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桂芳
患者,男,59岁,因反复心悸2 d于2012年5月30日入院。入院体检:T36.5℃,P115次/min,R20次/min,BP92/60mmHg。随机血糖8.2mmol/L。血常规及生化WBC:10.7×109 mmol/L, NEUT%79.2%, RBC4.42×1012/L;ALB28.3g/L, ALT76U/L, AST98U/L, PT -T15.3s, PT -INR1.3s, PT -%59.4%;BNP482.9pg/mL;CRP66.4mg/L,ESR29mm/hr。 CT:考虑左侧基底节区及左侧额、颞叶脑梗死,病灶新旧不一;左肺上叶前段、右肺下叶背段及双肺下叶后基底段慢性感染;慢性支气管炎伴双肺肺气肿改变,肺动脉高压。入院诊断:(1)肺栓塞;(2)脑栓塞;(3)低血压;(4)肺部感染;(5)心律失常。
作者:舒荣德;成蓉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监测—培训—计划( MTP)干预模式对骨外科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效果,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调取2015年4~9月(干预前)、2015年10月-2016年2月(干预后)医院骨外科手术治疗患者病历,分别纳入干预前组( n=112)和干预后组( n=118),对干预前、后的预防使用抗菌药物评价指标进行比较。结果经过综合干预,骨科预防用药率从85.72%下降至43.22%,抗菌药物选用合理率从22.91%提高到93.87%,给药时机恰当率从25.0%上升到了49.01%,预防用药时间从(5.3±2.1)d 缩短至(2.1±1.2)d,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AUD)由84.13下降到41.21,抗菌药物联合使用率由30.21%下降到7.84%,干预前后比较各组间均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平均住院时间和平均住院药费均明显下降。结论对骨外科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实施综合干预,可有效提高临床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降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保障患者围术期预防用药合理、安全,控制住院患者不合理费用的上升。
作者:刘伟峰;田继红 刊期: 2016年第17期
学校生活饮用水卫生与师生健康密切相关,特别是寄宿制中小学校,学生食宿都在学校,饮用水的卫生质量直接影响到中小学生的生长发育和健康安全。为了解廊坊市寄宿制中小学校饮用水整体卫生状况,制定更科学合理的卫生监督管理策略,优化综合评价内容,笔者对2013年综合评价生活饮用水卫生相关监督监测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对寄宿制中小学校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进行了调研。
作者:李文兰;许蕴;张克杰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联合阿立哌唑治疗强迫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强迫症患者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阿立哌唑治疗。4周为1个疗程,共用2个疗程。观察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前2组Y-BO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4周、8周后,观察组Y-BOC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帕罗西汀联合阿立哌唑治疗强迫症临床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璟;席巧真 刊期: 2016年第17期
肺结核是一种经呼吸道传播的传染病,世界范围内肺结核仍然呈现恶化趋势,仅我国感染人数即高达6亿[1]。而一些通过服药不能闭合的纤维空洞性肺结核及重症肺结核必须行手术切除才能达到有效的治疗效果。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视辅助胸腔镜下技术也不断成熟,由于其创伤小,切口小,恢复快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肺叶切除手术中,而单操作孔胸腔镜优于传统胸腔镜的2~3个操作孔,更加符合微创的理念。尽管如此,我们护理人员对围手术期的护理却不能有所懈怠,通过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在预防并发症,促进术后康复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我院胸外科2014年6月-2015年12月选取部分保守治疗无效的单肺叶纤维空洞性肺结核,行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35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蒋雯娟;曾志耘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1月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脂症患者74例随机均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7例,分别给予大剂量(20mg)与常规剂量(10mg)的瑞舒伐他汀钙进行治疗。结果试验组的总疗效及各项血脂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钙具有较好的降低血脂功效,用于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疗效理想,值得推广。
作者:李仙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对单纯性肥胖儿童心理行为能力进行调查分析。方法于石家庄市城区11所幼儿园进行调查,体检中选取4~6岁单纯性肥胖儿童132例,其中男童82例,女童50例,同时选取不肥胖儿童1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Achenbach 儿童行为量表( CBCL )测量儿童的社会能力和行为问题。结果肥胖组儿童存在行为问题79例(59.8%)、而对照组25例(19.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家长及家庭成员应配合医师依据肥胖儿童心理、行为的特点,制定个体化综合干预方案,控制单纯性肥胖的发生,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作者:赵志英;赵芳;陈丽雯;刘延伟;梁红梅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安定在产程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在医院产科住院分娩的初产妇110例,按具体病情分为安定穴位注射42例,静脉推注组38例,对照组30例。3组均观察产程进展、宫口开全的时间、胎儿宫内及娩出后Apgar评分。结果穴位注射组与静脉推注组比较,宫口开全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静脉推注组宫口开全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穴位注射小剂量安定注射液,在经络的作用下,增强了药物作用,使产妇处于睡眠状态,缓解紧张、疲惫、恐惧、疼痛等状态,安定还可以选择性的使宫颈平滑肌松弛,这样可解除宫颈痉挛并加快宫颈口扩张,从而缩短产程。
作者:王娟娟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联合质子泵抑制剂及促动力药物治疗不同亚型非糜烂性反流病( NERD)的疗效。方法收集NERD患者123例,根据24h动态食管pH监测DeMeester积分及症状指数分为异常酸反流型和对酸高敏型。两型患者均随机分为对照组(泮托拉唑肠溶胶囊每次40mg,每天2次;多潘立酮每次10mg,每天3次)、观察组(泮托拉唑肠溶胶囊每次40mg,每天2次;多潘立酮每次10mg,每天3次;康复新液每次10ml,每天3次),治疗2周,比较治疗前、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的症状积分及治疗后2周的疗效。结果治疗后,异常酸反流型对照组1与观察组1的症状积分明显减少,有效率分别达83.3%、90.3%;对酸高敏型观察组2症状积分减少较对照组2明显,有效率分别为86.1%、40.0%;对照组1与对照组2比较,症状积分与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1与观察组2比较,症状积分与有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于各型NERD患者的治疗,在抑酸及促动力的基础上加用促进黏膜修复的康复新液均可取得较理想的效果,是一种良好的临床联合用药方案。
作者:潘晨;刘琦;杨杰 刊期: 2016年第17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是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男性多见于女性,尤其是中老年男性。其主要症状包括慢性咳嗽、咯痰、气短、呼吸困难、喘息、胸闷,晚期出现食欲减退,体质量下降等全身症状。由于病程较长,迁延不愈,大多数患者只在急性发作期住院治疗,病情缓解后则选择回家休养。因此,疾病稳定期的家庭护理显得尤为重要。家庭护理的要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作者:汪贵仙;曾田平;李白霞 刊期: 2016年第17期
难治性心力衰竭是一种临床较为常见的心脏内科疾病,该疾病的临床病因和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但患者具有一些较为明显的共同特征,如心脏功能明显下降,甚至衰竭,同时致使患者出现水潴留等并发症,诱发患者呼吸困难、水肿、疼痛等不良反应,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与此同时,伴随着病情的发展还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而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方法是采用利尿剂治疗,以帮助患者平衡机体内钠、钾等微量元素水平,缓解水潴留症状[1],同时进一步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达到治疗的目的。硝普钠、多巴胺以及托拉塞米在单独用于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疾病过程中,其临床应用效果有限。笔者以我院接治的60例难治性心力衰竭疾病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探索硝普钠、多巴胺以及托拉塞米联合用药的临床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提供借鉴参考。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洪芹;刘帅;胡学军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观察TE方案新辅助化疗在乳腺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从医院2013年所收治的乳腺癌患者中选取6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TE方案新辅助化疗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化疗方法,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高于对照组的6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TE方案新辅助化疗有助于提高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林武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观察莫西沙星短疗程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细菌性感染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9月医院住院治疗的慢性支气管炎细菌感染急性发作的患者2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1例,对照组实行常规药物的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要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西沙星进行短疗程治疗,比较分析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9%,细菌清除率为94.2%均高于对照组的73.5%、8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莫西沙星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细菌感染急性发作的效果显著,细菌清除率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杜振香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初步探讨肥胖与高血压的关系,并测定肥胖型高血压患病者血清脂联素( APN)以及细胞因子TNF-α、IL-6水平。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确诊患者251例为观察组,另选取正常人157例为对照组,对2组临床情况进行调查,测量其体质量、身高及血压,并检测其血中APN、IL-6和TNF-α的浓度。结果在251例高血压患病者中,正常体质量、超重和肥胖者所占比率分别是29.5%、35.2%和35.3%,而在157例健康对照者中,正常体质量、超重和肥胖者所占比率分别是58.6%、29.5%和15.9%。与健康对照相比,高血压患者的IL-6、TNF-α出现明显升高,血清脂联素则呈显著下降( P<0.05)。在102例高血压患者中,超重和肥胖患者与正常体质量的患者相比,其血清中脂联素浓度呈现显著下降(P<0.05),而TNF-α和IL-6无显著性差异(均P >0.5)。结论超重和肥胖与高血压患病有关,此类人群患高血压危险增加。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及细胞因子TNF-α、IL-6的升高与高血压的发病具有一定相关性,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杨金库;陆春燕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观察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NCPAP)治疗儿童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于2012年5月-2015年5月医院收治的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儿110例,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普通面罩吸氧,研究组应用NCPAP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及血气指标。结果研究组治疗后PO2、pH均高于对照组(P<0.05),PCO2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55%高于对照组的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NCPAP治疗儿童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疗效确切,可以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与通气功能,适于应用与推广。
作者:刘娟;黄柏清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分析评价某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抽取并总结分析2015年7~12月份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急诊抗菌药物比例,门急诊联合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住院患者2种以上抗菌药物使用率,I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主要I类切口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结果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比例均>20%的省控指标(医院西区9月份除外),急诊抗菌药物使用比例未完全达标,门急诊联合使用2种抗菌药物的情况较多,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总体控制在60%以内,住院患者住院期间使用两种以上抗菌药物比例高。 I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药物比例>30%,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未完全达标。结论仍需采取管控措施,规范抗菌药物使用。 I类切口的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档次偏高。
作者:林慧晶;黄富宏;吴云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对亚甲蓝联合利多卡因注射减少PPH术后肛门疼痛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抽取医院2008-2014年收治的Ⅲ~Ⅳ度混合痔行PPH术患者220例,按具体病情分为观察组140例和对照组80例,对照组给予亚甲蓝治疗,观察组给予亚甲蓝联合利多卡因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例数为95.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手术治疗3 d后,2组患者的血常规、肝肾功能都得到良好的恢复,观察组头晕头痛、恶心呕吐、一过性高血压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进行PPH术的患者实施亚甲蓝联合利多卡因治疗,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而且还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杰;雷辉明;邹维宝 刊期: 2016年第17期
头孢菌素作用机制是通过作用于细菌细胞壁黏肽转肽酶,阻碍细菌细胞壁的形成,从而导致细菌死亡。细胞壁是细菌细胞所特有的,哺乳动物细胞无细胞壁,因而此类抗生素对哺乳动物无影响,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属于繁殖期杀菌药,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效果好、作用稳定、组织体液浓度高、不良反应程度轻[1]、对β-内酰胺酶稳定等优点,是临床广泛应用的重要的一类抗生素。
作者:李晓霞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观察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医院妇科门诊收治的寒凝血瘀型痛经患者1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口服治疗,观察组采用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经治疗后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经1个疗程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1%,高于对照组的79.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秀青 刊期: 2016年第17期
宫内节育器( IUD)是种放置位置在子宫腔内、应用较为广泛、长效避孕手段[1]。对比各种资料数据,显示金属环放置在人体内的时间可为10~15年;塑料环因弹力差、支撑力较小,导致易变形和脱落,因此塑料环在人体内的放置时间平均为5年左右[2]。作为植入性器械,节育器产生避孕效果的同时,也会出现与预期效果无关的不良事件,由于大部分妇女缺乏对宫内节育器放置所致不良事件的认识,欠缺应对不良事件的措施,笔者就宫内节育器放置所致不良事件及临床处理对策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为安全及有效地临床使用宫内节育器提供一定的参考。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芳 刊期: 2016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