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艳光
目的:探究与分析大骨瓣减压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自2012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去骨瓣减压术治疗,试验组给予标准去骨瓣减压术治疗,观察与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试验组良好、中残及重残的患者数明显多于对照组,植物生存及死亡的患者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可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术后脑梗死等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王隰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大肠癌患者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特点。方法选取经病理切片证实的大肠癌患者60例作为大肠癌组,良性大肠肿瘤组40例,健康对照组30例,空腹抽取静脉血检测 MMP-9含量,并探讨其变化特点。结果大肠癌组 MMP-9含量高于对照组及大肠良性肿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而大肠良性肿瘤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MMP-9水平在 Ducks 分期中 A 期明显低于 B、C、D 期(P ﹤0.05);淋巴有转移者明显大于淋巴无转移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病理分级 G1、G2、G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MMP-9在大肠癌患者血清中有较高的表达,且与大肠癌的分期,转移有较密切的联系。
作者:闫立伟;权永志;赵军山;常建伟;张宝军 刊期: 2015年第14期
传统护理操作技能训练存在针对性不强、实用性不足等问题和弊端。随着“以患者为中心”医学模式的发展,护理操作技能训练模式必须与时俱进、发展创新。只有不断分析、研究和改革护理操作技能训练模式,才能提高护理训练的质量,才能培养出适应新时期、新任务需要的合格护理人才。
作者:张少英;王琳;张玥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总结急诊处方用药情况,规范急诊医师处方书写格式,提高处方合格率,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急诊药房2013年1~12月存在问题的处方进行分类统计。结果122例问题处方中,排序居前3位的问题分别是用药不规范、用药频次不合理、无指征用药。结论定期总结处方问题,及时与医师沟通,对提高处方合格率,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是有必要的。
作者:蔡黎 刊期: 2015年第14期
手榴弹投掷训练是新兵军事训练中的基础科目,但因新兵体质弱、适应能力差、缺乏防护意识、训练热情高,加之对投弹训练科目的生疏,部分新兵未完全掌握投弹动作要领,易导致肱骨骨折的发生[1]。我科在2010年5月-2013月5月共收治因投弹训练致肱骨骨折伤员41例,行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术后通过加强基础护理、心理辅导、饮食干预、功能锻炼指导等护理,41例伤员经6@10个月的恢复,均愈合良好,无1例伤残,现报道如下。
作者:葛小敏 刊期: 2015年第14期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出血,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胰腺、胆道及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出血。主要表现为呕血、便血、腹痛和不同程度的周围循环衰竭等,如不积极抢救和及时处理可危及生命。笔者对2012年12月-2014年5月参与抢救护理上消化道出血患者42例进行分析统计,现报道如下。
作者:岑娅;秦幢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观察活血败毒汤联合利普刀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97例宫颈糜烂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49例和对照组148例。对照组给予利普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活血败毒汤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96%高于对照组的77.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活血败毒汤联合利普刀治疗宫颈糜烂安全、简便、时间短、创伤小、能够降低患者痛苦等优点,且可在后期的预防中有关键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聂敏翠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调查分析医院门诊患者退药情况,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措施,以减少退药,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医院2013年5月-2014年6月门诊药房退药单共312例,对退药原因、退药种类、退药科室等情况进行汇总分析。结果门诊药房退药的主要原因是药物不良反应112例(35.9%),其后依次为耐药性70例(22.4%)、不合理用药63例(20.2%)、开药多或者重复32例(10.3%)、拒绝用药25例(8.0%)、其他原因10例(3.2%)。门诊药房退药品种中主要是抗菌药物注射剂131例(42.0%),其后依次为中药注射液64例(20.5%)、循环系统药物45例(14.4%)、急救药物32例(10.3%)、呼吸系统药物20例(6.4%)、其他药品20例(6.4%)。门诊药房退药科室中主要是普内科103例(33.0%),其后依次为小儿科84例(26.9%)、消化内科64例(20.5%)、门诊外科25例(8.0%)、皮肤科16例(5.1%)、其他科室20例(6.5%)。结论门诊退药现象不可避免,但为避免或减轻门诊退药,需要做好加强业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完善退药制度,促进医患沟通、做好门诊药学服务工作,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杨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人群中血尿酸水平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2年6月我院内分泌代谢病科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260例。按照 CIMT 有无增厚分为 CIMT 增厚组(86例)和 CIMT 正常组(174例),采用 Pearson 简单相关分析血尿酸水平及 CIMT 与相关危险因素的简单相关性,建立多元 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血尿酸水平升高与 CIMT 增厚风险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伴有高尿酸血症的患者比尿酸水平正常的患者 CIMT 增厚(1.12±0.15mm vs.0.90±0.13mm,P ﹤0.001)。而 CIMT 增厚患者的血尿酸水平较 CIMT 正常的明显升高(370.27±97.63μmol/ L vs.310.60±87.65μmol/ L,P ﹤0.0001)。多元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相关混杂因素后,与血尿酸水平下四分位组 Q1组(﹤255.5μmol/ L)相比,上四分位组 Q4组(﹥368.5μmol/ L)CIMT 增厚的风险比值比(Odds Ratio,OR)为1.24(95% CI 1.10@1.42)(趋势 P ﹤0.0001)。结论在2型糖尿病人群中血尿酸水平升高与 CIMT 增厚风险显著独立相关。
作者:吴晓鸿;林夏鸿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儿科2013年10月-2014年10月临床诊断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28例。给予阿奇霉素口服治疗,10mg·kg -1·d -1,1次/ d;在抗炎治疗基础上给予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250@500μg/ d,1次/ d。以7d 为1个疗程,在此期间观察患儿的临床症状变化。结果经抗炎治疗联合普米克令舒(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28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治愈15例(53.57%);好转10例(35.71%);无效3例(10.72%)。治疗总有效率为89.28%,疗效显著。结论布地奈德联合阿奇霉素可极大程度缓解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效控制病情的进展,缩短康复时间,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临床应用价值巨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庆祝;闫志刚;张姣珍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糖尿病是由于机体胰岛素组织破坏不能产生足够的胰岛素或机体不能适当地利用胰岛素所致。随着人均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发展迅速,我国糖尿病疾病的患病率极速提高2.0%@3.0%[1]。由于需要坚持规律服药,治疗为基础,而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规范的护理干预对糖尿病的代谢控制有良好效果,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并改善了其生活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就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干预进行具体分析,以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娟;陈国杰;宋彩霞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癫痫持续时间与其预后有着密切相关,故应迅速控制痫性放电,减少身体多系统损害和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1]。笔者就采用丙泊酚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护理与效果进行总结,以期为该症的临床救治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彩兰;韦朝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股疝占腹外疝的5.0%[1],其嵌顿率在腹外疝中所占比例高,约60.0%左右[2、3]。由于股疝早期症状轻微不被患者重视而延误就诊,或就诊时不愿暴露病变部位或医师查体疏忽,待出现嵌顿或并发症后才急诊入院,对预后造成一定不良影响[4]。我院2010年以来收治股疝64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秦联芳;秦刘青 刊期: 2015年第14期
急性脑血管病及急性颅脑损伤并发脑心综合征指的是急性脑血管和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在急性期引发出现类似心肌缺血、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或者是心功能不全的一些列临床症状、体征[1]。急性脑血管病及急性颅脑损伤并发脑心综合征不仅会加重患者的病情,危及患者生命健康,同时亦增加患者的临床治疗难度。笔者为改善急性脑血管病及急性颅脑损伤并发脑心综合征患者预后,对急性脑血管病及急性颅脑损伤并发脑心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措施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贾小霞 刊期: 2015年第14期
压疮又名“褥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缺氧、缺营养,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进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本病与中医学文献中记载的“席疮”相似。如《外科启玄》席疮记载:“席疮乃久病着床之人,挨擦磨破而成,上而背脊,下而尾闾。”美国压力溃疡小组(NPUAP)于2007年将年将压疮分为期6期,现对Ⅱ期、Ⅲ期压疮的临床治疗方法进行探索,报道如下。
作者:张丽丽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8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患者采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溶栓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高于对照组的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心功能改善状况及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进行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中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和较高的安全性,并且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冯艳光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30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 A、B 组各65例,A 组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B 组行传统开腹手术,比较2组手术疗效、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结果 A 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 B 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 B 组(P ﹤0.05);2组患者症状缓解率、子宫异常发生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69%显著低于 B 组的26.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对机体的创伤更小,术后并发症更少,住院时间更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手段,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焕平;付艳鹏;王霞;陈国杰;宋彩霞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心房纤颤、高血压病极高危组合并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治疗中如何开展药学服务,以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通过参与1例心房纤颤合并高血压极高危组合并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药学服务,给予患者相应的用药指导,纠正其不良用药习惯。结果通过临床药师对患者的用药教育、指导及用药监护,使患者更好地掌握科学用药的知识,提高了治疗效果和患者用药依从性,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了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结论临床药师个体化、全方面的用药服务在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及治疗效果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者:周艳玲 刊期: 2015年第14期
Medtronic 公司5月12日宣布旗下新一代预防卒中的 Arctic Front Advance ST Cryoablation Catheter(冷冻球囊)刚刚获得了FDA 和 CE 批准。冷冻球囊用于在微创介入手术中隔离心房肺静脉,使用冷却剂消融(或去除)与心房颤动相关的紊乱组织,而房颤与中风和心力衰竭关系密切。该器械的头端更短,设计帮助术者更好地实时观察及提高导管的操控性。消融系统由隔离静脉的球囊,输送和定位球囊的可调弯鞘和用于测量的电生理标测导管组成,此外还有一根额外的逐点消融导管和一个包含冷却剂及术中控制导管的电器元件的控制台。Medtronic 公司称这是第三代冷冻球囊,之前产品已在全球50个国家治疗﹥120000例患者。该器械 FDA 和 CE 近期的同时获批是很少见的,FDA 的批准通常晚于欧洲同行。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 B 型钠尿肽(BNP)在心力衰竭临床诊断与治疗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不同程度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198例作为 CHF 组,同时选取其他科室中心、肺功能正常,无其他慢性疾病的非心力衰竭患者202名作为健康对照组,测定受试者 BNP 浓度水平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作比较。结果 CHF 组血浆 BNP 浓度(328.4±148.7)pg/ ml 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18.3±6.9)pg/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HF 组血浆 BNP 浓度水平 NYHA 分级各级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BNP 在心力衰竭疾病诊断与治疗中是十分关键的观测要素,可作为疾病预测参考因子,能够对患者心力衰竭程度及后期发展情况做出一定的判断。
作者:韦兰区 刊期: 2015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