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林
头孢菌素作用机制是通过作用于细菌细胞壁黏肽转肽酶,阻碍细菌细胞壁的形成,从而导致细菌死亡。细胞壁是细菌细胞所特有的,哺乳动物细胞无细胞壁,因而此类抗生素对哺乳动物无影响,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属于繁殖期杀菌药,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效果好、作用稳定、组织体液浓度高、不良反应程度轻[1]、对β-内酰胺酶稳定等优点,是临床广泛应用的重要的一类抗生素。
作者:李晓霞 刊期: 2016年第17期
乳腺癌是威胁我国女性生命的严重疾病之一。据统计,我国每年有4万多妇女死于乳腺癌[1]。外科手术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方法[2]。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早期出现的各种并发症,如皮下积液是乳腺癌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国外报道其发生率为15%~20%,甚至可高达35%以上[3],严重影响伤口愈合,使放疗和化疗等综合治疗不能按期进行,影响治疗效果和预后,特别是长期顽固性皮下积液,对患者的心理影响很大。皮下积液的临床处理方法主要是局部压迫、穿刺抽液、重新留置引流、硬化治疗、手术等。我科采用滑石粉混悬液注入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区并加压包扎,促使皮肤与胸壁粘连,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谢艳丽;焦俊琴;孙玉巧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观察比较氯沙坦与依那普利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医院就诊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48例,随机分为氯沙坦组和依那普利组各74例。氯沙坦组患者给予氯沙坦治疗;依那普利组给予依那普利治疗。治疗前后测量患者的坐位血压,并做好记录,治疗结束后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氯沙坦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8.6%,依那普利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6%,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氯沙坦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1/74)明显低于依那普利组的13.5%(10/74),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氯沙坦是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有效药物,并且安全性高,患者一次用药可维持24h降压效果,方便易于耐受。
作者:胡葆茹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联合阿立哌唑治疗强迫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强迫症患者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阿立哌唑治疗。4周为1个疗程,共用2个疗程。观察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前2组Y-BO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4周、8周后,观察组Y-BOC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帕罗西汀联合阿立哌唑治疗强迫症临床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璟;席巧真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观察艾灸结合穴位敷贴治疗阳虚型骨质疏松症腰痛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来医院治疗的阳虚型骨质疏松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采用艾灸结合穴位敷贴治疗,对照组口服阿法骨化醇,观察时间为6个月,观察2组治疗后VAS疼痛评分,骨密度及骨代谢生化指标并进行对比。结果试验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骨密度以及骨代谢生化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艾灸结合穴位敷贴治疗阳虚型骨质疏松症患者,可明显减轻腰痛症状,提高骨密度,改善骨代谢生化指标,减轻骨质疏松患者的痛苦。
作者:龙洁珍;林楚华;廖广婧;黎健东;温鸿源;赵月飞;蔡典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讨论腹腔镜大肠癌手术中腹腔内放置氟尿嘧啶植入剂的安全性。方法60例腹腔镜大肠癌手术随机分成术中腹腔内放置氟尿嘧啶植入剂组(试验组)。未放置氟尿嘧啶植入剂组(对照组)。氟尿嘧啶植入剂,即中人氟安,氟尿嘧啶植入剂使用大网膜包裹,观察放置植入剂后各项血液指标及有无伤口感染及吻合口瘘等。结果植入剂组与对照组在同一时间点,WBC、ALT、CRP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并发症如伤口感染及吻合口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腹腔镜大肠癌术中通过大网膜包裹的方式放置氟尿嘧啶植入剂是安全可靠的。
作者:温建燔;高训锋;郑权;高鹏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对单纯性肥胖儿童心理行为能力进行调查分析。方法于石家庄市城区11所幼儿园进行调查,体检中选取4~6岁单纯性肥胖儿童132例,其中男童82例,女童50例,同时选取不肥胖儿童1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Achenbach 儿童行为量表( CBCL )测量儿童的社会能力和行为问题。结果肥胖组儿童存在行为问题79例(59.8%)、而对照组25例(19.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家长及家庭成员应配合医师依据肥胖儿童心理、行为的特点,制定个体化综合干预方案,控制单纯性肥胖的发生,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作者:赵志英;赵芳;陈丽雯;刘延伟;梁红梅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观察酮咯氨酸丁三醇复合喷他佐辛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手术超前镇痛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于麻醉诱导前5min静脉注射酮咯氨酸丁三醇30mg,喷他佐辛30mg;对照组于麻醉诱导前5min静脉滴注同等计量0.9氯化钠溶液。术中常规静吸复合麻醉维持,观察2组患者术后1、2、4、8、12 h VA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镇痛药物追加情况。结果试验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镇痛药物的追加明显少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酮咯氨酸丁三醇复合喷他佐辛用于手术超前镇痛,可以减少术中阿片类药物的用量,并能获得较好的术后镇痛效果,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张会敏;刘爱华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观察TE方案新辅助化疗在乳腺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从医院2013年所收治的乳腺癌患者中选取6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TE方案新辅助化疗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化疗方法,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高于对照组的6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TE方案新辅助化疗有助于提高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林武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患者的近期疗效及对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VEGF-C)和细胞角蛋白19片段( CYFR21-1)水平的影响。方法60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观察组给予艾迪注射液联合吉西他滨+顺铂化疗方案,对照组给予吉西他滨+顺铂化疗方案;治疗2个周期后观察2组近期疗效及血清VEGF -C和CYFR21-1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2个周期后,观察组有效率50.0%高于对照组的43.3%,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临床受益率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治疗后血清VEGF-C和CYFR21-1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P<0.05,P<0.01);治疗后观察组血清VEGF-C和CYFR21-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可有效提高晚期NSCLC患者临床受益率,并显著降低血清VEGF-C和CYFR21-1水平,从而提高化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圆圆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初步探讨肥胖与高血压的关系,并测定肥胖型高血压患病者血清脂联素( APN)以及细胞因子TNF-α、IL-6水平。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确诊患者251例为观察组,另选取正常人157例为对照组,对2组临床情况进行调查,测量其体质量、身高及血压,并检测其血中APN、IL-6和TNF-α的浓度。结果在251例高血压患病者中,正常体质量、超重和肥胖者所占比率分别是29.5%、35.2%和35.3%,而在157例健康对照者中,正常体质量、超重和肥胖者所占比率分别是58.6%、29.5%和15.9%。与健康对照相比,高血压患者的IL-6、TNF-α出现明显升高,血清脂联素则呈显著下降( P<0.05)。在102例高血压患者中,超重和肥胖患者与正常体质量的患者相比,其血清中脂联素浓度呈现显著下降(P<0.05),而TNF-α和IL-6无显著性差异(均P >0.5)。结论超重和肥胖与高血压患病有关,此类人群患高血压危险增加。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及细胞因子TNF-α、IL-6的升高与高血压的发病具有一定相关性,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杨金库;陆春燕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观察玻璃酸钠联合氟米龙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医院收治的干眼症患者12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玻璃酸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氟米龙治疗,对比分析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OSDI、FL、BUT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SI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干眼症患者在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氟米龙治疗,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一定临床运用价值。
作者:唐小娣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通过干预前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对比,了解干预对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影响,对干预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回顾性调查2011年与2014年Ⅰ类切口手术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对比统计分析。结果围术期预防感染性用药比例从干预前的98.9%降至21.3%,抗菌药物品种选用合理率明显提高,平均预防用药天数明显降低。结论通过干预和监管后,使用情况得到很大的改善,使用率降低,用药疗程缩短,我院Ⅰ类切口预防性用药得到明显的规范化和合理化。
作者:张岚 刊期: 2016年第17期
肺结核是一种经呼吸道传播的传染病,世界范围内肺结核仍然呈现恶化趋势,仅我国感染人数即高达6亿[1]。而一些通过服药不能闭合的纤维空洞性肺结核及重症肺结核必须行手术切除才能达到有效的治疗效果。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视辅助胸腔镜下技术也不断成熟,由于其创伤小,切口小,恢复快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肺叶切除手术中,而单操作孔胸腔镜优于传统胸腔镜的2~3个操作孔,更加符合微创的理念。尽管如此,我们护理人员对围手术期的护理却不能有所懈怠,通过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在预防并发症,促进术后康复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我院胸外科2014年6月-2015年12月选取部分保守治疗无效的单肺叶纤维空洞性肺结核,行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35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蒋雯娟;曾志耘 刊期: 2016年第17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是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男性多见于女性,尤其是中老年男性。其主要症状包括慢性咳嗽、咯痰、气短、呼吸困难、喘息、胸闷,晚期出现食欲减退,体质量下降等全身症状。由于病程较长,迁延不愈,大多数患者只在急性发作期住院治疗,病情缓解后则选择回家休养。因此,疾病稳定期的家庭护理显得尤为重要。家庭护理的要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作者:汪贵仙;曾田平;李白霞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腹膜后平滑肌肉瘤的CT与MRI表现,提高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膜后平滑肌肉瘤,分析其CT与MRI表现。结果8例中7例发生于女性,均为单发,体积较大、其中6例直径>5 cm;7例肿块密度、信号不均匀,内见范围不等的坏死区,增强扫描显示更清晰;动态增强扫描4例,CT与MRI表现相仿、呈渐进性、持续性中等程度强化;肿瘤累及输尿管至肾积水2例,累及邻近髂静脉1例。结论腹膜后平滑肌肉瘤是一种少见肿瘤,CT与MRI具有一定特征性表现,认识其影像学表现,有助于术前诊断。
作者:王连金 刊期: 2016年第17期
大面积脑梗死是指脑组织的梗死灶比较大,多为大脑动脉主干等急性完全性闭塞所致的脑梗死。患者临床表现为病灶对侧凝视麻痹及完全性偏瘫,患者可伴有意识障碍、头痛等颅内压增高表现,并呈现出进行性加重[1]。此病病死率、复发率非常高,并且并发症较多,预后不理想。因此研究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志师 刊期: 2016年第17期
难治性心力衰竭是一种临床较为常见的心脏内科疾病,该疾病的临床病因和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但患者具有一些较为明显的共同特征,如心脏功能明显下降,甚至衰竭,同时致使患者出现水潴留等并发症,诱发患者呼吸困难、水肿、疼痛等不良反应,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与此同时,伴随着病情的发展还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而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方法是采用利尿剂治疗,以帮助患者平衡机体内钠、钾等微量元素水平,缓解水潴留症状[1],同时进一步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达到治疗的目的。硝普钠、多巴胺以及托拉塞米在单独用于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疾病过程中,其临床应用效果有限。笔者以我院接治的60例难治性心力衰竭疾病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探索硝普钠、多巴胺以及托拉塞米联合用药的临床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提供借鉴参考。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洪芹;刘帅;胡学军 刊期: 2016年第17期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刺激性的窒息性气体,机体短时间内吸入可引起急性中毒。一氧化碳中毒主要引起组织缺氧,可致脑血栓形成、脑皮质和基底节局灶性的缺血性坏死以及广泛的脱髓鞘病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部分患者会留有后遗症,出现精神意识障碍、震颤麻痹综合征、偏瘫、病理反射阳性、失语、失明、继发性癫痫、脑神经及周围神经损害等,即迟发性脑病。国外报道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出现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比例高达3%~40%[1]。高压氧是目前治疗一氧化碳中毒常用的方法,其确切疗效也在临床应用中得到证实。近年来针对一氧化碳中毒及迟发性脑病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已成为热点问题,多种新药不断应用到临床当中来,现就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及迟发性脑病药物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赵云芳;赵茹云;崔新霞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由于妇科急腹症[1],是一种较为复杂且病理表现不具特殊性的疾病,比较难以进行及时有效地鉴别诊断,在临床诊断中易误诊和漏诊,使患者无法及时地接受治疗导致病情延误给患者的身体和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故此寻求更好地妇科急腹症临床诊断方式从而提升临床诊断率尤为重要。为寻求更好地妇科急腹症临床诊断方式以降低误诊率,选取我院收治的97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妇科急腹症患者资料和病理诊断做比较,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于妇科急腹症在临床诊断中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作者:段绍伟;成红宇 刊期: 2016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