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皮肤结节病23例临床分析

韩松玲

关键词:皮肤病, 结节病, 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皮肤结节病的临床特点及针对性治疗的效果。方法系统性分析2012年1月-2016年3月于该院接受治疗的皮肤结节病患者23例患者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实验室指标等临床资料,观察患者治疗效果与转归情况。结果23例患者临床诊断出现误诊10例(43.5%);患者经针对性治疗,皮损消退时间在7~60d,定期复诊,胸部X线见肺部症状改善在3个月~2年,随访中复发2例。结论皮肤结节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对患者予以糖皮质激素治疗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病情阶段胃癌患者血清血脂水平变化分析

    目的:分析不同病情阶段胃癌患者血清胆固醇( TC )、高密度脂蛋白( HDL-C )、低密度脂蛋白( LDL-C)及三酰甘油( TG)水平的变化。方法检测68例胃癌患者(胃癌组)化疗前后血清TC、TG、HDL-C、LDL-C的水平,并与40例健康人(对照组)血清血脂水平对比。结果胃癌组血清TC、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TG、HDL-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稳定(SD)患者化疗前后TG、TC、LDL-C、HDL-C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部分缓解(PR)患者化疗后TC、LDL-C水平高于化疗前(P<0.05或P<0.01);HDL-C水平虽高于化疗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前后T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进展(PD)患者化疗前后TG与HDL-C水平无明显差异,TC、LDL-C水平化疗后有明显下降(P<0.01)。结论不同病情阶段胃癌患者有低血脂倾向,血清TC、LDL-C水平监测可及时予以调治。

    作者:肖敏;吉文晶;孙毅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疏肝解郁胶囊联合帕罗西汀治疗首发抑郁症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疏肝解郁胶囊联合帕罗西汀治疗首发抑郁症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将首发抑郁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疏肝解郁胶囊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对照组采用帕罗西汀治疗。对比2组治疗2、4、8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评分和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2组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AMD评分在第2周开始下降,对照组HAMD评分在第4周末开始下降。第2、4、8周,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4、8周的痊愈率和显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单用帕罗西汀,疏肝解郁胶囊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起效快,临床治愈率高,且不良反应未见明显增加,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程宇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预注右美托咪定用于喉显微手术麻醉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预注右美托咪定用于喉显微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该院收治的需行喉显微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预注右美托咪定。观察2组患者平均动脉压( MAP)、心率( HR)、血糖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不同时点观察组的MAP、HR及血糖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喉显微手术麻醉中预注右美托咪定改善了患者身心状况,保证了麻醉质量与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汪金龙;王家友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快通道麻醉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快通道麻醉中的效果。方法将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5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9例。研究组患者给予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维持麻醉,对照组患者给予七氟烷维持麻醉,比较2组患者不同时间段血清谷氨酸( Glu)、天冬氨酸( Asp)、甘氨酸( Gly)浓度。结果2组患者术后T2、T3血清Glu、Asp、Gly浓度与T0比较均存在不同程度升高,但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T4血清Glu、Asp、Gly浓度与T0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进行麻醉,麻醉过程中兴奋性氨基酸( EAA)浓度升高程度低于运用七氟烷维持麻醉,从而降低了对脑组织的损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蔡菲菲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卫生院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原因分析与对策

    目的:对卫生院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卫生院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水平。方法抽取卫生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使用抗菌药物的归档病历200份,对200份病历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类,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结果卫生院存在较严重的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现象。结论加强管理和培训,提高全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水平。

    作者:义志忠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图文式宣教手册在老年住院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图文式宣教手册在老年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1月老年住院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图文式宣教手册讲解方式进行宣教,对照组对患者进行传统的口头宣教健康教育方式。比较2组患者对宣教的满意度和对宣教内容的掌握情况。结果在接受全程健康教育后,观察组对宣教的满意度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对宣教内容的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图文式宣教手册的使用在老年住院患者中可有效提升患者对宣教的满意度和对宣教内容的掌握情况,有效提升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许燕梅;林慧珠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在基层医院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的实践与收获

    目的:交流基层医院初步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的实践与收获。方法基层医院临床药师通过处方点评、病历点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与干预等基础工作,逐步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结果通过临床药师初步开展临床药学工作,使得临床科室合理用药意识提高,体现在处方用药合格率、病历用药合格率有显著提高;在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方面,使得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一类切口围术期预防用抗生素比例、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等方面都逐步降低。结论基层医院临床药师利用医院的现有条件,开展基础性临床药学工作,可以提高整个医院合理用药水平,显著降低全院的药占比。临床药师要深入临床,利用药学专业优势,参与临床查房和药物会诊;指导护士、患者保管和正确使用药品,只有这样才可以更有效地开展合理用药,更有利于临床药师成长。

    作者:周侠;王晓燕;李爽;李建红;刘晶晶;王莉娜;韩琦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致药物不良反应1例

    患者,女,48岁,2015年11月5日因血液黏稠度高,脑供血不足致眩晕,来我院内科就诊。主诉头晕,全身乏力,整天昏昏沉沉,偶有一过性失明及不明原因的晕倒。既往无过敏史,为非过敏体质。 CT显示颈椎增生,椎间孔变狭窄,颈椎有不同程度错位,椎动脉有受压现象,临床诊断为缺血性脑供血不足。医嘱给予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贵州景峰注射剂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50725)100ml静脉滴注20min后,患者双臂及胸背部出现药疹,全身瘙痒,并伴有呼吸困难等症状,呼叫护士后,立即停止用药,停药30min后,不适症状逐渐消失,查体:血压126/80mmHg,体温36.8℃,呼吸20次/min,脉搏78次/min。基本体征正常后离院。由于仅输入参芎葡萄糖注射液一种药物,故考虑为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所致的不良反应。

    作者:刘鹏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医院门急诊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病例分析

    目的:加强管理,提高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水平。方法选取门急诊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病例,分析不合理用药处方。结果门急诊抗菌药物存在不合理使用现象,包括无指征使用抗菌药物、选药不当、用药方法不当等。结论医师和药师应共同努力,促进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

    作者:肖勋立;周红英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醒脑静联合乙酰谷酰胺治疗老年急性重度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醒脑静联合乙酰谷酰胺治疗老年急性重度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4例老年急性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按照入院编号的单双数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7例。研究组给予醒脑静联合乙酰谷酰胺,对照组给予乙酰谷酰胺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血清白细胞介素-10( IL-10)、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及觉醒时间。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4%高于对照组的6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46,P=0.003)。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IL-10、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IL-10、TNF-α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觉醒时间为(9.10±3.65)d短于对照组的(17.23±4.9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给予老年急性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醒脑静联合乙酰谷酰胺治疗疗效显著,缩短觉醒时间,值得借鉴。

    作者:徐刚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2种方法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2种方法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92例随机分为甲、乙组各46例。甲组给予恩替卡韦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乙组给予替比夫定治疗。检测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相关指标,比较2组HBV DNA转阴率及HBeAg血清转换率。结果经48周治疗,2组患者血清白蛋白( ALB)、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均上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水平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后ALB、ALT、TBIL及PTA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12、24、48周HBV DNA转阴率、HBeAg血清转换率逐渐升高,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临床治疗中,恩替卡韦联合阿德福韦酯与替比夫定单用均能明显改善肝功能,疗效相当,联合用药不比单独用药效果明显。

    作者:李丰;池宏亮;陈江平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加强艾滋病药品管理的实践研究

    艾滋病属于一种传染疾病,具有极大的危害性,容易降低人体的免疫功能,该病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1]。因此,如何加强艾滋病药品管理备受关注。然而,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艾滋病药品管理出现一系列的问题,继而无法保障药品使用的安全性。本文结合艾滋病药品管理现状提出几点积极的管理对策,以供参考。

    作者:樊爱敏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中药黄芩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及其相应指纹图谱的初步分析

    目的:观察中药黄芩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对其指纹图谱的测定进行初步分析。方法以黄芩苷及黄芩素为代表,色谱柱选择 ShimadzuC18(4.6mm ×150mm,2.5μ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0.1%冰醋酸(45∶30∶25),检测波长为276nm,流速为1.0ml/min,柱温30℃。结果黄芩苷在0.18~0.68μg,黄芩素在0.10~1.1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黄芩苷与黄芩素的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10%(n=3,RSD=1.24%)、96.11%(n=3,RSD=1.12%)。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中药黄芩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方法简单,稳定性高,重现性好,同时为其指纹图谱的研究提供了实验参考数据。

    作者:蔡艳芳;刘肖林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食管胃胸腔内吻合口漏的临床诊治体会

    目的:分析食管胃胸腔内吻合口瘘的治疗措施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350例,均采用胸腔内吻合术治疗,术后出现胸腔内吻合口瘘10例(2.86%),分析10例患者的一般资料、治疗措施及效果等。结果10例患者中,弓上吻合口瘘6例,弓下吻合口瘘4例。经胃肠减压等非手术治疗及相应手术治疗后,痊愈出院9例(90.0%),死亡1例(10.0%),死因为呼吸循环衰竭及右下肢深静脉血栓。结论食管癌患者术后极易出现胃胸腔内吻合口瘘,病死率较高,需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关注。针对食管胃胸腔内吻合口瘘患者,尽早发现、及时确诊,尽早给予冲洗治疗、胸腔闭式引流治疗等,可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作者:张森林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优质护理在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在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妊高症产妇86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配原则将86例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2组术后出血量、术后先兆子痫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先兆子痫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有效减少患者的产后出血量,降低先兆子痫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作者:苏丽花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泮托拉唑联合帕洛诺司琼防治肿瘤患者化疗所致胃肠道反应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泮托拉唑联合帕洛诺司琼防治肿瘤患者化疗所致胃肠道反应的疗效。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肿瘤化疗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因化疗出现胃肠道反应,通过信封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给予泮托拉唑联合帕洛诺司琼治疗,对照组给予泮托拉唑治疗,对比2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8.00%高于对照组的80.00%,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泮托拉唑联合帕洛诺司琼防治肿瘤患者化疗所致胃肠道反应疗效显著,可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缩短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燕;计张奕;李玉芳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低频脉冲联合特拉唑嗪治疗产后尿潴留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低频脉冲联合特拉唑嗪治疗产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产后尿潴留患者9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给予低频脉冲联合特拉唑嗪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初次排尿时间、残余尿量、尿痛与排尿症状积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频脉冲联合特拉唑嗪治疗产后尿潴留疗效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骞;黄水玉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的常见问题及合理用药分析

    目的:分析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的常见问题及如何合理用药。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6月来医院就诊的心血管内科患者2034例,对患者的用药情况及临床用药中的常见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34例心血管内科患者中,出现用药问题426例(20.94%),其中常见的用药问题为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占7.62%,其次为药物配伍不合理,占5.11%。结论在心血管内科中临床用药的常见问题主要为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药物配伍不合理及用药方法不合理等,应引起重视,加强用药的合理性评价,从而提高心血管内科的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晏文宇;韩琼;冯婷婷;江茜;章丽莉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健康教育路径在放射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路径用于放射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6例放射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观察组予以健康教育路径方法,对照组予以传统教育方法,使用生存质量量表评估2组患者护理前、护理后的心理健康评分、生理健康评分,并比较2组护理后疾病知识掌握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2组护理后心理健康、生理健康评分均明显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护理后心理健康、生理健康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疾病知识掌握情况测评分数为(83.6±6.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9±9.4)分,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路径用于放射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健康、生理健康,提高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潘晓春;林品香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在病案教学过程中的几点体会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快速发展以及医疗保险制度的不断健全,社会对病案信息的需求和病案管理服务的范围都在不断扩大[1]。出院患者的病案利用率也在日益增大,病案的信息管理至关重要。病案的信息资料已成为医疗保险在其参保、付费、理赔等各方面的重要凭据[2]。在现今的医疗保险制度下,医疗保险机构在科学地制定保险的险种、费用计算、核保、理赔、监督医疗机构服务指标方面及预防过度医疗和浪费卫生资源等方面需要大量病案资料的佐证来分析、研究。因此,医学院校的保险学专业开设《病案信息学》目的是培养具备医学知识、病案专业知识和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复合型应用性人才;同时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掌握牢固的病案理论知识并在今后的工作中灵活应用,为他们将来的医疗保险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医疗保险管理的需求也必将推动病案信息管理的快速发展。现将在教学过程中的几点体会与大家分享。

    作者:曹小琴;余结根 刊期: 2016年第28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