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凤菊
目的:调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科门诊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中成药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选取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2014年9月—2015年2月儿科门诊处方69000张。统计患儿的年龄、性别,中成药使用情况。结果我院儿科门诊上呼吸道感染处方20101张,使用中成药的处方有17535张,占87.23%。使用中成药品种73种,剂型以口服液、颗粒剂为主。结论我院儿科门诊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中成药用药及剂型选择合适,符合患儿特点。
作者:张伟东;李磊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治疗创伤性小肠破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4月郑煤集团总医院收治的创伤性小肠破裂患者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7例。观察组患者予以腹腔镜技术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开腹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下床时间、排气时间、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下床时间、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腹腔镜技术治疗创伤性小肠破裂的临床效果显著,可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减轻患者术中痛苦,且并发症少。
作者:白进军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5月万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108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4例。试验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24h 尿蛋白定量、尿素氮(BUN)、肌酐(Scr)〕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24h 尿蛋白定量、BUN、Scr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24h 尿蛋白定量、BUN、Scr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肾功能。
作者:罗忠伟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头孢地嗪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11月在江苏省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慢性肾衰竭并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单用左氧氟沙星控制感染,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头孢地嗪控制感染,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免疫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83.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总 T 淋巴细胞(CD3)、T 辅助淋巴细胞(CD4)以及T 抑制淋巴细胞(CD8)、CD4/ 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在治疗2周后均优于治疗前( P ﹤0.05)。观察组治疗2周后 CD3、CD4、CD4/ CD8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头孢地嗪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合并下呼吸道感染不仅可发挥控制感染作用,还可显著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
作者:闻雯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硫普罗宁注射液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0月攀枝花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乙肝合并肺结核患者13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9例。两组患者均采用 HRZE 方案进行抗结核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抗结核期间予以齐墩果酸片进行保肝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抗结核期间予以硫普罗宁注射液进行保肝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抗结核治疗效果(空洞闭合、病灶吸收、痰菌转阴)、临床症状(发热、咳嗽、盗汗)持续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 ALT、AST、TBiL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 ALT、AST、TBiL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者空洞闭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者病灶吸收率及痰菌转阴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发热、咳嗽、盗汗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硫普罗宁注射液治疗乙肝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提高患者肝功能及抗结核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张波;李光树;张伟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鸦胆子油乳剂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2月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中晚期肺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化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鸦胆子油乳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免疫指标〔 T 细胞(CD +3、CD +4、CD +8)和自然杀伤细胞(NK)亚群(CD +56)〕及毒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 CD +3、CD +4、CD +8、CD +56细胞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 CD +3、CD +4、CD +8、CD +56细胞分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者毒副作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鸦胆子油乳剂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且毒副作用少。
作者:刘继明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联合稳心颗粒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阳煤职业病防治院2013年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选用曲美他嗪联合稳心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心绞痛发作次数及发作时间和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发作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曲美他嗪联合稳心颗粒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显著,且减少了心绞痛发作的次数、缩短了发作时间、无严重不良反应出现,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
作者:刘瑞芬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联合双氯芬酸钠在胆总管结石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 ERCP)术后胰腺炎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4年8月在平顶山市中医院行胆总管结石 ERCP 术的患者4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0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基础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双氯芬酸钠联合生长抑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前3h 和术后3、12、24h 血清淀粉酶水平及并发症(高淀粉酶血症、胰腺炎)发生情况。结果术前3h 术后3、12、24h 两组患者血清淀粉酶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生长抑素联合双氯芬酸钠在胆总管结石 ERCP 术后胰腺炎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贺建功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伊曲康唑胶囊联合克霉唑阴道片治疗真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攀枝花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真菌性阴道炎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克霉唑阴道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伊曲康唑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胃肠道、神经系统、皮肤、外阴烧灼感)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第30天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第3个月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伊曲康唑胶囊联合克霉唑阴道片治疗真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且不易复发。
作者:何丽琼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臭氧水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2013年沁水县中医医院收治的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患者100例,均予以臭氧水治疗。观察患者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前后瘙痒症状评分、皮肤黏膜色素评分、皮肤弹性评分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痊愈32例,有效55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87.0%;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治疗后患者瘙痒症状评分、皮肤黏膜色素评分及皮肤弹性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随访6个月患者复发3例(3.4%)。结论臭氧水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复发率低。
作者:吕云霞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于河南能源有限公司焦煤中央医院进行自然分娩的产妇210例,随机分为 A、B、C 组,各70例。A 组产妇予以宫缩素治疗,B 组产妇予以米索前列醇治疗,C 组产妇予以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观察3组产妇第三产程时间、胎盘娩出时出血量、产后2h 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C 组产妇第三产程时间短于 A、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3组产妇胎盘娩出时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C 组产妇产后2h 出血量少于 A、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 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低于 A、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3组产妇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作者:汪士辉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高频电波刀宫颈电环切除术( LEEP)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固原市中医医院收治的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 LEEP 治疗,试验组患者予以 LEEP 联合保妇康栓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 LEEP 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疗效显著,且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作者:陶海燕;乔菊芹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蒙脱石散保留灌肠法治疗小儿病毒性腹泻的疗效。方法选取高安市人民医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120例小儿病毒性腹泻患儿,按数字抽取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口服蒙脱石散治疗,研究组应用蒙脱石散保留灌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疗效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发热改善时间、腹泻改善时间、呕吐消失时间、临床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蒙脱石散保留灌肠法治疗小儿病毒性腹泻的疗效确切,可缩短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缓解患儿痛苦。
作者:李瑾尧 刊期: 2015年第24期
高钠血症是指血钠过高(通常﹥145mmol/ L)并伴血渗透压过高的情况。除个别情况外(输入大量含钠盐过多的液体),高钠血症主要是由失水引起,也伴失钠,但失水程度大于失钠。高血钠症主要临床表现为神经精神症状。早期临床表现为口渴、尿量减少、软弱无力、恶心呕吐、体温升高、脱水;晚期临床表现为脑细胞脱水(如烦躁、易激惹或精神淡漠、嗜睡、抽搐或癫痫样发作和昏迷)、肌张力增高、反射亢进,严重者甚至导致死亡。
作者:医学百科 刊期: 2015年第24期
黑棘皮病是一种少见的皮肤病,指在特定部位出现乌褐色到灰色的色素性、乳头瘤病样角化性皮损。良性黑色棘皮病呈不规则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与内脏疾病无关,出生时或从少儿至青春期成长过程中发病,好发于颈部、腋下和肘窝,黏膜很少受累,口腔黏膜偶有天鹅绒状乳头状增生,肢端不受侵害。
作者:医学百科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患者血清 C 反应蛋白(CRP)水平、肺功能、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10月在高安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 COPD 急性加重期患者和稳定期患者各50例,分别作为急性期组和稳定期组,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3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3组的血清 CRP 水平、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 FEV1/ FVC)、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结果3组 CRP、FEV1、FEV1/ FVC、PaO2、PaCO2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急性期组 CRP、PaCO2水平高于稳定期组和对照组,FEV1、FEV1/ FVC、PaO2低于稳定期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稳定期组 CRP、PaCO2水平高于对照组,FEV1、FEV1/ FVC、PaO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血清 CRP 水平与 FEV1、FEV1/ FVC、PaO2呈负相关(r =-0.483、-0.422、-0.406,P﹤0.05),与 PaCO2呈正相关(r =0.514,P ﹤0.05)。结论 CRP 可作为判断 COPD 急性加重的炎性标志物,与患者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指标密切相关。
作者:刘会玲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徐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肺炎患儿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患儿予以传统对症治疗,试验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临床指标(退热时间、住院时间、咳嗽缓解时间、气喘缓解时间、湿啰音消失时间、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及复发情况。结果试验组患儿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患儿退热时间、住院时间、咳嗽缓解时间、气喘缓解时间、湿啰音消失时间、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试验组患儿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可缩短患儿住院时间,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且不易复发。
作者:李荣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阻滞应用于超高龄患者髋部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4年6月于潞安集团总医院王庄医院行髋部手术的超高龄患者13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6例。观察组患者应用蛛网膜下腔阻滞,对照组患者应用硬膜外麻醉方法。观察两组患者麻醉相关指标(麻醉起效时间、感觉神经阻滞持续时间、镇痛维持时间、运动神经阻滞持续时间、麻醉药物用量)、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头晕、瘙痒)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感觉神经阻滞持续时间、运动神经阻滞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镇痛维持时间长于对照组,麻醉药物用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者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蛛网膜下腔阻滞应用于超高龄患者髋部手术的麻醉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李晓蓉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探讨全面护理服务模式在肺癌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11月在江西省胸科医院接受胸腔镜手术的肺癌患者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肺癌手术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采用全面护理服务模式。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全面护理服务模式在肺癌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显著,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
作者:王玉倩 刊期: 2015年第24期
目的:分析门诊电子处方干预效果。方法选取门诊电子处方干预前(2013年7—12月)和门诊电子处方干预后(2014年7—12月)本院每月门诊电子处方各400张,采用 Excle 表格逐项登记汇总,比较干预前后合理用药各项国际指标。结果2014年7—12月本院每张电子处方用药平均品种数、电子处方每张用药平均金额少于2013年7—12月,门诊电子处方抗菌药物使用率、门诊电子处方注射剂使用率低于2013年7—12月,电子处方基本药物应用品种比例及金额比例高于2013年7—12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本院门诊电子处方干预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仍需加大干预措施执行力度,探讨多元化改善措施,增强科室及管理者在合理用药中的责任心,全院同心协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张景旺;王燕鸽 刊期: 2015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