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尿酸、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在2型糖尿病颈动脉内膜病变患者中的变化

李效华

关键词:血尿酸, 尿微量白蛋白, 2型糖尿病, 颈动脉内膜病变
摘要:目的:观察血尿酸( UA)、尿微量白蛋白水平( UMP)在2型糖尿病颈动脉内膜病变患者中的变化。方法抽选2型糖尿病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检查结果将其分为A组(有颈动脉内膜病变45例)、B组(无颈动脉内膜病变45例),同时抽选同期前来体检的健康人群45例作为对照组,3组患者均行 UA、UMP、空腹血糖( FBG)、三酰甘油( TG)、胆固醇( TC)、静脉内膜—中膜厚度( IMT)等多项指标检测,统计3组上述指标检查结果差异。结果3组患者TG、T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A组、B组UA、UMP、FBG以及IM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上述指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A以及UMP水平可反映糖尿病患者是否有颈动脉内膜病变的重要指标,医师应该密切关注上述指标变化。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厦门市口腔专业医师对牙外伤认知能力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厦门市口腔专科医师及口腔全科医师对牙外伤的认知程度。方法通过问卷网制作关于牙外伤知识的问卷调查表,分享到厦门口腔医师微信群,对群内的厦门地区执业的口腔专业医师进行调查问卷。结果问卷网后台回收了197份调查表,所有的受访者均受过口腔专业专科及以上的教育,口腔全科医师100份,口腔专科医师97份,56.0%的全科医师选择根折为难诊治的牙外伤;22.0%的全科医师和19.6%的专科医师认为夹板固定的时间为10~14d,受访的50.8%的医师选择培训做为更新知识的途径,而32%选择互联网。结论厦门的口腔专科医师及全科医师对牙外伤的认知程度无差别,但都属于低认知程度;受过国家规范化培训与否对牙外伤的认知程度无差别;高年资的医师对新材料的认知优于低年资医师;培训班的方式是提高医师牙外伤认知水平的较好途径。

    作者:吴平洋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外科治疗结核性心包炎50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外科治疗结核性心包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结核性心包炎患者50例,采用心包部分切除松解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经治疗后,无死亡事件,症状均明显改善。术后中心静脉压低于术前(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经超声心动图监测正常,平均(0.54±0.09)%;心功能呈Ⅰ级、Ⅱ级恢复。30例患者在增生的纤维结缔组织中有上皮样细胞结核、干酪样坏死等结核特征;20例无典型结核改变,经观察仅有纤维结缔组织增生伴玻璃样变或慢性炎性反应,少数有小血管充血、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结论结核性心包炎病情进展迅速,明确诊断后应及早行心包剥除手术治疗,并联合术后强化抗结核方案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保障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梁勋斯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食管癌术后频发房颤原因分析及复律治疗

    目的:分析食管癌根治术后频发心房颤动的原因,观察房颤复律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6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分为正常心律组(n=112)和房颤组(n=14),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可能导致房颤的原因,比较房颤患者行胺碘酮联合心律平(n=8)及心律平联合西地兰(n=6)复律方案的差异。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年龄、BMI、手术时间及术后当日血钾浓度、血白蛋白浓度、氨溴索每天用量为可疑危险因素,再次对可疑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手术时间延长是明确的危险因素,增加术后血白蛋白浓度和氨溴索每天用量是明确的保护因素。胺碘酮联合心律平治疗方案6h复律有效率为100.00%明显大于心律平联合西地兰治疗方案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时间延长,术后当天血白蛋白浓度偏低,氨溴索使用量不足可导致房颤发生,胺碘酮联合心律平更适用于食管癌根治术后房颤的复律治疗。

    作者:杨建江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中药黄芩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及其相应指纹图谱的初步分析

    目的:观察中药黄芩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对其指纹图谱的测定进行初步分析。方法以黄芩苷及黄芩素为代表,色谱柱选择 ShimadzuC18(4.6mm ×150mm,2.5μ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0.1%冰醋酸(45∶30∶25),检测波长为276nm,流速为1.0ml/min,柱温30℃。结果黄芩苷在0.18~0.68μg,黄芩素在0.10~1.1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黄芩苷与黄芩素的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10%(n=3,RSD=1.24%)、96.11%(n=3,RSD=1.12%)。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中药黄芩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方法简单,稳定性高,重现性好,同时为其指纹图谱的研究提供了实验参考数据。

    作者:蔡艳芳;刘肖林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2014-2015年某院国家基本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促进基本药物在临床合理使用,提高基本药物管理水平。方法从西安交通大学医院信息管理系统( HIS)采集2014-2015年门诊患者药品使用数据,对基本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计算用药频度( DDDs)和日均费用( DDDc)。结果该院基本药物品种数和销售金额呈逐年增长趋势。2014年与2015年门诊患者使用基本药物的品种数占临床使用药品品种数分别为32.75%、42.13%;基本药物销售金额占临床用药总金额分别为25.32%、27.96%。 DDDs排名靠前的化学药品类基本药物有阿卡波糖、缬沙坦、硝苯地平等,但其DDDc较低;中成药类基本药物中内科用药使用金额构成比很高。结论该院基本药物的覆盖率、使用率还需进一步提高,同时应做好基本药物的相关宣传工作。

    作者:刘子兰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炎琥宁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

    目的:观察炎琥宁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210例随机分为2组各105例,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观察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12,P<0.01)。观察组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炎琥宁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改香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致药物不良反应1例

    患者,女,48岁,2015年11月5日因血液黏稠度高,脑供血不足致眩晕,来我院内科就诊。主诉头晕,全身乏力,整天昏昏沉沉,偶有一过性失明及不明原因的晕倒。既往无过敏史,为非过敏体质。 CT显示颈椎增生,椎间孔变狭窄,颈椎有不同程度错位,椎动脉有受压现象,临床诊断为缺血性脑供血不足。医嘱给予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贵州景峰注射剂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50725)100ml静脉滴注20min后,患者双臂及胸背部出现药疹,全身瘙痒,并伴有呼吸困难等症状,呼叫护士后,立即停止用药,停药30min后,不适症状逐渐消失,查体:血压126/80mmHg,体温36.8℃,呼吸20次/min,脉搏78次/min。基本体征正常后离院。由于仅输入参芎葡萄糖注射液一种药物,故考虑为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所致的不良反应。

    作者:刘鹏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治疗效果。方法将腹股沟疝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组各50例,研究组给予无张力疝修补术,对照组给予传统疝修补术,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均短于/少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治疗效果优于传统疝修补术,能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曾小灵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老年人无痛胃镜检查安全性观察

    目的:观察老年人无痛胃镜检查的安全性。方法择取消化系统疾病老年患者12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临床诊断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行无痛胃镜检查的观察组与应用常规胃镜检查的对照组,每组60例。比较2组患者检查前、检查中、检查后的收缩压( SBP)、舒张压( DBP)、心率( HR)、指末血氧饱和度( SaO2)的变化,比较2组患者检查中的不良反应与舒适度。结果检查前与检查后2组血压、HR、Sa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检查中2组患者SaO2低于检查前(P<0.05),但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检查中观察组血压、HR明显低于检查前,对照组血压、HR高于检查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查中2组血压、H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舒适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消化系统疾病患者行无痛胃镜检查具有安全、有效且舒适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由周;沈洁;王翠云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皮肤结节病23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皮肤结节病的临床特点及针对性治疗的效果。方法系统性分析2012年1月-2016年3月于该院接受治疗的皮肤结节病患者23例患者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实验室指标等临床资料,观察患者治疗效果与转归情况。结果23例患者临床诊断出现误诊10例(43.5%);患者经针对性治疗,皮损消退时间在7~60d,定期复诊,胸部X线见肺部症状改善在3个月~2年,随访中复发2例。结论皮肤结节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对患者予以糖皮质激素治疗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韩松玲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带状疱疹临床特殊病例分析

    带状疱疹是皮肤科常见疾病,发病率高,疼痛重且时间长。该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此病毒具有嗜神经和皮肤特性,病毒经呼吸道黏膜进入机体,初次或原发感染后,表现为水痘或隐性感染,以后病毒潜伏在脊神经后根或神经节内,在某些诱因如劳累、感染、外伤、恶性肿瘤等刺激下,机体免疫功能减退,潜伏的病毒再次活动引起带状疱疹,以中老年易患,皮损常见于腰腹部[1-5],但也见于其他部位,因此易造成误诊。

    作者:王伟华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百癣夏塔热分散片致腹泻2例

    例1,女,71岁,7d前因支气管炎就诊并予以药物(具体不详)治疗后,全身出现红斑、丘疹,伴有灼痛及明显瘙痒,且渐进性加重,于2014年11月3日10∶00入院治疗。入院诊断:药物性皮炎(药疹)。给予白癣夏塔热分散片(江西仁丰药业有限公司生产,规格:0.32g,批号:140403)0.96g口服,每天3次。2014年11月6日,患者诉腹泻。考虑为百癣夏塔热分散片引起的不良反应,立即嘱患者停药,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未进行其他药物治疗。于2014年11月8日随访时,患者已无腹泻。

    作者:叶林虎;贺梅;王宇奇;何应军;周云松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醒脑静联合乙酰谷酰胺治疗老年急性重度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醒脑静联合乙酰谷酰胺治疗老年急性重度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4例老年急性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按照入院编号的单双数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7例。研究组给予醒脑静联合乙酰谷酰胺,对照组给予乙酰谷酰胺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血清白细胞介素-10( IL-10)、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及觉醒时间。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4%高于对照组的6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46,P=0.003)。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IL-10、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IL-10、TNF-α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觉醒时间为(9.10±3.65)d短于对照组的(17.23±4.9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给予老年急性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醒脑静联合乙酰谷酰胺治疗疗效显著,缩短觉醒时间,值得借鉴。

    作者:徐刚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国产与进口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疗效及成本-效果评价

    目的:比较国产和进口奥美拉唑注射液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药物成本—效果评价。方法将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试验组给予国产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给予进口奥美拉唑治疗,比较2组疗效、不良反应及药物成本—效果评价。结果2组治疗有效率、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成本—效果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应用进口或国产奥美拉唑进行治疗,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无差异,但两者的经济学成本相比,国产的药物明显优于进口药品。

    作者:谢君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某院住院患者抗凝血药应用的横断面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某院住院患者抗凝血药临床合理应用情况。方法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调查2016年6月16日住院患者抗凝血药使用是否合理的情况。结果1313例患者中使用抗凝血药58例(4.42%),品种涉及3大类,2个剂型,4个规格。抗凝血药使用率前3位的科室分别是骨科、ICU 和心内科;不合理使用抗凝血药3例(5.17%),其中无指征使用1例,另2例为序贯用药时间不合理和国际标准化比值超标未减量或停药。结论该院抗凝血药的使用存在不合理之处,应制定相应的制度和措施,使临床用药趋向规范和合理。

    作者:陈国梅;杨忠慧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与酮症酸中毒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 SGLT-2)抑制剂是一种新型的降糖药物。自2012年11月首个SGLT-2抑制剂药物达格列净上市以来,目前已有6种SGLT-2抑制剂相继上市。 SGLT-2抑制剂主要通过抑制肾脏对葡萄糖的重吸收,加速尿中葡萄糖的排泄达到降糖目的,因不依赖胰岛素,所以其发生低血糖的风险较低。但SGLT-2抑制剂常见不良反应有低血糖、尿路及生殖器感染,罕见肾盂肾炎、恶性肿瘤及发生酮症酸中毒的风险也渐渐被认识到。本文就SGLT-2抑制剂发生酮症酸中毒及其发生机制阐述如下。

    作者:张宁;乔成栋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玉屏风颗粒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玉屏风颗粒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近、远期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例。治疗组给予玉屏风颗粒联合依巴斯汀治疗,对照组给予依巴斯汀治疗。比较2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3个月后随访,治疗组痊愈病例中复发率为23.08%低于对照组的5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玉屏风颗粒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治愈率高,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蔡新杰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右半肝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目的:探讨右半肝切除术的手术配合。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该院2013年4月-2014年6月收治的28例右半肝切除术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手术配合体会。结果28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平均时间为120min,无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在右半肝切除术中,术前的充分准备,术中的默契配合及术后的整理工作均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

    作者:洪叶;唐祖芝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养阴定颤汤治疗肝肾阴虚型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养阴定颤汤治疗肝肾阴虚型帕金森病( PD)非运动症状的治疗效果。方法将肝肾阴虚型PD非运动症状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2组均给予美多巴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养阴定颤汤治疗,比较2组患者非运动症状评价量表( NMS)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头晕、跌倒、入睡困难、便秘、主动性、集中精力、忘记、不宁腿、疼痛、汗出及NMS总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头晕、跌倒、入睡困难、便秘、不宁腿、汗出及NMS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阴定颤汤治疗肝肾阴虚型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的效果显著,改善了PD非运动症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平启年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妇科优质护理临床带教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妇科优质护理临床带教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8月-2015年6月接收的护生实习生66名,随机分为干预组(33名)和常规组(33名),常规组采用常规的带教方法,干预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密切关注护生心理动态,并针对性的采取干预措施。比较2组护生实习生的带教效果以及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护生实习生的带教效果、临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于妇科优质护理带教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护生实习生的心理动态,根据护生实习生的心理动态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从而提高带教效果,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

    作者:游美凤;苏惠瑜;黎海霞 刊期: 2016年第28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