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燕;王蓓蓓
护士交接班作为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环节,对保证临床护理工作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危重患者的管理,直接影响了整个护理单元的护理水平,工作中的任何疏忽和闪失都可能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护理质量控制是护理管理的手段,要达到全程优质服务,需要不断的提高责任护士的工作能力,提高专科素质。因此我院自2013年将 SBAR 交班系统推广到临床,现报道如下。
作者:鲁金翠 刊期: 2015年第26期
医院是服务机构,医院的服务宗旨就是让患者满意,让社会满意。医院投诉,是指患者及家属在医院接受医疗保健服务的过程中,对医院或医院工作人员所提供的服务不满意而得到有关部门反映问题的行为[1]。近些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的增加,患者的维权意识增强,加上医务人员的服务和医疗机构本身存在缺陷等原因,虽作为医务人员已尽大努力去救治患者和给予患者精心护理,但医院投诉事件却常无法避免。笔者就本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医院202起投诉事件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美琴;李红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治疗老龄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医院2009年1月-2013年1月行 ERCP 治疗的﹥60岁胆总管结石患者,评价 ERCP 治疗老龄胆总管结石患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967例老龄胆总管结石患者成功治疗957例,其中7例因心肺功能差或无法配合未实施 ER-CP,3例术中穿孔转外科手术治疗。首次插管成功率96.5%,手术成功率98.9%。结石1次取净864例(90%),2次取净结石48例(5%),﹥2次取净结石26例(2.7%),放置胆道支架22例(2.3%)。ERCP 后总胆红素(64.5±105.9)μmol/ L;术后直接胆红素(36.7±59.8)μmol/ L;术后谷丙转氨酶(61.8±71.2)U/ L;术后谷草转氨酶(50.3±61)U/ L。术后肝功明显好转(P ﹤0.05)。术后2h 血淀粉酶(113±161)U/ L,无统计学差异(P ﹥0.05),24h 血淀粉酶(126.9±219.9)U/ L,与术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 ﹤0.05)。术后腹痛、寒战、发热、黄疸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或消失。﹥60岁胆总管结石患者术后平均住院天数3~7d,与﹤60岁年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并发症36例,并发症发生率3.7%,其中急性胰腺炎11例,急性胆管炎12例,出血10例,穿孔3例,经对症治疗后均治愈出院,无1例死亡。结论 ERCP 治疗老龄胆总管结石临床疗效显著,对老龄患者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作者:连卫玲;聂占国;雷婷;热合曼;游云;张新;刘国伟;代忠明 刊期: 2015年第26期
脑出血病因复杂,高血压是其常见的原因之一。凝血功能异常往往增加高血压患者脑出血的发生率。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加深,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使动脉狭窄出现的几率不断升高,常规抗栓药物也普遍增多,临床常用抗血栓药物多为氯吡格雷及阿司匹林,抗凝药物有低分子肝素钠等,此类药物的应用有效地减少了缺血性疾病的发生,但长期应用后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如脑出血、消化道出血等。笔者对1例老年患者服用抗血小板联合抗凝药物抗栓治疗致其脑出血的资料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作者:刘腾;王敏;韩强 刊期: 2015年第26期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是一种生长缓慢的血液骨髓癌症,通常被认为是无法治愈的,是世界上常见的成人白血病。大多数病例 CLL(95%)的开始中的白血细胞称为 B 细胞中的一个的缓慢生长的癌症。
作者:药品资讯网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在儿科临床使用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极其药学观察。方法对来医院诊治的80例患儿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注射阿曲霉素治疗,试验组口服阿曲霉素,比较2组不良反应及其临床药学特点。结果试验组不良反应率为25.0%,低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率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阿奇霉素在儿科临床应用中不良反应发病率较高,患儿用药时应该根据患儿临床症状等综合用药,尽可能口服用药,降低患儿用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
作者:沈俊良;赖瑜华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观察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4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肝癌患者41例,依据患者用药要求不同分为 A 组14例与 B 组27例,A 组予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B 组仅予单纯栓塞化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A 组近期治疗有效率57.14%,B 组为33.33%。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原发性肝癌近期疗效优于单一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且未加重不良反应,无严重放射性肝损伤或放射性肝病,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刘喜芳 刊期: 2015年第26期
子宫腺肌症是指子宫肌层被内膜组织良性浸润后在肌层弥漫性生长的一种病症,周围常伴增生肥大和增生的肌肉组织;症状以月经过多、经期延长以及逐渐加剧的进行性痛经为主,严重时常常导致不孕等;临床辅助检查中以 B 型超声检查为主,MRI 则具有更高的准确率;治疗上行子宫切除术、子宫动脉栓塞法为主的介入治疗等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单独口服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类药物或单独内置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曼月乐)进行控制病情具有一定不良反应,两者联合治疗子宫腺肌症则能在发挥各自优势的同时减少相关不良反应的出现。近些年国内外学者在此方面都有了进一步的研究,笔者在此基础上对子宫腺肌症的诊疗进展进行系统综述。
作者:张骄露 刊期: 2015年第26期
国盛投资联营公司麦迪舜医疗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附属公司在欧洲 Euronext 及美国 Nasdaq 上市的 CelyadS 干细胞项目 C-Cure已完成三期临床试验后1位患者的心脏注射程序,并预计于2016年年中公布全部临床数据。
作者:药品资讯网 刊期: 2015年第26期
雷公藤红素又被称为南蛇藤素,属于醌甲基三萜,广泛分布于卫矛科植物中,是中药雷公藤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也是从雷公藤的根皮中分离得到的第一个天然活性产物。研究表明雷公藤红素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效应,且其对造血细胞无不良影响,器官损害作用小,近年来引发了对雷公藤红素的研究热潮。在雷公藤红素的抗癌机制被渐渐阐述的过程中,学者们研究发现其具有较多的药理活性,如对炎性因子、免疫功能和病毒等方面均具有调节作用[1]。本文通过以下几方面探讨雷公藤红素对不同疾病发挥的治疗作用,以期为雷公藤红素的成药性和药理作用机制的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赵莹莲 刊期: 2015年第26期
Morel-Lavallée 损伤早由法国医师 Morel-Lavallée 于1863年首次描述,属于软组织闭合性脱套伤,皮肤、皮下组织与筋膜剥离形成闭合性腔隙,腔内血性或淋巴性液体聚积。好发于股骨大粗隆部及大腿近端,多为骨盆与髋臼骨折的合并伤。该损伤极易漏诊[1、2]。通过对我院收治的12例关节镜辅助下病灶清理联合点状加压治疗陈旧性 Morel-Lavallée 损伤的患者进行随访,探讨关节镜辅助下病灶清理联合点状加压治疗陈旧性Morel-Lavallée 损伤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少健;肖诗梁;蔡幸健;邓刚;邹隆强;曾广轩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探究七氟烷在小儿短小手术麻醉效果和安全性分析。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4年5月医院收治的短小手术的患儿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氯胺酮诱导、维持麻醉,观察组给予加压面罩密闭吸入七氟烷,观察对比2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分析。结果观察组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 T2时 MAP、HR 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 T3时 HR 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小儿短小手术中行七氟烷吸入麻醉诱导快,维持麻醉效果确切,术毕苏醒快,围术期呼吸和循环系统较平稳,且用药安全性较高。
作者:任应斌;栗静;高俊伟;王文波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医院2014年1~6月收治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78例,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分流组、断流组及分流断流联合组各26例,针对3组患者治疗疗效进行详细记录与分析。结果分流组、断流组以及分流断流联合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门静脉压力均得到了显著的降低,其中,分流组以及分流断流联合组压力降低效果更加理想,分流组、分流断流联合组与断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分流断流联合术是首选治疗方式,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卢安安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比较度洛西汀与氟西汀治疗伴躯体疼痛症状的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医院收治的抑郁症伴躯体疼痛症状的患者72例。随机分为度洛西汀组和氟西汀组各36例,治疗8周。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疼痛量表(MOSPM)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2组 HAMD、MOSPM 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 ﹤0.01),度洛西汀组 MOSPM 总分较氟西汀组下降更显著(P ﹤0.05),2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度洛西汀与氟西汀治疗伴疼痛症状的抑郁症均有效,但以度洛西汀疗效更好。
作者:施玉梅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肾病与下肢动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4年10月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并发症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的踝肱指数和相关指标,对比下肢动脉病变情况,研究出现下肢动脉病变的原因。结果观察组发生下肢动脉病变明显多于对照组(P ﹤0.05);且2组间尿白蛋白/肌酐比值、空腹血糖、24h 尿蛋白量及肾小球滤过率等对比差异明显(P ﹤0.05)。结论对患者进行纤维蛋白原、24h 尿蛋白定量等检测,能够及早发现糖尿病患者发生下肢动脉病变,具有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广应用。
作者:章艳茹 刊期: 2015年第26期
患者,男,20岁,主因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感右上后牙疼痛肿胀,自服抗炎药物症状有所减轻,未行治疗。半月后无诱因上述症状再次出现,同时伴右侧牙龈增生、肿胀、出血。再次口服抗炎药物,症状缓解不明显。近1个月来局部肿物增长速度加快,伴牙齿松动,牙龈出血,影响进食,故来我院就诊。检查:颌面部左右不对称,右侧面部肿胀,眶下区轻度膨隆,张口度3.5cm,右上后牙区牙龈隆起,表面凹凸不平,无糜烂溃疡,外观呈紫褐色,质地中等偏硬,触痛(﹢),易出血,范围约4cm ×2.5cm ×2cm,波及上颌结节处,右侧硬腭隆起,右上第一前磨牙至第二磨牙松动(﹢),部分牙冠牙合面被增生的牙龈覆盖。颌面部及颈部浅表淋巴结未能触及。CT 扫描示右侧上颌窦充满软组织密度块影,外侧壁可见压迫性骨吸收,上后牙槽骨部分吸收,牙龈区可见软组织块影,肿块边界欠清,大小约3.5cm ×2.5cm。血常规正常,凝血检查正常,腹部 B 型超声,头颅 CT 及胸部 X 线检查未见异常。病理检查:诊断为粒细胞肉瘤。转院治疗。
作者:房倩华;黄洁 刊期: 2015年第26期
进展性脑梗死定义:进展性脑梗死是指发病48h 内临床症状和体征逐渐加重,神经功能缺损症状逐渐加重,呈螺旋式或阶梯状进展的一类脑梗死。在临床上脑梗死病情进一步发展与临床诸多因素有关,如发热、补液量不足、高龄、合并心肺功能不全、过度脱水剂的应用以及合并感染等因素,但是笔者观察,病情进展与血压的关系也比较密切,是临床上进展性脑梗死病情发展重要的因素之一。现将我院近2年住院的5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与血压的变化关系分析如下。
作者:程俊峰 刊期: 2015年第26期
显微手外科是一个重要的临床科室,由于意外或者其他原因导致的手部损伤也越来越常见,多数的患者生活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甚至其心理也遭受极大的创伤。临床研究显示,显微手外科患者在实施手术治疗后均会出现有不同程度的负面情绪,从而严重的影响术后的康复[1]。因此,加强显微手外科患者的临床护理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该病的特殊性,在对患者实施护理或管理过程中应格外重视,从而提高护理的效果和质量[2]。本研究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显微手外科护理管理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分析,旨在提高该病的临床护理效果。
作者:徐娟;吴昌群;张兰 刊期: 2015年第26期
目的:研究分析老年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老年患者40例,对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原因以及相应的干预措施进行分析。结果老年患者药代动力学的改变,合并用药及保健类药物滥用是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结论对于老年患者的用药需要予以足够的重视并且进行相应的干预措施和合理用药,从而尽可能的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徐旦旦 刊期: 2015年第26期
拇指皮肤、软组织缺损在临床工作上比较常见,在手外伤中的发生率较高,常合并有肌腱和骨组织的外露,因拇指占手部功能的50%以上,因此如何恢复拇指的功能及外形,成为临床工作的重难点。创伤性拇指皮肤、软组织的缺损一旦造成,应以尽量保留手指长度为其治疗原则,为了能使受创指腹感觉功能恢复良好应选择有血供可靠的吻合神经皮瓣,为恢复供区的外观及功能损失降至低。目前可供修复的方法有很多,各有其优缺点。我院对23例拇指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拇指桡侧侧方血管链筋膜皮瓣术分别修复拇指指腹、背侧及桡侧软组织缺损,收到较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云鹏;张净宇;高顺红;于俊;胡宏宇;张文龙;于泽洋 刊期: 2015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