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品管圈活动对提高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防跌倒坠床依从性的作用

邓朝苹;代源;李春花;刘小华;余文洁

关键词:品管圈, 卒中, 防跌倒坠床, 依从性
摘要:目的:分析品管圈活动对提高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防跌倒坠床依从性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5月实行品管圈活动后收治的脑卒中患者98例作为研究组,选取2015年8~12月未实施品管圈活动脑卒中患者9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防跌倒坠床率和满意度。结果研究组跌倒坠床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应用于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防跌倒坠床管理中,有效提高了脑卒中患者防跌倒坠床的依从性,增加了脑卒中患者及其家属对防跌倒坠床安全知识的认可度,保证了患者的安全,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提高了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和团队意识,科室跌倒坠床发生率明显降低。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循证护理在普外科重症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对普外科重症患者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3月于该科住院的重症患者98例,根据随机原则分为循证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49例。循证护理组采用循证护理方法,常规护理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2组治疗效果、围术期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循证护理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88%高于常规护理组的59.18%,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0.41%低于常规护理组的42.86%,护理满意度为100.00%高于常规护理组的77.5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明显提高普外科重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围术期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增加患者的满意度,降低护理相关投诉。

    作者:郑明先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关于对冒用我刊名义进行非法征稿活动的郑重声明

    作者: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社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1例

    患者,男,62岁,因间断双上肢麻木2周于2016年3月3日以多发腔隙性脑梗死收入院。既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史5年。入院首日给予生理盐水100ml+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 GMl,齐鲁制药有限公司,批号:5121911EN)80mg静脉滴注过程中患者出现胸闷、心悸、气促、大汗、头晕、周身乏力。立即停药。查体:BP 85/40 mmHg (1mmHg=0.133kPa),HR 125次/min。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R 28次/min,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周身无皮疹,考虑发生过敏性休克。立即给予肾上腺素1mg、多巴胺2mg、地塞米松5mg静脉推注后血压回升至100/60mmHg,10min后血压再次降至85/45mmHg,立即给予肾上腺素1mg、地塞米松10mg静脉推注,给予多巴胺50mg+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随后上述症状逐渐好转,心电监护示窦性心律,HR 67次/min, BP 140/80mmHg,过敏性休克已纠正,继续观察病情变化。

    作者:赵世丹;刘欣欣;冯亚楠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百癣夏塔热分散片致腹泻2例

    例1,女,71岁,7d前因支气管炎就诊并予以药物(具体不详)治疗后,全身出现红斑、丘疹,伴有灼痛及明显瘙痒,且渐进性加重,于2014年11月3日10∶00入院治疗。入院诊断:药物性皮炎(药疹)。给予白癣夏塔热分散片(江西仁丰药业有限公司生产,规格:0.32g,批号:140403)0.96g口服,每天3次。2014年11月6日,患者诉腹泻。考虑为百癣夏塔热分散片引起的不良反应,立即嘱患者停药,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未进行其他药物治疗。于2014年11月8日随访时,患者已无腹泻。

    作者:叶林虎;贺梅;王宇奇;何应军;周云松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瑞舒伐他汀致单侧面部血管神经性水肿1例

    患者,男,62岁,主因左侧面部及双上肢麻木8h于2016年1月28日入院。既往有脑梗死病史3年,口服阿司匹林治疗。既往有磺胺甲口恶唑过敏史,表现为四肢皮疹,否认食物过敏史。查体:T 36.5℃, P 72次/min, R 18次/min, BP 140/80mmHg (1mmHg=0.133kPa)。发育正常,面部两侧皮肤颜色正常,泌汗正常,双侧上下肢体活动无异常,心脏查体正常。颅脑CT示(2016年1月28日):(1)脑干梗死;(2)双侧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死(陈旧性)。颈动脉彩超示(2016年1月28日):双侧颈动脉硬化并斑块形成。入院诊断:脑梗死。入院后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0.1g口服,每天1次;瑞舒伐他汀钙片(浙江京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80482)10mg口服,每晚1次;葛根素注射液0.4g静脉滴注,每天1次;醒脑静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入院后查生化示:嗜酸性粒细胞数0.08×109/L,嗜酸性粒细胞比率0.016。入院第2天,患者右侧面部明显肿大,伴视物模糊、呼吸困难。查体:右侧面部水肿,累及右侧上下眼睑,其他部位无水肿,皮肤颜色正常,皮温正常,无淤斑,触诊非凹陷性水肿,无压痛。复查生化:嗜酸性粒细胞数0.57×109/L,嗜酸性粒细胞比率0.058,余均正常。该患者为局限性水肿,临床药师分析瑞舒伐他汀钙片所致过敏可能性大,给予地塞米松针5mg静脉注射,每天2次;地氯雷他定片5mg口服,每天1次。其他治疗药物暂不作调整,2h后患者呼吸困难减轻。停药第2天,面部水肿明显减轻,视物清晰,呼吸困难消失;停药第3天,面部水肿消失,未留任何痕迹。患者住院期间未再使用瑞舒伐他汀钙片,也未再发生类似水肿现象。

    作者:王丹丹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健康教育路径在放射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路径用于放射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6例放射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观察组予以健康教育路径方法,对照组予以传统教育方法,使用生存质量量表评估2组患者护理前、护理后的心理健康评分、生理健康评分,并比较2组护理后疾病知识掌握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2组护理后心理健康、生理健康评分均明显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护理后心理健康、生理健康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疾病知识掌握情况测评分数为(83.6±6.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9±9.4)分,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路径用于放射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健康、生理健康,提高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潘晓春;林品香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硫酸镁治疗妊高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高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妊高症患者按照入院时间顺序的先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硫酸镁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治疗后血压水平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8%高于对照组的7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2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镁治疗妊高症患者疗效显著,不但能改善患者的血压情况,而且还能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患者病症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王锦丽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珂立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RD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RDS患儿5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给予珂立苏治疗,比较治疗后2、8、24、48h肺功能变化情况。结果50例RDS患儿治疗后2、8、24、48h肺功能各指标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S治疗RDS改善了患儿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大伟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在肺部占位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分析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在肺部占位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从2014年6月-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患者45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对肺部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45例患者均一次性取材成功,取材成功率为100.0%,经皮肺穿刺活检的确诊率为97.8%(44/45)。恶性肿瘤34例(75.6%),良性肿瘤10例(22.2%),1例穿刺病理检查提示为炎性细胞浸润,术后病理证实为鳞癌。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是一种损伤小、安全性高、操作方便、确诊率高的检查手段,临床值得推广。

    作者:曾辉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葛根汤联合针灸、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葛根汤联合针灸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针灸和推拿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葛根汤治疗。经过4周的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疼痛情况以及健康状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8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2组VA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健康状况总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汤联合针灸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取得显著的疗效,可使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改善,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应用中推广。

    作者:虞湘军;巫志强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皮肤结节病23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皮肤结节病的临床特点及针对性治疗的效果。方法系统性分析2012年1月-2016年3月于该院接受治疗的皮肤结节病患者23例患者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实验室指标等临床资料,观察患者治疗效果与转归情况。结果23例患者临床诊断出现误诊10例(43.5%);患者经针对性治疗,皮损消退时间在7~60d,定期复诊,胸部X线见肺部症状改善在3个月~2年,随访中复发2例。结论皮肤结节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对患者予以糖皮质激素治疗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韩松玲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不同病情阶段胃癌患者血清血脂水平变化分析

    目的:分析不同病情阶段胃癌患者血清胆固醇( TC )、高密度脂蛋白( HDL-C )、低密度脂蛋白( LDL-C)及三酰甘油( TG)水平的变化。方法检测68例胃癌患者(胃癌组)化疗前后血清TC、TG、HDL-C、LDL-C的水平,并与40例健康人(对照组)血清血脂水平对比。结果胃癌组血清TC、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TG、HDL-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稳定(SD)患者化疗前后TG、TC、LDL-C、HDL-C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部分缓解(PR)患者化疗后TC、LDL-C水平高于化疗前(P<0.05或P<0.01);HDL-C水平虽高于化疗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前后T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进展(PD)患者化疗前后TG与HDL-C水平无明显差异,TC、LDL-C水平化疗后有明显下降(P<0.01)。结论不同病情阶段胃癌患者有低血脂倾向,血清TC、LDL-C水平监测可及时予以调治。

    作者:肖敏;吉文晶;孙毅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卫生院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原因分析与对策

    目的:对卫生院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卫生院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水平。方法抽取卫生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使用抗菌药物的归档病历200份,对200份病历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类,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结果卫生院存在较严重的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现象。结论加强管理和培训,提高全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水平。

    作者:义志忠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品管圈活动对提高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防跌倒坠床依从性的作用

    目的:分析品管圈活动对提高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防跌倒坠床依从性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5月实行品管圈活动后收治的脑卒中患者98例作为研究组,选取2015年8~12月未实施品管圈活动脑卒中患者9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防跌倒坠床率和满意度。结果研究组跌倒坠床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应用于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防跌倒坠床管理中,有效提高了脑卒中患者防跌倒坠床的依从性,增加了脑卒中患者及其家属对防跌倒坠床安全知识的认可度,保证了患者的安全,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提高了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和团队意识,科室跌倒坠床发生率明显降低。

    作者:邓朝苹;代源;李春花;刘小华;余文洁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疏肝解郁胶囊联合帕罗西汀治疗首发抑郁症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疏肝解郁胶囊联合帕罗西汀治疗首发抑郁症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将首发抑郁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疏肝解郁胶囊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对照组采用帕罗西汀治疗。对比2组治疗2、4、8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评分和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2组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AMD评分在第2周开始下降,对照组HAMD评分在第4周末开始下降。第2、4、8周,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4、8周的痊愈率和显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单用帕罗西汀,疏肝解郁胶囊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起效快,临床治愈率高,且不良反应未见明显增加,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程宇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泮托拉唑联合帕洛诺司琼防治肿瘤患者化疗所致胃肠道反应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泮托拉唑联合帕洛诺司琼防治肿瘤患者化疗所致胃肠道反应的疗效。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肿瘤化疗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因化疗出现胃肠道反应,通过信封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给予泮托拉唑联合帕洛诺司琼治疗,对照组给予泮托拉唑治疗,对比2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8.00%高于对照组的80.00%,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泮托拉唑联合帕洛诺司琼防治肿瘤患者化疗所致胃肠道反应疗效显著,可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缩短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燕;计张奕;李玉芳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早产儿颅脑超声检查结果及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早产儿颅脑超声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该院出生的104例新生儿,其中早产儿和足月新生儿各52例,分别作为早产组和足月组。2组新生儿均行颅脑超声检查,观察2组新生儿检查结果,并进行随诊记录。结果2组新生儿在出生3~5d内行颅脑超声检查结果发现,早产组颅脑超声异常检出率为44.2%明显高于足月组的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26例颅脑超声异常新生儿进行复查及治疗,后期随访发现脑积水2例,运动障碍1例,死亡2例。结论对早产儿进行颅脑超声检查可较早地发现早产儿颅内病变,做起到早发现早治疗。

    作者:陈蕾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综合护理配合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配合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患者52例随机分为2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配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配合,对比2组患者护理舒适度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护理舒适度为96.2%(25/26)高于对照组的69.2%(18/26),住院时间为(6.1±1.4)d短于对照组的(10.9±1.7)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中应用综合护理配合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患者舒适度,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陈窈丽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无痛胃镜检查患者140例采用分段随机化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70例。试验组给予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照组给予丙泊酚麻醉,对2组无痛胃镜检查用药前、用药后及苏醒时的呼吸频率( RR)、心率( HR)及收缩压( SBP)进行对比分析。同时比较2组无痛胃镜检查患者的丙泊酚用量、清醒时间及离院时间。结果2组患者用药后RR、HR及SBP水平均低于用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患者用药后及苏醒时RR、HR及SB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丙泊酚用量、清醒时间及离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胃镜检查中实施瑞芬太尼与丙泊酚复合麻醉具有较好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值得应用。

    作者:陈丽冰;任爱群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医院门急诊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病例分析

    目的:加强管理,提高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水平。方法选取门急诊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病例,分析不合理用药处方。结果门急诊抗菌药物存在不合理使用现象,包括无指征使用抗菌药物、选药不当、用药方法不当等。结论医师和药师应共同努力,促进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

    作者:肖勋立;周红英 刊期: 2016年第28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