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全程护理干预模式在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

杨艳星

关键词:自然分娩, 孕妇,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干预模式在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攀枝花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收治的产妇272例,随机分为全程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各136例。常规护理组产妇予以常规产科护理,全程护理组产妇在常规护理组基础上予以全程护理。观察两组产妇剖宫产和产后出血发生情况、产程时间及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结果全程护理组剖宫产和产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全程护理组第1产程和第2产程时间短于常规护理组(P <0.05);全程护理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组(P <0.05)。结论全程护理干预模式在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降低剖宫产和产后出血发生率,缩短第1产程和第2产程时间,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奥美拉唑与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比较奥美拉唑和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南宁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6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奥美拉唑组和泮托拉唑组,各3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基础治疗,此外,奥美拉唑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治疗,泮托拉唑组给予泮托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腹痛持续时间、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腹痛持续时间、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奥美拉唑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泮托拉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奥美拉唑和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疗效相当,但奥美拉唑的不良反应少。

    作者:黄绍精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二甲双胍联合磷酸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磷酸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山西晋柴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职工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06例,随机分为 A 组与 B 组,各53例。A 组患者予以二甲双胍联合吡格列酮治疗,B 组患者予以二甲双胍联合磷酸西格列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低血糖发生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 B 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低于 A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质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低血糖发生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 B 组患者低血糖发生次数少于 A 组(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磷酸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显著,可降低低血糖发生次数,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作者:杨继琰;何新朝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妊娠合并梅毒患者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梅毒患者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4年2月柘城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妊娠合并梅毒患者100例,根据患者意愿分为治疗组(70例)和未治疗组(30例)。治疗组患者予以苄星青霉素治疗,未治疗组患者未予以任何驱梅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妊娠梅毒阳性率、不良妊娠结局(异位妊娠、早产、死胎死产、自然流产等)发生率、不同分娩方式对新生儿结局的影响。结果治疗组患者妊娠梅毒阳性率低于未治疗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低于未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剖宫产新生儿的梅毒感染率低于阴道分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妊娠合并梅毒患者应开展孕早期梅毒筛查工作,及时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并采用剖宫产,以降低妊娠梅毒阳性率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改善新生儿结局。

    作者:李翠灵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纳米氧化铁的群体药动学

    纳米氧化铁被批准用于治疗慢性肾脏疾病(CKD)成年患者的缺铁性贫血(IDA)。2015年3月《临床药代动力学》杂志发表了一篇关于纳米氧化铁药动学研究的文章,其对纳米氧化铁在健康人群、CKD 并进行血液透析患者的药动学进行了研究,并对纳米氧化铁在所有类型缺铁性贫血患者中的药动学行为进行了预测。测定结果确定了血液透析过程中体积分布是否发生了变化,并且提高了模型的拟合度。终获得的模型被用来模拟健康志愿者、进行血液透析的 CKD 患者以及未进行血液透析的 CKD 患者的药动学行为。

    作者:医学论坛网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口服降血糖药物的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及禁忌

    糖尿病(DM)在中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较高,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也是威胁人们健康的终身性疾病。近年来,我国 DM 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目前,临床治疗 DM 的重要手段仍是口服降糖药,常用的口服降糖药有磺脲类药物、胰岛素增敏剂、非磺脲类胰岛素刺激剂等。本文针对口服降糖药的不良反应、禁忌及应用效果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综述几类常见口服降糖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应用效果。

    作者:王秀勤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尼莫地平注射液联合6-氨基己酸在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注射液联合6-氨基己酸在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7月赫章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5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25例。对照组单独使用尼莫地平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应用尼莫地平注射液联合6-氨基己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00%)高于对照组(64.00%),再出血发生率(16.0%)低于对照组(3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 GOS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尼莫地平注射液联合6-氨基己酸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效果好,可显著降低再出血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张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老年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4月于攀枝花市中心医院老年科接受治疗的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120例作为试验组,另选取同期于攀枝花市中心医院老年科接受治疗的肺源性心脏病患者12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记录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吸烟史、肥胖、中度右心衰竭、夜间呼吸困难)及患病史(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心肌梗死、心绞痛、心律失常)。结果两组患者男女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患者吸烟史、肥胖、夜间呼吸困难例数多于对照组,中度右心衰竭例数少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患者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心肌梗死、心绞痛的患病率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心律失常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分析老年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相关因素,可降低疾病合并率,提高其诊断率与准确率,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孙乙铭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甲状腺检查在外科体检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甲状腺检查在外科体检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在大同市第二人民医院体检科进行体检的4000名健康体检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体检者均采用触摸加吞咽动作进行检查,计算甲状腺疾病的检出率。结果在4000例健康体检者当中,共检查出甲状腺疾病患者78例,占1.95%,78例患者均经过 B 超检查确诊。其中有4例在单独进行触诊时未被检查出来,加用吞咽动作后才被查出来。结论在外科体检中进行甲状腺检查是很有必要的,可以及早查出甲状腺疾病,使患者及时接受治疗,避免疾病的进一步发展;而且采用触诊三度法进行检查,方法比较简单、费用较低,因此,甲状腺检查在外科体检中具有很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志云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调强放射与常规放射治疗初发鼻咽癌的近远期疗效比较

    目的:对比调强放射与常规放射治疗初发鼻咽癌的近远期疗效。方法选取2009—2011年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128例初发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64例和对照组64例。试验组患者采用调强放射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放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3年存活率和无瘤生存率。结果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3年存活率、无瘤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调强放射治疗初发鼻咽癌的近远期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放射,且安全性好。

    作者:白云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慢性阻塞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慢性阻塞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于北京市仁和医院接受治疗的慢性阻塞性支气管炎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激素地塞米松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给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憋喘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慢性阻塞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减少患者不良反应,安全可靠。

    作者:王春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山莨菪碱治疗肾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山莨菪碱治疗肾绞痛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2013年沧州市中心医院急诊科收治的肾绞痛患者45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28例)与对照组(229例)。治疗组患者予以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山莨菪碱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盐酸哌替啶联合山莨菪碱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头晕、尿潴留、低血压、过敏等)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山莨菪碱治疗肾绞痛的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作者:王剑;吕广欣;聂屾;杨龙;冯加彬;刘东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早期应用尼莫地平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尼莫地平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闻喜县薛店镇卫生院2011年2月—2013年7月收治的156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神经内科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早期应用尼莫地平治疗,疗程为4周。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抗抑郁效果、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以及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抗抑郁总有效率、ADL 评分以及神经功能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早期应用尼莫地平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可较快改善患者缺损的神经功能,改善抑郁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宁冬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早期干预及综合治疗对颅脑创伤致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及综合治疗对颅脑创伤致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4年8月石嘴山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颅脑创伤致精神障碍患者18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干预组(97例)与对照组(9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手术治疗,干预组患者予以早期干预及综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精神症状好转情况、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者术后精神症状好转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早期干预及综合治疗对颅脑创伤致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保云;刘梅;王河君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医生小词典--科学就医

    科学就医的十条核心信息:(1)科学就医是指合理利用医疗卫生资源,选择适宜、适度的医疗卫生服务,有效防治疾病、维护健康。(2)遵从分级诊疗,提倡“小病在社区、大病去医院、康复回社区”,避免盲目去大医院就诊。(3)定期健康体检,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4)鼓励预约挂号,分时段、按流程就诊。(5)就医时需携带有效身份证件、既往病历及各项检查资料,如实陈述病情,严格遵从医嘱。(6)出现发热或腹泻症状,应当首先到医疗卫生机构专门设置的发热或肠道门诊就医。(7)紧急情况拨打120急救电话,咨询医疗卫生信息可拨打12320卫生热线。(8)文明有序就医,严格遵守医疗机构的相关规定,共同维护良好的就医环境。(9)参加适宜的医疗保险,了解保障内容,减轻疾病带来的经济负担。(10)医学所能解决的健康问题是有限的,公众应当正确理解医学的局限性,理性对待诊疗结果。

    作者:中国全科医学网站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综合康复护理应用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护理应用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神池县人民医院2011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240例老年慢阻肺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120例和对照组120例。两组患者常规给予吸氧、扩气管、祛痰治疗,并教育患者戒烟。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肺功能相关指标〔用力肺活量( 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比用力肺活量(FEV1/ FVC)〕的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护理后试验组的 FVC、FEV1、FEV1/ FVC 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综合康复护理应用于老年慢阻肺患者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作者:范秀丽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硫辛酸与甲钴铵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的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硫辛酸与甲钴铵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9月肇庆市端州区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 A 组与 B 组,各60例。A 组患者予以硫辛酸治疗,B 组患者予以甲钴铵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正中神经传导速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 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 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正中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 A 组患者正中神经传导速度快于 B 组(P <0.05),A 组患者治疗前后正中神经传导速度差值大于 B 组(P <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优于甲钴铵,且安全性好。

    作者:周海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7月甘孜州人民医院收治的胰腺囊性肿瘤患者58例,分为浆液性囊腺瘤组11例,黏液性囊性肿瘤组32例,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组15例。3组患者分别行彩色多普勒超声、CT 及常规 B 超检查,根据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确诊,比较3种检查方法的准确率及灵敏度。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胰腺囊性肿瘤检出率高于常规 B 超和 CT 检查,常规 B 超胰腺囊性肿瘤检出率低于 CT 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灵敏度高于常规 B 超和 CT 检查,漏诊率低于常规 B 超和 CT 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胰腺囊性肿瘤诊断准确率高,诊断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的灵敏度好,可为胰腺囊性肿瘤的术前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郑静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肺曲霉菌病的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肺曲霉菌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13年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肺曲霉菌病患者5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58例患者中,仅28例初步诊断考虑有肺曲霉菌感染,19例误诊为肺癌或肺结核;26例经手术治疗,32例为内科保守治疗;53例治疗后好转,5例患者死亡。结论肺曲霉菌病诊断困难,且常需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结核及肺癌等疾病相鉴别。肺曲霉菌球经手术切除及抗真菌药物治疗后预后较好;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需长期激素联合抗真菌治疗;而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病死率较高,预后较差。

    作者:卢旭东;陆益民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家庭康复与护理指导应用于脑血管病肢体偏瘫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脑血管病肢体偏瘫患者采用家庭康复与护理指导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同煤集团总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脑血管病肢体偏瘫患者48例作为观察组,均给予家庭康复与护理指导。同时选取2012年本院收治的50例脑血管病肢体偏瘫患者作为对照组,未接受家庭康复与护理指导。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观察组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家庭康复与护理指导应用于脑血管病肢体偏瘫患者可充分提高家庭干预的有效性,促进患者肢体功能康复。

    作者:刘雅静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中药与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中药与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8月郏县人民医院收治的 PCOS 不孕症患者4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2例。观察组患者予以中药联合克罗米芬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克罗米芬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卵泡黄素化未破裂综合征(LUFS)等〕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中药联合克罗米芬治疗 PCOS 不孕症的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

    作者:王淑敏 刊期: 2015年第12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