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锋
目的:比较两种剂型更昔洛韦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常熟市中医院收治的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疾病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更昔洛韦滴眼液滴眼,治疗组患者采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滴眼。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畏光等角膜炎症状消失时间、药物治疗时间、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角膜病变评分和眼部症状评分改善幅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疼痛畏光等角膜炎症状消失时间和药物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角膜病变、眼部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角膜病变、眼部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角膜病变、眼部症状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更昔洛韦眼用凝胶较更昔洛韦滴眼液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更加明显,具有治疗时间短、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作者:贾晓兰;陆骏麒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凝血纤溶指标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中的变化规律及其与血气分析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本部)收治的69例 AECO-PD 患者为 AECOPD 组,根据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将患者分为呼吸衰竭组47例与无呼吸衰竭组22例。选取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比较 AECOPD 组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D -二聚体水平,并分析 AECOPD 组患者纤维蛋白原、D -二聚体水平与血气分析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AECOPD 组(呼吸衰竭组、无呼吸衰竭组)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及 D -二聚体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呼吸衰竭组患者纤维蛋白原及 D -二聚体水平高于无呼吸衰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ECOPD 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与动脉血氧分压( PaO2)呈负相关,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呈正相关(r =-0.463、0.582,P ﹤0.05)。D -二聚体水平与 PaO2呈负相关,与PaCO2呈正相关(r =-0.548、0.671,P ﹤0.05)。结论 AECOPD 患者伴有凝血纤溶功能异常,抗凝治疗可能对其病情改善有益。
作者:陈颖;徐国鹏;徐晓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快速血糖仪与常规生化仪临床检测血糖的结果差异。方法选择山西省汾阳医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86例急诊患者,均由同一组技术相当的操作人员抽取空腹肘部静脉血、末梢血,同时采用常规生化仪与快速血糖仪检测血糖值,记录并比较两种检测方式所得结果。结果两种检测方式单次血糖值检验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种检测方式多次检测准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种检测方式毛细血管血糖、静脉血血糖、血浆葡萄糖与血清葡萄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快速血糖仪与常规生化仪检测血糖结果比较无差异,但相对而言快速血糖仪操作更加简单、价格更加低廉,检测效率高。
作者:徐林萍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血清5'核苷酸酶(5'- NT)、α- L -岩藻糖苷酶(AFU)、碱性磷酸酶(ALP)和γ-谷氨酰转移酶(GGT)检测在肝胆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5年6月泰和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肝胆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疾病类型分为肝胆管结石组19例,慢性肝炎组18例,胆汁淤积肝炎组17例,肝炎后肝硬化组17例,胆囊结石组16例,原发性肝癌组15例。选取2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不同肝胆疾病患者与对照组血清样本中5'- NT、AFU、ALP 和 GGT 水平及阳性率。结果肝胆管结石组、胆汁淤积肝炎组、肝炎后肝硬化组、胆囊结石组、原发性肝癌组患者血清5'- NT、AFU、ALP 和 GGT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慢性肝炎组 AFU 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四项联合检测阳性率高于血清酶单项检测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清5'- NT、AFU、ALP 和 GGT 可作为肝胆疾病诊断的重要指标,联合检测有利于肝胆疾病的诊断和鉴别。
作者:肖叙平 刊期: 2016年第27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田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利多卡因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心电图检查结果恢复正常时间、治疗时间、临床疗效、治疗前后 P - R 期间和 Q - T 期间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心电图检查结果恢复正常时间、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 P - R 间期、Q - T 间期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治疗组 P - R 间期、Q - T 间期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 P - R 间期、Q -T 间期长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缩短治疗时间,改善心律,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何映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分析溧阳市人民医院病区用麻醉药品剩余情况及精细化管理。方法选取溧阳市人民医院2013—2015年涉及830例病区麻醉药品患者处方2312张,回顾分析病区麻醉药品使用者一般资料和药品剩余情况。结果不同性别和年龄段病区患者麻醉药品使用者数量及不同药物类型和使用剂量的麻醉药品的总体使用和剩余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主要麻醉药品剩余量很小,用药合理;不同年龄段患者及不同种类、不同剂量规格的病区用麻醉药品均存在一定的剩余可能,在病区麻醉药品剩余管理中应实现精细化管理措施,可提高剩余麻醉药品管理水平。
作者:潘正国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 SWOT 分析法在药剂科改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扬州市江都人民医院应用 SWOT 分析法前的处方2000张,患者300例;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本院应用 SWOT分析法后的处方2000张,患者300例。本院药剂科于2014年1月全面实施 SWOT 分析法,比较应用 SWOT 分析法前后抗菌药物使用率、注射剂药物使用率及每个处方药物种类数及患者满意评分、满意率。结果 SWOT 应用后抗菌药物使用率、注射剂药物使用率、每份处方药物种类数低于 SWOT 应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SWOT 应用后满意评分、满意率高于 SWOT 应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药剂科应用 SWOT 分析法可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及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和工作质量。
作者:仇为民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5年8月江西省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收治的行手术患者140例,按不同护理方式分成常规组与干预组,各70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基础护理,干预组患者给予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干预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肖斌艳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观察小剂量多巴胺治疗新生儿窒息后肾损害的效果。方法选取禹州市人民医院2015年10月—2016年2月收治的新生儿窒息患儿4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吸氧、抗感染、降颅压、维持血容量、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维持脑灌注量等),若患儿出现无尿或少尿现象,给予呋塞米治疗,观察组给予小剂量多巴胺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排尿量、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水平、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排尿正常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儿 Cr、BUN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 Cr、BUN 水平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小剂量多巴胺治疗新生儿窒息后肾损害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儿肾功能,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李自锋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11月绵阳巿中医医院急诊收入的72例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利多卡因等基础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胺碘酮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的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
作者:唐英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6年3月弋阳县中医院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8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硫酸镁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小剂量阿司匹林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变化情况〔收缩压、尿蛋白水平、动脉阻力指数(RI)〕、并发症发生情况、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收缩压、尿蛋白水平、RI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尿蛋白水平、RI 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者活动能力、心理状态、社会能力、总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邹冬兰;吴晓琴;张琼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蒲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支气管肺炎患儿300例。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儿住院时间、医疗费用、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提高满意度。
作者:曹丽花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比较肝炎后肝硬化和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选取福州市第二医院2013年3月—2016年2月收治的肝硬化患者210例,根据疾病类型分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VC)组126例与酒精性肝硬化(AC)84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病程等)、临床症状及体征(包括面容、腹腔积液、肝区疼痛、腹胀、水肿等症状)、辅助检查〔γ谷氨酰转移酶(γ- G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平均红细胞容积(MCV)、碱性磷酸酶(ALP)、白球比(A/ G)、总胆红素(TBIL),肝右叶斜径〕及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 UGB)、肝肾综合征( HRS)、原发性肝癌( HCC)、肝性脑病( HE)、自发性腹膜炎(SBP)等〕。结果 AC 组患者男性占比高于女性,且高于 VC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C 组年龄低于VC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VC 组患者蜘蛛痣、面部毛细血管扩张、肝掌、男性乳房发育、肝肿大发生率低于 AC 组,面色晦暗、脾肿大发生率高于 AC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VC 组患者γ- GT、AST/ ALT、ALP、MCV、肝右叶斜径低于 AC 组,两组患者 A/ G、TBIL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VC 患者 HCC 发生率高于 AC 组,SBP 低于 AC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者 UGB、HRS、HE 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结合 VC 和 AC 患者各自的临床特征,予以目的明确的防治措施,能够获得较为理想的防治效果。
作者:许艺容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手术麻醉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宜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行择期手术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4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3例。治疗组应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维持麻醉,对照组单纯采取异丙酚维持麻醉。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包括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心率(HR)〕、用药剂量、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术毕即刻、拔管时及拔管后的 BDP、SBP 和 HR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硝酸甘油用量、艾司洛尔用量均小于对照组,而拔管时间与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手术患者采取异丙酚、瑞芬太尼联合方案,可减少硝酸甘油、艾司洛尔的用量,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并缩短拔管、苏醒时间,安全性较高,可作为老年高血压手术患者首选麻醉方案。
作者:雷怀彪;黄爱莲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分析抗菌药在妇产科患者临床治疗中的作用及使用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0月乾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妇产科疾病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患者所使用的各种抗菌药、具体剂量、应用效果、具体使用时间以及联合用药情况等。结果88例患者使用的抗菌药类别主要包括甲硝唑类、青霉素类以及头孢类等,其中常用药物包括甲硝唑、青霉素、头孢曲松及阿奇霉素等,以甲硝唑的使用率高。88例患者中40例为预防性用药,占45.5%,其余48例患者为治疗用药。其中一联用药占20.5%,二联用药占62.5%,三联用药占13.6%,滥用抗菌药占3.4%。结论抗菌药在妇产科患者临床治疗中可获得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易出现滥用现象,卫生部门应严格监督、管理抗菌药的使用,降低不合理用药行为发生率。
作者:王平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通过分析氨氯地平的药理作用探究氨氯地平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6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使用氨氯地平治疗的60例患者为试验组,选取同期使用常规药物治疗的60例患者为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对照组心力衰竭患者给予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联合呋塞米注射液(速尿)治疗;心绞痛患者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治疗;高血压患者给予盐酸维拉帕米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高血压患者、心绞痛患者、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有意义( P ﹤0.05)。结论氨氯地平可以通过松弛血管平滑肌及心肌,扩张外周血管,降低全身血管阻力、改善心肌缺血、减低外周血管阻力,不仅可以起到降压的作用还可以保护心脏和靶器官,逆转靶器官损害,且与地尔硫卓艹类有着相同的治疗心绞痛作用,氨氯地平药效发挥缓慢,持续时间长,不良反应少,故而,氨氯地平对于治疗高血压、心绞痛及心力衰竭有着更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赖谋锋;盛向远;左慧俐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东海县中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5例。试验组患者给予丹红注射液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丹参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情况、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7、14、60d 试验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试验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尿液和肝肾功能检查结果未变化,试验组患者血脂和血糖水平明显下降,经后期观察,未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死可有效降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
作者:郭娟娟 刊期: 2016年第27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四川大学华西广安医院2014年3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00例合并负性情绪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将其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100例无负性情绪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焦虑抑郁量表(HADS)对患者焦虑抑郁程度进行判定,了解患者负性情绪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心理状况、生理情况、睡眠质量、身体抵抗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以负性情绪为自变量,心理因素(良好=0,不良=1)、环境因素(无=0,有=1)、生理因素(无=0,有=1)、睡眠质量(良好=0,不良=1)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理因素、环境因素是负性情绪的保护因素,生理因素、睡眠质量是负性情绪的危险因素(P ﹤0.05)。结论心理因素、环境因素是老年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的保护因素,生理因素、睡眠质量是负性情绪的危险因素,开展对症干预措施,可不断强化患者依从性,鼓励家属参与,以全面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白均;王晓书;唐媛媛;魏倩 刊期: 2016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