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金玉
颅内静脉系统血栓( CVT )是指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以脑静脉回流受阻、常伴有脑脊液吸收障碍导致颅内高压为特征的特殊类型脑血管病,在脑血管病中占0.5%~1%,包括颅内静脉窦血栓和静脉血栓形成。本组疾病的特点为病因复杂,发病形式多样,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诊断困难,容易漏诊误诊,其漏诊率可达73%。40%的患者平均诊断时间在>10 d [1]。随着MRI及MRV的广泛应用,诊断水平不断提高,该病的检出率也较过去明显增多。现将我院收治的2例静脉系统血栓误诊原因报道如下。
作者:张爱群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讨监测—培训—计划( MTP)干预模式对骨外科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效果,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调取2015年4~9月(干预前)、2015年10月-2016年2月(干预后)医院骨外科手术治疗患者病历,分别纳入干预前组( n=112)和干预后组( n=118),对干预前、后的预防使用抗菌药物评价指标进行比较。结果经过综合干预,骨科预防用药率从85.72%下降至43.22%,抗菌药物选用合理率从22.91%提高到93.87%,给药时机恰当率从25.0%上升到了49.01%,预防用药时间从(5.3±2.1)d 缩短至(2.1±1.2)d,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AUD)由84.13下降到41.21,抗菌药物联合使用率由30.21%下降到7.84%,干预前后比较各组间均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平均住院时间和平均住院药费均明显下降。结论对骨外科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实施综合干预,可有效提高临床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降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保障患者围术期预防用药合理、安全,控制住院患者不合理费用的上升。
作者:刘伟峰;田继红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观察个性化护理干预应用于剖宫产产后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医院接收的剖宫产产妇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比2组SAS、SDS评分和肛门排气恢复时间、子宫复旧时间和产后恶露持续时间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后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肛门排气恢复时间、子宫复旧时间和产后恶露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应用于剖宫产产后护理中,可明显缓解产妇焦虑、抑郁情绪,促进产后康复。
作者:孙淑静 刊期: 2016年第17期
品管圈( QCC )是由一起工作的人,对于解决目前工作问题,自发地组成一个团队,运用品质管理的手法工具,进行各种分析,解决工作场所的问题以达到改善业绩的目标。遵医行为是指患者在求医后其行为(服药、节食或改变其它生活方式)与临床医嘱的符合程度[1]。药物保留灌肠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治疗方法,其目的是利用肠黏膜吸收药物达到治疗效果[2]。长期的灌肠治疗需要患者的积极配合,严格遵医对诊治疾病的顺利、临床疗效以及康复的完整有着很大影响。本科室于2015年5月开展品管圈活动,以降低患者保留灌肠不遵医行为为活动主题,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当当 刊期: 2016年第17期
患者,女,47岁。因头痛2月加重1周,于2016年2月16日就诊我院。2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直立位头痛,头痛从前额部开始,继而扩散致整个头部,伴恶心、呕吐,卧位1h后头痛缓解,缓解后头部仍感昏蒙。当时就诊于上海市某综合性医院,脑脊液检查结果显示:压力70mmH2O,血糖3.72mmol/L,氯122 mmol/L,蛋白0.27 g/L。诊断为:低颅压性头痛。住院给予补液治疗,改善不明显。后患者就诊于多家医院,曾服用塞来昔布、布洛芬胶囊、氟哌噻吨美利曲辛、阿米替林等药物,症状改善均不明显。1周前患者直立后头痛较前加重,出现枕部及颈部酸胀,伴有双侧耳鸣。后患者就诊于笔者进修医院针灸科门诊。本院头颅MRI结果显示:双侧硬脑膜下液体聚集,硬脑膜强化,脑前池变窄。复查脑脊液压力55mmH2 O。直立位头痛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8/10分。症见:头昏蒙乏力,面色恍白,四肢沉困,失眠健忘,舌淡苔白腻,脉弦滑。诊断:低颅压性头痛。辨证:脾失健运,痰浊中阻,上蒙清窍,清阳不展,故头痛昏蒙;痰浊上逆,则呕恶痰涎;苔白腻,脉滑或弦滑均为痰湿内停之征,故属痰浊头痛。化痰降浊为主:针刺治疗,根据杨甲三主编《腧穴学》的取穴标准及相关解剖定位取穴[1],针刺时以“华佗牌”26号0.5寸一次性使用针灸针,选取顶中线、顶旁1线行头皮针刺法,头皮针留针2h,加用风池、天柱、颈夹脊穴采取平补平泻法,进针1cm,捻转180度,频率120次/min,持续捻转2min,留针20min;针刺结束后在完骨穴穴位注射,药物用甲钴胺针0.5mg(1ml),每周治疗3次(周二、四、六),6次为1个疗程。二诊(连续治疗1个疗程):直立位头痛减轻VAS 4/10分,头痛间隔时间变长,无恶心呕吐,疼痛不影响生活,夜间后枕部脑鸣嗡嗡声响,躺下卧床后消除。三诊(继续治疗2个疗程):直立位头痛消失VAS 0/10分,无恶心呕吐,耳鸣消失。摇头时稍感头重,活动如常。
作者:王健;王留根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观察齐拉西酮联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伴发抑郁症状精神分裂患者的安全性及其疗效。方法选择医院2014年6月-2015年5月收治伴发抑郁症状的精神分裂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齐拉西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艾司西普兰治疗,采用阳性阴性症状量表( PANS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对患者进行评分。观察2组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8.3%高于对照组的7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PANSS和HAMD-17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齐拉西酮联合艾司西酞普兰能够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和分裂症其他症状,不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对血糖血脂影响少,相对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易伟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观察个性化护理在神经外科ICU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医院ICU神经外科患者9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采取个性化护理,并在护理结束后,对比分析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的护理总满意率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 P<0.05),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和ICU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在神经外科ICU病房中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进一步促进患者恢复健康,值得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应用推广。
作者:金晶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初步探讨肥胖与高血压的关系,并测定肥胖型高血压患病者血清脂联素( APN)以及细胞因子TNF-α、IL-6水平。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确诊患者251例为观察组,另选取正常人157例为对照组,对2组临床情况进行调查,测量其体质量、身高及血压,并检测其血中APN、IL-6和TNF-α的浓度。结果在251例高血压患病者中,正常体质量、超重和肥胖者所占比率分别是29.5%、35.2%和35.3%,而在157例健康对照者中,正常体质量、超重和肥胖者所占比率分别是58.6%、29.5%和15.9%。与健康对照相比,高血压患者的IL-6、TNF-α出现明显升高,血清脂联素则呈显著下降( P<0.05)。在102例高血压患者中,超重和肥胖患者与正常体质量的患者相比,其血清中脂联素浓度呈现显著下降(P<0.05),而TNF-α和IL-6无显著性差异(均P >0.5)。结论超重和肥胖与高血压患病有关,此类人群患高血压危险增加。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及细胞因子TNF-α、IL-6的升高与高血压的发病具有一定相关性,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杨金库;陆春燕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观察固表纳肾平喘散与吸入激素治疗小儿哮喘缓解期的临床不同效果。方法选取小儿哮喘缓解期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使用固表纳肾平喘散治疗,对照组使用激素吸入进行治疗,治疗时间为3个月,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3%,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固表纳肾平喘散对治疗小儿哮喘缓解期比激素吸入效果要好,值得临床进行下一步的推广。
作者:刘伟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探究乌司他丁辅助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7月-2015年10月接收的重症肺炎患者70例,根据其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对照组基础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方法上使用乌司他丁辅助治疗,观察2组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71%高于对照组的68.57%(P<0.05),观察组治疗后氧合指数(PaO2/FiO1)、心率(HR)、呼吸频率(RR)和白细胞(WBC)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乌司他丁辅助治疗重症肺炎,促进患者恢复,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勇;尧冬梅 刊期: 2016年第17期
右美托咪定( DEX )是临床麻醉的一种常用药物,是一种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具有较高的选择性[1]。 DEX在国外很早便用于临床治疗,但在国内的应用时间则相对较短。但是已经在儿科、神经外科、心外科等领域具有很多的应用[2]。现将右美托咪定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总结如下。
作者:戴丽英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建立复方赤术消结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 TLC)对复方赤术消结颗粒中的赤芍、黄芪、黄芩、莪术进行定性鉴别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 )对芍药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薄层色谱中各药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同时芍药苷在0.59~11.8μg、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在0.02648~0.5296μg范围内均成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 r =1.0000, r =0.9998;平均回收率值分别为100.18%、99.26%,RSD分别为3.13%,2.68%。结论建立的质量控制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复方赤术消结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陈超;李春兰;赵健 刊期: 2016年第17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是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男性多见于女性,尤其是中老年男性。其主要症状包括慢性咳嗽、咯痰、气短、呼吸困难、喘息、胸闷,晚期出现食欲减退,体质量下降等全身症状。由于病程较长,迁延不愈,大多数患者只在急性发作期住院治疗,病情缓解后则选择回家休养。因此,疾病稳定期的家庭护理显得尤为重要。家庭护理的要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作者:汪贵仙;曾田平;李白霞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由于妇科急腹症[1],是一种较为复杂且病理表现不具特殊性的疾病,比较难以进行及时有效地鉴别诊断,在临床诊断中易误诊和漏诊,使患者无法及时地接受治疗导致病情延误给患者的身体和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故此寻求更好地妇科急腹症临床诊断方式从而提升临床诊断率尤为重要。为寻求更好地妇科急腹症临床诊断方式以降低误诊率,选取我院收治的97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妇科急腹症患者资料和病理诊断做比较,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于妇科急腹症在临床诊断中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作者:段绍伟;成红宇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分析癌症患者社会关系质量与希望水平的相关性。方法于2014年1~6月对收治的癌症患者18例进行问卷调查,采用一般状况调查表、社会关系质量量表与Herth希望量表,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癌症患者社会关系质量评分和希望水平总分分别为(48.42±5.25)和(35.55±5.37),两者总分及各维度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r=0.31~0.58,P<0.05)。结论癌症患者社会关系质量和希望水平具有显著相关性,医务人员应调动其亲属及其同事与好友给予癌症患者更多的关爱,鼓励与支持,共同托起患者的希望,调动其内在的积极性与能动性,以便正确对待与癌症共存的生活,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革;刘男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观察氢化可的松联合帕瑞昔布钠减轻支撑喉镜下声带手术后咽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拟行显微镜下支撑喉镜声带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A组(氢化可的松2.5 mg/kg )、B组(帕瑞昔布钠40 mg )和C组(氢化可的松+帕瑞昔布钠)。麻醉前20min静脉给予相应药物,分别记录拔管后5、15、30、60、120min各时间点的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拔管后2h、12h和24h对3组咽痛程度采用VAS疼痛评分评价。结果 C组患者拔管后的MAP和HR显著低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A组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拔管后2h、12h和24h的VAS疼痛评分C组显著低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未发现静脉使用氢化可的松及帕瑞昔布钠相关的并发症。结论氢化可的松联合帕瑞昔布钠能显著降低支撑喉镜术后咽痛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
作者:何仲贤;程平瑞;江伟航;梁健华;董静毅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对清热和胃法治疗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方法选择医院2013年1月-2016月1月收治疗的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的是清热和胃法治疗;对照组患者则接受是奥美拉唑治疗,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以及相应的胃镜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症候积分等指标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清热和胃法在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治疗中,对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胃镜下表现等都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姚燕萍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观察酮咯氨酸丁三醇复合喷他佐辛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手术超前镇痛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于麻醉诱导前5min静脉注射酮咯氨酸丁三醇30mg,喷他佐辛30mg;对照组于麻醉诱导前5min静脉滴注同等计量0.9氯化钠溶液。术中常规静吸复合麻醉维持,观察2组患者术后1、2、4、8、12 h VA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镇痛药物追加情况。结果试验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镇痛药物的追加明显少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酮咯氨酸丁三醇复合喷他佐辛用于手术超前镇痛,可以减少术中阿片类药物的用量,并能获得较好的术后镇痛效果,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张会敏;刘爱华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观察玻璃酸钠联合氟米龙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医院收治的干眼症患者12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玻璃酸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氟米龙治疗,对比分析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OSDI、FL、BUT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SI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干眼症患者在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氟米龙治疗,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一定临床运用价值。
作者:唐小娣 刊期: 2016年第17期
目的:观察莫西沙星短疗程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细菌性感染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9月医院住院治疗的慢性支气管炎细菌感染急性发作的患者2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1例,对照组实行常规药物的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要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西沙星进行短疗程治疗,比较分析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9%,细菌清除率为94.2%均高于对照组的73.5%、8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莫西沙星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细菌感染急性发作的效果显著,细菌清除率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杜振香 刊期: 2016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