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萌
目的:观察改进甲状腺手术体位,以减轻或避免术中因体位致患者肌肉、骨骼的过度牵拉,从而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将96例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体位,试验组实施体位干预并采用改良后手术体位。结果试验组术中躁动率、术后肩背酸痛率分别为6.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2.5%、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改良甲状腺手术体位舒适度优于传统体位。
作者:刘丽红 刊期: 2015年第23期
颈源性头痛是指由颈椎、颈部软组织的器质性或功能性病损引起的以慢性、单侧头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是一种牵涉痛[1],伴有颈部活动受限及压痛。随着军队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要求年轻军官及高学历战士不断伏案读书及长时间低头作业,造成颈源性头痛(CEH)的发病率在年轻军人中呈上升趋势。既往针对此病多采用止痛药、理疗、推拿、小针刀等方法进行治疗,但效果不佳。我科于2010年4月-2013年3月共收治部队官兵颈源性头痛35例,采用颈2神经节脉冲射频治疗,住院期间实施整体护理,出院后随访6个月以上,均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葛小敏;朱慧萍;陆琴;黄洪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总结医院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原因,提出相应方法措施,降低门诊药房处方调剂差错,提高处方调剂工作质量。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医院门诊药房2011-2014年查出的调剂差错处方共136张,对所有处方的调剂差错种类及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1-2014年发生的调剂出错处方136张,差错率逐年递减,门诊处方调剂差错原因有药师、医师、收费、患者等5个方面原因。结论针对处方调剂差错发生的常见原因采取一系列的有效防范措施,加强管理,提高医师及药师的责任心,减少差错发生几率,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性。
作者:费香勇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探讨 SBAR 沟通方式在心内科重症监护(CCU)病房护士晨交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12月的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2014年1~5月的患者80例作为试验组,对照组给予传统沟通模式交班,试验组按照 SBAR 沟通模式交班,比较2组发生缺陷率、满意度及交班时间情况。结果试验组发生缺陷事件率为22.50%低于对照组的33.75%(P ﹤0.05),满意度为96.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P ﹤0.05),交接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运用 SBAR 沟通方式,可规范年轻护理人员交班流程,确保患者安全,保证护士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提高医护人员的满意度。
作者:蒋红燕 刊期: 2015年第23期
患者,女,73岁,以“咳嗽、咯痰4d,加重伴胸闷1d”入院。患者入院时胸部 X 线片示双肺下野支气管感染征象;血 WBC 9.59×109/ L,N 78.6%,PLT 101×109/ L;CRP 25mg/ L;心电图未见异常。查体:患者神志清,精神可,活动自如,T 36.8℃,R 18次/ min,P 70次/ min,BP 140/75mm Hg。听诊双肺呼吸音粗,双下肺可闻及少许湿啰音。
作者:王晓义 刊期: 2015年第23期
宫颈癌是妇产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多发于老年女性,对妇女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治疗本病的主要方法为手术,应早发现早治疗,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本病早期临床表现不明显,容易忽视,而在后期表现为阴道流血伴有恶臭、消瘦等全身症状。而治疗宫颈癌的根本方法为手术切除子宫[1],这对患者的心理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需要对患者行科学的临床护理以增强患者的信心。本文就子宫全切术﹢盆腔淋巴清扫患者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杨国新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观察自拟健胃消髒方联合介入疗法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55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128例和对照组127例。2组均给予经肝动脉化疗栓塞介入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自拟健胃消髒方治疗。观察2组肝区疼痛缓解率、肿瘤体积缩小情况和患者1、2年生存率。结果研究组肝区疼痛缓解率及1年、2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肿瘤体积缩小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自拟健胃消髒方联合介入疗法治疗原发性肝癌可明显缩小肿瘤体积、缓解肝区疼痛,延长患者生存期,是治疗原发性肝癌较理想的方法,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石望乐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观察患儿家属因素对儿科新护士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支气管肺炎患儿4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0例,观察组在陪属在场的情况下进行静脉穿刺;对照组在无陪属在场的情况下,由2名护士配合操作,其中一名护士固定患儿,另一名护士进行静脉穿刺。结果观察组穿刺成功率为7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4.2%(P ﹤0.05);家属情绪稳定,配合护士静脉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家属情绪不佳的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家属不良情绪对儿科新护士静脉穿刺的成功率有很大的影响。
作者:覃报君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探讨 Wip1和 P53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水平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 检测方法检测65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鳞癌34例,腺癌31例;高分化15例,中分化30例,低分化20例),按临床 TNM分期(Ⅰ﹢Ⅱ期41例,Ⅲ﹢Ⅳ期24例),淋巴结转移(有淋巴结转移40例,无淋巴结转移25例)和20倒正常肺组织做为对照组,测定2组肺组织中 Wip1/ P5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Wip1 mRNA 在非小细胞肺癌以及正常肺组织中都有表达,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 Wip1和 P53的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在非小细胞肺癌不同分期之间,Wip1和 P53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在非小细胞肺癌是否伴随淋巴结转移之间 Wip1和 P53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Wip1和 P53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P ﹤0.05)。结论 Wip1和 P53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水平明显较高,能成为确定肿瘤恶性程度的分子生物学参考指标。
作者:周率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12月-2015年1月社区诊断为原发性高脂血症的患者96例,按门诊单双号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8例,分别使用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进行降脂治疗。对比2组治疗前后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三酰甘油(TG)水平及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一氧化氮(NO)的水平。结果2组治疗后 TC、LDL-C、HDL-C、TG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HDL-C 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治疗后 hsCRP 少于治疗前,NO 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较辛伐他汀更能平稳有效的控制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水平,改善体内慢性炎症水平。
作者:赵春凤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了解医院口服糖尿病药物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限定日剂量分析方法,对医院2013年口服抗糖尿病药物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3年住院患者使用糖尿病药物年度金额前三名分别是拜糖平、格华止、达美康;DDDs 年度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糖适平、格华止、格列美脲片。胰岛素中诺和灵30R 笔芯和优泌灵30/70笔芯用量占全部胰岛素用量的40%以上。结论医院糖尿病药物使用基本合理。
作者:王晓珉;张武标;邵丽丽 刊期: 2015年第23期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一种视力障碍性眼部急症,其主要特征是患者的眼压急剧增高,在急性发作期患者可导致严重的头晕、头痛、恶心、呕吐以及明显的视力下降等临床症状,一旦诊治不及时,便可能导致失明[1]。临床上主要是通过手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对于提高手术治疗的成功率意义重大,作为医护人员应针对患者具体情况实施相应的护理对策,帮助患者平稳情绪,降低眼压,提高治愈率。
作者:曹春凤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分析妇女月经不调的中医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医院就诊的月经不调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疗法治疗,观察采用中医治疗,比较2组患者经治疗后的临床表现以及随访期间的生理状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2.5%(P ﹤0.05);在随访6个月期间可见,观察组在经前腹痛、乳房胀痛等不适症状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且月经周期较为规律,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医治疗妇女月经不调有很好的临床效果,不仅可以维持女性正常的月经周期,减轻围经期的诸多不良症状,在因服药而带来的不良反应方面也显著减小,同时还可以起到保健作用,达到全面调节妇女身心健康的目的。
作者:田杏红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生物技术巨头安进(Amgen)近日在监管方面收获重大里程碑,该公司研发的 PCSK9抑制剂 Repatha(evolocumab)喜获欧盟批准,标志着全球首个新一代 PCSK9抑制剂类降脂药成功诞生!PCSK9抑制剂是一类单抗药物,靶标是一种名为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的蛋白,该蛋白会增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生成率,而 LDL-C 可阻塞血管,被公认为心血管疾病(CVD)的主要风险因子,也是心脏病的罪魁祸首。PCSK9抑制剂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治疗模式来对抗 LDL-C,被视为他汀类(如 Lipitor 和 Zocor)之后降脂领域取得的大进步。
作者:药品资讯网 刊期: 2015年第23期
高血压性脑出血发病急,进展快,属于危重病范畴,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等典型特征[1]。本文选择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接收的93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作为临床观察对象,给予系统化的护理,总结有效的护理经验与体会。现报道如下。
作者:武红霞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腔隙性卒中合并颅内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比较腔隙型脑梗死患者的人口统计学和临床资料,确定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合并颅内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198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平均年龄(63.89±11.17)岁,颅内动脉狭窄组121例(67.7%),其中单发性动脉狭窄29例(24.0%),多发性动脉狭窄92例(76.0%)。198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当中,合并高血压病120例(60.6%),高脂血症98例(49.5%),冠心病62例(31.3%)。颅内动脉狭窄组冠心病(42.1% vs.14.3%;χ2=9.205,P =0.002)和糖尿病(25.6% vs.10.4%;χ2=3.173,P =0.007)以及颈动脉 IMT 增厚(29.7% vs.7.8%;χ2=3.962,P =0.047)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无颅内动脉狭窄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显著性低于无颅内动脉狭窄组[(1.31±0.52)mmol/L vs.(1.57±1.54)mmol/ L;t =-2.242,P =0.026]。多变量 Lol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冠心病[优势比(OR)10.013,95%可信区间(CI)1.079~92.900;P =0.043]和糖尿病(OR 6.766,95% CI 1.704~26.870,P =0.006)是腔隙性梗死患者的颅内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而 HDL 水平较高(OR =0.015,95% CI =0.001-0.299)是腔隙性梗死患者合并颅内动脉狭窄的保护性因素。结论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多合并颅内动脉狭窄,冠心病和糖尿病是腔隙性梗死合并颅内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米军辉;刘志奇;张斌;刘欣;张雪萍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观察泮托拉唑联合凝血酶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的8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雷尼替丁﹢云南白药治疗;观察组实施泮托拉唑联合凝血酶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是95.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1%(P ﹤0.05);观察组平均输血量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给予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泮托拉唑、凝血酶联合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好。
作者:郑兴鸣;刘立中;乔晋伟;郝美娟;高飞;何君花 刊期: 2015年第23期
近日,欧盟已批准默沙东在研 PD-1免疫疗法 Keytruda 用于晚期(不可切除性或转移性)黑色素瘤成人患者,包括一线治疗及既往已接受治疗的晚期黑色素瘤。使Keytruda成为Opdivo之后第二个进入欧洲市场的PD-1免疫疗法。
作者:药品资讯网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研究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药理机制。方法将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口服治疗,所有患者治疗时间均为6个月。比较2组患者随访期间再住院率、病死率,并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分级、LVEF、左室壁运动评分及6min 步行距离。结果观察组患者随访期间再住院率5.7%和病死率2.9%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再住院率22.9%和病死率11.4%(P ﹤0.05);2组患者治疗后心功能均显著改善(P ﹤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2组患者治疗后 LVEF、左室壁运动评分及6min步行距离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 ﹤0.01),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曲美他嗪通过改变心肌代谢通路而非血流动力学发挥心肌保护作用,治疗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具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蔡春燕;庹玉平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浅谈老年口腔颌面肿瘤的手术期护理。方法选取老年口腔颌面部肿瘤采用联合治疗的患者100例,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临床整体护理,比较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和满意度。结果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明显少于对照组的34.0%(P ﹤0.05),满意率为9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老年口腔颌面肿瘤患者进行临床整体护理干预,可以降低老年口腔颌面肿瘤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患者的康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秀红;王慧;卢艳鹏;李平 刊期: 2015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