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茂伦;李美红
目的 观察糖皮质激素治疗间质性肺病急重症的效果.方法 将80例间质性肺病急重症患者.依据治疗的不同办法分为试验组27例与对照组53例.试验组采取常规方法联合糖皮质激素共同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治疗,未进行糖皮质激素的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1周后的CRP分数及血气水平.结果 治疗前2组CRP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RP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气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皮质激素在治疗间质性肺病中效果十分明显,可以有效减慢间质性肺病的进一步发展,对患者的生活品质有良好的改进结果,在临床上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
作者:梁音;王新卫;刘新年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 对比硝酸甘油与硝普钠治疗高血压急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高血压急症患者10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1例.试验组给予硝酸甘油治疗,对照组给予硝普钠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压、心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心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SBP、DBP及心率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低于对照组的2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硝酸甘油和硝普钠均是治疗高血压急症的良药,但硝酸甘油更加安全可靠,可显著改善病情,稳定血压,值得临床优先选择.
作者:倪仕华;王新锋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全面护理措施在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56例骨科行外固定架治疗的胫腓骨骨折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健康教育、心理疏导、患肢护理、并发症预防、康复训练等全面护理措施.对比2组护理效果、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8.5±2.1)d短于对照组的(12.7±2.5)d,患者16周内痊愈患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57%(1/28)低于对照组的14.29%(4/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胫腓骨骨折患者术后全面护理可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苏彩虹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 分析经直肠超声在前列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2月-2016年3月该院接受治疗的前列腺结节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的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分组,将53例良性结节患者作为A组,将37例恶性结节患者作为B组.2组患者均接受经直肠超声检测,统计2组超声诊断准确率,并比较2组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结果 A组诊断准确率为96.2% (51/53),B组诊断准确率为86.5%(32/37),总诊断准确率为92.2% (83/90).2组结节部位、回声类型、钙化情况、包膜完整性及外腺对称性等区别较明显.A组血清PSA水平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直肠超声诊断前列腺结节的效果较为理想,良性前列腺结节与恶性的超声表现具有较大差异,其联合PSA检验结果进行诊断更利于提高该病症的诊断准确率,有效降低不必要的手术切除,减轻患者诊疗痛苦,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蔡青山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 分析造成心血管内科感染的相关因素,并提出临床治疗方案,为后续心血管内科治疗提供有效指导.方法 回顾分析该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心血管内科感染患者78例的临床资料,对其感染因素进行分析,总结探讨其临床治疗方法.结果 呼吸道感染患者38例,皮肤软组织感染26例,胃肠道感染12例,泌尿系统感染2例.患者感染因素:存在长期抗生素服药史40例,气管插管引起感染5例,使用抑酸剂20例,另外13例患者为并发感染、心功能不全.结论 心血管内科感染因素较多,针对具体感染因素,需要实施针对性治疗,以此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艳霞;王雪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 比较螺内酯与特拉唑嗪治疗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47例难治性高血压患者,按就诊顺序,并参考患者基础血钾情况情况分为A组24例和B组23例;2组患者在继续使用原降压治疗方案的基础上,A组加用螺内酯,B组加用特拉唑嗪.2组在治疗4周后,比较2组患者诊室血压情况,并观察2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2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特拉唑嗪组患者有2例治疗中出现头晕、头痛,但耐受良好,螺内酯未见不良反应.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螺内酯较特拉唑嗪能更好降低收缩压,而特拉唑嗪则降低舒张压更优;特拉唑嗪组不良反应略高.
作者:梅维德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3M水胶体敷料治疗骨科Ⅱ~Ⅲ期压疮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6例骨科Ⅱ~Ⅲ期压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给予水胶体敷料或联合藻酸盐敷料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28d后对比2组愈合时间和压疮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Ⅱ期、Ⅲ期压痊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Ⅱ期、Ⅲ期压疮的愈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M水胶体湿性敷料治疗骨体Ⅱ~Ⅲ期压疮可促进压疮患者治愈,提高创面愈合率,同时能减少换药时患者疼痛等不良情绪,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林秀群;何锦文;郑方静 刊期: 2016年第25期
心血管介入技术特别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现已成为诊断及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1].造影剂的广泛使用使造影剂肾病(contrast-media induced nethropathy,CIN)的发病率逐渐升高[2],因此,造影剂的合理选择和安全使用也日益受到关注.本文通过分析1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使用造影剂导致CIN的用药情况,探讨临床药师在参与临床工作中如何结合患者病情,进行个体化药物监护,报道如下.
作者:寇晓进;丁永娟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 对比腹壁横切口与纵切口对二次剖官产术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二次剖官产术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腹壁横切口手术,观察组采用腹壁纵切口手术.对比2组产妇的盆腔粘连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手术总耗时、术中出血量及胎儿娩出时间.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盆腔粘连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的手术总耗时及胎儿娩出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壁纵切口在二次剖宫产术产妇中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胎儿娩出时间,降低新生儿窒息率.
作者:林杏婉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更昔洛韦眼用凝胶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SK)的疗效.方法 将HSK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治疗组给予更昔洛韦眼用凝胶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对照组给予阿昔洛韦滴眼液治疗,2组疗程均为7d.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视力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更昔洛韦眼用凝胶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疗效确切,值得基层医院广泛推广.
作者:薛红权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整体护理干预在官腔镜手术联合孕激素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3月-2015年6月来该院进行治疗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87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与对照组43例.2组患者均采用官腔镜手术联合孕激素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的基础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整体护理干预,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手术时间与治疗时间.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778,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宫腔镜手术联合孕激素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治疗护理中,应用整体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还能缩短手术与住院的时间,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苏惠瑜;游美凤 刊期: 2016年第25期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药品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几年来,我国的医疗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医疗卫生事业迅速发展,药品在保障人类身体健康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作出了突出贡献.随着医药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药品的种类迅速增加,人们对药品质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符合质量标准的合格药物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对人体的身体功能进行调节,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不符合质量要求的药物,不仅无法治疗疾病,还会对患者产生严重影响,甚至危及生命[1].
作者:路涛;张鲁超;王庆霞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 分析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及其发生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4年1月-2015年8月发生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8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不良反应的原因及临床表现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变态反应、泌尿系统反应、消化系统反应、血液系统反应、神经系统反应及循环系统反应;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患有多种疾病、药物不合理联用、服药后短时间饮酒、药物用量与用法及自身质量问题等.结论 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及其发生因素较多,用药过程中应做好预防工作,制定药物临床用法及用量规范,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李法宁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曲美他嗪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效果.方法 将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9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治疗组给予曲美他嗪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曲美他嗪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心功能指标、心脏生理功能及血脂水平恢复时间、心绞痛药物治疗总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3%高于对照组的7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每搏输出量、射血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每搏输出量和射血分数均升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脏生理功能、血脂水平恢复正常时间和心绞痛药物治疗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曲美他嗪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且可促使患者心脏生理功能及血脂水平尽早恢复正常,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曹学增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强化护理干预对右美托咪定预防乳腺癌根治术后躁动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该院接受乳腺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手术室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强化术前心理疏导、术中护理和恢复期护理.对比2组术前和麻醉恢复期血压、心率波动情况.对比2组术后躁动的发生率和患者对护理措施的满意率.结果 对照组麻醉恢复期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前和观察组麻醉恢复期(P<0.05);观察组麻醉恢复期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与术前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躁动的发生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为97.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1% (P <0.05).结论 强化护理干预可提高右美托咪定对乳腺癌根治术后躁动的预防效果,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降低术后躁动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措施的满意度.
作者:胡黎黎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 总结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肝内外胆管结石取出T管引流术的手术配合.方法 回顾性总结该院2012年9月-2014年9月开展的95例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肝内外胆管结石取出T管引流术的手术配合体会.结果 9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00~ 185min,术中出血30~80ml,术后4~8d拔除腹腔引流管,术后6~8周T管造影后去除T管,住院时间6~ 10d.结论 熟练、优质的手术配合是手术顺利完成的重要保证.
作者:李慧霞;陈韶宇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全关节镜下复位固定(空心螺钉、非吸收缝线)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的疗效.方法 将该院2013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需手术治疗的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患者40例其中给予全关节镜下空心螺钉复位固定的患者20例作为A组,给予非吸收“艾惜邦”缝线复位固定患者20例为B组.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愈合时间、患侧胫骨前移差值、膝关节活动度及Lysholm评分.结果 A组手术时间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愈合时间、患侧胫骨前移差值、膝关节活动度及Lyshol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关节镜下复位固定(空心螺钉、非吸收缝线)治疗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实施.
作者:刁天月;杨挺;李健华;张亚;兰海东;孙强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 比较七氟醚与丙泊酚在小儿疝气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2月在该院就诊并接受手术治疗的小儿疝气患者72例,结合患儿人院时间先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给予七氟醚联合骶管麻醉,对照组给予丙泊酚联合骶管麻醉,观察2组患者麻醉效果,统计2组患者手术过程中麻醉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2组患儿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手术过程中出现躁动1例,术后无恶心呕吐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 (1/36);对照组患儿手术过程中躁动1例,术后恶心呕吐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6% (2/36).2组患儿均未出现术中痉挛、术后屏气、呛咳等不良反应,2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麻醉后心率、MAP及SpO2三项生命体征指标水平均低于麻醉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患儿麻醉后心率、MAP及Sp0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七氟醚与丙泊酚在小儿疝气手术中均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患儿恢复时间快并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广生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 分析临床药师干预临床不合理用药的效果.方法 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用药管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由临床药师分析医嘱并采取优化干预方案.评估2组用药不合理情况、住院时间、专项药物费用、抗菌药物费用及用药依从性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药品用量不当、给药方法不正确、重复用药、专项治疗药品缺失等用药不合理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专项药物费用及抗菌药物费用支出少于对照组,用药依从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药师应积极参与临床用药指导管理,减少用药不合理情况,积极改善患者用药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病死率.
作者:黄兰雅 刊期: 2016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小儿脑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0例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住院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2组患儿均采用脑电治疗、捏脊及肢体康复功能训练,中药薰洗治疗、水疗、电针治疗,冷热敷等基础治疗,对照组另给予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治疗组另给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0%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对小儿脑性疾病的治疗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英 刊期: 2016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