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阿托伐他汀改善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效果研究

张秀廷

关键词: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阿托伐他汀, 治疗结果
摘要: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改善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力衰竭(SHF)患者心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4年3月浚县惠民医院收治的心肌梗死后 SHF 患者105例,随机分为常规组52例和他汀组53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基础治疗,他汀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氨基末端利钠肽前体(NT - proBNP)水平、心脏超声指标〔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6min 步行试验距离。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 NT - proBNP 水平、心脏超声指标、6min 步行试验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他汀组 NT - proBNP 水平、LVESD 和 LVEDD 低于常规组, LVEF 高于常规组,6min 步行试验距离长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够改善心肌梗死后 SHF 患者的心功能和心室重构,降低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在延缓和阻滞疾病进行性加重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注射剂静脉滴注所致不良反应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目的:探讨中药注射剂静脉滴注所致不良反应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2—2014年新化县人民医院收治的中药注射剂静脉滴注所致不良反应患者及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中文献报道的中药注射剂静脉滴注所致不良反应患者共86例。回顾性分析患者一般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本组患者中药注射剂静脉滴注所致不良反应主要累及皮肤及其附件,所占比例高于其他系统器官( P ﹤0.05);不良反应涉及的药物包括生脉注射液15例(17.44%),双黄连注射液10例(11.63%),清开灵注射液10例(11.63%),参附注射液10例(11.63%),血必净注射液10例(11.63%),醒脑静注射液10例(11.63%),复方丹参注射液6例(6.98%),疏血通注射液5例(5.81%),参麦注射液5例(5.81%),黄芪注射液5例(5.81%)。结论中药注射剂静脉滴注可引发不良反应,临床应严格掌握药品适应证,重视患者个体差异,并规范药品说明书,以提高用药安全。

    作者:黄艳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奈达铂联合多西他赛治疗食管癌术后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奈达铂联合多西他治疗食管癌术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于山西省肿瘤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术后予以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治疗组患者术后予以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治疗。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并发症(粒细胞减少、口腔黏膜炎、放射食管炎、胃肠道反应)发生情况、症状控制时间、化疗时间、复发情况及病灶转移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组患者粒细胞减少、口腔黏膜炎、放射食管炎、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组患者症状控制时间和化疗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患者复发和病灶转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奈达铂联合多西他赛治疗食管癌术后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缩短症状控制时间和化疗时间,且并发症少,患者复发和病灶转移率低。

    作者:李培云;贾雅丽;樊变兰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个体化护理在内镜下胆汁引流术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在内镜下胆汁引流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4年12月于乌海市人民医院行内镜下胆汁引流术的患者1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1例。对照组患者予以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个体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个体化护理在内镜下胆汁引流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且并发症少。

    作者:梁双喜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阿托伐他汀改善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改善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力衰竭(SHF)患者心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4年3月浚县惠民医院收治的心肌梗死后 SHF 患者105例,随机分为常规组52例和他汀组53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基础治疗,他汀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氨基末端利钠肽前体(NT - proBNP)水平、心脏超声指标〔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6min 步行试验距离。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 NT - proBNP 水平、心脏超声指标、6min 步行试验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他汀组 NT - proBNP 水平、LVESD 和 LVEDD 低于常规组, LVEF 高于常规组,6min 步行试验距离长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够改善心肌梗死后 SHF 患者的心功能和心室重构,降低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在延缓和阻滞疾病进行性加重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秀廷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 ICU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 ICU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5年2月榆树市人民医院 ICU 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ICU 住院时间、ICU 住院费用、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 ICU 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ICU 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 ICU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缩短患者 ICU 住院时间,减少 ICU 住院费用,降低患者经济负担,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且并发症少。

    作者:张晓杰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和包茎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和包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上饶市人民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包茎、包皮过长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A 组、B 组、C 组,各30例。A 组采用一次性包皮缝合器手术方法治疗,B 组采用袖套式包皮环切术治疗,C 组采用传统方法治疗,比较3组的手术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 组手术时间、愈合时间短于 B 组、C 组,术中出血量少于 B 组、C 组,术中 VAS 评分、术后 VAS 评分低于 B 组、C 组,术后包皮外观满意率高于 B 组、C 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 B 组、C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行包皮环切术能缩短手术时间,具有出血量少、围术期疼痛轻、切口愈合快等优点,手术操作简单便捷、安全微创,切除整齐美观,术后不影响工作,术后并发症少。

    作者:徐欢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改良综合护理在微创经皮肾穿刺碎石取石术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改良综合护理在微创经皮肾穿刺碎石取石术( MPCNL)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7月在遂川县人民医院行 MPCNL 的患者6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1例。两组患者均行 MPCNL 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予以改良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前、麻醉后、取截石位、取俯卧位、术中30min 及术后生命体征〔血压(收缩压、舒张压)、脉搏、呼吸及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情况及并发症(寒战、焦虑、神经损伤、体温过低、压疮、循环瘀滞、疼痛)发生情况。结果时间与方法无交互作用(P ﹥0.05),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时间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麻醉前、麻醉后、术中30min 及术后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脉搏、呼吸及 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取截石位、俯卧位时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脉搏、呼吸及 SpO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改良综合护理在 MPCNL 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保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徐菊香;曾广花;古卫军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胸腺肽α1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胸腺肽α1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11年10月—2014年8月收治的5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2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复常率及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 E 抗原(HBeAg)、乙肝病毒基因(HBV DNA)转阴率。结果研究组 ALT、AST 复常率及 HBsAg、HBeAg、HBV DNA 转阴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出现1例恶心,对照组未出现任何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胸腺肽α1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 HBsAg、HBeAg、HBV DNA 转阴率及 ALT、AST 复常率,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作者:倪慧慧;尹蔚华;朱艳芳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医生小词典--穿刺活检

    穿刺活检(needling biopsy)又称针刺活检(puncture biopsy)。优点:方法简便,可在门诊于局部麻醉下进行,穿刺对组织的损伤小、出血少,因而较为安全、感染机会少,不影响早期化疗或放疗,常由一个人操作。近年来在 CT、MRI 超声及透视引导下针刺活检,提高了成功率。2000年 Saifuddin 用超声影像定位针刺活检准确率高达98.4%,如有必要可多次穿刺。缺点:取材量较少,经验不足或取材部位不当时未刺入瘤区取得有代表性的瘤组织,则难于得出准确结论,甚至做出错误结论。据国内报道,穿刺活检成功率为77.5%~97.0%。

    作者:医学百科网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医生小词典--大肠腺瘤

    大肠腺瘤与大肠癌关系密切,目前研究认为80%的大肠癌由大肠腺瘤演变而来。大肠腺瘤的症状与其大小及所处部位有关。小腺瘤常无症状;较大腺瘤的可出现程度不同的便血、肠道刺激症状、肠套叠或伴肠梗阻。积极诊治大肠腺瘤是控制、减少大肠癌的重要途径。多数腺瘤可通过镜下切除,肠镜无法切除时则应手术切除。

    作者:医学百科网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匹多莫德口服液预防过敏性紫癜复发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匹多莫德口服液预防过敏性紫癜(HSP)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4年4月攀枝花市中心医院收治的 HSP 患儿1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患儿予以基础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匹多莫德口服液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治疗后1、3个月血浆 Th1、Th2细胞分数、Th1/ Th2及随访3、6个月、1年的复发情况。结果治疗时间与治疗方法有交互作用(P﹤0.05),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时间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浆 Th1、Th2细胞分数、Th1/ Th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1、3个月观察组患儿血浆 Th1细胞分数、Th1/ Th2高于对照组,血浆 Th2细胞分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随访3、6个月、1年观察组患儿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匹多莫德口服液预防 HSP 复发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提高患儿免疫功能。

    作者:单良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泼尼松联合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泼尼松联合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攀枝花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11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7例。两组患者均给予2HRS/4HR 方案抗结核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泼尼松联合尿激酶治疗,比较两组的吸收时间、抽液总量和胸膜厚度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吸收时间长于对照组,抽液总量多于对照组,胸膜厚度小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泼尼松联合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症状。

    作者:李兴美;陶朝荣;冯雪娅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利奈唑胺联合广谱抗菌药物治疗老年意识障碍并吸入性肺炎的疗效及其对血液系统的影响

    目的:探讨利奈唑胺联合广谱抗菌药物治疗老年意识障碍并吸入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液系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10月高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老年意识障碍并吸入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均给予广谱抗菌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利奈唑胺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替考拉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血常规异常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84.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32例患者中出现3例(9.38%)血小板计数减少,1例(3.13%)血红蛋白水平降低,血液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0%。结论利奈唑胺联合广谱抗菌药物治疗老年意识障碍并吸入性肺炎的疗效显著,但易发生血液系统不良反应,应用该药治疗时应密切监测血常规变化并给予对症处理。

    作者:刘会玲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喹硫平单药治疗双相障碍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喹硫平单药治疗双相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1月南京脑科医院收治的双相障碍患者45例,其中失访2例,患者临床和随访资料完整4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2例)和观察组(21例)。观察组患者予以喹硫平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碳酸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第1、2、4、8周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时间与治疗方法有交互作用(P ﹤0.05),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时间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第1、2、4、8周 PANS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喹硫平单药治疗双相障碍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阎琰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枸橼酸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枸橼酸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于阿坝州人民医院接受无痛人工流产的女性2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10例。对照组予以丙泊酚麻醉,研究组予以枸橼酸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观察两组苏醒后5、30min 宫缩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意识和定向力恢复时间、丙泊酚用量及镇痛效果。结果研究组苏醒后30min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意识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丙泊酚用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枸橼酸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镇痛,促进女性意识和定向力恢复。

    作者:曹洪森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头孢类抗菌药物与其他药物联用致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头孢类抗菌药物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致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南通市海安沙岗医院收治的因头孢菌素类药物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导致不良反应的7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所累及器官以全身损害为主,占46.84%,不良反应表现为消化系统反应的占17.72%;联合用药不合理导致其发生不良反应中以用药方法不当为主,占52.94%。结论头孢类抗菌药物联合其他药物可导致多种不良反应,医务人员在给药时要充分考虑其不良反应,正确、合理用药,做好药物不良反应预防工作。

    作者:张军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前列地尔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龄糖尿病并慢性肾脏病的疗效分析

    目的:比较前列地尔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龄糖尿病并慢性肾脏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于白城市解放军321医院住院的高龄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70例,随机分为Ⅰ组和Ⅱ组,各35例。Ⅰ组予以10μg 前列地尔注射液静脉推注+基础治疗,1次/ d,持续14d,洗脱14d 后予以基础治疗持续14d;Ⅱ组先予以基础治疗14d,再予以10μg 前列地尔注射液静脉推注+基础治疗,1次/ d,持续14d;观察两组肾功能及尿蛋白的主要观察指标、凝血功能、血糖等次要观察指标、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ACR、总胆固醇(CHO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 C)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基础治疗后给予前列地尔治疗高龄糖尿病并慢性肾脏病的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作者:孙志国;王明;许忠玲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阿立哌唑片与奥氮平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比较阿立哌唑片与奥氮平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4月宣城市精神病医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02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奥氮平组与阿立哌唑组,各51例。奥氮平组患者予以奥氮平治疗,阿立哌唑组患者予以阿立哌唑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体质量增加、头痛、失眠、震颤、静坐不能)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奥氮平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阿立哌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阿立哌唑片与奥氮平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相当,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作者:陈前文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阿托品联合氯磷定治疗农药中毒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阿托品联合氯磷定治疗农药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睢县公疗医院收治的80例农药中毒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氯磷定治疗,试验组联合阿托品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症状消失时间、胆碱酯酶活力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阿托品联合氯磷定治疗农药中毒的疗效显著,能够缩短患者症状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汤丽敏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MRI 肝脏快速容积成像技术序列与增强 CT 扫描对肝脏结节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 MRI 肝脏快速容积成像技术(MRI - LAVA)序列与增强 CT 扫描在肝脏结节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平昌县人民医院收治的30例肝脏结节性病变患者,均经手术病理学证实,均采用 MRI - LAVA 序列与增强 CT 扫描,对两种方法诊断结果进行分析,并比较病灶﹥3cm 及≤3cm 的诊断准确率。结果≤3cm 肝脏结节性病灶有31个,增强 CT 扫描诊断出19个(61.29%),MRI - LAVA 序列诊断出27个(87.10%),两者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3cm 肝脏结节性病灶10个,增强 CT 诊断出9个(90.00%),MRI - LAVA 序列诊断出9个(90.00%),两者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在肝脏结节性病变临床诊断中,采用 MRI - LAVA 序列诊断有利于发现更多的肝脏结节性病变,同时对≤3cm 小结节性病变诊断准确率较高。

    作者:冯黎明 刊期: 2015年第27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