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素琴
目的:观察喜炎平注射液对人鼻病毒致小鼠感染的抗病毒作用。方法采用人鼻病毒感染小鼠作为模型,测定不同浓度喜炎平注射液对感染小鼠病死率及平均生活日的影响;测定其对感染小鼠气管—肺脏匀浆中的病毒滴度的影响,观察其抗病毒的能力。结果在观察的时间内,喜炎平注射液中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可显著减少病死率;与模型组相比,喜炎平可显著延长动物平均生存时间;喜炎平不同剂量组对病毒感染小鼠的肺脏病变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喜炎平注射液可明显降低气管—肺脏组织匀浆中病毒滴度。结论喜炎平注射液具有抗人鼻病毒的治疗作用,在体内可有效抑制人鼻病毒增殖,能减轻受试动物呼吸道病变,提高存活率,不良反应很低,为进一步临床推广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刘琦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观测 CA199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分期中的表达水平。方法医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12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使用微粒子发光检测方法检测血清 CA199和血清 CA125表达水平。将120例患者按子宫内膜异位症分期(AFS)分成Ⅰ、Ⅱ、Ⅲ、Ⅳ期,按有无并发症和其他妇科疾病进行观察。结果 CA199水平随 AFS分期的增高而增高。结论 CA199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严重程度具有提示作用。
作者:李帅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12月-2015年1月社区诊断为原发性高脂血症的患者96例,按门诊单双号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8例,分别使用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进行降脂治疗。对比2组治疗前后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三酰甘油(TG)水平及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一氧化氮(NO)的水平。结果2组治疗后 TC、LDL-C、HDL-C、TG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HDL-C 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治疗后 hsCRP 少于治疗前,NO 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较辛伐他汀更能平稳有效的控制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水平,改善体内慢性炎症水平。
作者:赵春凤 刊期: 2015年第23期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增长迅速,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上升趋势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药物预防措施中,阿司匹林在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用药中显示出卓越的作用。合理使用阿司匹林对防止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及降低病死率有明显的积极作用[1]。
作者:张亚丽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0月来医院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50例,按照随机分配方式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方法,如卧床休息、血管扩张剂、抗凝等一般治疗方法;观察组在上述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奥扎格雷钠80mg 加入0.9%氯化钠溶液250ml 静脉滴注﹢依达拉奉30mg 加入0.9%氯化钠溶液100ml 静脉滴注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临床效果情况。结果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较对照组明显( 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永栋;顾红兰;吴静;李栋;周秀成;韩书霞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了解医院口服糖尿病药物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限定日剂量分析方法,对医院2013年口服抗糖尿病药物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3年住院患者使用糖尿病药物年度金额前三名分别是拜糖平、格华止、达美康;DDDs 年度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糖适平、格华止、格列美脲片。胰岛素中诺和灵30R 笔芯和优泌灵30/70笔芯用量占全部胰岛素用量的40%以上。结论医院糖尿病药物使用基本合理。
作者:王晓珉;张武标;邵丽丽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电子食管镜检查是目前临床消化道疾病不可缺少的检查手段之一。但由于是侵入性操作,即便是无痛性检查,大多数检查者仍对食管镜安全性程度、消毒效果有所顾虑,对检查过程中的痛苦有畏惧感,有些患者因畏惧不愿接受胃镜检查而延误诊治[1]。2013年,我区被卫计委确定为淮河流域食管癌早诊早治项目点。2014年3~4月份我区慢病科对某镇1293人进行了早查、早诊、早治免费食管镜检查。在检查中对被检者进行了食管镜检查术整体护理。现报道如下。
作者:岳燕萍;邱明;方娟;孙凯成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比较丙泊酚和七氟烷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医院收治的老年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平均分为丙泊酚组和七氟烷组各60例。丙泊酚组给予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七氟烷组给予七氟烷复合芬太尼吸入麻醉,比较2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及血清 S100β水平。结果丙泊酚组应答后1h、3h、6hMMSE 评分均明显高于七氟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应答后24h 的 MMSE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丙泊酚组血清 S100β蛋白水平明显低于七氟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丙泊酚和七氟烷麻醉均会对老年患者认知功能造成可逆性影响,导致患者发生短期认知功能障碍,但丙泊酚较七氟烷而言影响较小且术后恢复认知功能更快,因此,在老年患者进行全麻手术时建议使用丙泊酚更为适宜。
作者:谢建芬 刊期: 2015年第23期
本周英国《自然》杂志在23日公开发表的一项视力研究中,中国和美国的研究团队展示了全新的治疗方法,通过一种眼药水可以提高患有白内障的狗的晶状体透明度。这是迈向药物治疗白内障的第一步。
作者:药品资讯网 刊期: 2015年第23期
宫颈癌是妇产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多发于老年女性,对妇女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治疗本病的主要方法为手术,应早发现早治疗,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本病早期临床表现不明显,容易忽视,而在后期表现为阴道流血伴有恶臭、消瘦等全身症状。而治疗宫颈癌的根本方法为手术切除子宫[1],这对患者的心理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需要对患者行科学的临床护理以增强患者的信心。本文就子宫全切术﹢盆腔淋巴清扫患者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杨国新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烧烫伤是临床常见的疾病,大多为热力引起的皮肤黏膜损伤,少数也可为化学品导致。小面积烧烫伤患者门诊治疗即可治愈,愈合较快且后遗症较少。笔者调查发现大多数烧烫伤医疗机构治疗烧烫伤患者包括面积不大的患者时,大都会选择全身性预防性的应用一段时间的抗生素来预防创面的感染。抗生素的合理应用目前已经是世界性的大课题,在我国由于各种原因抗生素的滥用情况更为突出。各种超级细菌的出现更加重了合理应用抗生素的必要性。本文对于临床常见的二度烧烫伤且面积﹤2%的门诊烧烫伤患者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必要性进行探讨。
作者:陈建明 刊期: 2015年第23期
患者,女,年龄36岁,因孕期停药至精神症状复发,表现:自言自语、自笑,多疑、易激怒伴眠差,加重1周,总病程3年。该例精神分裂患者停经50d(末次月经2014年3月17日),于2014年5月6日收入我院。入院后的第5天开始出现恶心、呕吐,腹痛伴阴道不规则少量出血。查体:T 37.0℃,P 88次/min,R 21次/ min,BP 94/68mm 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心肺正常肝脾未触及。阴道内有少量活动性出血,后穹窿饱满,宫体平位,双附件未触及异常。查血常规正常,肝肾功能正常,尿hCG(﹢)。由于患者在作超声检查时不太合作,强行超声检查提示:宫内可见一大小约为0.4cm ×0.4cm ×0.5cm 的妊娠囊回声,囊内透声可,可见胚芽组织及原始心管搏动。超声提示:先兆流产。通知家属并行人流术,取出组织物送病检,病理诊断为绒毛膜组织。术后约1周,患者再次出现痛苦面容,口诉恶心、呕吐、易疲劳、嗜睡一系列早孕反应依然存在,尿 hCG (﹢)。超声复查提示:膀胱充盈良好,盆腔内探及双子宫单宫颈,左侧子宫大小形态正常,右侧子宫探及大小约为0.3cm ×0.4cm ×0.3cm 的妊娠囊回声,可见少量胚芽组织,未见原始心管搏动。超声提示:双子宫妊娠。抗炎治疗3d 后,在超声引导下,再次行人流术。术后取出组织物送病检,诊断为绒毛膜组织。术后诊断为双子宫合并妊娠。
作者:叶玉宝 刊期: 2015年第23期
胸腔内巨大肿瘤,文献报道以肿瘤的大小为准,肿瘤占据胸腔一半以上,并伴有纵隔移位或前纵隔肿瘤合并气管压迫、上腔静脉回流障碍可称为巨大肿瘤[1],临床少见,多发生于青年患者,恶性居多,肿瘤生长速度快,肿瘤发生时多无明显症状,当肿瘤生长到一定体积,压迫邻近脏器,才出现一系列相应的临床症状,以胸痛为常见,其次为呼吸困难、胸闷、心慌等压迫症状,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易出现误诊误治,本科室近收2例以胸腔积液入院诊治后终诊断胸腔巨大恶性肿瘤病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春萌 刊期: 2015年第23期
Blincyto 这款药物去年12月成为获得 FDA 批准的首款抗 CD19药物,它也是安进双特异性 T 细胞衔接器(BiTE)抗体项目的主要产品,已被批准用于治疗费城染色体阴性( Ph-)复发或难治性B细胞前体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ALL)。
作者:药品资讯网 刊期: 2015年第23期
近日,欧盟已批准默沙东在研 PD-1免疫疗法 Keytruda 用于晚期(不可切除性或转移性)黑色素瘤成人患者,包括一线治疗及既往已接受治疗的晚期黑色素瘤。使Keytruda成为Opdivo之后第二个进入欧洲市场的PD-1免疫疗法。
作者:药品资讯网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生物技术巨头安进(Amgen)近日在监管方面收获重大里程碑,该公司研发的 PCSK9抑制剂 Repatha(evolocumab)喜获欧盟批准,标志着全球首个新一代 PCSK9抑制剂类降脂药成功诞生!PCSK9抑制剂是一类单抗药物,靶标是一种名为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的蛋白,该蛋白会增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生成率,而 LDL-C 可阻塞血管,被公认为心血管疾病(CVD)的主要风险因子,也是心脏病的罪魁祸首。PCSK9抑制剂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治疗模式来对抗 LDL-C,被视为他汀类(如 Lipitor 和 Zocor)之后降脂领域取得的大进步。
作者:药品资讯网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一种利用人工复合材料进行无张力疝修补的新方法,目前应用广泛。我院2002年1月-2012年12月应用该技术治疗腹股沟疝56例,近期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岳树贵;王振乾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临床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治疗效果,分析和探讨64层螺旋 CT血管成像在自发性 SAH 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按照随机双盲的原则抽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治疗的38例考虑自发性 SAH 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入组的患者均常规给予64层螺旋 CT 血管成像(CTA)及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检查,其中 CT 血管成像均应用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技术(VR),通过和 DSA 结果对比分析 CTA 在发现自发性 SAH 中的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和意义。结果以 DSA 诊断结果作为评价标准,CTA 的诊断结果准确率和 DSA 相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 CTA 组在诊断血管瘤大小方面和 DSA 诊断结果准确率和 DSA相比较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上在诊断自发性 SAH 的过程中应用64层螺旋 CT 血管成像,不仅简单、快捷和方便,而且有利于发现病因和提高诊断准确率,值得推广。
作者:韩璐璐;张锡海;张爱霞;王俊英;董乐 刊期: 2015年第23期
近年来,我国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在不断提升,已引起社会普遍关注。临床护理不良事件不但增加患者的痛苦与医疗费用,更影响医院的效率及信誉。而护理不良事件的管理在基层医院近几年才得到卫生管理部门的重视。减少医疗护理不良事件已成为基层医院护理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就基层医院护理不良事件的管理进行总结与归纳。现报道如下。
作者:闫桂萍 刊期: 2015年第23期
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病情较重,当烧伤病情稳定后应尽早行切痂植皮术,本手术一方面可以促使创面的修复,另一方面可减少烧伤后坏死组织和毒素的吸收,从而大大减少了患者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切痂植皮术是治疗大面积及深度烧伤的首选方法[1]。而良好的手术护理配合是患者手术顺利实施的有效保证。近年来,笔者在手术室对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进行了良好的手术配合,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于娜娜;李喆 刊期: 2015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