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紫杉类化疗方案治疗对乳腺癌患者血糖的影响

饶思维;黄艳;时云;黄成虎

关键词:紫杉类化疗药物, 乳腺癌, 血糖数值, 化疗疗法
摘要:目的:通过了解乳腺癌患者系统化疗后血糖和胰岛功能变化,探讨紫杉类化疗方案治疗对乳腺癌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对240例接受6个周期化疗的乳腺癌患者,检测化疗前后空腹血糖( 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GhbA1c)、空腹胰岛素(FINS)和C肽(FCP)数值,比较评价化疗前后血糖和胰岛功能变化。结果39例化疗前确诊为糖尿病患者,2hPG和GhbA1c显著增加,FINS和FCP水平相对于化疗前略有降低,注射胰岛素总量增加(P均<0.05)。201例化疗前非糖尿病患者FBG较化疗前有所变化,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绝大多数患者仍处于正常范围内,8.47%继发糖尿病,且大多发生在第4次化疗后;2hPG、GhbA1c、FINS和FCP水平相对于化疗前增加( P均<0.05)。结论接受治疗后的乳腺癌患者存在明显的糖代谢紊乱,可能会出现FBG异常,甚至发生糖尿病,并导致原有的糖尿病恶化。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轻量补片在腹股沟疝的无张力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轻量补片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50例腹股沟疝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应用材料不同分为:手术中采用巴德轻量补片750例( A组),采用强生补片400例( B组),采用巴德疝环充填式修补网片900例( C组)。观察3组手术时间、手术后的疼痛指数、下床活动时间、出院时间、并发症、术后疼痛及术后异物感发生情况。结果 C组手术时间较A、B组延长,手术后切口疼痛程度较A、B组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3组术后住院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血肿、尿潴留、切口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A组术后疼痛及术后异物感发生率均低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轻量补片治疗腹股沟疝不增加复发率,可降低术后不适反应发生率。

    作者:杨鹏;郑益民;姚世明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不同剂量左氧氟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左氧氟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收治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120例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小剂量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试验组采用大剂量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症状缓解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1.67%(P<0.05);但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症状缓解时间、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对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采用大剂量左氧氟沙星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丽莎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妊娠期牙周疾病对母婴健康的影响

    孕妇孕期受雌激素和孕酮等激素的影响,其生理和心理均会发生改变,机体免疫力下降,易诱发或加重某些疾病,其中牙周组织疾病便是孕期高发的口腔疾病,据报道孕妇孕期牙周组织疾病患病率高达89.43%[1]。该病不单影响孕妇健康和胎儿生长发育,甚至可引发不良妊娠结局。为降低临床不良妊娠发生率,促进优生优育。笔者总结孕期牙周组织疾病不良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新竹;杨玲;李新丽;陈兰平;刘广民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紫杉类化疗方案治疗对乳腺癌患者血糖的影响

    目的:通过了解乳腺癌患者系统化疗后血糖和胰岛功能变化,探讨紫杉类化疗方案治疗对乳腺癌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对240例接受6个周期化疗的乳腺癌患者,检测化疗前后空腹血糖( 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GhbA1c)、空腹胰岛素(FINS)和C肽(FCP)数值,比较评价化疗前后血糖和胰岛功能变化。结果39例化疗前确诊为糖尿病患者,2hPG和GhbA1c显著增加,FINS和FCP水平相对于化疗前略有降低,注射胰岛素总量增加(P均<0.05)。201例化疗前非糖尿病患者FBG较化疗前有所变化,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绝大多数患者仍处于正常范围内,8.47%继发糖尿病,且大多发生在第4次化疗后;2hPG、GhbA1c、FINS和FCP水平相对于化疗前增加( P均<0.05)。结论接受治疗后的乳腺癌患者存在明显的糖代谢紊乱,可能会出现FBG异常,甚至发生糖尿病,并导致原有的糖尿病恶化。

    作者:饶思维;黄艳;时云;黄成虎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奥美拉唑和常规药物治疗内科消化疾病疗效对比研究及药学分析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和常规药物治疗内科消化疾病疗效对比研究及药学分析。方法选取医院内科收治的消化性疾病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是为92.0%,高于对照组的76.0%(P<0.05);观察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85.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4.0%(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3%(P<0.01)。结论与一些常规的药物相比,采用奥美拉唑治疗内科消化性疾病的疗效更为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赖瑜华;沈俊良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中医骨折三期疗法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采用中医骨折三期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骨外科收治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切开复位治疗,观察组行中医骨折三期疗法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1);观察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3.33%(P<0.01)。结论在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治疗上,中医骨折三期疗法的整体效果优于常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实践中予以借鉴、推广应用。

    作者:张国州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链切除术麻醉1例

    手足多汗症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多汗疾病[1],可能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内分泌失调或焦虑性疾病等引起,但主要原因是机体交感神经兴奋性过高,汗液分泌超过机体正常需要,好发部位常见于上肢、头颈部、腋窝等,对日常生活产生影响。目前,多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2]。现将采用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链切除术治疗手足多汗症报道如下。

    作者:张雅暮;张永国;何锴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参麦注射液不良反应159例报告分析

    参麦注射液是由红参和麦冬经提取制成的中药注射剂,具有益气固脱,养阴生津,生脉的功效。用于治疗气阴两虚型休克、冠心病、病毒性心肌炎、慢性肺心病、粒细胞减少症,能强心升压,改善冠脉流量,增加机体耐缺氧能力,减少心肌耗氧量,并有保护﹑修复心肌细胞及一定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可提高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与化疗药物合用时,有一定非增效作用,并能减少化疗药物所引起的毒副反应[1]。

    作者:梁小丽;胡东梅;孙银华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快速行走运动疗法用于血脂异常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快速行走运动疗法用于血脂异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确诊血脂异常患者10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500例。对照组除常规健康教育外不进行任何干预;干预组实施运动疗法干预,比较2组干预前及干预24周后血脂水平、体质量指数测量及平均体脂率等指标。结果24周后2组血脂水平均较干预前下降,且接受快速行走运动疗法的干预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2组体质量指数与平均体脂率均较干预前下降,且干预组下降更为明显( P<0.05)。结论快速行走运动疗法用于血脂异常治疗,可有效改善其血脂水平、体质量指数及平均体脂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池煜霞;许艺惠;黄慧雯;尹莲花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枸橼酸西地那非联合性感集中训练治疗新婚男性勃起障碍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枸橼酸西地那非联合性感集中训练对新婚男性勃起障碍( ED)的疗效。方法选取ED患者75例,随机分为枸橼酸西地那非组、性感集中训练组和联合组,每组25例。枸橼酸西地那非组给予枸橼酸西地那非治疗,性感集中训练组给予性感集中训练,联合组给予枸橼酸西地那非联合性感集中训练。治疗8周后观察3组国际勃起功能指数评分(IIEF-5)、勃起质量量表(EQS)评分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IIEF-5及EQS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枸橼酸西地那非组总有效率高于性感集中训练组和联合组(P<0.05)。结论枸橼酸西地那非联合性感集中训练可有效改善新婚男性的性功能障碍。

    作者:孙雄会;赵海霞;邸海燕;杨大中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液治疗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液( rhGH)治疗儿童生长激素缺乏症( GH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42例GHD患儿为研究组,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儿童42例为对照组。对照组未采取任何干预措施,研究组于每晚睡前30min皮下注射rhGH。观察研究组生长速度、体质量、身高、骨龄的变化情况,比较2组骨转换与生长因子水平,记录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生长速度、体质量、身高、骨龄及骨转换、生长因子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骨转换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儿肝肾功能与血尿常规在治疗期间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rhGH治疗GHD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可以有效改善GHD患儿的生长发育状况。

    作者:宋青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七氟醚吸入麻醉用于婴幼儿电子胃镜检查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七氟醚吸入麻醉用于婴幼儿电子胃镜检查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行电子胃镜检查的婴幼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全凭静脉麻醉,观察组予七氟醚吸入麻醉。观察2组血流动力学、麻醉情况、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插管前至术毕MAP、SpO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插管后5min、15min及术毕时HR水平与插管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插管后5min、15min时HR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睁眼、定向力恢复、出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00%,低于对照组的33.33%(P<0.05)。结论七氟醚吸入麻醉用于婴幼儿电子胃镜检查效果优异,对患儿血流动力学影响及不良反应均较小,易为患儿及其家属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吉平;时文俊;黄海文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造血干细胞自身抗体测定在全血细胞减少症中的变化

    目的:观察造血干细胞自身抗体测定在全血细胞减少症中的变化。方法选择就诊的42例全血细胞减少的患者,实施骨髓单个细胞库姆试验或流式细胞术检测,对疾病进行分型,并分析造血干细胞自身抗体与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的相关性。结果42例患者血常规均异常,其中16例患者为再生障碍性贫血,11例为急性白血病,6例为肝脾亢进,9例为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所有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的患者造血干细胞自身抗体检测均阳性。结论造血干细胞自身抗体检测有助于对全血细胞减少症的鉴别,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缪韦韦;沙信山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中药材连翘道地性的分子生物学分析

    道地药材概念的依据是药材的质量高低及产地特征[1]。资料显示,近年来道地药材,尤其以连翘(双黄连制剂的主要原材料)为代表的药材出现诸多质量方面问题,既严重影响中药材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又影响到中医临床用药的安全性[2]。故医界对连翘的化学成分进行深度分析,并建立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3]。笔者用随机扩增多态DNA( RAPD)方法研究山西安泽、长治以及平顺等3个地区种植的中药材连翘的道地性,与此同时采用高性能液体色谱( HPLC)方法及WAGNER计算方法检测连翘中的甙含量指标。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璐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瑞芬太尼静脉快通道麻醉用于骨关节脱位复位术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静脉快通道麻醉用于骨关节脱位复位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骨关节脱位复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麻醉药物不同分为芬太尼组与瑞芬太尼组各35例。芬太尼组予芬太尼静脉快通道麻醉,瑞芬太尼组予瑞芬太尼静脉快通道麻醉。比较2组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相关时间及患者平均动脉压和心率。结果瑞芬太尼组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芬太尼组(P<0.01)2;组手术前与用药后1min的平均动脉压与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术中10min与术后5min的平均动脉压与心率均升高,但瑞芬太尼组提升幅度较芬太尼组低(P<0.05);瑞芬太尼组治疗相关时间均短于芬太尼组(P<0.01)。结论瑞芬太尼静脉快通道麻醉用于骨关节脱位复位术,麻醉效果好,不良反应少,血流动力学稳定,苏醒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方燕;朱凤琴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分娩球加健康指导对促进自然分娩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分娩球加健康指导促进自然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产妇78例,按助产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助产方式,观察组选用分娩球加健康指导方式,比较2组产妇分娩方式的差异。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为94.87%,高于对照组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应用分娩球加健康指导促进自然分娩效果较好,且安全性高。

    作者:石照娣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外伤性弥漫性脑萎缩的临床特征

    外伤后脑萎缩是患者在脑组织严重受损后,如大片脑挫裂伤、白质内血肿、持续性脑水肿或脑积水及脑外伤后引发缺血缺氧性病变,进而发生外伤后脑萎缩[1]。因此,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总结,可为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现对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外伤后脑萎缩患者40例,分析其临床特征,报道如下。

    作者:许红利;李小战;李小利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放射粒子125I植入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放射粒子125 I植入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予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 SOX方案)化疗,观察组先予放射性125 I粒子植入,植入粒子后5d进行化疗,化疗方案同对照组。观察2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远期疗效(2年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1.4%,高于对照组的51.2%(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虽高于对照组,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结果显示观察组2年生存率为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1.5%( P<0.05)。结论放射粒子125 I植入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可显著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延长患者2年生存率,且不增加患者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占伟;赵磊;魏东耀;赵冲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复发性尿路感染的细菌检测和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复发性尿路感染的细菌检验和药敏试验结果。方法选择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140例,行尿液细菌培养以及药敏试验,根据结果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结果140例中,尿细菌检测阳性50例(35.7%,大肠埃希菌40例,粪肠球菌6例,肺炎克雷伯菌4例),合并支原体感染8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1%。细菌培养呈阳性的患者治疗期、巩固期、维持期以及总疗程与细菌培养阴性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结合药敏试验结果对复发性尿路感染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可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张艳丽 刊期: 2016年第26期

  • 无痛胃镜联合肠镜检查并发症发生原因分析及护理

    无痛胃镜联合肠镜检查是指在常规胃镜联合肠镜检查时通过静脉注射镇静、镇痛或麻醉药,使被检查者处于麻醉状态下接受检查,待检查操作完成、患者意识恢复清醒后,对整个检查过程无痛苦感觉的临床操作技术[1]。无痛胃镜联合肠镜检查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性高、患者无痛苦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消化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2]。本文对2014年11月-2015年10月接受无痛胃镜联合肠镜检查的1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延辉 刊期: 2016年第26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