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亚甲蓝联合利多卡因注射减少 PPH 术后肛门疼痛的疗效观察

徐杰;雷辉明;邹维宝

关键词:亚甲蓝, 利多卡因, PPH术, 肛门疼痛
摘要:目的:对亚甲蓝联合利多卡因注射减少PPH术后肛门疼痛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抽取医院2008-2014年收治的Ⅲ~Ⅳ度混合痔行PPH术患者220例,按具体病情分为观察组140例和对照组80例,对照组给予亚甲蓝治疗,观察组给予亚甲蓝联合利多卡因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例数为95.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手术治疗3 d后,2组患者的血常规、肝肾功能都得到良好的恢复,观察组头晕头痛、恶心呕吐、一过性高血压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进行PPH术的患者实施亚甲蓝联合利多卡因治疗,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而且还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医院妇科门诊收治的寒凝血瘀型痛经患者1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口服治疗,观察组采用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经治疗后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经1个疗程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1%,高于对照组的79.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秀青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儿童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NCPAP)治疗儿童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于2012年5月-2015年5月医院收治的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儿110例,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普通面罩吸氧,研究组应用NCPAP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及血气指标。结果研究组治疗后PO2、pH均高于对照组(P<0.05),PCO2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55%高于对照组的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NCPAP治疗儿童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疗效确切,可以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与通气功能,适于应用与推广。

    作者:刘娟;黄柏清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及迟发性脑病药物治疗进展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刺激性的窒息性气体,机体短时间内吸入可引起急性中毒。一氧化碳中毒主要引起组织缺氧,可致脑血栓形成、脑皮质和基底节局灶性的缺血性坏死以及广泛的脱髓鞘病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部分患者会留有后遗症,出现精神意识障碍、震颤麻痹综合征、偏瘫、病理反射阳性、失语、失明、继发性癫痫、脑神经及周围神经损害等,即迟发性脑病。国外报道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出现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比例高达3%~40%[1]。高压氧是目前治疗一氧化碳中毒常用的方法,其确切疗效也在临床应用中得到证实。近年来针对一氧化碳中毒及迟发性脑病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已成为热点问题,多种新药不断应用到临床当中来,现就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及迟发性脑病药物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赵云芳;赵茹云;崔新霞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孕产妇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孕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12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孕产妇产后出血患者1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缩宫素和米索前列醇治疗,观察组采用缩宫素和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患者临床效果、产后出血量、止血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6.25%、97.50%高于对照组的68.75%、8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2h出血量、止血时间均少于/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治疗孕产妇产后出血时及时、准确,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文秀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保健指导对高血压控制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保健指导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月在医院治疗的高血压患者16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80例和观察组8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保健指导。比较2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血压基本稳定者21例(70.37%),对照组中血压基本稳定者为30例(3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血压与指导前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保健指导能显著改善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提高患者血压达标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吴秀玲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及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运用在腹部手术中对患者术后并发症以及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拟行腹部手术患者160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添加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7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患者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侯新莲;杨雅林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腹腔镜大肠癌手术中腹腔内放置氟尿嘧啶植入剂的安全性研究

    目的:讨论腹腔镜大肠癌手术中腹腔内放置氟尿嘧啶植入剂的安全性。方法60例腹腔镜大肠癌手术随机分成术中腹腔内放置氟尿嘧啶植入剂组(试验组)。未放置氟尿嘧啶植入剂组(对照组)。氟尿嘧啶植入剂,即中人氟安,氟尿嘧啶植入剂使用大网膜包裹,观察放置植入剂后各项血液指标及有无伤口感染及吻合口瘘等。结果植入剂组与对照组在同一时间点,WBC、ALT、CRP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并发症如伤口感染及吻合口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腹腔镜大肠癌术中通过大网膜包裹的方式放置氟尿嘧啶植入剂是安全可靠的。

    作者:温建燔;高训锋;郑权;高鹏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加味桑白皮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加味桑白皮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AECOPD )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12月医院收治AECOPD患者8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与对照组41例。对照组采取单纯西医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加味桑白皮汤进行治疗,对比2组咳嗽、喘息、咯痰、肺部啰音等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咳嗽、喘息、咯痰、肺部啰音等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加味桑白皮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可宣肺平喘、祛痰降热,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有效缓解,值得借鉴与推广。

    作者:林孔孝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从入库验收分析当前中药饮片质量

    中药饮片是指药材经过炮制后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或制剂生产使用的处方药品,其质量的真伪优劣直接影响临床疗效。当前中药市场从产地到生产企业到经营企业虽然在监管部门的监督下越来越规范,但仍存在诸多问题,长期制约着整个中药市场的健康发展。江苏省南通市中医院为三级甲等中医院,为加强医院中药饮片监督管理,保障人体用药安全、有效,中药饮片的采购、验收、保管、调剂、临方炮制、煎煮等严格按照《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执行,入库时按照《中国药典》、《江苏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等标准进行验收。但我们在中药饮片验收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中药饮片质量存在诸多问题的现象,导致中药饮片质量堪忧,出现以次充好、以假乱真、混杂掺伪、虫蛀霉变、炮制不当、贮藏不当、硫磺熏蒸、“有效成分提取后的饮片”等情况。

    作者:顾艳;吴媛媛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护理干预对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乙肝患者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乙肝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将乙肝患者125例分为护理组63例和对照组62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护肝药物如维生素等进行治疗,并皮下注射聚乙二醇干扰素α-2 a进行治疗,连续用药48周,且均不接受其他抗病毒药物治疗。护理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护理干预,包括行为、饮食、药物治疗、认识、心理等方面。比较观察2组社会性功能、心理健康、机体疼痛、躯体功能等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及治疗的依从性。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社会性功能、心理健康、躯体功能等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提高,机体疼痛评分均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护理组患者各项评分变化幅度较大,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优良率为90.5%高于对照组的6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乙肝的依从性,具有较大的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张建霞;杨建玲;丁建茹;孙义婷;李素兰;丁彩君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大学生抗菌药不合理应用及对策分析

    目的:了解大学生抗菌药物认知及应用情况,为大学生合理用药宣教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本校大学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统计。结果抗菌药物基本认知情况:大学生对抗菌药物概念、合理应用、不良反应及耐药性的知晓率分别为64.0%、53.2%、61.6%和28.8%,医学专业显著优于非医学专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大学生遵医嘱购药、按照说明书服药构成比分别为79.2%和68.6%,医学专业显著优于非医学专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抗菌药物知识来源:医院宣传、网络查阅、电视广告所占比例分别为12.3%、56.2%和31.5%。结论大学生对抗菌药物认知情况有限、使用行为不规范,应加大学校宣传力度,重点对非医学专业学生进行合理用药宣教。

    作者:宋艳杰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齐拉西酮联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伴发抑郁症状精神分裂患者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观察齐拉西酮联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伴发抑郁症状精神分裂患者的安全性及其疗效。方法选择医院2014年6月-2015年5月收治伴发抑郁症状的精神分裂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齐拉西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艾司西普兰治疗,采用阳性阴性症状量表( PANS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对患者进行评分。观察2组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8.3%高于对照组的7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PANSS和HAMD-17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齐拉西酮联合艾司西酞普兰能够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和分裂症其他症状,不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对血糖血脂影响少,相对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易伟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和不良反应

    头孢菌素作用机制是通过作用于细菌细胞壁黏肽转肽酶,阻碍细菌细胞壁的形成,从而导致细菌死亡。细胞壁是细菌细胞所特有的,哺乳动物细胞无细胞壁,因而此类抗生素对哺乳动物无影响,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属于繁殖期杀菌药,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效果好、作用稳定、组织体液浓度高、不良反应程度轻[1]、对β-内酰胺酶稳定等优点,是临床广泛应用的重要的一类抗生素。

    作者:李晓霞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家庭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是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男性多见于女性,尤其是中老年男性。其主要症状包括慢性咳嗽、咯痰、气短、呼吸困难、喘息、胸闷,晚期出现食欲减退,体质量下降等全身症状。由于病程较长,迁延不愈,大多数患者只在急性发作期住院治疗,病情缓解后则选择回家休养。因此,疾病稳定期的家庭护理显得尤为重要。家庭护理的要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作者:汪贵仙;曾田平;李白霞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低颅压性头痛1例

    患者,女,47岁。因头痛2月加重1周,于2016年2月16日就诊我院。2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直立位头痛,头痛从前额部开始,继而扩散致整个头部,伴恶心、呕吐,卧位1h后头痛缓解,缓解后头部仍感昏蒙。当时就诊于上海市某综合性医院,脑脊液检查结果显示:压力70mmH2O,血糖3.72mmol/L,氯122 mmol/L,蛋白0.27 g/L。诊断为:低颅压性头痛。住院给予补液治疗,改善不明显。后患者就诊于多家医院,曾服用塞来昔布、布洛芬胶囊、氟哌噻吨美利曲辛、阿米替林等药物,症状改善均不明显。1周前患者直立后头痛较前加重,出现枕部及颈部酸胀,伴有双侧耳鸣。后患者就诊于笔者进修医院针灸科门诊。本院头颅MRI结果显示:双侧硬脑膜下液体聚集,硬脑膜强化,脑前池变窄。复查脑脊液压力55mmH2 O。直立位头痛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8/10分。症见:头昏蒙乏力,面色恍白,四肢沉困,失眠健忘,舌淡苔白腻,脉弦滑。诊断:低颅压性头痛。辨证:脾失健运,痰浊中阻,上蒙清窍,清阳不展,故头痛昏蒙;痰浊上逆,则呕恶痰涎;苔白腻,脉滑或弦滑均为痰湿内停之征,故属痰浊头痛。化痰降浊为主:针刺治疗,根据杨甲三主编《腧穴学》的取穴标准及相关解剖定位取穴[1],针刺时以“华佗牌”26号0.5寸一次性使用针灸针,选取顶中线、顶旁1线行头皮针刺法,头皮针留针2h,加用风池、天柱、颈夹脊穴采取平补平泻法,进针1cm,捻转180度,频率120次/min,持续捻转2min,留针20min;针刺结束后在完骨穴穴位注射,药物用甲钴胺针0.5mg(1ml),每周治疗3次(周二、四、六),6次为1个疗程。二诊(连续治疗1个疗程):直立位头痛减轻VAS 4/10分,头痛间隔时间变长,无恶心呕吐,疼痛不影响生活,夜间后枕部脑鸣嗡嗡声响,躺下卧床后消除。三诊(继续治疗2个疗程):直立位头痛消失VAS 0/10分,无恶心呕吐,耳鸣消失。摇头时稍感头重,活动如常。

    作者:王健;王留根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2种配血法在基层医院应用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比较微柱凝胶配血卡法(卡氏配血法)和凝聚胺法2种配血法在基层医院的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法和凝胶聚胺法同时对210例血液样本进行检测,观察不规则抗体测出率;结果2种方法均检测出2例存在不规则抗体,检出率为0.95%,两组检测方法结果相同。同时发现卡氏配血法样本结果保存时间长;结论2种方法在基层医院使用灵敏度相当,卡氏配血法有灵敏度高、结果准确且稳定,更适合标本结果的保存复查要求。

    作者:郝英巧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CT引导下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心包积液改良研究

    心包积液属临床常见的由多种疾病引起的心脏疾病之一,无论是急性还是慢性,中量到大量的心包积液均可引起心脏阻塞,危及生命安全,故此应及时进行抽液减压,但注意初次穿刺不宜过多过急,反复多次的风险更大。传统的穿刺术由于穿刺定位准确率、穿刺成功率低,致使被影像学引导下的心包穿刺取代。现对我院28例心包积液患者进行CT引导下穿刺。报道如下。

    作者:李强;李晓敏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肥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肥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选取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90例,对照组90例为同期门诊或住院体检的非脑血管病患者,检测所有受试者体质量指数( BMI)与其他缺血性脑血管病危险因素进行比较,分析肥胖伴有传统危险因素时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影响。结果肥胖分别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者与对照组相比,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几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但肥胖伴烟酒嗜好者与对照组相比,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病概率无明显增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肥胖可能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相互作用促进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有关。

    作者:黄迟奔;刘萍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亚甲蓝联合利多卡因注射减少 PPH 术后肛门疼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亚甲蓝联合利多卡因注射减少PPH术后肛门疼痛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抽取医院2008-2014年收治的Ⅲ~Ⅳ度混合痔行PPH术患者220例,按具体病情分为观察组140例和对照组80例,对照组给予亚甲蓝治疗,观察组给予亚甲蓝联合利多卡因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例数为95.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手术治疗3 d后,2组患者的血常规、肝肾功能都得到良好的恢复,观察组头晕头痛、恶心呕吐、一过性高血压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进行PPH术的患者实施亚甲蓝联合利多卡因治疗,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而且还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杰;雷辉明;邹维宝 刊期: 2016年第17期

  • 康复新液治疗不同亚型非糜烂性反流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联合质子泵抑制剂及促动力药物治疗不同亚型非糜烂性反流病( NERD)的疗效。方法收集NERD患者123例,根据24h动态食管pH监测DeMeester积分及症状指数分为异常酸反流型和对酸高敏型。两型患者均随机分为对照组(泮托拉唑肠溶胶囊每次40mg,每天2次;多潘立酮每次10mg,每天3次)、观察组(泮托拉唑肠溶胶囊每次40mg,每天2次;多潘立酮每次10mg,每天3次;康复新液每次10ml,每天3次),治疗2周,比较治疗前、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的症状积分及治疗后2周的疗效。结果治疗后,异常酸反流型对照组1与观察组1的症状积分明显减少,有效率分别达83.3%、90.3%;对酸高敏型观察组2症状积分减少较对照组2明显,有效率分别为86.1%、40.0%;对照组1与对照组2比较,症状积分与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1与观察组2比较,症状积分与有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于各型NERD患者的治疗,在抑酸及促动力的基础上加用促进黏膜修复的康复新液均可取得较理想的效果,是一种良好的临床联合用药方案。

    作者:潘晨;刘琦;杨杰 刊期: 2016年第17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