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斌
目的 调查分析2013年息烽县人民医院门诊处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情况.方法 对息烽县人民医院2013年门诊处方采用HS系统统计,并随机抽取抗菌药物应用处方,对其品种、使用频率、联合用药、存在的不合理问题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共抽取息烽县人民医院门诊处方138859张,其中抗菌药物处方25058张,占总处方的18.05%.抽查的2646张抗菌药物处方中使用注射剂抗菌药物的处方1385张,占抽查抗菌药物处方的53.24%;口服抗菌药物处方1261张,占抽查抗菌药物处方的46.76%;二联及二联以上抗菌药物处方56张,占抽查抗菌药物处方的2.12%.罗红霉素胶囊应用频率高,占16.44%.儿科应用抗菌药物频次较高,占49.44%.结论 息烽县人民医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也存在一些不足,需加强对医务人员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培训.
作者:唐贤;陈大兴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降纤酶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阳新县富池中心血防站2012年1月-2014年3月收治的8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降纤酶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Barthel指数、病死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2.7%)高于对照组(7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病死率为4.9% (2/41),低于对照组的22.0% (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降纤酶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确切,有助于降低患者病死率.
作者:毛勇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治疗Ⅳ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盘县人民医院2012年3月-2014年5月收治的54例Ⅳ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7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接受前列地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5.2%,对照组为6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血肌酐、尿微量清蛋白及尿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列地尔是一种较为有效且安全的Ⅳ期糖尿病肾病临床治疗药物.
作者:葛振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清开灵注射液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中药注射剂,全方由胆酸、珍珠母(粉)、猪去氧胆酸、栀子、水牛角(粉)、板蓝根、黄芩苷、金银花组成,具有清热解毒、化痰通络、醒神开窍的功效,临床上广泛应用上呼吸道感染、急性肝炎、肺炎、脑血栓和脑出血等疾病.现将其近年来用于非病毒性感染疾病的研究动态做一跟踪总结,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郭文胜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磷霉素氨丁三醇散联合头孢曲松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5月-2013年5月在唐山市协和医院治疗的54例患耳不伴有鼓膜穿孔的小儿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儿,随机分成试验组(29例)及对照组(25例).试验组给予口服磷霉素氨丁三醇散联合头孢曲松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头孢曲松治疗,两组患儿均治疗7d.比较治疗第3天、第5天、第7天两组的疗效.结果 治疗第3天、第5天、第7天试验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未见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磷霉素氨丁三醇散联合头孢曲松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疗效确切安全.
作者:李阳阳;王小锐;王春花;王东海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氯吡格雷对非ST段抬高冠脉综合征患者炎性因子及预后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2月遂川县人民医院收治的非ST段抬高冠脉综合征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给予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观察组(45例)和单独给予阿司匹林治疗的对照组(45例),检测血清中炎性因子水平并观察心功能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心功能指标E峰、E/A比值、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D)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氯吡格雷能够有效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改善远期心功能情况,是非ST段抬高冠脉综合征患者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涂金生;黄春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维生素D治疗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并低钙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白介素2、白介素17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2013年于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及玉田县中医院呼吸科住院的肺心病合并低钙血症患者40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190例和维生素D组210例.同时选取20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维生素D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维生素D胶囊,共治疗8个月.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及对照组受检者血清白介素2、白介素17水平,计量两组患者出院后8个月内呼吸道感染次数.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常规组和维生素D组患者治疗前血清白介素2水平降低、白介素17水平升高(P<0.05),治疗后常规组和维生素D组患者血清白介素2水平较治疗前升高、白介素17水平降低(P<0.05),治疗后维生素D组血清白介素2水平高于常规组,白介素17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维生素D组患者呼吸道感染次数较常规组少(P<0.05).结论 维生素D可以升高血清白介素2水平、降低白介素17水平,提高气道黏膜防御能力,降低气道高反应性,治疗肺心病合并低钙血症的疗效确切.
作者:李建忠;孙利柱;戈艳蕾;张盼盼;李立群;刘香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他汀类药物为临床常用调脂药物,能较好地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本例左侧颈动脉狭窄患者经过5个月的他汀类药物治疗后成功治愈,现报道如下.
作者:占日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紧急子宫切除术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集安市医院妇产科2013年收治的难治性产后出血产妇5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6例.对照组使用传统宫腔塞纱止血法治疗,观察组行紧急子宫切除术治疗,分析和总结其出现难治性产后出血的原因,比较两组产妇治疗前后的出血量、产后输血量和抢救情况.结果 两组产妇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和凝血功能障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治疗前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治疗后出血量、输血量和抢救成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紧急子宫切除术可有效抢救难治性产后出血产妇的生命,但应在全面检查产妇的情况后再施行该手术.
作者:卢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本文介绍了临床药师参与1例骨科开放性骨折患者术后感染鹑鸡肠球菌的治疗过程.患者术后发生感染,分泌物培养出鹑鸡肠球菌,临床药师通过查阅文献了解细菌的特点,并结合患者基础状况、感染的部位、感染的来源给出不良反应小、经济、适合患者的用药方案,建议使用青霉素抗感染治疗,治疗后,患者体温下降、血象改善,分泌物减少,感染得到控制,抗感染治疗有效.
作者:杨子萱 刊期: 2015年第03期
近年来,中风后遗症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在对此类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中医治疗的效果得到了业界大多数人的认可.中药治疗中风后遗症主要包含了辨证分型、治疗研究、治疗原则等,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现代医学治疗的不足.本研究将对中风后遗症患者行中医外治的疗效进行探究,为此类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覃著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三乙醇胺乳膏预防鼻咽癌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龙岩市第一医院2011-2013年收治的80例行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的病例资料,按预防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放射治疗宣教和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在照射野皮肤上涂抹三乙醇胺乳膏,放疗前4h停用三乙醇胺乳膏,至放疗结束.治疗前后观察皮肤损伤发生情况,采用美国放射肿瘤学研究中心和欧洲放射肿瘤学会皮肤急性放射损伤分级标准评价皮肤损伤分级,统计皮肤损伤发生的照射剂量.结果 观察组皮肤损伤分级轻于对照组,出现皮肤损伤的照射剂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乙醇胺乳膏能够有效促进皮肤创伤愈合,减轻放射性皮炎症状,在预防鼻咽癌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发生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可提高患者放射治疗耐受性,降低皮肤损伤程度,从而保证放射治疗的顺利进行.
作者:王永斌;罗惠煌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屯留县人民医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63例,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6例)和对照组(87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硝酸之类、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及调脂药治疗;心绞痛发作时舌下含化硝酸甘油.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6.64,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显著,出血倾向较小,安全性好.
作者:王福林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激光联合卵磷脂络合碘片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运城同德医院2013年收治的66例(70眼)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3例(36眼)和对照组33例(34限).对照组仅进行激光光凝眼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卵磷脂络合碘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视力变化情况,治疗后荧光素渗漏点吸收情况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2周、4周、8周视力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荧光素渗漏点吸收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激光联合卵磷脂络合碘片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疗效显著,能有效促进黄斑水肿吸收,缩小或减少眼底造影荧光素渗漏,加快视力恢复.
作者:张亚丽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胺碘酮联合利多卡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洛阳市第一中医院2013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1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2例.观察组给予胺碘酮联合利多卡因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7.56%)高于对照组(73.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6% (3/82),其中2例均为胃肠道反应,1例为静脉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4% (2/82),其中2例均为胃肠道反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胺碘酮联合利多卡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王庆 刊期: 2015年第03期
本文通过对某三甲医院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营养支持3年以来的工作经验进行总结和分析,认为临床营养支持是临床药师参与治疗、融入医疗团队的重要平台,临床营养药师在临床营养支持中可发挥更大的作用,但需要在政策、制度上得到支持.
作者:朱忠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术治疗重型对冲性颅脑外伤的效果.方法 选取北京朝阳急诊抢救中心脑系科2011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85例重型对冲性颅脑外伤住院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组,单侧组42例给予常规单侧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双侧组43例给予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术治疗,观察颅内压变化和随访3个月预后情况.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颅内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双侧组颅内压均低于单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组术后恢复良好率(55.81%)高于对照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组术后并发硬膜下积液和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单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术治疗重型对冲性颅脑外伤效果确切,能够有效降低和控制颅内压,促进功能恢复,在降低手术并发症和改善预后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巩勇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儿科青霉素类及头孢类药物迟发型不良反应特点.方法 选取2012-2013年苍南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儿科青霉素类和头孢类药物所致迟发型不良反应患儿3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相应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青霉素类和头孢类药物剂型以注射液为主;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均在给药后12h以上,再次给药前发生不良反应者13例(36.11%),再次给药后发生不良反应者23例(63.89%),后者高于前者(P<0.05).不良反应表现以皮疹为多见.结论 在应用青霉素和头孢类药物前尽管进行了皮试,但是在用药12h后依旧需要密切观察,以减少迟发型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谢雪黎;卢银玲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人工耳蜗植入患者的心理特点与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12月-2012年11月收治的68例人工耳蜗植入患者,并按照护理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比较两组患者SCL-90评定结果.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SCL-90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护理后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敌对性、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间躯体化、强迫症状和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干预护理措施对人工耳蜗植入患者具有良好作用,可改善患者心理健康状况.
作者:鲍玲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阵发性心房纤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6孟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阵发性心房纤颤患者100例,依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胺碘酮联合托洛尔治疗.患者均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第3、6、9、12个月的窦性心律,以及在治疗6个月和12个月的左心房内径.结果 治疗第3个月和第6个月,两组患者的窦性心律维持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9个月和第12个月,两组患者窦性心律维持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6个月和第12个月,治疗组左心房内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阵发性心房纤颤患者采用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能够减少患者心房纤颤的复发,维持窦性心律,同时能够延缓患者左心房的扩大,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郭卫东 刊期: 201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