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彪;马建军;张小玲
目的:探讨术中应用三腔喂养管联合管状胃对老年食管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年龄≥65岁食管癌患者588例。按手术方式不同随机分为三腔喂养管联合管状胃手术组(A组)288例与传统手术组(B 组)300例。观察2组患者手术时间、吻合口瘘等14项临床指标。结果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乳糜胸、术后喉返神经麻痹和吻合口狭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者术后吻合口瘘,肛门排气时间、病死率、肛门排便时间、返流性食管炎、胸胃综合症、心律失常、肺部并发症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高龄食管癌手术患者术中应用三腔喂养管空肠营养联合管状胃重建食管,能显著减少食管癌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减少吻合口瘘,降低病死率,能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李小丛;李朝先;朱宏;李金学 刊期: 2015年第14期
微创胆囊切除术( MPC)是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基础上,通过微小切口(3@5cm),利用微创器械进行胆切除的一项新技术,它既结合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优点,又克服了两者的缺陷[1]。该术式围术期护理过程有别于传统护理方法,围手术期护理路径(CNP)需由外科医师、护士及麻醉师共同参与,依据手术制定,是一种具有针对性、顺序性与时间性的适当的护理服务计划。笔者对我院近年来进行的360例微创胆囊切除术病例的护理方案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作者:谢琴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观察甲状腺大部切除术与药物保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4月-2013年4月医院收治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48例,随机分为 A 组和 B 组各24例,A 组采用甲状腺大部切除术进行治疗,B 组患者采用药物保守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 A 组 FT3、FT4、TSH 等各项指标均显著低于B 组;A 组总有效率为95.8%显著高于 B 组的62.5%;A 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 B 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甲状腺大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疗效更加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临床应用价值更高,应作为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首选方法。
作者:刘明哲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调查分析医院门诊患者退药情况,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措施,以减少退药,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医院2013年5月-2014年6月门诊药房退药单共312例,对退药原因、退药种类、退药科室等情况进行汇总分析。结果门诊药房退药的主要原因是药物不良反应112例(35.9%),其后依次为耐药性70例(22.4%)、不合理用药63例(20.2%)、开药多或者重复32例(10.3%)、拒绝用药25例(8.0%)、其他原因10例(3.2%)。门诊药房退药品种中主要是抗菌药物注射剂131例(42.0%),其后依次为中药注射液64例(20.5%)、循环系统药物45例(14.4%)、急救药物32例(10.3%)、呼吸系统药物20例(6.4%)、其他药品20例(6.4%)。门诊药房退药科室中主要是普内科103例(33.0%),其后依次为小儿科84例(26.9%)、消化内科64例(20.5%)、门诊外科25例(8.0%)、皮肤科16例(5.1%)、其他科室20例(6.5%)。结论门诊退药现象不可避免,但为避免或减轻门诊退药,需要做好加强业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完善退药制度,促进医患沟通、做好门诊药学服务工作,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杨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口腔不良修复体的形成原因,预防和二次修复。方法将该院口腔科2013年9月-2014年3月收治的147例口腔不良修复体患者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并对所有患者进行二次修复。结果医师操作不当101例(68.7%),建模设计不当形成37例(25.2%),由于使用材料不合格形成9例(6.1%);不良反应而造成修复体损伤127例(86.4%),材料性能原因如锐利、易折裂等引起不良修复体50例(34.1%),根管内壁粘合剂的性能减弱造成的不良修复体39(26.5%),固化树脂脱落,无法与桩核牢固结合而造成的不良修复体57例(38.8%)。经检查,所有患者的不良修复体都需要拆除进行二次修复。结论口腔不良修复体的形成主要是与医师操作不当、建模设计不当、不良反应的相互影响、树脂粘合性能等原因有密切关系,这些原因会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而不良反应也会促使不良修复体的形成,所以,在对患者做口腔大面积缺损修复时,应避免以上情况的发生。
作者:李眉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绝经前子宫内膜癌患者的适宜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医院收治的绝经前子宫内膜癌患者28例(同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总计158例)。收集患者的临床、病理、免疫组化资料;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年龄段绝经前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情况;分析绝经前子宫内膜癌患者病理、免疫组化、治疗方法与预后的关系。结果23例以手术为主综合治疗患者中,其中2例分别在术后24个月和36个月复发,部位均在阴道局部。5例未手术,其中单纯醋酸甲羟孕酮(MPA)治疗3例,分别随访24、30及54个月无复发,且1例妊娠并生育。绝经前子宫内膜癌病理类型为鳞癌、腺癌伴鳞状上皮分化的复发率高于腺癌,病理分期为Ⅲ、Ⅳ期的患者复发率高于Ⅰ、Ⅱ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绝经前子宫内膜癌病理类型、病理分期与子宫内膜癌预后存在相关。对于绝经前子宫内膜癌患者,根据个体情况选择合适手术方式和辅助治疗;尤其对于尚未生育女性,根据其病理资料和免疫组化指标,优先考虑内分泌治疗。
作者:康彩梅;王菊荣;牛建清;王振芬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30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 A、B 组各65例,A 组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B 组行传统开腹手术,比较2组手术疗效、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结果 A 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 B 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 B 组(P ﹤0.05);2组患者症状缓解率、子宫异常发生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69%显著低于 B 组的26.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对机体的创伤更小,术后并发症更少,住院时间更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手段,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焕平;付艳鹏;王霞;陈国杰;宋彩霞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美国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在儿童12岁之前给他们注射新的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能有80%的概率预防宫颈癌。本研究旨在确定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相关的癌症在美国的 prevaccine 特定类型的发生率。研究表明,该疫苗(被称为9-Valent)能预防9中不同的人乳头瘤病毒株,同时也可能能预防19,000种其他癌症,包括肛门癌和阴茎癌。新的 HPV 疫苗相比前一代而言,其保护作用提升了11%。研究还发现,这种疫苗可以预防5.7%的咽喉癌,而咽喉癌则是常见癌症中第二个与 HPV 相关的癌症。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和美国 Cedars-Sinai Samuel Oschin 癌症防治中心检测了从1993-2005年2670位癌症患者的 HPV 的DNA 样本。他们试图找出有多少癌症病例是由上文提到的9种 HPV 引起的。癌症防治中心的该项研究的资深领导者 Marc T. Goodman 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说:“这是全球第一个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该研究不仅减少了全球癌症负担,也在一定程度上指导了儿童接种疫苗。我们还发现了70%的患者的口咽癌组织样本中含有 HPV,这比以往研究中发现的都要多。可能是因为性行为的变化,如口交的增多。”而研究结果则已发表在《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杂志》上了。如果你已接种其他 HPV 疫苗,也无须担心。早些时候的研究已表明,这些疫苗在预防各种癌症上都有成效,只是新的9-Valent 疫苗能多提供11%的保护。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4期
据国家食药监总局(CFDA)官网消息,2015年5月8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了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uMR 770磁共振成像系统医疗器械注册,成为我国首个批准注册的国产3.0T 磁共振成像系统。该产品主要由3.0T 超导磁体、梯度功率放大器、梯度线圈、射频功率放大器、射频线圈、检查床、谱仪、计算机、配电系统、对讲系统及生理信号门控单元组成,适用于通过磁共振成像技术扫描人体图像,供医疗单位作临床磁共振( MRI)诊断。
作者:药品资讯网 刊期: 2015年第14期
急性脑血管病及急性颅脑损伤并发脑心综合征指的是急性脑血管和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在急性期引发出现类似心肌缺血、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或者是心功能不全的一些列临床症状、体征[1]。急性脑血管病及急性颅脑损伤并发脑心综合征不仅会加重患者的病情,危及患者生命健康,同时亦增加患者的临床治疗难度。笔者为改善急性脑血管病及急性颅脑损伤并发脑心综合征患者预后,对急性脑血管病及急性颅脑损伤并发脑心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措施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贾小霞 刊期: 2015年第14期
患者,男,因反复咳嗽、咳痰20余年,活动后心悸、胸闷、气促、喘息5年,双下肢浮肿5年,加重3d 入院。入院后查体:体温36.6℃;脉搏80次/ min;呼吸20次/ min;血压140/90 ;mm Hg;SPO290%,口唇、肢端发绀,双侧颈静脉怒张,双侧乳头对称,无肿块,无压痛,桶状胸,双侧叩诊过清音,双肺呼吸音粗糙,双肺未闻及广泛哮鸣音,双肺底闻及湿性啰音,心界稍向右扩大,心音遥远,心率80次/ min,律齐,双下肢膝关节以下凹陷性水肿,急诊血常规示 WBC 11.2×109/ L,NEUT 63.3%。入院诊断: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心病;心功能Ⅱ级。
作者:孙燕;曾令锋;叶钰蓉;姜红芸 刊期: 2015年第14期
上消化道出血指屈氏韧带以上消化道出血,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空肠上端、胆和胰腺等病变引起的出血,属临床常见急症。上消化道出血发病急进展快,如不能及时有效的救治,可在短期内严重危及患者生命。现将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4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急救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张玲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癫痫持续时间与其预后有着密切相关,故应迅速控制痫性放电,减少身体多系统损害和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1]。笔者就采用丙泊酚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护理与效果进行总结,以期为该症的临床救治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彩兰;韦朝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输煤专业包括:卸煤、储煤、上煤、碎煤等,有专用的控制系统和控制室。这是给电厂锅炉提供燃料的系统。往往是根据其企业的规模决定职工的人数,但是其职业危害和职业病还是存在的,职业卫生需要加强和改善。
作者:李晓亮 刊期: 2015年第14期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出血,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胰腺、胆道及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出血。主要表现为呕血、便血、腹痛和不同程度的周围循环衰竭等,如不积极抢救和及时处理可危及生命。笔者对2012年12月-2014年5月参与抢救护理上消化道出血患者42例进行分析统计,现报道如下。
作者:岑娅;秦幢 刊期: 2015年第14期
肝移植是终末期肝病为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但因操作相对复杂,术后并发症较多,其中以脑出血为严重,严重影响患者预后,且是造成肝移植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极大威胁。现就脑出血的早期预防及护理对策进行分析和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傅来建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针对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合理用药进行调查分析。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7月-2014年7月医院收治患者中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用药的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使用到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有6种,共使用971次,分别为甲泼尼龙琥珀酸钠42.33%(411/971)、地塞米松磷酸钠29.45%(286/971)、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16.07%(156/971)、醋酸泼尼松龙注射液8.14%(79/971)、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2.68%(26/971)、曲安奈德注射液1.34%(13/971)。不合理用药所占比例为19.17%(23/120)。用药不合理主要为用量不合理、适应证不适宜、遴选药物不适宜。结论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使用的过程中,还存在不合理用药的现象,需要加强监督、管理,促进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临床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将临床治疗效果提升。
作者:张军荔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心房纤颤、高血压病极高危组合并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治疗中如何开展药学服务,以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通过参与1例心房纤颤合并高血压极高危组合并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药学服务,给予患者相应的用药指导,纠正其不良用药习惯。结果通过临床药师对患者的用药教育、指导及用药监护,使患者更好地掌握科学用药的知识,提高了治疗效果和患者用药依从性,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了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结论临床药师个体化、全方面的用药服务在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及治疗效果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者:周艳玲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观察双侧阴部神经阻滞在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医院行自然分娩的低危初产妇602例,根据不同身体素质与要求分为观察组308例和对照组294例,对照组产妇予局部浸润麻醉,观察组产妇予阴部神经阻滞,并观察2组镇痛效果。结果观察组镇痛总有效率为83.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05%(P ﹤0.05),观察组会阴完整率为28.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6%(P ﹤0.05),会阴裂伤及侧切分别为12.3%、59.4%低于对照组的15.3%、73.1%(P ﹤0.05);观察组缝合时间(23.5±2.93)min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9.2±1.86)min(P ﹤0.05),观察组新生儿 Apgar 评分8@10分率97.0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1.8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阴部神经阻滞可明显减轻产妇痛苦,可广泛应用于产科自然分娩。
作者:李红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观察早期空肠营养管注入四磨汤对贲门癌术后肠功能恢复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行贲门癌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术后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液,对照组术后除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液,同时给与四磨汤注入,对比观察2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以及进食时间、生化指标等项目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以及饮食时间均比对照组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早期空肠营养管注入四磨汤有助于患者肠功能的恢复。
作者:付胜须;权永志;赵军山;常建伟 刊期: 2015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