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带状疱疹临床特殊病例分析

王伟华

关键词:带状疱疹, 误诊
摘要:带状疱疹是皮肤科常见疾病,发病率高,疼痛重且时间长。该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此病毒具有嗜神经和皮肤特性,病毒经呼吸道黏膜进入机体,初次或原发感染后,表现为水痘或隐性感染,以后病毒潜伏在脊神经后根或神经节内,在某些诱因如劳累、感染、外伤、恶性肿瘤等刺激下,机体免疫功能减退,潜伏的病毒再次活动引起带状疱疹,以中老年易患,皮损常见于腰腹部[1-5],但也见于其他部位,因此易造成误诊。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呼吸内科住院老年患者常见护理问题和对策

    目的:分析呼吸内科住院老年患者常见的护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以该院2014年1~12月收治的呼吸内科住院老年患者48例作为对照组,以该院2015年1~12月收治的呼吸内科住院老年患者47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对护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提出新的护理对策,并运用于观察组老年患者的护理中。比较2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为(92.3±3.9)分高于对照组的(76.8±2.1)分,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3%(1/47)低于对照组的16.67%(8/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总结呼吸内科老年患者常见护理中出现的问题,并针对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能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方香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老年人无痛胃镜检查安全性观察

    目的:观察老年人无痛胃镜检查的安全性。方法择取消化系统疾病老年患者12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临床诊断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行无痛胃镜检查的观察组与应用常规胃镜检查的对照组,每组60例。比较2组患者检查前、检查中、检查后的收缩压( SBP)、舒张压( DBP)、心率( HR)、指末血氧饱和度( SaO2)的变化,比较2组患者检查中的不良反应与舒适度。结果检查前与检查后2组血压、HR、Sa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检查中2组患者SaO2低于检查前(P<0.05),但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检查中观察组血压、HR明显低于检查前,对照组血压、HR高于检查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查中2组血压、H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舒适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消化系统疾病患者行无痛胃镜检查具有安全、有效且舒适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由周;沈洁;王翠云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64层螺旋CT对小肠间质瘤的诊断价值

    胃肠道间质瘤( GISTs)过去常被认为起源于平滑肌,近年来随着胚胎学、病理学、影像学研究的深入,其被证实起源于胃肠道原始间充质细胞,是一种非上皮性肿瘤,是消化道独立的一类间叶性肿瘤,是胃肠道常见的间叶组织源性肿瘤[1]。据文献报道,GISTs的发病率为(1~2)/10万人,占胃肠道肿瘤的3%。其中70%发生在胃,20%~30%发生在小肠,其他部位如结肠、食管占比<10%。故鉴于小肠肿瘤诊断的复杂性,我们将其作为此次研究的重点[2]。

    作者:黄莹;李嘉家;杨毅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综合护理干预预防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预防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AP)的效果。方法将重症监护室行机械通气的患者108例以入院时间先后分为2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74.07%, VAP 发生率为11.11%低于对照组的27.78%,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VAP发生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预防重症监护室VAP的效果显著,提高了护理满意度,明显缩短了机械通气时间,降低了VAP发生率并延缓了发生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曾梅英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葛根汤联合针灸、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葛根汤联合针灸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针灸和推拿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葛根汤治疗。经过4周的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疼痛情况以及健康状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8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2组VA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健康状况总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汤联合针灸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取得显著的疗效,可使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改善,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应用中推广。

    作者:虞湘军;巫志强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致药物不良反应1例

    患者,女,48岁,2015年11月5日因血液黏稠度高,脑供血不足致眩晕,来我院内科就诊。主诉头晕,全身乏力,整天昏昏沉沉,偶有一过性失明及不明原因的晕倒。既往无过敏史,为非过敏体质。 CT显示颈椎增生,椎间孔变狭窄,颈椎有不同程度错位,椎动脉有受压现象,临床诊断为缺血性脑供血不足。医嘱给予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贵州景峰注射剂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50725)100ml静脉滴注20min后,患者双臂及胸背部出现药疹,全身瘙痒,并伴有呼吸困难等症状,呼叫护士后,立即停止用药,停药30min后,不适症状逐渐消失,查体:血压126/80mmHg,体温36.8℃,呼吸20次/min,脉搏78次/min。基本体征正常后离院。由于仅输入参芎葡萄糖注射液一种药物,故考虑为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所致的不良反应。

    作者:刘鹏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小儿腹泻宁泡腾颗粒治疗小儿功能性腹痛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小儿腹泻宁泡腾颗粒治疗小儿功能性腹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8例功能性腹痛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4例。治疗组口服小儿腹泻宁泡腾颗粒,对照组口服山莨菪碱,治疗时间均为2周,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记录治疗前后2组患儿腹痛评分及腹痛发作次数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2%高于对照组的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2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2组治疗前腹痛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2组患者腹痛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患者的腹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频繁发作腹痛者从9例(20.5%)减少至2例(4.5%),腹痛未发作次数由0例增加至12例(27.3%),其余腹痛患儿腹痛次数亦有减少,治疗组腹痛发作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腹泻宁泡腾颗粒可有效减轻功能性腹痛患儿临床症状,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丙送;韩海琴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优质护理在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在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妊高症产妇86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配原则将86例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2组术后出血量、术后先兆子痫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先兆子痫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有效减少患者的产后出血量,降低先兆子痫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作者:苏丽花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外科治疗结核性心包炎50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外科治疗结核性心包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结核性心包炎患者50例,采用心包部分切除松解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经治疗后,无死亡事件,症状均明显改善。术后中心静脉压低于术前(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经超声心动图监测正常,平均(0.54±0.09)%;心功能呈Ⅰ级、Ⅱ级恢复。30例患者在增生的纤维结缔组织中有上皮样细胞结核、干酪样坏死等结核特征;20例无典型结核改变,经观察仅有纤维结缔组织增生伴玻璃样变或慢性炎性反应,少数有小血管充血、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结论结核性心包炎病情进展迅速,明确诊断后应及早行心包剥除手术治疗,并联合术后强化抗结核方案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保障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梁勋斯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小针头肌内注射减轻消瘦患者疼痛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小针头肌内注射减轻消瘦患者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80例需行肌内注射的消瘦患者(BMI均<18.5kg/m2)按照随机化方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90例。试验组采用4.5号针头对患者实施肌内注射,对照组采用7号针头对患者实施肌内注射。比较2组患者的疼痛感和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3、4、5级疼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药液外溢和皮下硬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针头肌内注射可显著减轻消瘦患者的疼痛感,有效降低药液外溢和皮下硬结的发生率。

    作者:陈金平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农村居民高血压患病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农村居民高血压患病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0月某区域农村居民642名中的360名进行调查,分析其中高血压患者患病的影响因素。结果360名居民中调查出患有高血压疾病的患者有120名,患病率为33.3%。患者的体质量、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高血压家族史及饮食习惯等与高血压病症的发生密切相关。结论该区农村居民高血压患病率相对较高,患病因素主要是生活习惯不佳,需要针对引发高血压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对的预防措施,并对已患高血压疾病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改善其生活习惯,促进高血压病症的改善。

    作者:卢宝英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综合心理干预用于急诊猝死患者家属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综合心理干预用于急诊科猝死患者家属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5年12月该院急诊猝死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通知家属的一般模式,观察组于接诊、抢救中及抢救后分别对家属采取综合心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家属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急诊猝死患者家属的满意度为88.4%高于对照组的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诊猝死患者家属的心理特点实施相应的综合心理干预,可提高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降低急诊纠纷发生率。

    作者:叶冬梅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高原地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高压氧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高原地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高压氧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将44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高压氧治疗,2组均给予足部溃疡局部处理。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及不良事件。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4%高于对照组的7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浆黏度、全血黏度、血液屈服应力、RBC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用药后未出现皮肤及周围组织反应,无局部和全身过敏反应,整个治疗期间未出现消化道大出血或腹腔内脏器出血。结论高原地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高压氧治疗糖尿病足安全、疗效好。

    作者:张宇;罗丹;荣跃贤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丙泊酚复合七氟醚麻醉在小儿纤维支气管镜检术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丙泊酚复合七氟醚麻醉在小儿纤维支气管镜检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术患儿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给予丙泊酚复合七氟醚麻醉,对照组给予丙泊酚麻醉,观察2组患儿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麻醉后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均优于对照组,镇痛诱导时间及插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七氟醚麻醉在小儿纤维支气管镜检术中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患儿生命体征反应良好,镇痛诱导时间及插管时间得到大幅度缩短,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卫华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Q开关Nd:YAG激光治疗太田痣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调Q开关Nd:YAG激光治疗太田痣的疗效。方法太田痣患者3162例,运用调Q开关Nd:YAG激光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经1~20次治疗,3162例太田痣痊愈2846例,皮肤色素与正常皮肤基本一致,1例患者经6次激光治疗后皮损颜色无明显消退,放弃治疗,其余患者色素明显减退,疗效显著,目前正在继续观察治疗中。有12例患者经4~10年后复发,再治疗2~5次后均消退,尚未发现再复发,总有效率为99.9%。8例遗留轻微增生性瘢痕,但未明显影响外观。结论应用调Q开关Nd:YAG激光治疗太田痣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该疗法明显优于CO2激光、冷冻、磨削、植皮术等。

    作者:叶振杰;周峻;陈黎;李榕;吕萍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无痛胃镜检查患者140例采用分段随机化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70例。试验组给予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照组给予丙泊酚麻醉,对2组无痛胃镜检查用药前、用药后及苏醒时的呼吸频率( RR)、心率( HR)及收缩压( SBP)进行对比分析。同时比较2组无痛胃镜检查患者的丙泊酚用量、清醒时间及离院时间。结果2组患者用药后RR、HR及SBP水平均低于用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患者用药后及苏醒时RR、HR及SB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丙泊酚用量、清醒时间及离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胃镜检查中实施瑞芬太尼与丙泊酚复合麻醉具有较好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值得应用。

    作者:陈丽冰;任爱群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新医改环境下关于医院人事制度的思考

    如何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一直是医改的重点及难点,必将困扰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我国的医疗服务存在医疗保险保障水平不均、优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政府卫生支出结构不合理等现象,这些都导致了民众对于医疗服务行业的不满意和医患矛盾的加剧[1]。新医改关注的关键问题目前多集中在公立医院投入不足、看病贵、看病难等问题。在这些日益突出的矛盾不断激化的情况下,国家卫生计生委以及北京市出台了一系列针对医疗改革的新举措、新办法,包括取消药品加价、鼓励医师多点执业等。本文将我院在新医改环境下关于医院人事制度的一些问题进行阐述,希冀与同行进行交流探讨。

    作者:赵文娅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消化内科常见的护理风险及临床护理管理对策分析

    目的:探讨消化内科常见的护理风险及临床护理管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650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导致护理风险事件的原因,针对护理风险因素制定临床护理管理措施,比较干预前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年龄>60岁、输血、携带中心静脉导管、服用5种以上药物、病危及护理人员年资低于3年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非以上情况者(P<0.05)。干预后,药物应用错误、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跌倒坠床及静脉导管滑脱发生率低于干预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高龄、输血、携带中心静脉导管、服用多种药物、病危及护理人员年资低均是消化内科常见护理风险,应采取相应的护理管理对策以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史爱云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血清白介素-4在幼儿喘息性疾病中的表达水平与诊断价值

    目的:分析血清白介素-4在幼儿喘息性疾病中的表达水平与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幼儿喘息性疾病患儿100例,对患儿治疗后期进行随访,依据患儿的喘息发生状况分为喘息A组(n=42)与喘息B组(n=58),另选取同年龄正常儿童30例为对照组。比较3组血清IL-4水平。结果喘息A组与喘息B组患儿急性期血清IL-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喘息A组血清IL-4水平高于喘息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喘息A组与喘息B组患儿恢复期血清IL-4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但喘息A组高于喘息B组(P<0.05),2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喘息A组患儿API阳性率显著高于喘息B组患儿(P<0.05)。结论幼儿喘息性疾病患儿血清IL-4水平持续升高,是导致患儿发展为持续性喘息的主要原因之一,早期对患儿进行检测血清IL-4水平,对鉴别患儿是否发展成持续性喘息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作者:范飞;程宝金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在肺部占位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分析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在肺部占位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从2014年6月-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患者45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对肺部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45例患者均一次性取材成功,取材成功率为100.0%,经皮肺穿刺活检的确诊率为97.8%(44/45)。恶性肿瘤34例(75.6%),良性肿瘤10例(22.2%),1例穿刺病理检查提示为炎性细胞浸润,术后病理证实为鳞癌。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是一种损伤小、安全性高、操作方便、确诊率高的检查手段,临床值得推广。

    作者:曾辉 刊期: 2016年第28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