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敏
目的 探讨小儿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方法 收集2014年1月-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1 08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痰标本,实施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对常见病原菌分布进行观察,并分析其耐药性.结果 1 08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痰标本中分离出370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190株(51.4%),革兰阴性菌170株(45.9%),真菌10株(2.7%).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敏感性较高的病原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对头孢西丁、头孢哌酮敏感性较高的病原菌包括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结论 革兰阳性菌为小儿下呼吸道感染主要病原菌,临床治疗过程中需临床医师认真观察患儿病症,加强病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法,确保临床合理用药,提升抗感染疗效.
作者:赵飞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照顾者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应对策略实施效果.方法 将12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照顾者健康教育并指导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应对策略.对比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得分.结果 治疗后2组情绪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及躯体功能评分和总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3.3% (56/60)高于对照组的75.0% (45/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提升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照顾者的健康教育程度并指导其护理应对策略,对提升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凤玲 刊期: 2016年第25期
心血管介入技术特别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现已成为诊断及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1].造影剂的广泛使用使造影剂肾病(contrast-media induced nethropathy,CIN)的发病率逐渐升高[2],因此,造影剂的合理选择和安全使用也日益受到关注.本文通过分析1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使用造影剂导致CIN的用药情况,探讨临床药师在参与临床工作中如何结合患者病情,进行个体化药物监护,报道如下.
作者:寇晓进;丁永娟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 对薄层色谱法鉴别川芎、当归药材的方法进行分析,为今后的药学研究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珍丸中川芎、当归展开定性鉴别.结果 在薄层色谱中,可准确检出川芎、当归.结论 经薄层色谱法对川芎、当归进行定性鉴别,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快捷,重现性良好、专属性较强等诸多优势,值得关注.
作者:温敏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优质护理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的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将急性脑出血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病死率为11.11%低于对照组的33.33%,护理满意度为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脑出血患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临床效果显著,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郎艳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合并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冠心病合并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早、晚期血流峰值(E、A)及二者比值(E/A)、二尖瓣口及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峰值速度比值(E/e’).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LVEF、E、A、E/A、E/e’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LVEF、E、E/A均显著增加,A、E/e’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各指标变化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合并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室舒张功能,具有一定临床价值,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卢英来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章氏手法治疗结合患者功能锻炼治疗膝痹病(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62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采用章氏手法结合患者功能锻炼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本组162例患者,临床控制123例(75.92%),显效30例(18.52%),有效5例(3.09%),无效4例(2.47%),总有效率为97.53%.结论 章氏手法结合患者功能锻炼治疗膝痹病疗效显著、操作简单、安全可靠.
作者:陈定家;郑亚明;叶臻;何亚标;陈盛;吕辰玮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COPD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5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比较2组临床疗效、心率、血压、尿量、心功能、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情况,以及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的使用剂量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0%高于对照组的6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心率、血压、尿量、心功能、血气分析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心率、血压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研究组尿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脑利钠肽(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容积(LVDD)、动脉血气分析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常规心力衰竭药物的使用剂量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BNP治疗COPD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疗效显著,不仅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且能减少常规心力衰竭药物的使用剂量,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滢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考试任务对唾液中自由基清除活性(FRSA)的值和皮质醇水平的影响.方法 对学术考试压力下的唾液FRSA和唾液皮质醇水平进行了测定.测试样本为健康志愿者考试前5min即压力前、考试完90min后即压力后的唾液样本.FRSA和皮质醇水平分别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和皮质醇试剂盒测定.结果 简单调查问卷结果显示,24名志愿者中有20名(83.33%)在考试任务下产生了一定的压力,感到紧张和焦躁.考试后测得24名受试者唾液FRSA平均值较考试后降低,皮质醇/FRSA平均值较考试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考试前后受试者唾液皮质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皮质醇/FRSA的比值可以作为轻微心理压力,如考试压力的可用生物指标.
作者:刘银;金美辰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 分析临床药师干预临床不合理用药的效果.方法 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用药管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由临床药师分析医嘱并采取优化干预方案.评估2组用药不合理情况、住院时间、专项药物费用、抗菌药物费用及用药依从性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药品用量不当、给药方法不正确、重复用药、专项治疗药品缺失等用药不合理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专项药物费用及抗菌药物费用支出少于对照组,用药依从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药师应积极参与临床用药指导管理,减少用药不合理情况,积极改善患者用药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病死率.
作者:黄兰雅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预见性护理干预在预防介入手术室患者跌倒坠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 ~12月笔者所在医院介入手术室行介入治疗的9 405例患者为观察组,对其进行预见性护理干预,将2013年1~12月行介入治疗的患者9 312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2组跌倒坠床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跌倒坠床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0.075%(7/9 3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认真评估、反复宣教、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护措施,可有效降低患者在介入手术室跌倒坠床的发生率.
作者:黄景香;曹宏霞;郭丽敏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 分析临床应用B型超声检查诊断胆石症的价值.方法 选择该院2014年3月-2015年9月收治的胆石症患者91例,诊断时均应用B型超声检查,观察B型超声检查的诊断检出率.结果 经B型超声检查可知,胆囊长径(7.3±0.9)cm,胆壁厚度(2.5±0.4)cm,检出胆囊结石直径(0.8±0.4)cm.胆总管内径(1.5±0.3)cm,检出胆总管结石直径(0.4±0.2)cm.91例胆石症患者中,B型超声检出诊断82例,检出率90.1%.其中,胆囊结石诊断检出率94.6% (35/37),胆管结石诊断检出率88.2% (30/34),多部位结石诊断检出率85.0% (17/20).结论 临床诊断胆石症时,B型超声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检出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林怡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优质护理在乙肝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92例乙肝患者,随机分为采取优质护理的观察组与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对比2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2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护理质量评分为(92.4±6.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8±5.7)分,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乙肝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加强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与了解,有利于临床治疗及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梅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糖皮质激素治疗间质性肺病急重症的效果.方法 将80例间质性肺病急重症患者.依据治疗的不同办法分为试验组27例与对照组53例.试验组采取常规方法联合糖皮质激素共同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治疗,未进行糖皮质激素的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1周后的CRP分数及血气水平.结果 治疗前2组CRP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RP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气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皮质激素在治疗间质性肺病中效果十分明显,可以有效减慢间质性肺病的进一步发展,对患者的生活品质有良好的改进结果,在临床上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
作者:梁音;王新卫;刘新年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曲美他嗪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效果.方法 将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9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治疗组给予曲美他嗪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曲美他嗪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心功能指标、心脏生理功能及血脂水平恢复时间、心绞痛药物治疗总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3%高于对照组的7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每搏输出量、射血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每搏输出量和射血分数均升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脏生理功能、血脂水平恢复正常时间和心绞痛药物治疗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曲美他嗪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且可促使患者心脏生理功能及血脂水平尽早恢复正常,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曹学增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 比较瑞格列奈与二甲双胍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方法 将49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24例和B组25例.2组均予重组甘精胰岛素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给予瑞格利奈治疗,B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结果 治疗12周后,2组均无退出病例.治疗前2组FBG、2hPG、HbA1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FBG、2hPG、HbA1c水平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治疗后2组FBG、2hPG、HbA1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后BMI明显低于治疗前,且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前后BMI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出现大便次数增多1例,适应后症状缓解.2组均出现低血糖症1例,调整胰岛素用量后症状缓解.结论 重组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或瑞格列奈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HbA1c均明显下降,且二甲双胍可有效降低患者体质量.
作者:刘青员;朱静和;蒋凤;于露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3M水胶体敷料治疗骨科Ⅱ~Ⅲ期压疮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6例骨科Ⅱ~Ⅲ期压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给予水胶体敷料或联合藻酸盐敷料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28d后对比2组愈合时间和压疮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Ⅱ期、Ⅲ期压痊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Ⅱ期、Ⅲ期压疮的愈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M水胶体湿性敷料治疗骨体Ⅱ~Ⅲ期压疮可促进压疮患者治愈,提高创面愈合率,同时能减少换药时患者疼痛等不良情绪,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林秀群;何锦文;郑方静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方法 将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29例随机分为干扰素组、阿德福韦酯组以及联合治疗组各43例.比较3组ALT复常率、HBsAg消除率和HBV DNA转阴率.结果 3组24周到48周ALT复常率均呈上升趋势,72周有所下降,但干扰素组、阿德福韦酯组72周时的ALT复常率均高于联合治疗组,尤以阿德福韦酯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在HBsAg清除率方面,自24周到72周呈上升趋势,干扰素组与阿德福韦酯组水平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48、72周联合治疗组均明显高于其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HBV DNA转阴率方面,3组均于48周达到峰值,于72周开始下降,24、48、72周联合治疗组均明显高于其他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阿德福韦酯对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两者可产生协同作用,增强临床治疗效果,临床价值显著,值得关注并推广.
作者:陈端进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 分析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及其发生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4年1月-2015年8月发生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8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不良反应的原因及临床表现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变态反应、泌尿系统反应、消化系统反应、血液系统反应、神经系统反应及循环系统反应;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患有多种疾病、药物不合理联用、服药后短时间饮酒、药物用量与用法及自身质量问题等.结论 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及其发生因素较多,用药过程中应做好预防工作,制定药物临床用法及用量规范,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李法宁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 分析造成心血管内科感染的相关因素,并提出临床治疗方案,为后续心血管内科治疗提供有效指导.方法 回顾分析该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心血管内科感染患者78例的临床资料,对其感染因素进行分析,总结探讨其临床治疗方法.结果 呼吸道感染患者38例,皮肤软组织感染26例,胃肠道感染12例,泌尿系统感染2例.患者感染因素:存在长期抗生素服药史40例,气管插管引起感染5例,使用抑酸剂20例,另外13例患者为并发感染、心功能不全.结论 心血管内科感染因素较多,针对具体感染因素,需要实施针对性治疗,以此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艳霞;王雪 刊期: 2016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