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B型超声在甲状腺肿块临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林怡

关键词:B型超声, 甲状腺肿块, 临床鉴别
摘要:目的:了解B型超声( B超)在甲状腺肿块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甲状腺肿块患者164例,比较B超诊断和病理诊断结果。结果164例甲状腺肿块患者的B超诊断和病理诊断结果中,单发性肿块占51.2%(84/164)、多发性肿块占48.8%(80/164)。在甲状腺腺瘤、甲状腺腺肿诊断中,B超与病理诊断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甲状腺癌、结节性甲状腺癌诊断中,B超与病理诊断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超对恶性甲状腺肿块的鉴别准确性较高,但对良性甲状腺肿块的鉴别准确性较差。临床医师不能将B超诊断作为临床诊断的唯一依据,应结合病理检查进行综合判断。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人血白蛋白联合呋塞米治疗肝硬化难治性腹水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人血白蛋白联合呋塞米治疗肝硬化难治性腹水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肝硬化难治性腹水患者34例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同意下由临床医师采取等距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例,对照组给予呋塞米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人血白蛋白。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的58.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恶心、呕吐、腹胀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人血白蛋白联合呋塞米治疗肝硬化难治性腹水,能够提高疗效,有效减少患者不良反应发生,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孟庆磊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珂立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RD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RDS患儿5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给予珂立苏治疗,比较治疗后2、8、24、48h肺功能变化情况。结果50例RDS患儿治疗后2、8、24、48h肺功能各指标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S治疗RDS改善了患儿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大伟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醚麻醉在小儿心脏病介入术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醚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该院收治的经七氟醚麻醉的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患儿60例,将其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患儿均采用面罩吸入8%七氟醚,氧流量5L/min诱导,2%~4%七氟醚(随心率、血压调整用量)维持麻醉。观察组在七氟醚麻醉维持的基础上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行麻醉维持;对照组在七氟醚麻醉维持的基础上静脉泵注生理盐水行麻醉维持。比较2组静脉滴注右美托咪定或生理盐水前( T0)、静脉滴注后15min( T1)、苏醒时( T2)及拔管后5min ( T3)的心率( HR)、平均动脉压( MAP)和苏醒时间以及术后苏醒期间躁动情况。结果2组患儿麻醉前HR、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T1、T2、T3时段HR、MA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安静和轻度躁动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重度躁动患者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术中,右美托咪定可有效降低七氟醚全麻苏醒期间的躁动,血流动力学变化较小,麻醉效果好。

    作者:颜翩翩;赖可可;杨谦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早产儿颅脑超声检查结果及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早产儿颅脑超声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该院出生的104例新生儿,其中早产儿和足月新生儿各52例,分别作为早产组和足月组。2组新生儿均行颅脑超声检查,观察2组新生儿检查结果,并进行随诊记录。结果2组新生儿在出生3~5d内行颅脑超声检查结果发现,早产组颅脑超声异常检出率为44.2%明显高于足月组的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26例颅脑超声异常新生儿进行复查及治疗,后期随访发现脑积水2例,运动障碍1例,死亡2例。结论对早产儿进行颅脑超声检查可较早地发现早产儿颅内病变,做起到早发现早治疗。

    作者:陈蕾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硫酸镁治疗妊高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高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妊高症患者按照入院时间顺序的先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硫酸镁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治疗后血压水平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8%高于对照组的7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2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镁治疗妊高症患者疗效显著,不但能改善患者的血压情况,而且还能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患者病症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王锦丽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丙泊酚复合七氟烷麻醉应用于小儿纤维支气管镜检术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丙泊酚复合七氟烷麻醉在小儿纤维支气管镜检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应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儿120例随机分为2组各60例。研究组采用丙泊酚复合七氟烷麻醉,对照组采用全身静脉麻醉,观察2组麻醉效果、清醒时间、收缩压(SBP)、血氧饱和度(SpO2)和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P<0.05);研究组清醒时间为(8.91±2.78)min短于对照组的(17.67±5.52)min(P<0.05);研究组检查后SBP低于检查前及对照组(P<0.05);2组检查前后SpO2均无显著变化(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七氟烷麻醉在小儿纤维支气管镜检术中具有显著效果,安全性高,患者可快速清醒,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广生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我院药品群体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静脉输液治疗是现代药物治疗的重要手段,在治疗某些疾病和挽救患者生命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输液反应是静脉输液方式治疗疾病时产生的非预期治疗效应,属医源性不良反应[1]。常因输入致热物质(包括其他蛋白质和非蛋白质的有机或无机物质和致热原、死菌、游离菌体蛋白)而引起,临床表现为发冷、寒颤,面部和四肢发绀,继而发热,体温可达40℃左右,可伴恶心、呕吐、头痛、头晕、烦躁不安,老年人还可能出现心衰、死亡等。常遇到需要及时处理的问题。本文对我院药品群体不良事件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防治对策,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伟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目标性心理护理对外伤性鼓膜穿孔行鼓膜修补术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目的:探讨目标性心理护理对外伤性鼓膜穿孔行鼓膜修补术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80例外伤性鼓膜穿孔行鼓膜修补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目标性心理护理。比较2组患者SCL-90评分和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SCL-90总得分为(114.60±15.26)低于对照组的(145.28±17.64)分,治疗依从性为92.50%(37/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00%(26/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外伤性鼓膜穿孔行鼓膜修补术患者实施目标性心理护理后,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锦香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阿奇霉素联合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联合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5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40例,并通过掷币法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21例和对照组19例,对照组应用阿奇霉素单药治疗,试验组采用阿奇霉素联合红霉素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退热时间、胸部X线阴影消失时间、止咳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73.68%,退热时间、胸部X线阴影消失时间、止咳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9%(3/21)低于对照组的42.11%(8/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凌秋香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的常见问题及合理用药分析

    目的:分析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的常见问题及如何合理用药。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6月来医院就诊的心血管内科患者2034例,对患者的用药情况及临床用药中的常见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34例心血管内科患者中,出现用药问题426例(20.94%),其中常见的用药问题为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占7.62%,其次为药物配伍不合理,占5.11%。结论在心血管内科中临床用药的常见问题主要为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药物配伍不合理及用药方法不合理等,应引起重视,加强用药的合理性评价,从而提高心血管内科的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晏文宇;韩琼;冯婷婷;江茜;章丽莉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通心络胶囊、参麦注射液治疗间质性肺疾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通心络胶囊、参麦注射液治疗间质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呼吸科间质性肺疾病与肺纤维化患者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糖皮质激素、通心络胶囊及参麦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高于对照组的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通心络胶囊、参麦注射液治疗间质性肺疾病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张志胜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外科治疗结核性心包炎50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外科治疗结核性心包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结核性心包炎患者50例,采用心包部分切除松解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经治疗后,无死亡事件,症状均明显改善。术后中心静脉压低于术前(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经超声心动图监测正常,平均(0.54±0.09)%;心功能呈Ⅰ级、Ⅱ级恢复。30例患者在增生的纤维结缔组织中有上皮样细胞结核、干酪样坏死等结核特征;20例无典型结核改变,经观察仅有纤维结缔组织增生伴玻璃样变或慢性炎性反应,少数有小血管充血、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结论结核性心包炎病情进展迅速,明确诊断后应及早行心包剥除手术治疗,并联合术后强化抗结核方案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保障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梁勋斯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葛根汤联合针灸、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葛根汤联合针灸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针灸和推拿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葛根汤治疗。经过4周的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疼痛情况以及健康状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8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2组VA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健康状况总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汤联合针灸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取得显著的疗效,可使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改善,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应用中推广。

    作者:虞湘军;巫志强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RAS抑制剂对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影响的研究进展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RAS)抑制剂因能控制血压、保护血管及改善心血管病预后成为一项独立治疗。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IMT)被证实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预测因子,同时能预测心血管病的发病和死亡[1]。 RAS抑制剂对降低或延缓IMT进展尚存争议。研究证实他汀类药物、维生素、抗高血压药能降低IMT甚至逆转粥样硬化斑块进展,减少心血管病发病率。本文就RAS抑制剂对IMT的影响及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胡丽君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右美托咪定联合瑞芬太尼用于全麻清醒气管插管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在全麻清醒气管插管中应用右美托咪定联合瑞芬太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需行全麻清醒气管插管患者90例,依据麻醉药物分组,观察组( n=45)采用右美托咪定联合瑞芬太尼,对照组( n=45)采用咪达唑仑联合瑞芬太尼,比较2组不同时点生命体征及Ramsay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T2、T3时点HR与MA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0、T1和T4时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各时点SpO2均无显著变化;观察组T1、T2时点Ramsay评分均高于T0(P<0.05),对照组T1时点Ramsay评分高于T0(P<0.05),2组T1时点Ramsay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T0、T2时点Ramsay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全麻清醒气管插管中应用右美托咪定联合瑞芬太尼镇静效果优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庆洪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9月该院收治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98例,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予以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对照组仅予以泮托拉唑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临床效果、出血/止血/输血情况、住院时间、血压和心率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1.8%高于对照组的69.4%,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48h再次出血率低于对照组,输血量及出血次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收缩压及舒张压高于治疗前,心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效果较好,止血快,输血量少,住院时间短,血压和心率恢复较好,推荐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波;彭乐平;唐海芸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我院门诊中药房中药饮片常见调配差错分析与防范措施

    目的:分析医院门诊中药房中药饮片常见调配差错,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方法调取医院2016年1~4月所有中药饮片处方,对处方资料进行分析,并对所有调剂差错的处方按差错类型分类,找出差错原因,并实施相应防范措施。结果医院2016年1~4月所有门诊中药饮片调剂过程中的调剂差错大致可分为5类,包括用法用量错误、脚注错误、抓配错误(多配、错配、漏配)、发药错误、其他错误等。结论处方因素、药师因素及其他因素均是差错产生的原因,严格把握好个个关卡,才能有效地控制差错的发生。

    作者:鲁耀兰;马妮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在肺部占位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分析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在肺部占位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从2014年6月-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患者45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对肺部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45例患者均一次性取材成功,取材成功率为100.0%,经皮肺穿刺活检的确诊率为97.8%(44/45)。恶性肿瘤34例(75.6%),良性肿瘤10例(22.2%),1例穿刺病理检查提示为炎性细胞浸润,术后病理证实为鳞癌。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是一种损伤小、安全性高、操作方便、确诊率高的检查手段,临床值得推广。

    作者:曾辉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高龄产妇妊娠的风险及对妊娠与分娩的影响

    目的:观察高龄产妇的风险及高龄对妊娠与分娩的临床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12月在该院进行分娩的孕妇400例,其中高龄产妇200例作为研究组,包括初产妇100例、经产妇100例;适龄200例作为对照组,包括初产妇100例、经产妇100例。观察2组孕妇的围生期产妇并发症、分娩方式、新生儿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初产妇与经产妇的并发症如妊娠期糖尿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早产、产后出血等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高龄初产、经产孕妇的并发症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适龄初产、经产的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初产妇剖宫产率46%高于经产妇的33%,研究组的初产、经产孕妇剖宫产率均分别大于对照组初产、经产孕妇。研究组初产、经产孕妇新生儿的问题如新生儿窒息、过低体质量、畸形、病死率等均高于对照组初产、经产孕妇的新生儿,研究组高龄初产妇剖宫产率高,所以住院时间为(8.6±1.2) d明显高于同组经产妇(6.1±1.0)d以及对照组适龄初产(5.0±0.9)d与经产孕妇(4.7±0.7)d的住院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孕妇相比适龄孕妇来说,因生理及心理原因,妊娠及分娩发生的危险、剖宫产率均较高,新生儿的健康受到不利影响均较高,恢复时间长,应做好高龄孕妇产前的教育及护理,对高龄产妇妊娠与分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谭文换 刊期: 2016年第28期

  • 某院住院患者抗凝血药应用的横断面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某院住院患者抗凝血药临床合理应用情况。方法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调查2016年6月16日住院患者抗凝血药使用是否合理的情况。结果1313例患者中使用抗凝血药58例(4.42%),品种涉及3大类,2个剂型,4个规格。抗凝血药使用率前3位的科室分别是骨科、ICU 和心内科;不合理使用抗凝血药3例(5.17%),其中无指征使用1例,另2例为序贯用药时间不合理和国际标准化比值超标未减量或停药。结论该院抗凝血药的使用存在不合理之处,应制定相应的制度和措施,使临床用药趋向规范和合理。

    作者:陈国梅;杨忠慧 刊期: 2016年第28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