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平洋
目的:分析血清白介素-4在幼儿喘息性疾病中的表达水平与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幼儿喘息性疾病患儿100例,对患儿治疗后期进行随访,依据患儿的喘息发生状况分为喘息A组(n=42)与喘息B组(n=58),另选取同年龄正常儿童30例为对照组。比较3组血清IL-4水平。结果喘息A组与喘息B组患儿急性期血清IL-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喘息A组血清IL-4水平高于喘息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喘息A组与喘息B组患儿恢复期血清IL-4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但喘息A组高于喘息B组(P<0.05),2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喘息A组患儿API阳性率显著高于喘息B组患儿(P<0.05)。结论幼儿喘息性疾病患儿血清IL-4水平持续升高,是导致患儿发展为持续性喘息的主要原因之一,早期对患儿进行检测血清IL-4水平,对鉴别患儿是否发展成持续性喘息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作者:范飞;程宝金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分析呼吸内科住院老年患者常见的护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以该院2014年1~12月收治的呼吸内科住院老年患者48例作为对照组,以该院2015年1~12月收治的呼吸内科住院老年患者47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对护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提出新的护理对策,并运用于观察组老年患者的护理中。比较2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为(92.3±3.9)分高于对照组的(76.8±2.1)分,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3%(1/47)低于对照组的16.67%(8/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总结呼吸内科老年患者常见护理中出现的问题,并针对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能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方香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观察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方法将90例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缬沙坦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对比2组治疗前后生化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2组血尿素氮、血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和空腹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生化指标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4%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杰东;朱孝娟;赵俊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观察图文式宣教手册在老年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1月老年住院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图文式宣教手册讲解方式进行宣教,对照组对患者进行传统的口头宣教健康教育方式。比较2组患者对宣教的满意度和对宣教内容的掌握情况。结果在接受全程健康教育后,观察组对宣教的满意度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对宣教内容的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图文式宣教手册的使用在老年住院患者中可有效提升患者对宣教的满意度和对宣教内容的掌握情况,有效提升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许燕梅;林慧珠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观察人血白蛋白联合呋塞米治疗肝硬化难治性腹水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肝硬化难治性腹水患者34例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同意下由临床医师采取等距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例,对照组给予呋塞米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人血白蛋白。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的58.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恶心、呕吐、腹胀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人血白蛋白联合呋塞米治疗肝硬化难治性腹水,能够提高疗效,有效减少患者不良反应发生,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孟庆磊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分析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的常见问题及如何合理用药。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6月来医院就诊的心血管内科患者2034例,对患者的用药情况及临床用药中的常见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34例心血管内科患者中,出现用药问题426例(20.94%),其中常见的用药问题为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占7.62%,其次为药物配伍不合理,占5.11%。结论在心血管内科中临床用药的常见问题主要为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药物配伍不合理及用药方法不合理等,应引起重视,加强用药的合理性评价,从而提高心血管内科的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晏文宇;韩琼;冯婷婷;江茜;章丽莉 刊期: 2016年第28期
例1,女,71岁,7d前因支气管炎就诊并予以药物(具体不详)治疗后,全身出现红斑、丘疹,伴有灼痛及明显瘙痒,且渐进性加重,于2014年11月3日10∶00入院治疗。入院诊断:药物性皮炎(药疹)。给予白癣夏塔热分散片(江西仁丰药业有限公司生产,规格:0.32g,批号:140403)0.96g口服,每天3次。2014年11月6日,患者诉腹泻。考虑为百癣夏塔热分散片引起的不良反应,立即嘱患者停药,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未进行其他药物治疗。于2014年11月8日随访时,患者已无腹泻。
作者:叶林虎;贺梅;王宇奇;何应军;周云松 刊期: 2016年第28期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RAS)抑制剂因能控制血压、保护血管及改善心血管病预后成为一项独立治疗。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IMT)被证实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预测因子,同时能预测心血管病的发病和死亡[1]。 RAS抑制剂对降低或延缓IMT进展尚存争议。研究证实他汀类药物、维生素、抗高血压药能降低IMT甚至逆转粥样硬化斑块进展,减少心血管病发病率。本文就RAS抑制剂对IMT的影响及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胡丽君 刊期: 2016年第28期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 SGLT-2)抑制剂是一种新型的降糖药物。自2012年11月首个SGLT-2抑制剂药物达格列净上市以来,目前已有6种SGLT-2抑制剂相继上市。 SGLT-2抑制剂主要通过抑制肾脏对葡萄糖的重吸收,加速尿中葡萄糖的排泄达到降糖目的,因不依赖胰岛素,所以其发生低血糖的风险较低。但SGLT-2抑制剂常见不良反应有低血糖、尿路及生殖器感染,罕见肾盂肾炎、恶性肿瘤及发生酮症酸中毒的风险也渐渐被认识到。本文就SGLT-2抑制剂发生酮症酸中毒及其发生机制阐述如下。
作者:张宁;乔成栋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探讨右半肝切除术的手术配合。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该院2013年4月-2014年6月收治的28例右半肝切除术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手术配合体会。结果28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平均时间为120min,无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在右半肝切除术中,术前的充分准备,术中的默契配合及术后的整理工作均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
作者:洪叶;唐祖芝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预防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AP)的效果。方法将重症监护室行机械通气的患者108例以入院时间先后分为2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74.07%, VAP 发生率为11.11%低于对照组的27.78%,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VAP发生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预防重症监护室VAP的效果显著,提高了护理满意度,明显缩短了机械通气时间,降低了VAP发生率并延缓了发生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曾梅英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比较国产和进口奥美拉唑注射液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药物成本—效果评价。方法将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试验组给予国产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给予进口奥美拉唑治疗,比较2组疗效、不良反应及药物成本—效果评价。结果2组治疗有效率、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成本—效果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应用进口或国产奥美拉唑进行治疗,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无差异,但两者的经济学成本相比,国产的药物明显优于进口药品。
作者:谢君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对七氟烷诱导麻醉气管插管应激反应和低肺泡有效浓度( MAC)值的影响。方法将62例择期行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与对照组34例。2组患者均给予七氟烷进行麻醉诱导,在麻醉诱导前15min,观察组患者给予右美托咪定静脉注射,随后改为静脉泵注;对照组予0.9%氯化钠溶液静脉注射,对比2组患者T0(基础值)、T1(注射右美托咪定后1min)、T2(注射右美托咪定后5min)、T3(气管插管前2min)、T4(气管插管后5min)时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变化情况及MAC值。结果2组患者T0时间点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1、T2、T3、T4时间点心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T0、T1、T2时间点平均动脉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3、T4时间点平均动脉压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AC值为(1.82±0.85)%低于对照组的(2.49±0.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能够减轻七氟烷吸入诱导气管插管应激反应,并降低低MAC值,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作者:王怀彬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经方是中医学理论的宝贵财富,在现代临床中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半夏泻心汤出自《伤寒论》,方中药物寒热并用以和其阴阳,辛苦合用以复其升降,补泻兼施以调其虚实;当归芍药汤则出自《金匮要略》,方中药物健脾化湿与养血疏肝同行,善于肝脾同调,组方精妙、寒热并用、攻补兼施,临床上随症加减,可治疗多种疾病。笔者于多年临床中选用半夏泻心汤联合当归芍药散治疗部分病症多获佳效,现举例说明。
作者:张瑾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分析不同病情阶段胃癌患者血清胆固醇( TC )、高密度脂蛋白( HDL-C )、低密度脂蛋白( LDL-C)及三酰甘油( TG)水平的变化。方法检测68例胃癌患者(胃癌组)化疗前后血清TC、TG、HDL-C、LDL-C的水平,并与40例健康人(对照组)血清血脂水平对比。结果胃癌组血清TC、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TG、HDL-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稳定(SD)患者化疗前后TG、TC、LDL-C、HDL-C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部分缓解(PR)患者化疗后TC、LDL-C水平高于化疗前(P<0.05或P<0.01);HDL-C水平虽高于化疗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前后T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进展(PD)患者化疗前后TG与HDL-C水平无明显差异,TC、LDL-C水平化疗后有明显下降(P<0.01)。结论不同病情阶段胃癌患者有低血脂倾向,血清TC、LDL-C水平监测可及时予以调治。
作者:肖敏;吉文晶;孙毅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配合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患者52例随机分为2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配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配合,对比2组患者护理舒适度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护理舒适度为96.2%(25/26)高于对照组的69.2%(18/26),住院时间为(6.1±1.4)d短于对照组的(10.9±1.7)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中应用综合护理配合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患者舒适度,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陈窈丽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观察中药黄芩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对其指纹图谱的测定进行初步分析。方法以黄芩苷及黄芩素为代表,色谱柱选择 ShimadzuC18(4.6mm ×150mm,2.5μ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0.1%冰醋酸(45∶30∶25),检测波长为276nm,流速为1.0ml/min,柱温30℃。结果黄芩苷在0.18~0.68μg,黄芩素在0.10~1.1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黄芩苷与黄芩素的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10%(n=3,RSD=1.24%)、96.11%(n=3,RSD=1.12%)。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中药黄芩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方法简单,稳定性高,重现性好,同时为其指纹图谱的研究提供了实验参考数据。
作者:蔡艳芳;刘肖林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观察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珂立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RD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RDS患儿5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给予珂立苏治疗,比较治疗后2、8、24、48h肺功能变化情况。结果50例RDS患儿治疗后2、8、24、48h肺功能各指标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S治疗RDS改善了患儿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大伟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了解B型超声( B超)在甲状腺肿块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甲状腺肿块患者164例,比较B超诊断和病理诊断结果。结果164例甲状腺肿块患者的B超诊断和病理诊断结果中,单发性肿块占51.2%(84/164)、多发性肿块占48.8%(80/164)。在甲状腺腺瘤、甲状腺腺肿诊断中,B超与病理诊断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甲状腺癌、结节性甲状腺癌诊断中,B超与病理诊断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超对恶性甲状腺肿块的鉴别准确性较高,但对良性甲状腺肿块的鉴别准确性较差。临床医师不能将B超诊断作为临床诊断的唯一依据,应结合病理检查进行综合判断。
作者:林怡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观察高原地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高压氧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将44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高压氧治疗,2组均给予足部溃疡局部处理。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及不良事件。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4%高于对照组的7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浆黏度、全血黏度、血液屈服应力、RBC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用药后未出现皮肤及周围组织反应,无局部和全身过敏反应,整个治疗期间未出现消化道大出血或腹腔内脏器出血。结论高原地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高压氧治疗糖尿病足安全、疗效好。
作者:张宇;罗丹;荣跃贤 刊期: 2016年第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