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翩翩;赖可可;杨谦
目的:比较2种方法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92例随机分为甲、乙组各46例。甲组给予恩替卡韦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乙组给予替比夫定治疗。检测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相关指标,比较2组HBV DNA转阴率及HBeAg血清转换率。结果经48周治疗,2组患者血清白蛋白( ALB)、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均上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水平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后ALB、ALT、TBIL及PTA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12、24、48周HBV DNA转阴率、HBeAg血清转换率逐渐升高,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临床治疗中,恩替卡韦联合阿德福韦酯与替比夫定单用均能明显改善肝功能,疗效相当,联合用药不比单独用药效果明显。
作者:李丰;池宏亮;陈江平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分析早产儿颅脑超声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该院出生的104例新生儿,其中早产儿和足月新生儿各52例,分别作为早产组和足月组。2组新生儿均行颅脑超声检查,观察2组新生儿检查结果,并进行随诊记录。结果2组新生儿在出生3~5d内行颅脑超声检查结果发现,早产组颅脑超声异常检出率为44.2%明显高于足月组的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26例颅脑超声异常新生儿进行复查及治疗,后期随访发现脑积水2例,运动障碍1例,死亡2例。结论对早产儿进行颅脑超声检查可较早地发现早产儿颅内病变,做起到早发现早治疗。
作者:陈蕾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加强管理,提高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水平。方法选取门急诊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病例,分析不合理用药处方。结果门急诊抗菌药物存在不合理使用现象,包括无指征使用抗菌药物、选药不当、用药方法不当等。结论医师和药师应共同努力,促进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
作者:肖勋立;周红英 刊期: 2016年第28期
例1,女,71岁,7d前因支气管炎就诊并予以药物(具体不详)治疗后,全身出现红斑、丘疹,伴有灼痛及明显瘙痒,且渐进性加重,于2014年11月3日10∶00入院治疗。入院诊断:药物性皮炎(药疹)。给予白癣夏塔热分散片(江西仁丰药业有限公司生产,规格:0.32g,批号:140403)0.96g口服,每天3次。2014年11月6日,患者诉腹泻。考虑为百癣夏塔热分散片引起的不良反应,立即嘱患者停药,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未进行其他药物治疗。于2014年11月8日随访时,患者已无腹泻。
作者:叶林虎;贺梅;王宇奇;何应军;周云松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观察对普外科重症患者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3月于该科住院的重症患者98例,根据随机原则分为循证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49例。循证护理组采用循证护理方法,常规护理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2组治疗效果、围术期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循证护理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88%高于常规护理组的59.18%,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0.41%低于常规护理组的42.86%,护理满意度为100.00%高于常规护理组的77.5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明显提高普外科重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围术期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增加患者的满意度,降低护理相关投诉。
作者:郑明先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观察高龄产妇的风险及高龄对妊娠与分娩的临床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12月在该院进行分娩的孕妇400例,其中高龄产妇200例作为研究组,包括初产妇100例、经产妇100例;适龄200例作为对照组,包括初产妇100例、经产妇100例。观察2组孕妇的围生期产妇并发症、分娩方式、新生儿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初产妇与经产妇的并发症如妊娠期糖尿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早产、产后出血等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高龄初产、经产孕妇的并发症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适龄初产、经产的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初产妇剖宫产率46%高于经产妇的33%,研究组的初产、经产孕妇剖宫产率均分别大于对照组初产、经产孕妇。研究组初产、经产孕妇新生儿的问题如新生儿窒息、过低体质量、畸形、病死率等均高于对照组初产、经产孕妇的新生儿,研究组高龄初产妇剖宫产率高,所以住院时间为(8.6±1.2) d明显高于同组经产妇(6.1±1.0)d以及对照组适龄初产(5.0±0.9)d与经产孕妇(4.7±0.7)d的住院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孕妇相比适龄孕妇来说,因生理及心理原因,妊娠及分娩发生的危险、剖宫产率均较高,新生儿的健康受到不利影响均较高,恢复时间长,应做好高龄孕妇产前的教育及护理,对高龄产妇妊娠与分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谭文换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经方是中医学理论的宝贵财富,在现代临床中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半夏泻心汤出自《伤寒论》,方中药物寒热并用以和其阴阳,辛苦合用以复其升降,补泻兼施以调其虚实;当归芍药汤则出自《金匮要略》,方中药物健脾化湿与养血疏肝同行,善于肝脾同调,组方精妙、寒热并用、攻补兼施,临床上随症加减,可治疗多种疾病。笔者于多年临床中选用半夏泻心汤联合当归芍药散治疗部分病症多获佳效,现举例说明。
作者:张瑾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观察丙泊酚复合七氟醚麻醉在小儿纤维支气管镜检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术患儿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给予丙泊酚复合七氟醚麻醉,对照组给予丙泊酚麻醉,观察2组患儿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麻醉后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均优于对照组,镇痛诱导时间及插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七氟醚麻醉在小儿纤维支气管镜检术中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患儿生命体征反应良好,镇痛诱导时间及插管时间得到大幅度缩短,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卫华 刊期: 2016年第28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观察预注右美托咪定用于喉显微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该院收治的需行喉显微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预注右美托咪定。观察2组患者平均动脉压( MAP)、心率( HR)、血糖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不同时点观察组的MAP、HR及血糖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喉显微手术麻醉中预注右美托咪定改善了患者身心状况,保证了麻醉质量与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汪金龙;王家友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比较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治疗效果。方法将腹股沟疝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组各50例,研究组给予无张力疝修补术,对照组给予传统疝修补术,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均短于/少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治疗效果优于传统疝修补术,能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曾小灵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观察血尿酸( UA)、尿微量白蛋白水平( UMP)在2型糖尿病颈动脉内膜病变患者中的变化。方法抽选2型糖尿病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检查结果将其分为A组(有颈动脉内膜病变45例)、B组(无颈动脉内膜病变45例),同时抽选同期前来体检的健康人群45例作为对照组,3组患者均行 UA、UMP、空腹血糖( FBG)、三酰甘油( TG)、胆固醇( TC)、静脉内膜—中膜厚度( IMT)等多项指标检测,统计3组上述指标检查结果差异。结果3组患者TG、T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A组、B组UA、UMP、FBG以及IM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上述指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A以及UMP水平可反映糖尿病患者是否有颈动脉内膜病变的重要指标,医师应该密切关注上述指标变化。
作者:李效华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观察高原地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高压氧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将44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高压氧治疗,2组均给予足部溃疡局部处理。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及不良事件。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4%高于对照组的7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浆黏度、全血黏度、血液屈服应力、RBC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用药后未出现皮肤及周围组织反应,无局部和全身过敏反应,整个治疗期间未出现消化道大出血或腹腔内脏器出血。结论高原地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高压氧治疗糖尿病足安全、疗效好。
作者:张宇;罗丹;荣跃贤 刊期: 2016年第28期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 SGLT-2)抑制剂是一种新型的降糖药物。自2012年11月首个SGLT-2抑制剂药物达格列净上市以来,目前已有6种SGLT-2抑制剂相继上市。 SGLT-2抑制剂主要通过抑制肾脏对葡萄糖的重吸收,加速尿中葡萄糖的排泄达到降糖目的,因不依赖胰岛素,所以其发生低血糖的风险较低。但SGLT-2抑制剂常见不良反应有低血糖、尿路及生殖器感染,罕见肾盂肾炎、恶性肿瘤及发生酮症酸中毒的风险也渐渐被认识到。本文就SGLT-2抑制剂发生酮症酸中毒及其发生机制阐述如下。
作者:张宁;乔成栋 刊期: 2016年第28期
胃肠道间质瘤( GISTs)过去常被认为起源于平滑肌,近年来随着胚胎学、病理学、影像学研究的深入,其被证实起源于胃肠道原始间充质细胞,是一种非上皮性肿瘤,是消化道独立的一类间叶性肿瘤,是胃肠道常见的间叶组织源性肿瘤[1]。据文献报道,GISTs的发病率为(1~2)/10万人,占胃肠道肿瘤的3%。其中70%发生在胃,20%~30%发生在小肠,其他部位如结肠、食管占比<10%。故鉴于小肠肿瘤诊断的复杂性,我们将其作为此次研究的重点[2]。
作者:黄莹;李嘉家;杨毅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比较国产和进口奥美拉唑注射液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药物成本—效果评价。方法将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试验组给予国产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给予进口奥美拉唑治疗,比较2组疗效、不良反应及药物成本—效果评价。结果2组治疗有效率、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成本—效果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应用进口或国产奥美拉唑进行治疗,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无差异,但两者的经济学成本相比,国产的药物明显优于进口药品。
作者:谢君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观察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珂立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RD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RDS患儿5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给予珂立苏治疗,比较治疗后2、8、24、48h肺功能变化情况。结果50例RDS患儿治疗后2、8、24、48h肺功能各指标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S治疗RDS改善了患儿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大伟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患肢功能、负性情绪改善情况及生活自理能力。结果与护理前相比,2组患者护理后F-M与ADL评分均升高,SAS评分和SDS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身心状况,促进患肢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作者:林晓妹;林芳芳 刊期: 2016年第28期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快速发展以及医疗保险制度的不断健全,社会对病案信息的需求和病案管理服务的范围都在不断扩大[1]。出院患者的病案利用率也在日益增大,病案的信息管理至关重要。病案的信息资料已成为医疗保险在其参保、付费、理赔等各方面的重要凭据[2]。在现今的医疗保险制度下,医疗保险机构在科学地制定保险的险种、费用计算、核保、理赔、监督医疗机构服务指标方面及预防过度医疗和浪费卫生资源等方面需要大量病案资料的佐证来分析、研究。因此,医学院校的保险学专业开设《病案信息学》目的是培养具备医学知识、病案专业知识和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复合型应用性人才;同时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掌握牢固的病案理论知识并在今后的工作中灵活应用,为他们将来的医疗保险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医疗保险管理的需求也必将推动病案信息管理的快速发展。现将在教学过程中的几点体会与大家分享。
作者:曹小琴;余结根 刊期: 2016年第28期
呼吸道合胞病毒( RSV)是婴幼儿期常见的引起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一种病原体,急性期也可在任何年龄段引起哮喘的恶化,增加小儿的住院率和病死率。 RSV引起的免疫反应是导致该病发病的主要因素之一,调节性T细胞(Treg)和辅助性T细胞17(Th17细胞),特别是两个细胞亚群之间的平衡可能会在RSV感染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RSV感染期间Treg与Th17的功能既相互关联又相互对立,本文对二者在RSV感染发病机制的作用进行进一步探讨。
作者:李得志(综述);吴福玲(审校) 刊期: 2016年第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