况、术后DVT等指标.结果 2组术后功能恢复评分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髋关节活动时间均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X线片复查显示,研究组的髋内翻并螺钉切出、DVT的发生率均要低于对照组,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锁定钢板在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方面均有着较好的疗效,但PFNA手术安全性更高,患者术后康复速度更快,且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借鉴和采纳.
作者:张淑云;沈翔;李洪吉;彭聪 刊期: 2016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