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丽英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肌酐(UACR)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视网膜病变(DR)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收治的256例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重点分析其UACR检查结果与眼底摄片资料,并根据UACR水平将256例患者分为尿蛋白正常组155例(UACR水平<30mg/g)、微量尿蛋白组101例(UACR水平30~300 mg/g),比较2组患者视网膜病变发生率,总结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微量尿蛋白组患者平均年龄(56.1±2.1)岁、平均病程(12.5±2.9)年、BMI指数(25.5±1.9)kg/m2、收缩压(149.5±8.5)mmHg、2h FPG(15.8±2.1) mmol/L等指标明显高于尿蛋白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微量尿蛋白组UACR水平(215.2±12.9)mg/g,DR发生率55.45%,均明显高于尿蛋白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UACR水平高的T2DM患者的视网膜病变发生率偏高,对于高龄、病程长、血压高类T2 DM患者要加强监测尿白蛋白及肌酐,及早发现微血管病变,及早预防视网膜病变的发生。
作者:成景山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运用在腹部手术中对患者术后并发症以及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拟行腹部手术患者160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添加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7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患者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侯新莲;杨雅林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观察艾灸结合穴位敷贴治疗阳虚型骨质疏松症腰痛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来医院治疗的阳虚型骨质疏松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采用艾灸结合穴位敷贴治疗,对照组口服阿法骨化醇,观察时间为6个月,观察2组治疗后VAS疼痛评分,骨密度及骨代谢生化指标并进行对比。结果试验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骨密度以及骨代谢生化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艾灸结合穴位敷贴治疗阳虚型骨质疏松症患者,可明显减轻腰痛症状,提高骨密度,改善骨代谢生化指标,减轻骨质疏松患者的痛苦。
作者:龙洁珍;林楚华;廖广婧;黎健东;温鸿源;赵月飞;蔡典 刊期: 2016年第17期
乳腺癌是威胁我国女性生命的严重疾病之一。据统计,我国每年有4万多妇女死于乳腺癌[1]。外科手术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方法[2]。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早期出现的各种并发症,如皮下积液是乳腺癌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国外报道其发生率为15%~20%,甚至可高达35%以上[3],严重影响伤口愈合,使放疗和化疗等综合治疗不能按期进行,影响治疗效果和预后,特别是长期顽固性皮下积液,对患者的心理影响很大。皮下积液的临床处理方法主要是局部压迫、穿刺抽液、重新留置引流、硬化治疗、手术等。我科采用滑石粉混悬液注入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区并加压包扎,促使皮肤与胸壁粘连,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谢艳丽;焦俊琴;孙玉巧 刊期: 2016年第17期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刺激性的窒息性气体,机体短时间内吸入可引起急性中毒。一氧化碳中毒主要引起组织缺氧,可致脑血栓形成、脑皮质和基底节局灶性的缺血性坏死以及广泛的脱髓鞘病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部分患者会留有后遗症,出现精神意识障碍、震颤麻痹综合征、偏瘫、病理反射阳性、失语、失明、继发性癫痫、脑神经及周围神经损害等,即迟发性脑病。国外报道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出现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比例高达3%~40%[1]。高压氧是目前治疗一氧化碳中毒常用的方法,其确切疗效也在临床应用中得到证实。近年来针对一氧化碳中毒及迟发性脑病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已成为热点问题,多种新药不断应用到临床当中来,现就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及迟发性脑病药物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赵云芳;赵茹云;崔新霞 刊期: 2016年第17期
宫内节育器( IUD)是种放置位置在子宫腔内、应用较为广泛、长效避孕手段[1]。对比各种资料数据,显示金属环放置在人体内的时间可为10~15年;塑料环因弹力差、支撑力较小,导致易变形和脱落,因此塑料环在人体内的放置时间平均为5年左右[2]。作为植入性器械,节育器产生避孕效果的同时,也会出现与预期效果无关的不良事件,由于大部分妇女缺乏对宫内节育器放置所致不良事件的认识,欠缺应对不良事件的措施,笔者就宫内节育器放置所致不良事件及临床处理对策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为安全及有效地临床使用宫内节育器提供一定的参考。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芳 刊期: 2016年第17期
头孢菌素作用机制是通过作用于细菌细胞壁黏肽转肽酶,阻碍细菌细胞壁的形成,从而导致细菌死亡。细胞壁是细菌细胞所特有的,哺乳动物细胞无细胞壁,因而此类抗生素对哺乳动物无影响,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属于繁殖期杀菌药,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效果好、作用稳定、组织体液浓度高、不良反应程度轻[1]、对β-内酰胺酶稳定等优点,是临床广泛应用的重要的一类抗生素。
作者:李晓霞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对单纯性肥胖儿童心理行为能力进行调查分析。方法于石家庄市城区11所幼儿园进行调查,体检中选取4~6岁单纯性肥胖儿童132例,其中男童82例,女童50例,同时选取不肥胖儿童1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Achenbach 儿童行为量表( CBCL )测量儿童的社会能力和行为问题。结果肥胖组儿童存在行为问题79例(59.8%)、而对照组25例(19.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家长及家庭成员应配合医师依据肥胖儿童心理、行为的特点,制定个体化综合干预方案,控制单纯性肥胖的发生,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作者:赵志英;赵芳;陈丽雯;刘延伟;梁红梅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观察格列吡嗪控释片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格列吡嗪片治疗,观察组采用格列吡嗪控释片治疗,科学评估2组患者血糖控制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84.00%(P<0.05),观察组2hPG、FPG、HbAlc水平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2型糖尿病治疗过程中,格列吡嗪控释片有利于控制血糖,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金玉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观察硫酸镁联合间苯三酚治疗急性胃肠炎痉挛性腹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12月医院治疗的急性胃肠炎痉挛性腹痛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硫酸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间苯三酚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6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VAS评分及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硫酸镁联合间苯三酚治疗急性胃肠炎痉挛性腹痛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使用。
作者:阎冬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联合质子泵抑制剂及促动力药物治疗不同亚型非糜烂性反流病( NERD)的疗效。方法收集NERD患者123例,根据24h动态食管pH监测DeMeester积分及症状指数分为异常酸反流型和对酸高敏型。两型患者均随机分为对照组(泮托拉唑肠溶胶囊每次40mg,每天2次;多潘立酮每次10mg,每天3次)、观察组(泮托拉唑肠溶胶囊每次40mg,每天2次;多潘立酮每次10mg,每天3次;康复新液每次10ml,每天3次),治疗2周,比较治疗前、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的症状积分及治疗后2周的疗效。结果治疗后,异常酸反流型对照组1与观察组1的症状积分明显减少,有效率分别达83.3%、90.3%;对酸高敏型观察组2症状积分减少较对照组2明显,有效率分别为86.1%、40.0%;对照组1与对照组2比较,症状积分与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1与观察组2比较,症状积分与有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于各型NERD患者的治疗,在抑酸及促动力的基础上加用促进黏膜修复的康复新液均可取得较理想的效果,是一种良好的临床联合用药方案。
作者:潘晨;刘琦;杨杰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究乌司他丁辅助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7月-2015年10月接收的重症肺炎患者70例,根据其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对照组基础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方法上使用乌司他丁辅助治疗,观察2组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71%高于对照组的68.57%(P<0.05),观察组治疗后氧合指数(PaO2/FiO1)、心率(HR)、呼吸频率(RR)和白细胞(WBC)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乌司他丁辅助治疗重症肺炎,促进患者恢复,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勇;尧冬梅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与钼靶在诊断小乳腺癌疾病中的价值及对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0例小乳腺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经彩超、X线钼靶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的病例,病灶≤1cm,病灶共82个,诊断金标准为病理结果,对彩超、X线钼靶的各自及联合应用检查诊断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误诊率及漏诊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彩超检查敏感率、特异性、准确率高于X线钼靶,误诊率、漏诊率低于X线钼靶,且联合检查敏感率、特异性、准确率高于单一彩超或钼靶检查,误诊率、漏诊低于单一彩超检查、钼靶检查。结论单一性彩超检查小乳腺肿块的良恶性上优于X线钼靶,二者联合诊断优于单一诊断。
作者:刘何利;王红利;曹爱青;庞文萍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观察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NCPAP)治疗儿童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于2012年5月-2015年5月医院收治的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儿110例,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普通面罩吸氧,研究组应用NCPAP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及血气指标。结果研究组治疗后PO2、pH均高于对照组(P<0.05),PCO2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55%高于对照组的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NCPAP治疗儿童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疗效确切,可以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与通气功能,适于应用与推广。
作者:刘娟;黄柏清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观察齐拉西酮联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伴发抑郁症状精神分裂患者的安全性及其疗效。方法选择医院2014年6月-2015年5月收治伴发抑郁症状的精神分裂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齐拉西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艾司西普兰治疗,采用阳性阴性症状量表( PANS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对患者进行评分。观察2组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8.3%高于对照组的7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PANSS和HAMD-17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齐拉西酮联合艾司西酞普兰能够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和分裂症其他症状,不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对血糖血脂影响少,相对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易伟 刊期: 2016年第17期
多廿烷醇是一种含有8种长链脂肪伯醇的生物制剂,是由古巴甘蔗蜡经有机溶剂特殊处理,进行皂化后提纯得到,多廿烷醇通过抑制胆固醇的生物合成发挥作用,其独特的作用机制为调脂治疗带来新靶点[1],且其品质多效,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现对其在临床上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李雪靖;王梅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分析肥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选取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90例,对照组90例为同期门诊或住院体检的非脑血管病患者,检测所有受试者体质量指数( BMI)与其他缺血性脑血管病危险因素进行比较,分析肥胖伴有传统危险因素时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影响。结果肥胖分别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者与对照组相比,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几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但肥胖伴烟酒嗜好者与对照组相比,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病概率无明显增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肥胖可能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相互作用促进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有关。
作者:黄迟奔;刘萍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观察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临床效果,进而总结其护理方法。方法选取医院接受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的产妇150例作为试验组,同期非瘢痕子宫剖宫产的产妇1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剖宫产手术时间、出血量等手术情况。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产妇出血量也明显多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瘢痕子宫再次进行剖宫产有很大风险,在围术期需要进行专业的护理,加强与产妇的沟通,以降低手术的风险和并发症的发生,保障母婴安全。
作者:张敏妍;张亚静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观察TE方案新辅助化疗在乳腺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从医院2013年所收治的乳腺癌患者中选取6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TE方案新辅助化疗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化疗方法,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高于对照组的6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TE方案新辅助化疗有助于提高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林武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安定在产程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在医院产科住院分娩的初产妇110例,按具体病情分为安定穴位注射42例,静脉推注组38例,对照组30例。3组均观察产程进展、宫口开全的时间、胎儿宫内及娩出后Apgar评分。结果穴位注射组与静脉推注组比较,宫口开全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静脉推注组宫口开全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穴位注射小剂量安定注射液,在经络的作用下,增强了药物作用,使产妇处于睡眠状态,缓解紧张、疲惫、恐惧、疼痛等状态,安定还可以选择性的使宫颈平滑肌松弛,这样可解除宫颈痉挛并加快宫颈口扩张,从而缩短产程。
作者:王娟娟 刊期: 2016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