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晓芳;崔炜萍
目的:探讨出不同等级肝硬化时各肝叶的体积变化规律为肝硬化患者临床评估、预后及肝胆外科治疗方案的进一步完善提供更具价值的资料。方法选择50例正常成人(正常组)及40例肝硬化患者(研究组)肝脏进行MSCT扫描,分别测量肝脏各个部位的体积,如左外叶、左内叶、尾状叶、右前叶、右后叶,计算整个肝脏的体积。结果正常组50例正常肝脏体积测量:肝脏总体积为(1275.70±329.58)cm3,左外叶为(229.18±73.39)cm3,左内叶为(224.89±54.78)cm3,尾状叶为(37.85±3.19)cm3,右前叶为(507.06±121.39)cm3,右后叶为(276.72±76.83) cm3。研究组40例肝硬化患者肝脏体积测量:肝脏总体积为(867.29±233.64)cm3,左外叶为(206.53±90.36)cm3,左内叶为(134.89±90.78)cm3,尾状叶为(34.45±8.99)cm3,右前叶为(395.06±135.44)cm3,右后叶为(152.16±55.83)cm3。结论随着病情严重程度的增加,Child-Pugh A、B、C级肝硬化各肝叶大小的变化表现为右叶和左内叶明显缩小,左外叶略有缩小,而尾叶变化不大,全肝体积缩小。
作者:路福兴 刊期: 2015年第11期
护理安全是衡量护理服务的重要指标,也是患者就医选择的指标之一。由于老年患者的体质较弱,患病情况较多,而消化道疾病则是老年人罹患的常见病,消化内科患者多伴有营养不良,加之老年人合并症较多,容易引发各种隐患[1]。在消化内科老年患者护理过程中,产生护理安全隐患的主要原因有护理人员、用药、护工等,通过提升护理人员的素质、加强用药管理等有针对性的措施,不仅可以有效的降低护理风险,还能改善护患关系,避免相应问题的产生,保证老年患者的护理安全,促进患者的康复。现就消化内科老年患者护理的安全隐患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解决措施。
作者:梁春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血栓通辅助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症( RN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50例在医院接受治疗的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5例;对2组均给予西医基础治疗方法,研究组患者在此治疗基础上给予了血栓通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7.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治疗后血浆白蛋白、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胆固醇、血细胞比例容量及尿蛋白容量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浆白蛋白、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胆固醇、血细胞比例容量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血栓通辅助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很好的可行性。
作者:宋晓辉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探讨年轻恒牙牙髓血管再生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2年11月在医院接受年轻恒牙牙髓血管再生治疗的患者42例,将其按照年龄、病情等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根尖诱导形成手术方式,试验组采用局部麻醉下常规开髓引流冲洗消毒,内封氢氧化钙剂实行血管再生治疗方式,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0.24%,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0.48%,2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差异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阶段内封氢氧化钙糊剂血管再生治疗方式的治疗效果仍有待进一步确认,但再生治疗方式治疗牙髓炎或根尖周炎患者可以有效促进其继续发育,具有广阔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靳高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自拟益气养阴活血汤加美吡达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择明确诊断为气阴两虚型的2型糖尿病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运用自拟益气养阴活血汤加美吡达片治疗;对照组单纯口服美吡达片,30 d为1个疗程,2组病例均治疗3个疗程。观察临床症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益气养阴活血联合美吡达片治疗糖尿病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戴海敏 刊期: 2015年第11期
胃溃疡( GU)位于贲门至幽门之间的慢性溃疡,是消化性溃疡的一种,积极正确地治疗与护理是解除患者病痛的关键。社会的发展与生活压力的增大,以及愈加繁重的学习和工作,越来越多的不良饮食习惯不断出现,慢性胃溃疡的发病率也呈逐渐上升的趋势[1]。慢性胃溃疡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需因人而异,不同患者有不同的生活规律、饮食习惯、用药禁忌、心理状况等,这些因素对疾病有着显著影响,因此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医护人员应给予其积极恰当的护理干预,及时纠正患者的不良习惯是十分必要的[2]。我们在常规有效的治疗的同时,采取生活护理、用药指导、心理护理等一系列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分析如下。
作者:钱秀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真菌性阴道炎的疗效。方法将2010-2013年60例(试验组)中西医联合治疗复发性真菌性阴道炎的效果,与1999-2002年使用西药患者60例(对照组)对复发性真菌性阴道炎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讨论。结果治疗3个月后比较,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6.7%高于对照组的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比较,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8.3%高于对照组的8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药联合治疗复发性真菌性阴道炎比单纯西医治疗效果更显著,治愈率高,更不容易复发,非常值得推广。
作者:胡敏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托特罗定联合奥昔布宁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疗效,关注治疗后患者焦虑评分,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帮助。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144例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区组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2例,对照组应用托特罗定进行治疗,观察组应用托特罗定联合奥昔布宁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同时应用焦虑自评量表评价治疗后患者的焦虑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6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28%,且治疗后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托特罗定联合奥昔布宁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的疗效明显,同时能更有效地减少患者的焦虑情绪,临床治疗中可以积极应用。
作者:吴涛;曾铁兵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缓解原发性痛经的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将原发性痛经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予实施穴位按摩,对照组予口服吲哚美辛肠溶片治疗。均连续治疗3个疗程,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治疗后观察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对原发性痛经患者实施穴位按摩后,观察组有效率为91.2%显著高于对照组为7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按摩能有效地缓解原发性痛经患者的疼痛,且操作简便、经济实用,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郭冬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宫颈癌化疗患者不良反应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2011年于医院治疗的80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实行心理护理组)和对照组(未实行心理护理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心理护理。比较其结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优良率达8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7.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P<0.01)。结论对宫颈癌化疗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可以降低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海霞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小儿阑尾炎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3月收治阑尾炎患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运用硬膜外麻醉,观察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观察麻醉效果之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平均起效时间为4.97s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29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对阑尾炎儿童,效果显著、安全性相对较高。
作者:邓默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批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及炔雌醇环丙孕酮(达英-35)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5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二甲双胍组、二甲双胍+吡格列酮组和吡格列酮+二甲双胍+达英-35组各50例,比较3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变化差异。结果二甲双胍组治疗有效率为66.0%,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组治疗有效率为80.0%,吡格列酮+二甲双胍+达英-35组治疗有效率为92.0%,吡格列酮+二甲双胍+达英-35组与二甲双胍组、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期间3组患者均未有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吡格列酮+二甲双胍+达英-35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疗效显著,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毛黎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高压氧综合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及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给予高压氧综合护理,包括制定护理重点,康复计划及预见性护理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并发症中断高压氧治疗时间为(9.52±2.36)d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5.61±5.3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高压氧综合护理具有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疗效显著的特点,对早期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起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娟;陈国杰;宋彩霞;闫永霞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刺五加注射液是五加科埴物刺五加的茎叶经提取而制成的灭菌水溶液,临床上用于肝肾不足所致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动脉硬化、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等,也可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合并神经衰弱和更年期综合症。近几年来,随着中药注射剂的广泛临床应用,关于刺五加注射液不良反应的报道也日益增多,其中刺五加注射液导致过敏性休克反应也不少见,笔者特对我院发生的2例该状况作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雷有颖;张建怀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TCT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地位与重要意义。方法应用TCT技术普查本地区正常体检妇女中宫颈细胞学异常率和TBS分类诊断,对TCT检查发现异常的患者进行阴道镜病理检查。结果本研究标本满意度高,仅有2例因细胞量少需重新取材。2000例妇女中,TCT正常424例(21.2%),良性病变1510例(75.5%),异常涂片66例(3.3%)。结论 TCT宫颈防癌细胞学检查,结合TBS配合阴道镜活检,是筛查和诊断宫颈癌前病变的可靠手段。 TCT液基薄层细胞检测可在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王霞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脑动脉硬化症患者对其血液流变学及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3年12月在医院住院治疗的脑动脉硬化症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通心络胶囊治疗。治疗14 d后比较2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临床症状。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等血液流变学指标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治疗脑动脉硬化症患者能够改善血液流变学状态,改善脑血管血流,起到脑血管保护作用。
作者:张孟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对比椎旁肌间隙入路与后正中入路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的疗效。方法将医院2012年10月-2014年3月收治的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的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31例与传统后正中入路治疗的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28例进行比较,对比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椎旁肌间隙入路组总有效率为96.77%高于传统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的效果更好,值得在临床应用。
作者:凌小鹏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氯沙坦对伴血尿酸(SUA)升高的早期慢性肾脏病(CKD)大鼠心脏病变影响并探讨可能机制。方法实验大鼠随机分成A组(假手术组)、B组( CKD组)、C组(伴SUA升高的CKD组:CKD+氧嗪酸钾( OXO))、D组(伴SUA升高的CKD+氯沙坦组:CKD+OXO+氯沙坦),每组15只。采用右肾切除+OXO连续灌胃法制备SD雄性大鼠伴SUA升高早期CKD模型;OXO剂量为800 mg? kg-1?次-1,每天2次。 D组氯沙坦剂量:20 mg? kg-1?次-1,每天1次。16周后处死大鼠,检测血清肌酐(Scr)、SUA、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HE和PAS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HE染色观察心脏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法测定心肌I型胶原(ColI)表达情况。结果(1)4组Scr水平无显著差异,C组SUA较其余3组明显升高。与A组相比,其余3组肾组织HE、PAS染色仅有轻微肾小球系膜增生。(2)A组心脏HE染色未见明显形态学改变,心肌ColI少量沉积。 B组心肌细胞间存在少量散在炎症细胞,ColI沉积少量增加。 C组大量炎症细胞浸润,间质充血、纤维化;小血管壁可见成纤维细胞出现;ColI沉积显著增多。 D组病变与C组相似,但程度显著减轻,仅有少量炎症细胞浸润,血管壁偶见炎症细胞,ColI沉积显著减少。统计学分析显示:C组心肌ColI阳性面积百分比较B组显著升高,D组则较C组显著降低。单因素分析发现:大鼠SUA水平与心肌ColI阳性面积百分比呈显著正相关。(3)与B组相比,C组SOD水平显著降低,D组则较C组显著升高;C组ox-LDL较B组明显升高,D组则较C组显著降低。单因素分析发现:SUA、心肌ColI阳性面积百分比均与血清ox-LDL呈显著正相关,与SOD呈显著负相关。多元回归分析显示SUA进入以ColI阳性面积百分比作为应变量的回归方程,所得回归方程为y=15.410+0.100x(y=心肌ColI阳性面积百分比,x=SUA,15.410为常数)。结论伴SUA升高的早期CKD大鼠存在心脏病理学改变,且病变严重程度与SUA水平呈正相关。氯沙坦可通过降低SUA水平,减轻氧化应激从而保护早期CKD大鼠心脏。
作者:魏翠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早期整形手术对烧伤合并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2月-2014年3月医院收治的40例深Ⅱ度以上烧伤合并神经损伤的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比较2组临床疗效、感觉与运动功能恢复以及不良反应、并发症等。结果术后对2组患者进行6个月的随访,观察组神经功能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休克情况、烧伤面积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烧伤面积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与不良反应(P>0.05)。结论烧伤合并神经损伤患者行早期整形手术效果明显,患者感觉和运动功能恢复情况优于晚期整形手术,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延仓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布拉酵母菌(亿活)佐治儿童幽门螺杆菌( Hp)感染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10月Hp感染患儿63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患儿分为治疗组33例与对照组30例。2组均采用4种药物口服10d序贯疗法,即前5d予以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后5d予以奥美拉唑、克拉霉素及甲硝唑治疗,治疗组在开始治疗时加用亿活0.5~0.75g,每天1次,治疗10d。疗程结束后1个月采用13 C尿素呼气试验评价和比较Hp根除率,治疗有效率,记录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0%(32/33),对照组总有效率96.7%(29/3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Hp根除率93.94%,对照组93.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0%(1/33)低于对照组10.0%(3/3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亿活佐治儿童Hp感染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腹泻的症状明显改善,患者依存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侯芳 刊期: 201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