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映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预防和治疗创伤后膝关节僵硬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福建省福州市第二医院2015年4—7月收治的创伤后单膝关节僵硬患者50例。按照就诊顺序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5例。患者均进行膝关节康复运动训练和干扰电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口服孟鲁司特钠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第2、3、4周关节僵硬指标〔由改良数字评分法(VAS)评估〕、关节活动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 VAS 评分和关节活动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第2、3、4周治疗组患者 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关节活动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患者治疗后均未出现关节感染、关节血肿、下肢深静脉血栓等严重并发症。治疗组患者中发生不良反应1例,停药后症状缓解。结论孟鲁司特预防和治疗创伤后膝关节僵硬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关节僵硬程度,提高活动范围,且安全性高。
作者:梁杰;林琳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方式在妊高征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扶沟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妊高征产妇86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优质护理模式。比较两组产妇血压水平变化情况、先兆子痫与子痫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并比较两组新生儿 Apgar 评分和体质量。结果干预后研究组产妇舒张压、收缩压、先兆子痫及子痫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新生儿 Apgar 评分与体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妊高征产妇采用优质护理方式,可有效提高分娩质量及新生儿体质量,产妇满意度高,且并发症少。
作者:张淑敏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药物结合心理治疗产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厦门市仙岳医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初产妇产后抑郁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心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Beck 抑郁问卷(BDI)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 HAMD、BDI 评分低于对照组,生理状况、心理状况、功能和生活质量总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药物结合心理治疗产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患者抑郁情绪,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陈贵兵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伏立康唑治疗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1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6例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氟康唑治疗,观察组给予伏立康唑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 FVC)〕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FVC、FEV1及 FEV1/ FVC 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使用伏立康唑治疗,可有效改善其肺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少,具有较高安全性。
作者:赵振波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10月柘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患者手术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两组患者均进行1年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首次下地时间、术后疼痛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后首次下地时间、术后疼痛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者总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均随访1年,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康振兴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围术期综合手术治疗凶险型前置胎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5月—2015年10月遂宁市中心医院收治的59例凶险型前置胎盘围术期患者,根据临床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24h 出血量、住院时间、子宫切除率及新生儿窒息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24h 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子宫切除率、新生儿窒息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行围术期综合治疗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控制术后出血量,降低患者子宫切除率,此种手术方法安全可行。
作者:银杉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比较两种剂型更昔洛韦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常熟市中医院收治的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疾病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更昔洛韦滴眼液滴眼,治疗组患者采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滴眼。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畏光等角膜炎症状消失时间、药物治疗时间、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角膜病变评分和眼部症状评分改善幅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疼痛畏光等角膜炎症状消失时间和药物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角膜病变、眼部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角膜病变、眼部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角膜病变、眼部症状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更昔洛韦眼用凝胶较更昔洛韦滴眼液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更加明显,具有治疗时间短、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作者:贾晓兰;陆骏麒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分析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南召县中医院于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52例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52例单纯肺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临床症状、心电图和胸部 X 线检查结果,分析疾病临床特点。结果观察组患者吸烟率、糖尿病、高血压及高脂血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右心衰竭、心律失常、肺部感染及阵发性呼吸困难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者房室传导阻滞、陈旧性心肌梗死、心房纤颤及 ST - T 改变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单纯性左心室增大、两心室增大及主动脉钙化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肺心病合并冠心病具有特征性的临床症状、心电图和影像学特点,在临床上应综合分析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特点,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尚广军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利拉鲁肽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绵阳市中医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利拉鲁肽0.6mg/次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利拉鲁肽1.2mg/次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血糖恢复正常时间、心电图检查结果恢复正常时间、治疗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血糖水平恢复正常时间、心电图检查结果恢复正常时间、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利拉鲁肽1.2mg/次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加明显,同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作者:周径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对甲状腺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南乐县人民医院2014年6月—2016年2月行甲状腺手术患者85例,按照麻醉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n =40)和对照组(n =45),观察组患者给予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对照组患者给予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统计不同时刻(t1:麻醉前;t2:气管插管后;t3:切皮后;t4:腺体切除后;t5:气管拔管后)两组患者的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心率(HR)、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清醒时间及麻醉期间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DBP、SBP、HR 时间和方法间无交互作用(P ﹥0.05);时间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 t1、t2、t3、t4、t5时刻 DBP、SBP、HR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 t2、t3、t4、t5时刻 DBP、SBP、HR 与 t1时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 t3、t4时刻 DBP、SBP、HR 与 t1时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完全清醒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对甲状腺手术患者机体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小。
作者:屈惠然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地佐辛联合丙泊酚用于门诊无痛胃镜检查的麻醉效果,探讨地佐辛的合理剂量。方法选取择期接受胃镜检查且同意行静脉麻醉患者100例,随机分为 D1、D2、D3、F 组,各25例。D1组给予地佐辛50ug/ kg,D2组地佐辛100ug/ kg,D3组地佐辛150ug/ kg,F 组给予芬太尼1ug/ kg。4组患者均给予丙泊酚1~2mg/ kg 以100mg/ min 静脉注射,待睫毛反射消失后开始进镜检查,术中根据患者检查情况追加丙泊酚20~50mg/次。比较4组患者入室时(T0)、睫毛反射消失时(T1)、检查结束时(T2)、患者清醒后(T3)的 MAP、心率(HR)和射血氧饱和度(SpO2)及开始给予丙泊酚到睫毛反射消失时间、胃镜检查时间、丙泊酚使用总量、清醒时间(停止给丙泊酚到检查结束后指令睁眼的时间)、离开恢复室时间(检查结束到离开恢复室时间)。观察4组患者给予丙泊酚时患者躁动、术中呼吸抑制、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并发症。结果 MAP、HR、SpO2时间与方法间有交互作用(P ﹤0.05);MAP、HR、SpO2时间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MAP、HR、SpO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T1时4组患者 MAP 低于 T0时,T1时 D1组 MAP 低于 D2、D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T1时 F 组 SpO2低于 D1、D2、D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D1组患者丙泊酚使用总量多于其他3组,D3组患者清醒时间长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4组患者睫毛反射消失时间、胃镜检查时间、离开恢复室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F 组给丙泊酚时患者躁动、术中呼吸抑制、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4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100ug/ kg 地佐辛联合丙泊酚用于门诊无痛胃镜检查时呼吸抑制、恶心呕吐、躁动等不良反应少,血流动力学稳定,不延长苏醒时间,是适宜剂量。
作者:赵明;秦树国;陈文丽;哈斯;刘森;周颖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究连花清瘟胶囊联合磷酸奥司他韦(达菲)治疗流行性感冒(流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上海市嘉定区华亭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5年10月—2016年4月收治的流感患者126例,随机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63例。参照组患者予以达菲治疗,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联合连花清瘟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症状(发热、全身酸痛、头痛、流涕、咳嗽)消失时间、不良反应(恶心、轻微腹泻、神经系统症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发热、全身酸痛、头痛、流涕、咳嗽消失时间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连花清瘟胶囊联合达菲治疗流感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缩短患者症状消失时间,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李刚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分析急性阑尾炎误诊为肠梗阻的原因及临床治疗。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青原区值夏中心卫生院接收的被外院误诊为肠梗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24例。分析急性阑尾炎患者误诊为肠梗阻的原因,统计分析患者治疗相关情况。结果11例患者由于年龄较小,不能清晰表达症状造成误诊;7例患者由于感觉迟钝,体征存在偏差误诊;6例患者由于病程较长误诊。24例患者经手术治疗,临床症状基本得到缓解,术后排气时间2~5d,平均术后排气时间(3.6±0.6)d;住院时间6~16d,平均住院时间(11.8±0.6)d。手术证实,24例患者包括坏疽性穿孔性阑尾炎4例,阑尾周围脓肿12例,化脓性阑尾炎8例。结论部分急性阑尾炎患者因其临床症状与肠梗阻相似,易造成误诊,及时纠正并予以早期手术治疗,可尽快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减少误诊造成的伤害。
作者:胡爱平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评估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的作用。方法选择三明市第二医院呼吸内科2015年6—12月 AECOPD 住院患者41例作为 AECOPD 组,对照组选择同期三明市第二医院体检中心,无基础性疾病且肺功能正常者43例。测定 AECOPD 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 FeNO 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预计值(FEV1%)。结果治疗后 AECOPD 组患者 FeNO 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后 AECOPD 组患者 FeNO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AECOPD 组患者 FeNO 在不同肺功能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FeNO 为一种无创、便捷的检查手段,可作为气道反应嗜酸性炎症指标在气道炎性疾病诊断、治疗及疗效判断上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黄若新;郑迎春;赖世芳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四川大学华西广安医院2014年3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00例合并负性情绪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将其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100例无负性情绪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焦虑抑郁量表(HADS)对患者焦虑抑郁程度进行判定,了解患者负性情绪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心理状况、生理情况、睡眠质量、身体抵抗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以负性情绪为自变量,心理因素(良好=0,不良=1)、环境因素(无=0,有=1)、生理因素(无=0,有=1)、睡眠质量(良好=0,不良=1)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理因素、环境因素是负性情绪的保护因素,生理因素、睡眠质量是负性情绪的危险因素(P ﹤0.05)。结论心理因素、环境因素是老年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的保护因素,生理因素、睡眠质量是负性情绪的危险因素,开展对症干预措施,可不断强化患者依从性,鼓励家属参与,以全面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白均;王晓书;唐媛媛;魏倩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观察小剂量多巴胺治疗新生儿窒息后肾损害的效果。方法选取禹州市人民医院2015年10月—2016年2月收治的新生儿窒息患儿4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吸氧、抗感染、降颅压、维持血容量、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维持脑灌注量等),若患儿出现无尿或少尿现象,给予呋塞米治疗,观察组给予小剂量多巴胺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排尿量、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水平、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排尿正常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儿 Cr、BUN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 Cr、BUN 水平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小剂量多巴胺治疗新生儿窒息后肾损害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儿肾功能,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李自锋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6年3月弋阳县中医院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8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硫酸镁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小剂量阿司匹林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变化情况〔收缩压、尿蛋白水平、动脉阻力指数(RI)〕、并发症发生情况、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收缩压、尿蛋白水平、RI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尿蛋白水平、RI 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者活动能力、心理状态、社会能力、总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邹冬兰;吴晓琴;张琼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比较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不同治疗时间治疗脓毒症急性肾衰竭的疗效。方法选取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2011年1月—2015年5月收治的脓毒症急性肾衰竭患者44例,并根据其 CRRT 治疗时间的不同分为短时间组与长时间组,每组22例。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记录两组患者的尿素氮、肌酐、心率、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进入多尿期及肌酐恢复正常的时间等指标。记录两组患者死亡、存活、肾功能稳定的人数。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尿素氮、肌酐、心率、APACHEⅡ评分、进入多尿期及肌酐恢复正常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存活率、肾功能稳定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CRRT 短时间与长时间治疗脓毒症急性肾衰竭的疗效相当。
作者:王函;李清初;李康慧;陆明;黄巍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鹤壁市中医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96例,随机分为单一组与联合组,各48例。单一组患者予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联合组患者予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与噻托溴铵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肺通气功能指标(PEF)及 FEV1与FVC 的比值(FEV1/ FVC)、FEV1占预测值百分比(FEV1%)〕、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联合组 FEV1、FEV1/ FVC、PEF、FEV1%高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布地奈德福莫特罗与噻托溴铵联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肺功能,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魏新吉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婺源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血管性痴呆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吡拉西坦治疗,观察组采用吡拉西坦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长谷川痴呆量表(HDS)评分、简易智能评定量表(MMSE)评分。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经颅多普勒超声和脑电图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 ADL、HDS、MMSE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 ADL、HDS、MMSE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颈内动脉系和椎基底动脉系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椎动脉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大脑前动脉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颈内动脉系和椎基底动脉系血流速度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脑电图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α波幅、α波频、θ波频高于治疗前,θ波幅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心络胶囊可有效治疗血管性痴呆,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
作者:江敬伟 刊期: 2016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