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皮质激素治疗间质性肺病急重症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梁音;王新卫;刘新年

关键词:间质性肺病, 糖皮质激素, 血气分析, CRP
摘要:目的 观察糖皮质激素治疗间质性肺病急重症的效果.方法 将80例间质性肺病急重症患者.依据治疗的不同办法分为试验组27例与对照组53例.试验组采取常规方法联合糖皮质激素共同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治疗,未进行糖皮质激素的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1周后的CRP分数及血气水平.结果 治疗前2组CRP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RP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气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皮质激素在治疗间质性肺病中效果十分明显,可以有效减慢间质性肺病的进一步发展,对患者的生活品质有良好的改进结果,在临床上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病期支原体肺炎患儿外周血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指标表达分析

    目的 分析不同病期支原体肺炎(MPP)患童外周血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指标表达水平.方法 选择2015年1-12月在沈阳市儿童医院门诊就诊或住院治疗MPP患儿24例(MPP组),入选对象分别在急性期和恢复期接受了外周血免疫球蛋白指标(IgG、IgA和IgM)及补体指标(C3和C4)检测,并与同期体检结论健康儿童(对照组)相同测试结果比较.结果 MPP组急性期外周血IgG、IgA和IgM表达强度均明显高于恢复期及对照组,而C3补体水平则明显低于恢复期及对照组(P<0.05),MPP急性期、恢复期C4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MPP急性期患儿存在明确的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指标表达失衡.

    作者:陈小庚;魏杰淼;闫虹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药学服务中生殖系统疾病的预防及合理用药

    针对药学服务过程中出现的以阴道炎、盆腔炎为主要妇科病的普遍现象,加强预防宣传与合理用药,保护妇女身心健康,笔者通过多年的药学服务咨询及参与计划生育服务的经验认为,应根据不同疾病或疾病的不同阶段,以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来合理选择药物和剂型,并充分考虑各种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使药学服务中妇女生殖系统疾病的治疗更为安全、有效、合理.

    作者:杜晓波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考试心理压力下唾液自由基清除活性及皮质醇水平的变化

    目的 观察考试任务对唾液中自由基清除活性(FRSA)的值和皮质醇水平的影响.方法 对学术考试压力下的唾液FRSA和唾液皮质醇水平进行了测定.测试样本为健康志愿者考试前5min即压力前、考试完90min后即压力后的唾液样本.FRSA和皮质醇水平分别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和皮质醇试剂盒测定.结果 简单调查问卷结果显示,24名志愿者中有20名(83.33%)在考试任务下产生了一定的压力,感到紧张和焦躁.考试后测得24名受试者唾液FRSA平均值较考试后降低,皮质醇/FRSA平均值较考试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考试前后受试者唾液皮质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皮质醇/FRSA的比值可以作为轻微心理压力,如考试压力的可用生物指标.

    作者:刘银;金美辰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6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分析治疗过程中2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的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杨振明;温生文;吕言;常国亮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心血管内科患者感染的因素分析及治疗措施

    目的 分析造成心血管内科感染的相关因素,并提出临床治疗方案,为后续心血管内科治疗提供有效指导.方法 回顾分析该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心血管内科感染患者78例的临床资料,对其感染因素进行分析,总结探讨其临床治疗方法.结果 呼吸道感染患者38例,皮肤软组织感染26例,胃肠道感染12例,泌尿系统感染2例.患者感染因素:存在长期抗生素服药史40例,气管插管引起感染5例,使用抑酸剂20例,另外13例患者为并发感染、心功能不全.结论 心血管内科感染因素较多,针对具体感染因素,需要实施针对性治疗,以此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艳霞;王雪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小儿脑性疾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小儿脑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0例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住院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2组患儿均采用脑电治疗、捏脊及肢体康复功能训练,中药薰洗治疗、水疗、电针治疗,冷热敷等基础治疗,对照组另给予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治疗组另给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0%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对小儿脑性疾病的治疗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英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大株红景天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大株红景天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方法 将冠心病患者1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大株红景天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观察心悸、胸闷、胸痛、气短症状缓解时间及心律失常、心功能和心电图改善时间.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心悸、胸闷、胸痛、气短症状缓解时间及心律失常、心功能及ST段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大株红景天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具有疗效确切、疗程短、不良反应少等特点.

    作者:王海升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电视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患者的手术配合

    目的 总结电视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患者的手术配合以及治疗优点.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自发性气胸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电视胸腔镜实施治疗,并进行手术配合,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为96.0%,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85.6±25.5) min,术中出血量为(73.1 ±21.5) ml,术后引流量为(128.3±21.5)ml,住院时间为(10.1±5.6)d.结论 对于自发性气胸患者采用电视胸腔镜治疗过程重视患者的手术配合,不仅可以促进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还能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邱仁芳;王冰冰;林春金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老年冠心病患者行介入治疗术后的生存质量分析

    目的 分析老年冠心病患者行介入治疗术后的生存质量.方法 将8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患者实施介入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药物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存质量.结果 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5%高于对照组的75.0%,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介入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生存质量.

    作者:陈利昌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穴位注射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耳鸣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药物穴位注射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感音神经性耳聋耳鸣患者9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利多卡因、复方丹参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比较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76%高于对照组的38.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利多卡因、复方丹参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耳鸣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灵敏;李谊;张素娜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抗菌药物联合治疗肺炎链球菌感染的成本—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抗菌药物联合治疗肺炎链球菌感染的成本—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该院收治的肺炎链球菌感染患者114例,随机分成A、B、C3组,A组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B组给予氨苄西林/舒巴坦治疗;C组给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治疗,比较3组疗效、成本—疗效比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B、C组中治疗的总有效率:C>A>B,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中C组的成本—疗效比高,而A组的成本—疗效比低;3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3种用药方案中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适宜经济条件较好的患者,若经济状况一般或者较差可选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可达到药尽其用的效果.

    作者:陈刚兴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预防介入手术室患者跌倒坠床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预见性护理干预在预防介入手术室患者跌倒坠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 ~12月笔者所在医院介入手术室行介入治疗的9 405例患者为观察组,对其进行预见性护理干预,将2013年1~12月行介入治疗的患者9 312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2组跌倒坠床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跌倒坠床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0.075%(7/9 3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认真评估、反复宣教、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护措施,可有效降低患者在介入手术室跌倒坠床的发生率.

    作者:黄景香;曹宏霞;郭丽敏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工作流程的持续改进

    目的 持续完善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管理制度以及工作质量,提高静脉用药安全,减少配置差错.方法 通过部门集体讨论工作流程中存在的缺陷及导致其产生的因素,根据缺陷的轻重缓急及改进的可能性,选择某些目标,运用PDCA模式不断改进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工作,提高质量管理,优化工作流程.结果 通过一系列措施的逐步改进,使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工作顺畅度增加.不合理医嘱错误退药贴数比例高由56.7%减少到了29.8%.同时增加双人贴签核对流程后,2013年10~12月与2014年同期相比,总的不合理医嘱漏审率由18.0%降至2.7%,尤其降低了配伍禁忌和用药经济性不合理医嘱进入配置环节,减少药品浪费.结论 运用PDCA模式对工作流程进行优化,能有效降低药物配置差错,为临床用药安全提供保障,并通过不断增加工作的流畅度,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作者:王人英;刘庆;李晓燕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3M水胶体敷料治疗骨科Ⅱ~Ⅲ期压疮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3M水胶体敷料治疗骨科Ⅱ~Ⅲ期压疮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6例骨科Ⅱ~Ⅲ期压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给予水胶体敷料或联合藻酸盐敷料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28d后对比2组愈合时间和压疮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Ⅱ期、Ⅲ期压痊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Ⅱ期、Ⅲ期压疮的愈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M水胶体湿性敷料治疗骨体Ⅱ~Ⅲ期压疮可促进压疮患者治愈,提高创面愈合率,同时能减少换药时患者疼痛等不良情绪,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林秀群;何锦文;郑方静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七氟醚与丙泊酚在小儿疝气手术中应用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七氟醚与丙泊酚在小儿疝气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2月在该院就诊并接受手术治疗的小儿疝气患者72例,结合患儿人院时间先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给予七氟醚联合骶管麻醉,对照组给予丙泊酚联合骶管麻醉,观察2组患者麻醉效果,统计2组患者手术过程中麻醉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2组患儿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手术过程中出现躁动1例,术后无恶心呕吐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 (1/36);对照组患儿手术过程中躁动1例,术后恶心呕吐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6% (2/36).2组患儿均未出现术中痉挛、术后屏气、呛咳等不良反应,2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麻醉后心率、MAP及SpO2三项生命体征指标水平均低于麻醉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患儿麻醉后心率、MAP及Sp0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七氟醚与丙泊酚在小儿疝气手术中均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患儿恢复时间快并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广生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小剂量阿奇霉素治疗哮喘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小剂量阿奇霉素控制哮喘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0例中度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阿奇霉素口服,2组均维持治疗12周.观察2组疗效、肺功能和IgE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过程中对照组退出2例.观察组完全控制率为87.5%高于对照组的6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大呼气流量占预计值百分比(PEF%)及IgE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肺功能指标均有明显改善,IgE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改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见义(P<0.05).结论 应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小剂量阿奇霉素治疗哮喘可以更有效地控制哮喘发作,改善肺功能,同时降低IgE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鲍剑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循证护理在老年结直肠息肉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循证护理在老年结直肠息肉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98例在该院行内镜下高频电切除结直肠息肉术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9例,2组均由同一小组进行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循证护理.比较2组手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手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高于/低于/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结直肠息肉患者实施循证护理明显获得了良好的效果,治疗成功率及满意度大幅度提高.

    作者:王秀清;林金华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方法 将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29例随机分为干扰素组、阿德福韦酯组以及联合治疗组各43例.比较3组ALT复常率、HBsAg消除率和HBV DNA转阴率.结果 3组24周到48周ALT复常率均呈上升趋势,72周有所下降,但干扰素组、阿德福韦酯组72周时的ALT复常率均高于联合治疗组,尤以阿德福韦酯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在HBsAg清除率方面,自24周到72周呈上升趋势,干扰素组与阿德福韦酯组水平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48、72周联合治疗组均明显高于其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HBV DNA转阴率方面,3组均于48周达到峰值,于72周开始下降,24、48、72周联合治疗组均明显高于其他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阿德福韦酯对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两者可产生协同作用,增强临床治疗效果,临床价值显著,值得关注并推广.

    作者:陈端进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用药分析

    酒精作为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若无限制或长期大量饮酒,势必会对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损伤,诱发一系列的精神症状[1],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本次调查以我院收治的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分析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用药情况,旨在为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医疗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与指导,现报道如下.

    作者:蔡孝龙 刊期: 2016年第25期

  • 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别川芎、当归药材的价值分析

    目的 对薄层色谱法鉴别川芎、当归药材的方法进行分析,为今后的药学研究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珍丸中川芎、当归展开定性鉴别.结果 在薄层色谱中,可准确检出川芎、当归.结论 经薄层色谱法对川芎、当归进行定性鉴别,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快捷,重现性良好、专属性较强等诸多优势,值得关注.

    作者:温敏 刊期: 2016年第25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