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君;苗德胜;丛培学;胡咸正
目的:探讨高频单味中药组方联合普罗布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1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6例。2组均给予降低颅内压、抗凝、控制血糖及血压、改善脑微循环等常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试验组给予高频单味中药组方联合普罗布考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普罗布考进行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3个月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1.13%(P<0.05)。结论高频单味中药组方联合普罗布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孙涛;马娟哲;冯永真;王洪英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对比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予阿托伐他汀,研究组予瑞舒伐他汀。于每晚入睡前服用,分别于受试后的4周和8周随访,抽空腹肘静脉血,测定2组TC、TG、LDL-C、HDL-C。结果治疗前2组TC、TG、HDL-C、LD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4、8周2组TC、TG、LDL-C水平低于治疗前,HDL-C水平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LDL-C达标率为89.5%高于对照组的7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组、阿托伐他汀组均能明显降低TC、TG、LDL-C,升高HDL-C,调脂疗效确切。瑞舒伐他汀的临床疗效优于阿托伐他汀,剂量更小,价格相对低廉,安全性相当,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依匹斯汀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32例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7例和对照组6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依匹斯汀综合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依匹斯汀治疗慢性湿疹疗效较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罗建铭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银屑病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7(IL-17)及白介素-23(IL-23)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银屑病患者104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104例作为健康组,分别检测2组血清中TNF-α、IL-17及IL-23水平,探讨3者与银屑病的相关性。结果银屑病患者血清TNF-α、IL-17及IL-23水平高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银屑病患者血清TNF-α、IL-17及IL-23水平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血清TNF-α水平与IL-17、IL-23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7273,P<0.05;r=0.7171,P<0.05),血清IL-17水平与IL-23亦呈明显正相关( r=0.6999,P<0.05)。结论银屑病患者血清TNF-α、IL-17及IL-23水平均显著性的增高,均可用于银屑病的辅助诊断。
作者:沈平;通佩文;张学广;刁树明;韩凤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爱立敷粘性敷料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经后路脊柱内固定和骨盆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采用一般硅胶垫,重点受压部位采取爱立敷粘性敷料,对照组采用一般硅胶垫,重点受压部位采取棉垫。监测手术后压疮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爱立敷粘性敷料在骨科手术中,预防急性压疮效果显著,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范潇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胸腺肽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观察。方法选择86例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治疗组患者给予胸腺肽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对照组仅用利巴韦林治疗。对比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胸腺肽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岳银刚;陈太银;张先强 刊期: 2015年第10期
患者,男,31岁。因“口干、多饮、多尿4年,左侧肢体麻木2月”入院。4年前诊断为2型糖尿病,口服二甲双胍片。2月前,出现左侧肢体麻木,左手无名指及左足小指麻木明显,麻木呈持续性,无偏侧肢体无力,无饮水呛咳等局灶神经功能受损症状及体征。既往体质一般。初中毕业,学习成绩差。结婚1年,配偶体健。阴茎能正常勃起,精液量少,曾多次在外院行人工受精,配偶未成功受孕。父母体健,其母妊娠时31岁,1妹体健。入院查体:血压:130/80mm Hg(1mm Hg=0.133kPa)。身高175cm,体质量91kg。皮肤细腻,无胡须,腋毛稀疏,喉结偏小,乳房发育呈女性。阴毛分布呈女性分布倾向,阴茎短小。双侧睾丸质硬,偏小。查血脂:总胆固醇(TC)22.6mmol/L,三酰甘油(TG)23.06mmol/L,高密度脂蛋白(HDL)0.2mmol/L,低密度脂蛋白(LDL)22.6mmol/L;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性激素六项:黄体生成素( FSH)19.93mU/ml,促黄体生成素( LH) ;11.15mU/ml,卵泡生成素(PRL)7.72ng/ml,雌二醇(ESTRDL)267.00pg/ml,孕酮(Prog)2.1ng/ml,睾酮(T)0.74ng/ml;B型超声示双侧睾丸体积偏小。右侧睾丸16mm ×6mm,左侧睾丸15mm ×7mm。内部回声细小均匀,未见有明显异常回声,无女性器官。头颅核磁MRI、颈椎CT基本正常;双肾上腺B型超声未见异常。自诉14岁左右发现阴茎及睾丸变小,乳房发育,阴毛及腋毛逐渐减少,皮肤细腻,喉结未再增大,声音未改变,性激素测定示睾酮低于正常男性。 LH、FSH、Prog均高于正常男性,符合高促性腺激素性功能低下的表现。染色体核型检查为47XXY。诊断为:(1)2型糖尿病;(2)混合型高脂血症;(3) Klinefeher综合征。给予胰岛素控制血糖、调节血脂紊乱、改善循环治疗,15 d后复查血脂基本正常,左侧肢体麻木明显减轻出院。
作者:谢豪杰;赵华;彭跃进;田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卡培他滨维持治疗老年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老年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卡培他滨维持治疗,对照组观察至疾病进展时进行进一步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7.5%高于对照组的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14例(35.00%),不良反应主要包括恶心、呕吐、白细胞下降、腹泻等,未出现明显肝肾功能损害,对后续治疗未产生严重影响。对照组未出现不良反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培他滨维持治疗老年晚期结直肠癌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对后续治疗无不良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谢丹 刊期: 2015年第10期
支气管肺炎是由不同病原体或其他因素所致的肺部炎性反应,是小儿时期常见的肺炎,冬春季发病较多。在我国,病原体以细菌感染为主,肺炎链球菌多见。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以及肺部固定的湿啰音。重症肺炎时可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和电解质紊乱,且常合并低钙血症,作为儿科的危重症之一,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通过分析30例支气管肺炎合并低钙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主要是研究支气管肺炎合并低钙血症患儿的临床治疗及是否适宜补钙,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芳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比较双源CT造影( DE-CTA)、MRA和DSA在颅内动脉瘤患者中的阳性率。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4年8月来该院就诊的颅内动脉瘤疑似病例198例,所有患者均行DE-CTA、MRA和DSA三项检查,分别以三项检查为依据诊断患者是否具有颅内动脉瘤,并与诊断金标准比较计算各项检查灵敏度、特异度和诊断错误率的差异,探讨其临床意义。结果经计算可知MRA灵敏度和特异度低,DE-CTA稍高,而DSA高,3组间灵敏度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彼此间特异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错误诊断率比较,由高到低依次为MRA、DE-CTA和DSA,3组间差异亦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SA灵敏度和准确度高,DE-CTA次之,MRA小,但三者的特异性无明显差异,考虑到操作的简便性及无创性,所以DE-CTA、MRA可用作DSA的辅助检查。
作者:赵东生;李竹强;乔海舟;张师勇;贾春法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肺表面活性物质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NRD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存在呼吸困难症状的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对比2组NRDS发生率、血气结果、呼吸急促、发绀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NRDS发生率、出现呼吸急促和发绀症状的几率以及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气分析显示观察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pH显著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对NRDS有显著预防效果,可促使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郝玉贵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 PCT )检测在指导成人非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抗菌治疗的价值。方法将65例成人非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PCT指导组31例和对照组34例。 PCT指导组根据PCT水平决定是否停用抗生素,当PCT<0.25ng/ml时考虑停用抗生素,对照组按临床路径标准,根据胸部CT或胸部X线片、症状、血常规等决定是否停用抗生素。对比2组抗生素疗程及出院后30d再住院率。结果 PCT指导组抗生素停用疗程短于对照组,疗程<10d的比例(93.5%)高于对照组(11.8%);疗程≥10d的比例(6.5%)低于对照组(88.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2组出院后30d内均无再住院患者。结论 PCT水平检测指导成人非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抗菌治疗,缩短了抗生素疗程,减少耐药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朝鸿;周丹;羊娅萍;樊梅;潘龙杰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布拉酵母菌散联合蒙脱石散辅治小儿腹泻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3例腹泻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和对照组26例。2组均常规给予抗炎、补液、支持对症等治疗,治疗组加用布拉氏酵母菌散和蒙脱石散口服。对照组仅加用蒙脱石散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腹泻缓解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89%高于对照组的6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腹泻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后第3、5天腹泻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结论布拉氏酵母菌散联合蒙脱石散辅治小儿急性腹泻病,能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缩短患儿腹泻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许正香;钱宝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预混门冬胰岛素30(诺和锐30)治疗2型糖尿病( T2DM)的疗效。方法将104例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随机分为诺和锐30组53例和预混人胰岛素30R(诺和灵30R)组51例。每天早晚餐前皮下注射诺和锐30及诺和灵30R,治疗12周后比较2组空腹血糖( 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低血糖发生率。结果治疗前2组FPG、2hPG、HbA1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FPG、2hPG、HbA1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诺和锐30组早餐、晚餐后2hPG和HbA1c水平低于诺和灵30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空腹血糖、中餐后2hPG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诺和锐30组低血糖、严重低血糖发生率均低于诺和灵30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诺和锐30治疗T2DM效果显著,且有良好的安全性,优于诺和灵30R,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冬波;廖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性反应,主要发生在颜面及胸背等多脂区,自限性,皮损多形。如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常伴有皮脂溢出,以往痤疮被认为是皮脂腺疾病,实质上损害毛囊、皮脂腺及表皮,属于中医“肺风粉刺”范畴。痤疮多发于青春期男女,好发于面部,影响容貌形象,给患者的生活、交往带来诸多不便,常产生心理压力[1]。近来,笔者采用中医针刺联合龙珠软膏治疗,效果较好,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高蜜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总结输血流程在临床实施中的隐患问题,有针对性的制定输血质量持续改进方案,减少输血安全隐患。方法根据《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和我院运行的输血流程,设计输血安全隐患自查表,并组织全院65个护理单元对输血流程中合血、取血、输血前、输血时、输血后5个环节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进行讨论,护理部汇总并提出佳的输血质量持续改进措施,完善输血流程。结果输血流程改进前后,输血差错率由6.5%降为1.4%。结论完善输血流程是减少输血差错和持续改进输血质量的有效保障。
作者:董运芳;张秀果;田凤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自制药枕辅助手法、牵引及针刺综合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200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100例。研究组采用中医疗法,包括自制药枕辅助手法、牵引及针刺,对照组采用西医封闭疗法,均治疗1个月。比较2组的JOA颈椎疼痛评分、血清白细胞介素-1β( 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血栓烷B2( TXB2)水平、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JO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IL-1、TNF-α、TXB2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 均<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2.0%高于对照组的53.0%(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制药枕辅助手法、牵引及针刺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改善血清指标的水平,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大大提高了治疗的有效率,临床疗效优于西医封闭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霍存举;李永清;王玉娥;张建枝;连秀峰;王伟;张玉洁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一清胶囊辅治在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切开引流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确诊为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2组均行切开引流术。对照组术后予抗生素治疗,治疗组给予一清胶囊联合抗生素治疗。比较2组患者疗效和治疗前后白细胞和C反应蛋白( CRP)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31%高于对照组的94.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2组血浆白细胞、CRP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浆白细胞水平和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一清胶囊在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切开引流术后应用效果良好。
作者:陶涛;王道春;郑克清;巩德海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阿米替林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将84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予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米替林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7%高于对照组的7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2组主要症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主要症状发生率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阿米替林联合奥美拉唑、多潘立酮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可以更好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疗效。
作者:魏红安;张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血生化标本分析前不合格率中的作用。方法由8人组成品管圈,遵循品管圈活动步骤,分析我院血生化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结果调查品管圈活动前2013年1-3月份血生化标本61236例,不合格例数为2229例(3.64%),其中,溶血1371例(2.24%),凝血474例(0.77%);品管圈活动后2013年9-11月血生化标本58344例,不合格例数为881例(1.51%),其中,溶血396例(0.68%),凝血201例(0.34%);两组标本在不合格率、凝血率、溶血率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开展品管圈活动前,临床科室的护士得分低于开展品管圈活动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施品管圈活动,遵循PDCA循环方法,能改善血生化标本不合格情况,加强部门之间的团队协作,同时提高圈员的综合素质,培养科学严谨的思维模式,实现质量的持续改进。
作者:尤素伟;陈静;彭瑞琴;李守霞;左爱芳;王国平;戈红书;张静 刊期: 201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