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硝普钠、多巴胺联合托拉塞米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临床分析

李洪芹;刘帅;胡学军

关键词:硝普钠, 多巴胺, 拖拉塞米, 难治性心力衰竭, 临床疗效
摘要:难治性心力衰竭是一种临床较为常见的心脏内科疾病,该疾病的临床病因和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但患者具有一些较为明显的共同特征,如心脏功能明显下降,甚至衰竭,同时致使患者出现水潴留等并发症,诱发患者呼吸困难、水肿、疼痛等不良反应,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与此同时,伴随着病情的发展还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而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方法是采用利尿剂治疗,以帮助患者平衡机体内钠、钾等微量元素水平,缓解水潴留症状[1],同时进一步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达到治疗的目的。硝普钠、多巴胺以及托拉塞米在单独用于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疾病过程中,其临床应用效果有限。笔者以我院接治的60例难治性心力衰竭疾病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探索硝普钠、多巴胺以及托拉塞米联合用药的临床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提供借鉴参考。现报道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骨科卧床患者便秘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骨科患者术后活动不便,需长时间卧床,加之患者心理及饮食起居等日常生活受创伤影响,便秘即是此类不良影响之一。笔者就骨科患者术后发生便秘的原因与护理对策进行分析探讨。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艳青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妇科急腹症中的应用

    由于妇科急腹症[1],是一种较为复杂且病理表现不具特殊性的疾病,比较难以进行及时有效地鉴别诊断,在临床诊断中易误诊和漏诊,使患者无法及时地接受治疗导致病情延误给患者的身体和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故此寻求更好地妇科急腹症临床诊断方式从而提升临床诊断率尤为重要。为寻求更好地妇科急腹症临床诊断方式以降低误诊率,选取我院收治的97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妇科急腹症患者资料和病理诊断做比较,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于妇科急腹症在临床诊断中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作者:段绍伟;成红宇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肌酐(UACR)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视网膜病变(DR)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收治的256例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重点分析其UACR检查结果与眼底摄片资料,并根据UACR水平将256例患者分为尿蛋白正常组155例(UACR水平<30mg/g)、微量尿蛋白组101例(UACR水平30~300 mg/g),比较2组患者视网膜病变发生率,总结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微量尿蛋白组患者平均年龄(56.1±2.1)岁、平均病程(12.5±2.9)年、BMI指数(25.5±1.9)kg/m2、收缩压(149.5±8.5)mmHg、2h FPG(15.8±2.1) mmol/L等指标明显高于尿蛋白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微量尿蛋白组UACR水平(215.2±12.9)mg/g,DR发生率55.45%,均明显高于尿蛋白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UACR水平高的T2DM患者的视网膜病变发生率偏高,对于高龄、病程长、血压高类T2 DM患者要加强监测尿白蛋白及肌酐,及早发现微血管病变,及早预防视网膜病变的发生。

    作者:成景山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妇科肿瘤化疗患者舒适护理方式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方式对妇科肿瘤化疗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医院收治的妇科肿瘤化疗患者237例随机分为试验组119例和对照组11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式,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方式。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和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8.32%高于对照组的79.66%,满意度为97.48%高于对照组的77.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舒适护理方式对妇科肿瘤化疗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有助于满意度的提高,值得推广。

    作者:谭治露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滑石粉混悬液治疗乳腺癌术后顽固性皮下积液的护理体会

    乳腺癌是威胁我国女性生命的严重疾病之一。据统计,我国每年有4万多妇女死于乳腺癌[1]。外科手术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方法[2]。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早期出现的各种并发症,如皮下积液是乳腺癌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国外报道其发生率为15%~20%,甚至可高达35%以上[3],严重影响伤口愈合,使放疗和化疗等综合治疗不能按期进行,影响治疗效果和预后,特别是长期顽固性皮下积液,对患者的心理影响很大。皮下积液的临床处理方法主要是局部压迫、穿刺抽液、重新留置引流、硬化治疗、手术等。我科采用滑石粉混悬液注入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区并加压包扎,促使皮肤与胸壁粘连,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谢艳丽;焦俊琴;孙玉巧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方法研究

    目的:观察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临床效果,进而总结其护理方法。方法选取医院接受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的产妇150例作为试验组,同期非瘢痕子宫剖宫产的产妇1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剖宫产手术时间、出血量等手术情况。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产妇出血量也明显多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瘢痕子宫再次进行剖宫产有很大风险,在围术期需要进行专业的护理,加强与产妇的沟通,以降低手术的风险和并发症的发生,保障母婴安全。

    作者:张敏妍;张亚静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腹膜后平滑肌肉瘤的 CT 与 MRI 诊断(附8例报告)

    目的:探讨腹膜后平滑肌肉瘤的CT与MRI表现,提高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膜后平滑肌肉瘤,分析其CT与MRI表现。结果8例中7例发生于女性,均为单发,体积较大、其中6例直径>5 cm;7例肿块密度、信号不均匀,内见范围不等的坏死区,增强扫描显示更清晰;动态增强扫描4例,CT与MRI表现相仿、呈渐进性、持续性中等程度强化;肿瘤累及输尿管至肾积水2例,累及邻近髂静脉1例。结论腹膜后平滑肌肉瘤是一种少见肿瘤,CT与MRI具有一定特征性表现,认识其影像学表现,有助于术前诊断。

    作者:王连金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基层医院Ⅰ类切口围术期预防感染性用药干预前后效果调查

    目的:通过干预前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对比,了解干预对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影响,对干预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回顾性调查2011年与2014年Ⅰ类切口手术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对比统计分析。结果围术期预防感染性用药比例从干预前的98.9%降至21.3%,抗菌药物品种选用合理率明显提高,平均预防用药天数明显降低。结论通过干预和监管后,使用情况得到很大的改善,使用率降低,用药疗程缩短,我院Ⅰ类切口预防性用药得到明显的规范化和合理化。

    作者:张岚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中西药联合治疗对冠心病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变化的影响

    目的: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对冠心病患者血浆脑钠肽( BNP )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西药进行治疗,治疗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药进行治疗,临床对比分析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浆BNP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前2组血浆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浆BNP水平为(462.77±142.18)μ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34.04±325.06)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药联合治疗方式对冠心病患者有很好的应用效果,疗效更加显著,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血浆BNP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汉明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肺结核患者行单操作孔电视辅助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围术期护理

    肺结核是一种经呼吸道传播的传染病,世界范围内肺结核仍然呈现恶化趋势,仅我国感染人数即高达6亿[1]。而一些通过服药不能闭合的纤维空洞性肺结核及重症肺结核必须行手术切除才能达到有效的治疗效果。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视辅助胸腔镜下技术也不断成熟,由于其创伤小,切口小,恢复快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肺叶切除手术中,而单操作孔胸腔镜优于传统胸腔镜的2~3个操作孔,更加符合微创的理念。尽管如此,我们护理人员对围手术期的护理却不能有所懈怠,通过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在预防并发症,促进术后康复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我院胸外科2014年6月-2015年12月选取部分保守治疗无效的单肺叶纤维空洞性肺结核,行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35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蒋雯娟;曾志耘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亚甲蓝联合利多卡因注射减少 PPH 术后肛门疼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亚甲蓝联合利多卡因注射减少PPH术后肛门疼痛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抽取医院2008-2014年收治的Ⅲ~Ⅳ度混合痔行PPH术患者220例,按具体病情分为观察组140例和对照组80例,对照组给予亚甲蓝治疗,观察组给予亚甲蓝联合利多卡因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例数为95.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手术治疗3 d后,2组患者的血常规、肝肾功能都得到良好的恢复,观察组头晕头痛、恶心呕吐、一过性高血压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进行PPH术的患者实施亚甲蓝联合利多卡因治疗,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而且还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杰;雷辉明;邹维宝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温阳散结法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温阳散结法与中药保留灌肠联合运用在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所接收的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82例,按随机单盲法均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温阳散结法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予以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然后对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加以观察与对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评分比对照组患者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予以温阳散结法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提升治疗的效果,值得推行及运用。

    作者:曾素贞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急诊急性胸痛患者的原因分析及诊治体会

    急性胸痛是指突发性胸痛,属于急诊科比较常见的急症,严重者可致命。导致急性胸痛的病因较复杂,常见的有心绞痛、心肌梗死、肺炎、支气管炎等[1]。急性胸痛的患者大多病情危重,若不能早期识别病因,给予相应的治疗,则可导致严重后果的发生。但急性胸痛的患者由于病理因素相对复杂,疼痛特点多样化,在急诊识别时具有一定的难度[2]。现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3~6月急诊100例急性胸痛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疼痛原因及诊治方法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磊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腹腔镜大肠癌手术中腹腔内放置氟尿嘧啶植入剂的安全性研究

    目的:讨论腹腔镜大肠癌手术中腹腔内放置氟尿嘧啶植入剂的安全性。方法60例腹腔镜大肠癌手术随机分成术中腹腔内放置氟尿嘧啶植入剂组(试验组)。未放置氟尿嘧啶植入剂组(对照组)。氟尿嘧啶植入剂,即中人氟安,氟尿嘧啶植入剂使用大网膜包裹,观察放置植入剂后各项血液指标及有无伤口感染及吻合口瘘等。结果植入剂组与对照组在同一时间点,WBC、ALT、CRP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并发症如伤口感染及吻合口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腹腔镜大肠癌术中通过大网膜包裹的方式放置氟尿嘧啶植入剂是安全可靠的。

    作者:温建燔;高训锋;郑权;高鹏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肥胖与高血压的关系和肥胖型高血压患者血清脂联素及相关细胞因子的检测

    目的:初步探讨肥胖与高血压的关系,并测定肥胖型高血压患病者血清脂联素( APN)以及细胞因子TNF-α、IL-6水平。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确诊患者251例为观察组,另选取正常人157例为对照组,对2组临床情况进行调查,测量其体质量、身高及血压,并检测其血中APN、IL-6和TNF-α的浓度。结果在251例高血压患病者中,正常体质量、超重和肥胖者所占比率分别是29.5%、35.2%和35.3%,而在157例健康对照者中,正常体质量、超重和肥胖者所占比率分别是58.6%、29.5%和15.9%。与健康对照相比,高血压患者的IL-6、TNF-α出现明显升高,血清脂联素则呈显著下降( P<0.05)。在102例高血压患者中,超重和肥胖患者与正常体质量的患者相比,其血清中脂联素浓度呈现显著下降(P<0.05),而TNF-α和IL-6无显著性差异(均P >0.5)。结论超重和肥胖与高血压患病有关,此类人群患高血压危险增加。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及细胞因子TNF-α、IL-6的升高与高血压的发病具有一定相关性,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杨金库;陆春燕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彩超与钼靶对小乳腺癌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与钼靶在诊断小乳腺癌疾病中的价值及对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0例小乳腺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经彩超、X线钼靶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的病例,病灶≤1cm,病灶共82个,诊断金标准为病理结果,对彩超、X线钼靶的各自及联合应用检查诊断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误诊率及漏诊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彩超检查敏感率、特异性、准确率高于X线钼靶,误诊率、漏诊率低于X线钼靶,且联合检查敏感率、特异性、准确率高于单一彩超或钼靶检查,误诊率、漏诊低于单一彩超检查、钼靶检查。结论单一性彩超检查小乳腺肿块的良恶性上优于X线钼靶,二者联合诊断优于单一诊断。

    作者:刘何利;王红利;曹爱青;庞文萍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个性化护理在神经外科 ICU病房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个性化护理在神经外科ICU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医院ICU神经外科患者9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采取个性化护理,并在护理结束后,对比分析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的护理总满意率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 P<0.05),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和ICU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在神经外科ICU病房中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进一步促进患者恢复健康,值得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应用推广。

    作者:金晶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我院药品贮藏条件的调查分析

    药品质量保证是安全用药的前提[1],药品的质量稳定与否,除取决于药物理化性质和包装材料等因素外,贮藏环境是决定性的因素[2]。药品在贮藏过程中的质量稳定与否,除取决于药品本身的结构、理化和生物特性以及工艺技术、包装容器等条件外,在很大程度上还受到贮藏条件的影响,如温度、湿度、光线等,受热或温度过低等不良情况往往会使药品发生分解、挥发、沉淀、酸败、生霉、冻结、冻裂、分层、结晶等变化[3]。笔者对我院274份药品说明书贮藏项下的贮藏条件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对药品贮藏条件的管理提出几点建议。

    作者:李永松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玻璃酸钠联合氟米龙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玻璃酸钠联合氟米龙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医院收治的干眼症患者12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玻璃酸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氟米龙治疗,对比分析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OSDI、FL、BUT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SI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干眼症患者在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氟米龙治疗,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一定临床运用价值。

    作者:唐小娣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多廿烷醇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多廿烷醇是一种含有8种长链脂肪伯醇的生物制剂,是由古巴甘蔗蜡经有机溶剂特殊处理,进行皂化后提纯得到,多廿烷醇通过抑制胆固醇的生物合成发挥作用,其独特的作用机制为调脂治疗带来新靶点[1],且其品质多效,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现对其在临床上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李雪靖;王梅 刊期: 2016年第17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