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秀青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运用在腹部手术中对患者术后并发症以及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拟行腹部手术患者160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添加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7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患者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侯新莲;杨雅林 刊期: 2016年第17期
难治性心力衰竭是一种临床较为常见的心脏内科疾病,该疾病的临床病因和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但患者具有一些较为明显的共同特征,如心脏功能明显下降,甚至衰竭,同时致使患者出现水潴留等并发症,诱发患者呼吸困难、水肿、疼痛等不良反应,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与此同时,伴随着病情的发展还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而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方法是采用利尿剂治疗,以帮助患者平衡机体内钠、钾等微量元素水平,缓解水潴留症状[1],同时进一步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达到治疗的目的。硝普钠、多巴胺以及托拉塞米在单独用于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疾病过程中,其临床应用效果有限。笔者以我院接治的60例难治性心力衰竭疾病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探索硝普钠、多巴胺以及托拉塞米联合用药的临床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提供借鉴参考。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洪芹;刘帅;胡学军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观察个案管理在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血糖不达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6月医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血糖不达标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个案管理,比较2组低血糖发生次数、低血糖发生率,以及干预前后行为变化。结果干预前,2组饮食、吸烟、嗜酒等不良生活方式和血糖达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研究组饮食、吸烟、嗜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研究组血糖达标率为93.3%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个案管理可以明显提高血糖达标率,改善患者的不良行为,值得应用及推广。
作者:张红娟;李咏梅;赵翠侠 刊期: 2016年第17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又称VSD是一种处理四肢复杂创面并对创面深部进行引流的新型方法[1]。我科于2015年6月-2016年1月对27例复杂感染创面患者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术技术治疗促进创面愈合、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患者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也使医疗费用得以降低,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焕君;孟桂玲;牛晓翠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社区卫生体系是以社区医疗机构为载体,以全科医师为主体,在社区范围内向居民提供卫生服务的公共卫生体系,具有综合性及连续性。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社区医疗,推动现行医疗模式转型,健全医疗分流、转诊机制,明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具体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任务。三元里位于广州市白云区,成立于1987年,常住人口约8.5万,是广州市旧城区的典型代表之一。街道内有三甲医院和社区医疗机构,了解居民就诊影响因素、居民对社区医疗的需求等较有代表性。本次研究通过问卷形式对三元里居民进行调查,了解辖区居民基本情况、就诊意愿、健康咨询等方面的情况。
作者:邓咏诗;郝中琦;王晓东 刊期: 2016年第17期
对自发性脑脊液耳鼻漏伴内耳畸形的患者的治疗方法主要有2种:其一为经乳突面隐窝径路探查后鼓室、水平半规管开窗后行前庭池填塞术;其二为后鼓室探查、镫骨底板切除后性前庭窗填塞术。本文选取15例自发性脑脊液耳鼻漏伴内耳畸形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术后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病症减轻的状况。其中,有12例患者一次手术治愈,3例患者则经过2次手术治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星星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比较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与开放性手术进行复杂性肾结石处理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复杂性肾结石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采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开放性手术进行治疗,对比观察2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住院治疗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的肾结石清除率为88.9%,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5%,对照组患者的肾结石清除率为69.4%,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7.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进行复杂性肾结石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崔春 刊期: 2016年第17期
宫内节育器( IUD)是种放置位置在子宫腔内、应用较为广泛、长效避孕手段[1]。对比各种资料数据,显示金属环放置在人体内的时间可为10~15年;塑料环因弹力差、支撑力较小,导致易变形和脱落,因此塑料环在人体内的放置时间平均为5年左右[2]。作为植入性器械,节育器产生避孕效果的同时,也会出现与预期效果无关的不良事件,由于大部分妇女缺乏对宫内节育器放置所致不良事件的认识,欠缺应对不良事件的措施,笔者就宫内节育器放置所致不良事件及临床处理对策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为安全及有效地临床使用宫内节育器提供一定的参考。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芳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腹膜后平滑肌肉瘤的CT与MRI表现,提高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膜后平滑肌肉瘤,分析其CT与MRI表现。结果8例中7例发生于女性,均为单发,体积较大、其中6例直径>5 cm;7例肿块密度、信号不均匀,内见范围不等的坏死区,增强扫描显示更清晰;动态增强扫描4例,CT与MRI表现相仿、呈渐进性、持续性中等程度强化;肿瘤累及输尿管至肾积水2例,累及邻近髂静脉1例。结论腹膜后平滑肌肉瘤是一种少见肿瘤,CT与MRI具有一定特征性表现,认识其影像学表现,有助于术前诊断。
作者:王连金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对比分析氯普鲁卡因、利多卡因硬膜外阻滞在临床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手术顺序奇偶性将医院2015年1月-2016年2月剖宫产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2组均采用硬膜外阻滞,前者应用利多卡因,后者应用氯普鲁卡因,比较2组麻醉效果。结果2组起效时间、疼痛消失及恢复时间、运动阻滞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肢运动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后,2组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氯普鲁卡因及利多卡因麻醉效果相近,但氯普鲁卡因不良反应少、安全性更高、恢复更快。
作者:庄保勇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提高对HIV所致肺动脉高压的认识,避免临床漏诊及误诊。方法选取青海大学附属医院2012-2015年HIV-抗体阳性且有胸部影像学资料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内科学肺动脉高压X线征象标准及肺动脉分叉近端3cm范围内的宽处主肺动脉横径MPAD>29mm判断具有肺动脉高压,计算我院HIV患者所致肺动脉高压的年发生率,根据出院诊断计算漏诊率,根据病历描述,分析HIV所致肺动脉高压可疑临床症状。结果HIV-抗体阳性47例,其中符合要求33例,右下肺动脉增宽并肺动脉段圆锥凸出高度≥3mm者1例,肺段动脉与支气管的外径比值>1再加MPAD>29 mm者3例。本组HIV患者中出现相关HIV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发生率12.1%,年发生率4.0%,漏诊率为75.0%。结论临床医师缺乏对HIV所致肺动脉高压的认识。
作者:段凌燕;杜发茂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与钼靶在诊断小乳腺癌疾病中的价值及对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0例小乳腺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经彩超、X线钼靶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的病例,病灶≤1cm,病灶共82个,诊断金标准为病理结果,对彩超、X线钼靶的各自及联合应用检查诊断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误诊率及漏诊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彩超检查敏感率、特异性、准确率高于X线钼靶,误诊率、漏诊率低于X线钼靶,且联合检查敏感率、特异性、准确率高于单一彩超或钼靶检查,误诊率、漏诊低于单一彩超检查、钼靶检查。结论单一性彩超检查小乳腺肿块的良恶性上优于X线钼靶,二者联合诊断优于单一诊断。
作者:刘何利;王红利;曹爱青;庞文萍 刊期: 2016年第17期
头孢菌素作用机制是通过作用于细菌细胞壁黏肽转肽酶,阻碍细菌细胞壁的形成,从而导致细菌死亡。细胞壁是细菌细胞所特有的,哺乳动物细胞无细胞壁,因而此类抗生素对哺乳动物无影响,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属于繁殖期杀菌药,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效果好、作用稳定、组织体液浓度高、不良反应程度轻[1]、对β-内酰胺酶稳定等优点,是临床广泛应用的重要的一类抗生素。
作者:李晓霞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由于妇科急腹症[1],是一种较为复杂且病理表现不具特殊性的疾病,比较难以进行及时有效地鉴别诊断,在临床诊断中易误诊和漏诊,使患者无法及时地接受治疗导致病情延误给患者的身体和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故此寻求更好地妇科急腹症临床诊断方式从而提升临床诊断率尤为重要。为寻求更好地妇科急腹症临床诊断方式以降低误诊率,选取我院收治的97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妇科急腹症患者资料和病理诊断做比较,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于妇科急腹症在临床诊断中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作者:段绍伟;成红宇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患者的近期疗效及对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VEGF-C)和细胞角蛋白19片段( CYFR21-1)水平的影响。方法60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观察组给予艾迪注射液联合吉西他滨+顺铂化疗方案,对照组给予吉西他滨+顺铂化疗方案;治疗2个周期后观察2组近期疗效及血清VEGF -C和CYFR21-1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2个周期后,观察组有效率50.0%高于对照组的43.3%,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临床受益率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治疗后血清VEGF-C和CYFR21-1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P<0.05,P<0.01);治疗后观察组血清VEGF-C和CYFR21-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可有效提高晚期NSCLC患者临床受益率,并显著降低血清VEGF-C和CYFR21-1水平,从而提高化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圆圆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究乌司他丁辅助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7月-2015年10月接收的重症肺炎患者70例,根据其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对照组基础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方法上使用乌司他丁辅助治疗,观察2组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71%高于对照组的68.57%(P<0.05),观察组治疗后氧合指数(PaO2/FiO1)、心率(HR)、呼吸频率(RR)和白细胞(WBC)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乌司他丁辅助治疗重症肺炎,促进患者恢复,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勇;尧冬梅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观察个性化护理在神经外科ICU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医院ICU神经外科患者9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采取个性化护理,并在护理结束后,对比分析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的护理总满意率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 P<0.05),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和ICU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在神经外科ICU病房中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进一步促进患者恢复健康,值得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应用推广。
作者:金晶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对冠心病患者血浆脑钠肽( BNP )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西药进行治疗,治疗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药进行治疗,临床对比分析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浆BNP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前2组血浆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浆BNP水平为(462.77±142.18)μ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34.04±325.06)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药联合治疗方式对冠心病患者有很好的应用效果,疗效更加显著,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血浆BNP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汉明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对单纯性肥胖儿童心理行为能力进行调查分析。方法于石家庄市城区11所幼儿园进行调查,体检中选取4~6岁单纯性肥胖儿童132例,其中男童82例,女童50例,同时选取不肥胖儿童1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Achenbach 儿童行为量表( CBCL )测量儿童的社会能力和行为问题。结果肥胖组儿童存在行为问题79例(59.8%)、而对照组25例(19.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家长及家庭成员应配合医师依据肥胖儿童心理、行为的特点,制定个体化综合干预方案,控制单纯性肥胖的发生,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作者:赵志英;赵芳;陈丽雯;刘延伟;梁红梅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观察缬沙坦对降低房颤患者卒中发生率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青县人民医院心内科所收治的心房颤动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2组均接受抗凝、降血脂等常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氨氯地平治疗,治疗组予缬沙坦治疗。比较2组脑卒中发生率及NO与ET检测值以及血管内皮功能变化。结果治疗组发生脑卒中3例(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例(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NO、ET与FMD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NO水平与FMD均呈上升趋势,ET水平下降,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缬沙坦可有效改善内皮功能,降低脑卒中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桂芳 刊期: 2016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