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怡
目的:观察妇科优质护理临床带教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8月-2015年6月接收的护生实习生66名,随机分为干预组(33名)和常规组(33名),常规组采用常规的带教方法,干预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密切关注护生心理动态,并针对性的采取干预措施。比较2组护生实习生的带教效果以及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护生实习生的带教效果、临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于妇科优质护理带教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护生实习生的心理动态,根据护生实习生的心理动态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从而提高带教效果,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
作者:游美凤;苏惠瑜;黎海霞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观察预注右美托咪定用于喉显微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该院收治的需行喉显微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预注右美托咪定。观察2组患者平均动脉压( MAP)、心率( HR)、血糖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不同时点观察组的MAP、HR及血糖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喉显微手术麻醉中预注右美托咪定改善了患者身心状况,保证了麻醉质量与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汪金龙;王家友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了解患者的用药需求、意见及存在的不合理用药问题,以提高临床药学服务质量。方法对医院2011-2015年门诊药物咨询工作的记录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咨询者的咨询药物类型、咨询药物内容、咨询药物中的不良反应、用药误区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咨询者中药物的药理作用及适应证咨询多,其次为药物的用法用量;咨询不良反应多的是抗感染药物,其次是心血管药物;咨询中不良反应多的抗生素类别是喹诺酮类,其次是头孢菌素类。结论加强临床药师的教育与培养,普及群众性药物知识宣传教育,有利于药物咨询服务质量的提高。
作者:缪丽华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观察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高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妊高症患者按照入院时间顺序的先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硫酸镁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治疗后血压水平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8%高于对照组的7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2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镁治疗妊高症患者疗效显著,不但能改善患者的血压情况,而且还能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患者病症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王锦丽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促进基本药物在临床合理使用,提高基本药物管理水平。方法从西安交通大学医院信息管理系统( HIS)采集2014-2015年门诊患者药品使用数据,对基本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计算用药频度( DDDs)和日均费用( DDDc)。结果该院基本药物品种数和销售金额呈逐年增长趋势。2014年与2015年门诊患者使用基本药物的品种数占临床使用药品品种数分别为32.75%、42.13%;基本药物销售金额占临床用药总金额分别为25.32%、27.96%。 DDDs排名靠前的化学药品类基本药物有阿卡波糖、缬沙坦、硝苯地平等,但其DDDc较低;中成药类基本药物中内科用药使用金额构成比很高。结论该院基本药物的覆盖率、使用率还需进一步提高,同时应做好基本药物的相关宣传工作。
作者:刘子兰 刊期: 2016年第28期
患者,男,62岁,主因左侧面部及双上肢麻木8h于2016年1月28日入院。既往有脑梗死病史3年,口服阿司匹林治疗。既往有磺胺甲口恶唑过敏史,表现为四肢皮疹,否认食物过敏史。查体:T 36.5℃, P 72次/min, R 18次/min, BP 140/80mmHg (1mmHg=0.133kPa)。发育正常,面部两侧皮肤颜色正常,泌汗正常,双侧上下肢体活动无异常,心脏查体正常。颅脑CT示(2016年1月28日):(1)脑干梗死;(2)双侧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死(陈旧性)。颈动脉彩超示(2016年1月28日):双侧颈动脉硬化并斑块形成。入院诊断:脑梗死。入院后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0.1g口服,每天1次;瑞舒伐他汀钙片(浙江京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80482)10mg口服,每晚1次;葛根素注射液0.4g静脉滴注,每天1次;醒脑静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入院后查生化示:嗜酸性粒细胞数0.08×109/L,嗜酸性粒细胞比率0.016。入院第2天,患者右侧面部明显肿大,伴视物模糊、呼吸困难。查体:右侧面部水肿,累及右侧上下眼睑,其他部位无水肿,皮肤颜色正常,皮温正常,无淤斑,触诊非凹陷性水肿,无压痛。复查生化:嗜酸性粒细胞数0.57×109/L,嗜酸性粒细胞比率0.058,余均正常。该患者为局限性水肿,临床药师分析瑞舒伐他汀钙片所致过敏可能性大,给予地塞米松针5mg静脉注射,每天2次;地氯雷他定片5mg口服,每天1次。其他治疗药物暂不作调整,2h后患者呼吸困难减轻。停药第2天,面部水肿明显减轻,视物清晰,呼吸困难消失;停药第3天,面部水肿消失,未留任何痕迹。患者住院期间未再使用瑞舒伐他汀钙片,也未再发生类似水肿现象。
作者:王丹丹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观察丙泊酚复合七氟醚麻醉在小儿纤维支气管镜检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术患儿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给予丙泊酚复合七氟醚麻醉,对照组给予丙泊酚麻醉,观察2组患儿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麻醉后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均优于对照组,镇痛诱导时间及插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七氟醚麻醉在小儿纤维支气管镜检术中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患儿生命体征反应良好,镇痛诱导时间及插管时间得到大幅度缩短,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卫华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观察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醚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该院收治的经七氟醚麻醉的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患儿60例,将其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患儿均采用面罩吸入8%七氟醚,氧流量5L/min诱导,2%~4%七氟醚(随心率、血压调整用量)维持麻醉。观察组在七氟醚麻醉维持的基础上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行麻醉维持;对照组在七氟醚麻醉维持的基础上静脉泵注生理盐水行麻醉维持。比较2组静脉滴注右美托咪定或生理盐水前( T0)、静脉滴注后15min( T1)、苏醒时( T2)及拔管后5min ( T3)的心率( HR)、平均动脉压( MAP)和苏醒时间以及术后苏醒期间躁动情况。结果2组患儿麻醉前HR、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T1、T2、T3时段HR、MA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安静和轻度躁动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重度躁动患者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术中,右美托咪定可有效降低七氟醚全麻苏醒期间的躁动,血流动力学变化较小,麻醉效果好。
作者:颜翩翩;赖可可;杨谦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观察葛根汤联合针灸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针灸和推拿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葛根汤治疗。经过4周的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疼痛情况以及健康状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8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2组VA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健康状况总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汤联合针灸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取得显著的疗效,可使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改善,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应用中推广。
作者:虞湘军;巫志强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探讨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9月该院收治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98例,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予以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对照组仅予以泮托拉唑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临床效果、出血/止血/输血情况、住院时间、血压和心率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1.8%高于对照组的69.4%,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48h再次出血率低于对照组,输血量及出血次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收缩压及舒张压高于治疗前,心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效果较好,止血快,输血量少,住院时间短,血压和心率恢复较好,推荐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波;彭乐平;唐海芸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分析丙泊酚复合七氟烷麻醉在小儿纤维支气管镜检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应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儿120例随机分为2组各60例。研究组采用丙泊酚复合七氟烷麻醉,对照组采用全身静脉麻醉,观察2组麻醉效果、清醒时间、收缩压(SBP)、血氧饱和度(SpO2)和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P<0.05);研究组清醒时间为(8.91±2.78)min短于对照组的(17.67±5.52)min(P<0.05);研究组检查后SBP低于检查前及对照组(P<0.05);2组检查前后SpO2均无显著变化(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七氟烷麻醉在小儿纤维支气管镜检术中具有显著效果,安全性高,患者可快速清醒,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广生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交流基层医院初步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的实践与收获。方法基层医院临床药师通过处方点评、病历点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与干预等基础工作,逐步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结果通过临床药师初步开展临床药学工作,使得临床科室合理用药意识提高,体现在处方用药合格率、病历用药合格率有显著提高;在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方面,使得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一类切口围术期预防用抗生素比例、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等方面都逐步降低。结论基层医院临床药师利用医院的现有条件,开展基础性临床药学工作,可以提高整个医院合理用药水平,显著降低全院的药占比。临床药师要深入临床,利用药学专业优势,参与临床查房和药物会诊;指导护士、患者保管和正确使用药品,只有这样才可以更有效地开展合理用药,更有利于临床药师成长。
作者:周侠;王晓燕;李爽;李建红;刘晶晶;王莉娜;韩琦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观察图文式宣教手册在老年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1月老年住院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图文式宣教手册讲解方式进行宣教,对照组对患者进行传统的口头宣教健康教育方式。比较2组患者对宣教的满意度和对宣教内容的掌握情况。结果在接受全程健康教育后,观察组对宣教的满意度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对宣教内容的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图文式宣教手册的使用在老年住院患者中可有效提升患者对宣教的满意度和对宣教内容的掌握情况,有效提升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许燕梅;林慧珠 刊期: 2016年第28期
胃肠道间质瘤( GISTs)过去常被认为起源于平滑肌,近年来随着胚胎学、病理学、影像学研究的深入,其被证实起源于胃肠道原始间充质细胞,是一种非上皮性肿瘤,是消化道独立的一类间叶性肿瘤,是胃肠道常见的间叶组织源性肿瘤[1]。据文献报道,GISTs的发病率为(1~2)/10万人,占胃肠道肿瘤的3%。其中70%发生在胃,20%~30%发生在小肠,其他部位如结肠、食管占比<10%。故鉴于小肠肿瘤诊断的复杂性,我们将其作为此次研究的重点[2]。
作者:黄莹;李嘉家;杨毅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对比观察腹腔镜手术和开放手术治疗肝胆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等距随机抽样法将58例肝胆疾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放手术治疗。对比2组手术指标和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在针对肝胆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患者恢复时间短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等特点,其作为目前治疗肝胆疾病的经典术式之一,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沈耀;盛宝军;龚卫东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比较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治疗效果。方法将腹股沟疝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组各50例,研究组给予无张力疝修补术,对照组给予传统疝修补术,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均短于/少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治疗效果优于传统疝修补术,能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曾小灵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对七氟烷诱导麻醉气管插管应激反应和低肺泡有效浓度( MAC)值的影响。方法将62例择期行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与对照组34例。2组患者均给予七氟烷进行麻醉诱导,在麻醉诱导前15min,观察组患者给予右美托咪定静脉注射,随后改为静脉泵注;对照组予0.9%氯化钠溶液静脉注射,对比2组患者T0(基础值)、T1(注射右美托咪定后1min)、T2(注射右美托咪定后5min)、T3(气管插管前2min)、T4(气管插管后5min)时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变化情况及MAC值。结果2组患者T0时间点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1、T2、T3、T4时间点心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T0、T1、T2时间点平均动脉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3、T4时间点平均动脉压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AC值为(1.82±0.85)%低于对照组的(2.49±0.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能够减轻七氟烷吸入诱导气管插管应激反应,并降低低MAC值,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作者:王怀彬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比较2种方法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92例随机分为甲、乙组各46例。甲组给予恩替卡韦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乙组给予替比夫定治疗。检测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相关指标,比较2组HBV DNA转阴率及HBeAg血清转换率。结果经48周治疗,2组患者血清白蛋白( ALB)、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均上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水平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后ALB、ALT、TBIL及PTA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12、24、48周HBV DNA转阴率、HBeAg血清转换率逐渐升高,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临床治疗中,恩替卡韦联合阿德福韦酯与替比夫定单用均能明显改善肝功能,疗效相当,联合用药不比单独用药效果明显。
作者:李丰;池宏亮;陈江平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分析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的常见问题及如何合理用药。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6月来医院就诊的心血管内科患者2034例,对患者的用药情况及临床用药中的常见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34例心血管内科患者中,出现用药问题426例(20.94%),其中常见的用药问题为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占7.62%,其次为药物配伍不合理,占5.11%。结论在心血管内科中临床用药的常见问题主要为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药物配伍不合理及用药方法不合理等,应引起重视,加强用药的合理性评价,从而提高心血管内科的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晏文宇;韩琼;冯婷婷;江茜;章丽莉 刊期: 2016年第28期
目的:探讨微信平台在离院中心静脉导管( PICC)带管肿瘤患者导管维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离院PICC带管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基于微信平台对离院PICC带管患者进行随访及指导,对照组进行常规宣教,连续干预3个月。比较2组患者复诊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及时复诊率为93.3%(28/30)高于对照组的73.3%(22/30),置管并发症发生率为3.3%(1/30)低于对照组的20.0%(6/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信平台能提高离院PICC带管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范红菊 刊期: 2016年第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