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霞;杨建玲;丁建茹;孙义婷;李素兰;丁彩君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又称VSD是一种处理四肢复杂创面并对创面深部进行引流的新型方法[1]。我科于2015年6月-2016年1月对27例复杂感染创面患者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术技术治疗促进创面愈合、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患者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也使医疗费用得以降低,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焕君;孟桂玲;牛晓翠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患者的近期疗效及对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VEGF-C)和细胞角蛋白19片段( CYFR21-1)水平的影响。方法60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观察组给予艾迪注射液联合吉西他滨+顺铂化疗方案,对照组给予吉西他滨+顺铂化疗方案;治疗2个周期后观察2组近期疗效及血清VEGF -C和CYFR21-1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2个周期后,观察组有效率50.0%高于对照组的43.3%,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临床受益率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治疗后血清VEGF-C和CYFR21-1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P<0.05,P<0.01);治疗后观察组血清VEGF-C和CYFR21-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可有效提高晚期NSCLC患者临床受益率,并显著降低血清VEGF-C和CYFR21-1水平,从而提高化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圆圆 刊期: 2016年第17期
颅内静脉系统血栓( CVT )是指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以脑静脉回流受阻、常伴有脑脊液吸收障碍导致颅内高压为特征的特殊类型脑血管病,在脑血管病中占0.5%~1%,包括颅内静脉窦血栓和静脉血栓形成。本组疾病的特点为病因复杂,发病形式多样,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诊断困难,容易漏诊误诊,其漏诊率可达73%。40%的患者平均诊断时间在>10 d [1]。随着MRI及MRV的广泛应用,诊断水平不断提高,该病的检出率也较过去明显增多。现将我院收治的2例静脉系统血栓误诊原因报道如下。
作者:张爱群 刊期: 2016年第17期
对自发性脑脊液耳鼻漏伴内耳畸形的患者的治疗方法主要有2种:其一为经乳突面隐窝径路探查后鼓室、水平半规管开窗后行前庭池填塞术;其二为后鼓室探查、镫骨底板切除后性前庭窗填塞术。本文选取15例自发性脑脊液耳鼻漏伴内耳畸形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术后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病症减轻的状况。其中,有12例患者一次手术治愈,3例患者则经过2次手术治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星星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观察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医院妇科门诊收治的寒凝血瘀型痛经患者1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口服治疗,观察组采用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经治疗后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经1个疗程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1%,高于对照组的79.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秀青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初步探讨肥胖与高血压的关系,并测定肥胖型高血压患病者血清脂联素( APN)以及细胞因子TNF-α、IL-6水平。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确诊患者251例为观察组,另选取正常人157例为对照组,对2组临床情况进行调查,测量其体质量、身高及血压,并检测其血中APN、IL-6和TNF-α的浓度。结果在251例高血压患病者中,正常体质量、超重和肥胖者所占比率分别是29.5%、35.2%和35.3%,而在157例健康对照者中,正常体质量、超重和肥胖者所占比率分别是58.6%、29.5%和15.9%。与健康对照相比,高血压患者的IL-6、TNF-α出现明显升高,血清脂联素则呈显著下降( P<0.05)。在102例高血压患者中,超重和肥胖患者与正常体质量的患者相比,其血清中脂联素浓度呈现显著下降(P<0.05),而TNF-α和IL-6无显著性差异(均P >0.5)。结论超重和肥胖与高血压患病有关,此类人群患高血压危险增加。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及细胞因子TNF-α、IL-6的升高与高血压的发病具有一定相关性,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杨金库;陆春燕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孕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12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孕产妇产后出血患者1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缩宫素和米索前列醇治疗,观察组采用缩宫素和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患者临床效果、产后出血量、止血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6.25%、97.50%高于对照组的68.75%、8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2h出血量、止血时间均少于/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治疗孕产妇产后出血时及时、准确,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文秀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了解医院2013-2015年抗精神病药的应用情况及动态趋势。方法对医院2013-2015年使用的抗精神病药的品种、用药金额、用药频度( DDDs)及日均费用( DDC)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医院抗精神病药物销售总金额及总用药频度逐年上升,其中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使用金额和用药频度增长幅度明显,奥氮平销售金额增幅大,利培酮用药频度连续3年高。结论医院抗精神病药用药基本合理,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得到精神科临床广泛使用,成为精神疾病药物治疗的主要药物。
作者:龙瑶;何文富;肖林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观察硫酸镁联合间苯三酚治疗急性胃肠炎痉挛性腹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12月医院治疗的急性胃肠炎痉挛性腹痛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硫酸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间苯三酚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6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VAS评分及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硫酸镁联合间苯三酚治疗急性胃肠炎痉挛性腹痛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使用。
作者:阎冬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参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缬沙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氨氯地平治疗,将2组患者治疗后的降压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0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2组患者SBP、DBP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SBP、DBP水平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高血压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水平,提高临床疗效,安全性高,值得临床上应用。
作者:吴志强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肌酐(UACR)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视网膜病变(DR)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收治的256例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重点分析其UACR检查结果与眼底摄片资料,并根据UACR水平将256例患者分为尿蛋白正常组155例(UACR水平<30mg/g)、微量尿蛋白组101例(UACR水平30~300 mg/g),比较2组患者视网膜病变发生率,总结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微量尿蛋白组患者平均年龄(56.1±2.1)岁、平均病程(12.5±2.9)年、BMI指数(25.5±1.9)kg/m2、收缩压(149.5±8.5)mmHg、2h FPG(15.8±2.1) mmol/L等指标明显高于尿蛋白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微量尿蛋白组UACR水平(215.2±12.9)mg/g,DR发生率55.45%,均明显高于尿蛋白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UACR水平高的T2DM患者的视网膜病变发生率偏高,对于高龄、病程长、血压高类T2 DM患者要加强监测尿白蛋白及肌酐,及早发现微血管病变,及早预防视网膜病变的发生。
作者:成景山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观察氢化可的松联合帕瑞昔布钠减轻支撑喉镜下声带手术后咽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拟行显微镜下支撑喉镜声带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A组(氢化可的松2.5 mg/kg )、B组(帕瑞昔布钠40 mg )和C组(氢化可的松+帕瑞昔布钠)。麻醉前20min静脉给予相应药物,分别记录拔管后5、15、30、60、120min各时间点的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拔管后2h、12h和24h对3组咽痛程度采用VAS疼痛评分评价。结果 C组患者拔管后的MAP和HR显著低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A组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拔管后2h、12h和24h的VAS疼痛评分C组显著低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未发现静脉使用氢化可的松及帕瑞昔布钠相关的并发症。结论氢化可的松联合帕瑞昔布钠能显著降低支撑喉镜术后咽痛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
作者:何仲贤;程平瑞;江伟航;梁健华;董静毅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分析肥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选取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90例,对照组90例为同期门诊或住院体检的非脑血管病患者,检测所有受试者体质量指数( BMI)与其他缺血性脑血管病危险因素进行比较,分析肥胖伴有传统危险因素时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影响。结果肥胖分别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者与对照组相比,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几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但肥胖伴烟酒嗜好者与对照组相比,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病概率无明显增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肥胖可能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相互作用促进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有关。
作者:黄迟奔;刘萍 刊期: 2016年第17期
患者,男,59岁,因反复心悸2 d于2012年5月30日入院。入院体检:T36.5℃,P115次/min,R20次/min,BP92/60mmHg。随机血糖8.2mmol/L。血常规及生化WBC:10.7×109 mmol/L, NEUT%79.2%, RBC4.42×1012/L;ALB28.3g/L, ALT76U/L, AST98U/L, PT -T15.3s, PT -INR1.3s, PT -%59.4%;BNP482.9pg/mL;CRP66.4mg/L,ESR29mm/hr。 CT:考虑左侧基底节区及左侧额、颞叶脑梗死,病灶新旧不一;左肺上叶前段、右肺下叶背段及双肺下叶后基底段慢性感染;慢性支气管炎伴双肺肺气肿改变,肺动脉高压。入院诊断:(1)肺栓塞;(2)脑栓塞;(3)低血压;(4)肺部感染;(5)心律失常。
作者:舒荣德;成蓉 刊期: 2016年第17期
右美托咪定( DEX )是临床麻醉的一种常用药物,是一种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具有较高的选择性[1]。 DEX在国外很早便用于临床治疗,但在国内的应用时间则相对较短。但是已经在儿科、神经外科、心外科等领域具有很多的应用[2]。现将右美托咪定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总结如下。
作者:戴丽英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观察在肝癌晚期患者护理融入临终关怀的价值意义。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4年3月住院的肝癌晚期患者35例,根据患者或家属意愿分为临终关怀组(试验组)19例与常规护理组(对照组)16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临终关怀,比较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VAS评分,同时调查患者或家属对临终关怀的满意度。结果护理前2组生活质量状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后2组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疼痛程度明显较对照组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满意率为73.6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肝癌晚期患者实施临终关怀,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满意度,同时患者疼痛程度降低。
作者:杨淑岭;金鹏;孝奇;郑欢伟;杜瑞清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讨论腹腔镜大肠癌手术中腹腔内放置氟尿嘧啶植入剂的安全性。方法60例腹腔镜大肠癌手术随机分成术中腹腔内放置氟尿嘧啶植入剂组(试验组)。未放置氟尿嘧啶植入剂组(对照组)。氟尿嘧啶植入剂,即中人氟安,氟尿嘧啶植入剂使用大网膜包裹,观察放置植入剂后各项血液指标及有无伤口感染及吻合口瘘等。结果植入剂组与对照组在同一时间点,WBC、ALT、CRP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并发症如伤口感染及吻合口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腹腔镜大肠癌术中通过大网膜包裹的方式放置氟尿嘧啶植入剂是安全可靠的。
作者:温建燔;高训锋;郑权;高鹏 刊期: 2016年第17期
患者,男,51岁。因上消化道出血入院。患者有肝硬化病史5年,曾多次并发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患者反复住院史。无药物食物过敏史,否认有腰椎疾病史,无腰部外伤史,无心脑血管疾病史,入院查肝功能:白蛋白22.8g/L,球蛋白16.8g/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105U/L,总胆红素45.4μmol/L;血糖6.92 mmol/L。乙肝五项大三阳,丙肝抗体均阴性,甲肝抗体、戊肝抗体均阴性。血常规:红细胞2.45×1012/L,血红蛋白70g/L,白细胞5.6×1012/L,血小板20×109/L;大便潜血阳性;凝血酶原时间20.3 s。急诊以上消化道出血,肝硬化失代偿期入院。入院查体:T36.8℃,P 100次/min,R 20次/min,BP 105/65 mmHg。肝病面容,皮肤、巩膜轻度黄染,贫血貌,双下肢轻度指凹性水肿。医嘱给予:维生素K1注射液20 mg滴壶给药;注射用白眉蛇毒血凝酶1 kU滴壶给药,生长抑素3 mg静脉泵入,输入血浆,去悬浮液红细胞补充血容量,注射用肝水解肽100 mg静脉滴注;多烯磷脂胆碱注射液(国产)930 mg静脉滴注,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1g 静脉滴注。入院当日遵医嘱给予维生素K120mg滴壶给药,用药2min后患者主诉腰痛,向腰骶部放射疼痛,有酸胀感,未做特殊处理5min后,患者腰痛渐缓解。患者第2天仍维生素K1缓慢滴壶给药,用药2min后,仍主诉腰痛,向腰骶部放射疼痛,有酸胀感疼痛剧烈似断裂样疼痛,无胸闷胸痛,无双下肢活动异常,腰部皮肤颜色,皮温正常。查体:意识清,平卧位,测BP 114/70mmHg,心率102次/min,律齐,立即更换输液静脉滴注0.9%氯化钠溶液,5min后患者腰痛渐缓解。查看患者病例,曾住院使用维生素K1注射液20mg肌内注射每天1次,疗程20d,并未出现腰痛及其他不良反应。此次住院改为维生素K1注射液20mg滴壶给药每天1次,滴壶连续2次出现剧烈腰痛情况,停用此药后症状自行缓解,继续应用上述其他药物未出现腰痛等不适症状。
作者:张艳新;周俊卿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方式对妇科肿瘤化疗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医院收治的妇科肿瘤化疗患者237例随机分为试验组119例和对照组11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式,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方式。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和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8.32%高于对照组的79.66%,满意度为97.48%高于对照组的77.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舒适护理方式对妇科肿瘤化疗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有助于满意度的提高,值得推广。
作者:谭治露 刊期: 2016年第17期
乳腺癌是威胁我国女性生命的严重疾病之一。据统计,我国每年有4万多妇女死于乳腺癌[1]。外科手术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方法[2]。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早期出现的各种并发症,如皮下积液是乳腺癌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国外报道其发生率为15%~20%,甚至可高达35%以上[3],严重影响伤口愈合,使放疗和化疗等综合治疗不能按期进行,影响治疗效果和预后,特别是长期顽固性皮下积液,对患者的心理影响很大。皮下积液的临床处理方法主要是局部压迫、穿刺抽液、重新留置引流、硬化治疗、手术等。我科采用滑石粉混悬液注入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区并加压包扎,促使皮肤与胸壁粘连,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谢艳丽;焦俊琴;孙玉巧 刊期: 2016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