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扬;陈志添;萨本仲
目的:探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手术麻醉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宜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行择期手术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4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3例。治疗组应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维持麻醉,对照组单纯采取异丙酚维持麻醉。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包括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心率(HR)〕、用药剂量、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术毕即刻、拔管时及拔管后的 BDP、SBP 和 HR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硝酸甘油用量、艾司洛尔用量均小于对照组,而拔管时间与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手术患者采取异丙酚、瑞芬太尼联合方案,可减少硝酸甘油、艾司洛尔的用量,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并缩短拔管、苏醒时间,安全性较高,可作为老年高血压手术患者首选麻醉方案。
作者:雷怀彪;黄爱莲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东海县中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5例。试验组患者给予丹红注射液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丹参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情况、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7、14、60d 试验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试验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尿液和肝肾功能检查结果未变化,试验组患者血脂和血糖水平明显下降,经后期观察,未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死可有效降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
作者:郭娟娟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比较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三垛中心卫生院司徒分院于2013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84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泮托拉唑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泮托拉唑较奥美拉唑治疗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更加明显,可有效缓解患者出血症状。
作者:张定海 刊期: 2016年第27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婺源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血管性痴呆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吡拉西坦治疗,观察组采用吡拉西坦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长谷川痴呆量表(HDS)评分、简易智能评定量表(MMSE)评分。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经颅多普勒超声和脑电图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 ADL、HDS、MMSE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 ADL、HDS、MMSE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颈内动脉系和椎基底动脉系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椎动脉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大脑前动脉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颈内动脉系和椎基底动脉系血流速度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脑电图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α波幅、α波频、θ波频高于治疗前,θ波幅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心络胶囊可有效治疗血管性痴呆,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
作者:江敬伟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通过分析氨氯地平的药理作用探究氨氯地平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6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使用氨氯地平治疗的60例患者为试验组,选取同期使用常规药物治疗的60例患者为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对照组心力衰竭患者给予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联合呋塞米注射液(速尿)治疗;心绞痛患者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治疗;高血压患者给予盐酸维拉帕米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高血压患者、心绞痛患者、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有意义( P ﹤0.05)。结论氨氯地平可以通过松弛血管平滑肌及心肌,扩张外周血管,降低全身血管阻力、改善心肌缺血、减低外周血管阻力,不仅可以起到降压的作用还可以保护心脏和靶器官,逆转靶器官损害,且与地尔硫卓艹类有着相同的治疗心绞痛作用,氨氯地平药效发挥缓慢,持续时间长,不良反应少,故而,氨氯地平对于治疗高血压、心绞痛及心力衰竭有着更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赖谋锋;盛向远;左慧俐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 SWOT 分析法在药剂科改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扬州市江都人民医院应用 SWOT 分析法前的处方2000张,患者300例;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本院应用 SWOT分析法后的处方2000张,患者300例。本院药剂科于2014年1月全面实施 SWOT 分析法,比较应用 SWOT 分析法前后抗菌药物使用率、注射剂药物使用率及每个处方药物种类数及患者满意评分、满意率。结果 SWOT 应用后抗菌药物使用率、注射剂药物使用率、每份处方药物种类数低于 SWOT 应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SWOT 应用后满意评分、满意率高于 SWOT 应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药剂科应用 SWOT 分析法可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及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和工作质量。
作者:仇为民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伏立康唑治疗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1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6例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氟康唑治疗,观察组给予伏立康唑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 FVC)〕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FVC、FEV1及 FEV1/ FVC 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使用伏立康唑治疗,可有效改善其肺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少,具有较高安全性。
作者:赵振波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10月柘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患者手术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两组患者均进行1年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首次下地时间、术后疼痛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后首次下地时间、术后疼痛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者总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均随访1年,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康振兴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究连花清瘟胶囊联合磷酸奥司他韦(达菲)治疗流行性感冒(流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上海市嘉定区华亭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5年10月—2016年4月收治的流感患者126例,随机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63例。参照组患者予以达菲治疗,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联合连花清瘟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症状(发热、全身酸痛、头痛、流涕、咳嗽)消失时间、不良反应(恶心、轻微腹泻、神经系统症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发热、全身酸痛、头痛、流涕、咳嗽消失时间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连花清瘟胶囊联合达菲治疗流感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缩短患者症状消失时间,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李刚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高安市中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成参照组与试验组,各50例。参照组患者给予瑞格列奈治疗,试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上给予甘精胰岛素进行辅助性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及空腹血糖、餐后2h 血糖水平。结果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h 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 血糖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控制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2h 血糖水平。
作者:李明;潘海英;李骏宇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评估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的作用。方法选择三明市第二医院呼吸内科2015年6—12月 AECOPD 住院患者41例作为 AECOPD 组,对照组选择同期三明市第二医院体检中心,无基础性疾病且肺功能正常者43例。测定 AECOPD 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 FeNO 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预计值(FEV1%)。结果治疗后 AECOPD 组患者 FeNO 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后 AECOPD 组患者 FeNO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AECOPD 组患者 FeNO 在不同肺功能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FeNO 为一种无创、便捷的检查手段,可作为气道反应嗜酸性炎症指标在气道炎性疾病诊断、治疗及疗效判断上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黄若新;郑迎春;赖世芳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比较两种剂型更昔洛韦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常熟市中医院收治的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疾病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更昔洛韦滴眼液滴眼,治疗组患者采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滴眼。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畏光等角膜炎症状消失时间、药物治疗时间、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角膜病变评分和眼部症状评分改善幅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疼痛畏光等角膜炎症状消失时间和药物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角膜病变、眼部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角膜病变、眼部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角膜病变、眼部症状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更昔洛韦眼用凝胶较更昔洛韦滴眼液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更加明显,具有治疗时间短、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作者:贾晓兰;陆骏麒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会昌县皮肤性病防治所2014年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慢性荨麻疹患者84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西替利嗪治疗,观察组给予地氯雷他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确切,能够对患者症状起到良好的干预作用,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陈繁斌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观察小剂量多巴胺治疗新生儿窒息后肾损害的效果。方法选取禹州市人民医院2015年10月—2016年2月收治的新生儿窒息患儿4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吸氧、抗感染、降颅压、维持血容量、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维持脑灌注量等),若患儿出现无尿或少尿现象,给予呋塞米治疗,观察组给予小剂量多巴胺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排尿量、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水平、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排尿正常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儿 Cr、BUN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 Cr、BUN 水平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小剂量多巴胺治疗新生儿窒息后肾损害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儿肾功能,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李自锋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蒲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支气管肺炎患儿300例。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儿住院时间、医疗费用、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提高满意度。
作者:曹丽花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 CT 联合 MRI 检查在肺癌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8月德阳市人民医院接收的经 X 线诊断的120例肺癌患者,并通过病理检查确诊为80例肺癌患者。分别采用 CT、MRI、CT 联合 MRI 以及病理诊断方法进行诊断。比较 CT、MRI 及 CT 联合 MRI 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CT 联合 MRI 诊断在灵敏度及特异性均高于单纯的 CT 诊断或者 MRI 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肺癌患者在早期临床诊断中采用 CT 联合 MRI 诊断方法,可明显提高疾病的诊断率,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曾茹雪;黄文;邹庆;钟辉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低剂量雌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及其对患者体内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鄢陵县中心医院2015年3月—2016年1月收治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醋酸甲羟孕酮治疗,观察组给予戊酸雌二醇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更年期综合征(Kupperman)评分、体内激素〔包括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激素(FSH)〕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潮红潮热、盗汗、体力下降、肌肉疼痛、记忆力下降、失眠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潮红潮热、盗汗、体力下降、肌肉疼痛、记忆力下降、失眠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 E2、LH、FSH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E2水平高于对照组,LH、FSH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实施低剂量雌激素替代疗法,可有效改善患者更年期综合征症状及体内激素水平,安全性高,治疗效果明显。
作者:梁彩平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田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利多卡因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心电图检查结果恢复正常时间、治疗时间、临床疗效、治疗前后 P - R 期间和 Q - T 期间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心电图检查结果恢复正常时间、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 P - R 间期、Q - T 间期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治疗组 P - R 间期、Q - T 间期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 P - R 间期、Q -T 间期长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缩短治疗时间,改善心律,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何映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究胸腺肽α-1辅助治疗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上高县翰堂卫生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助应用胸腺肽α-1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 FVC)。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 PaO2、FEV1及 FEV1/ FVC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 PaO2、FEV1及 FEV1/ FVC 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胸腺肽α-1辅助治疗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明显,可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使疾病得到有效控制,降低疾病发病率。
作者:黄淼根 刊期: 2016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