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Rh血型常规检查在临床输血中的意义

翟秀英

关键词:常规检查, Rh血型, 输血
摘要:Rh血型系统是目前发现的复杂红细胞血型系统之一,重要性仅次于ABO血型系统。已经发现40多种Rh抗原,与临床关系为密切的5种为D、C、c、E、e,5种抗原中D的抗原性强也是Rh血型中重要的抗原。目前许多医院已将Rh血型D抗原列入输血前常规检测,防止血型不合发生输血后溶血反应和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确保了输血安全。笔者对临床预输血者除了常规检测 ABO血型外,还进行了 Rh血型 D抗原检测,现报道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螺旋CT三维重建在口腔正畸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在口腔正畸中应用螺旋CT三维重建的效果。方法将2012年10月-2014年11月到医院实施口腔正畸的14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采取X线片进行扫描,研究组应用螺旋CT进行扫描,且基于三维重建应用表面遮盖法以及高分辨率大密度投影法等观察患者阻生齿、埋伏齿、牙根情况,并借助于三维软组织重建观察患者肌肉情况,应用曲面断层、多平面重建等观察患者牙齿排列以及牙根排列情况。比较分析2组观察情况。结果研究组阻生齿、牙长轴倾斜、埋伏牙和牙列拥挤,部分为牙缺失、早期骨性急性、半侧颜面发育不全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通过本次研究结果的分析可知,在口腔正畸中应用螺旋CT三维重建实施检查诊断,可为临床治疗方案以及矫治计划的制定提供合理且准确的参考依据。

    作者:李会学;李玉湘;赵立辉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个案管理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代谢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个案管理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代谢的影响以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10月该中心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7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患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社区管理方式,试验组给予社区个案管理干预。比较2组生活方式规范程度、血糖改善情况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试验组行为规范程度、血糖改善及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个案管理护理服务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提高患者的行为规范程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袁琳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枸杞叶中芦丁的含量

    目的:探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枸杞叶中的有效成分芦丁的含量。方法采用 Kromasil C18(4.6mm ×250mm,2.5μm),流动相采用甲醇:0.01%磷酸水溶液(采用三乙胺进行 pH 值的调节,pH 值为3.1)=60:40,流速为1.0ml/min,温度为30℃,检测波长为362nm。结果芦丁在0.48~2.70μg具有良好的线性范围( r=0.9998),回收率为98.79%,RSD值为1.57%。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操作简单、含量测定可靠、重复性好、稳定性高,为枸杞叶中有效成分芦丁提供了有效的测定方法。

    作者:戴晖;张丽芬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莫西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社区获得性肺炎( CAP)早期有效抗生素的选择。方法2012年10月-2014年10月住院的CAP患者60例,按照不同病情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25例,治疗组给予莫西沙星注射液0.4g静脉滴注,每天1次。对照组给予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按2~6g/d,12h 1次联合注射阿奇霉素0.5g,每天1次,静脉滴注,疗程均为7~10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0%(P<0.01),不良事件发生率及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莫西沙星在治疗CAP中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杨成奎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急性乳腺炎的护理体会

    急性乳腺炎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感染所致,多发生于产后哺乳妇女,第一次分娩占80%以上[1],其主要原因是产后机体抵抗力下降,给病原菌的侵入、生长、繁殖创造了有利条件[2]。2010年8月-2014年8月我院乳腺外科共收治急性乳腺炎患者120例,我们对其施行人性化的护理并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静;黄知秀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4种非甾体抗炎药对输尿管结石所致肾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回顾性分析医院急诊使用4种非甾体抗炎药对输尿管结石所致肾绞痛的临床疗效,探寻治疗肾绞痛佳方案。方法根据使用的4种非甾体抗炎药,将247例肾绞痛患者患者分为4组。1组107例;2组42例;3组46例;4组52例。1组:赖氨匹林注射液0.9g静脉滴注;2组:吲哚美辛栓0.5g纳肛;3组:布洛芬混悬剂0.3g口服;4组:双氯芬酸钠注射液50mg肌内注射。评价治疗效果并进行分析。结果1组总有效率高于其他3组( P<0.05);3、4组总有效率高于2组(P<0.05)。1、3、4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组疼痛分数低于2、3、4组(P<0.05);各组治疗后疼痛分数均低于治疗前(P<0.05)。1组起效时间短于其他3组(P<0.05);3、4组起效时间短于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赖氨匹林在显效率、止痛程度,起效时间上优于其他3种药物。静脉注射赖氨匹林是治疗输尿管结石所致肾绞痛的佳选择。

    作者:段公;石彩云;陈于翠;陈志颜;马青山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腹部时钟定位轮换注射在保护局部皮肤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腹部时钟定位轮换皮下注射法在保护局部皮肤的临床观察。方法将188例皮下注射肝素及胰岛素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4例,观察组采用腹部时钟定位轮换注射法,对照组注射采用传统的腹部皮肤划格轮换法定位,注射期间及1个月后观察不良反应情况,2组间进行比较。结果2组患者局部疼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观察组局部红肿、局部出血、皮下硬结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腹部时钟定位轮换注射部位可明显减少注射局部不良反应发生,可保护局部皮肤,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李月兰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益气养阴方辅治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方辅治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12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各60例。2组在行常规基础治疗之一,对照组给予前列地尔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中药益气养阴方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3.3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且其治疗后24h尿蛋白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养阴方辅治早期糖尿病肾病,可以明显提高患者治疗效果,缓解患者的临床不良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靳建忠;张荣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脑卒中患者吞咽困难训练及护理

    脑卒中所致常见病灶同侧嘴歪、舌斜,对侧肢体偏瘫、感觉减退、吞咽障碍及呛咳等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临床治疗和护理不当极易加重呛咳,诱发摄入营养不足,导致营养不良,严重者误吸引起肺炎、窒息甚至死亡。因此,对吞咽困难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性、急迫性已是医护人员工作重点,正确系统的吞咽功能训练具有重要意义。我院自2011年1月以来,共收治的脑卒中后吞咽困难呛咳患者334例,经严格系统的吞咽训练及护理,均康复出院。现将治疗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姜立姿;耿丽;闫志刚;杨全现;曹芳真;马小霞;白金玲;李云霞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急性有机磷中毒的急救与护理

    有机磷属有机磷酸酯或硫代磷酸酯类化合物,目前在大多数地区普遍生产和常用,产生烟碱样、毒蕈碱样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一般可经皮肤、黏膜、呼吸道、胃肠道迅速吸收,病死率极高。我院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进行紧急抢救,合理使用解毒药,复能剂及对症护理,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谭卓倩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以干咳为临床表现的心肌梗死1例

    患者,女,73岁,10年前因脑梗死住院治疗发现有高血压、痛风疾病,经治疗遗留左侧肢体功能障碍。近3年未服用降压药物,血压控制可。2010年3月开始规律性透析,2014年10月16日12时行透析治疗,至当日15时出现干咳,左侧肢体功能障碍较前加重,无胸闷、胸痛,无端坐呼吸。查体:血压150/80mm Hg,脉搏91次/min。精神一般。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91次/min,律齐,各瓣膜未闻及明显杂音。腹部无异常。双下肢无浮肿。左侧肢体功能4级。右侧肢体肌力5级,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急查电解质钾3.9mmol/L,钠136mmol/L,氯106mmol/L,钙2.9mmol/L,磷1.6mmol/L。血常规示白细胞8.2×109/L,中性粒细胞40.8%,血红蛋白110g/L,至当日16时干咳加重,左侧肢体活动障碍较前好转,查头颅CT提示陈旧性脑梗死,脑萎缩。考虑患者高年龄,病情变化隐匿,遂收住入科并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Ⅱ、Ⅲ、avF、V2~6导联ST段抬高(图1)。监测心肌梗死相关指标见表1。予硝酸甘油微泵,肝素钠5000IU皮下注射,12h 1次;阿司匹林肠溶片200mg口服,1次/晚,他汀类药物口服。因患者无进行性胸痛,且心肌梗死相关指标逐渐下降。遂于10月18日出院。出院后按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目前一般情况可,维持血液透析。

    作者:孙高中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针刺配合自制舒筋止痛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56例

    颈椎病是指颈椎骨质增生、颈项韧带钙化、颈椎间盘退行性变等,刺激或压迫颈部神经、脊髓、血管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征[1]。颈型颈椎病临床中经常遇见,中医并无具体病名,见于“痹证”、“颈项强急”、“项肩痛”等有关论述,是各型颈椎病早期共同表现。近年来我们采用银质针配合舒筋止痛汤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武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与恩替卡韦辅治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目的:比较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与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干扰素组30例和恩替卡韦组30例;2组均常规护肝治疗。干扰素组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恩替卡韦组另予恩替卡韦,观察治疗30周后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丙氨酸氨基转肽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肽酶(AST)及总胆红素(TBIL)与治疗前比较,肝功能均有所改善(P<0.05);恩替卡韦组的ALT复常率(53.3%)、TBIL 复常率(33.3%)和 HBV-DNA 转阴率(36.7%)明显高于干扰素组的 ALT 复常率(46.7%)、TBIL复常率(30.0%)和HBV-DNA转阴率(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扰素组(43.3%)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恩替卡韦组(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恩替卡韦用于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疗效明显优于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且不良反应发生率小。

    作者:朱小荣;于锋;王坚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念珠菌性阴道炎的菌种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目的:分析念珠菌性阴道炎的菌种构成和念珠菌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情况。方法对分离到的354株念珠菌用DL-96FUNGUS真菌鉴定板鉴定菌种和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出9种念珠菌354株,其中白色念珠菌279株,占78.8%,光滑念珠菌32株,占9.0%,热带念珠菌18株,占5.1%,近平念珠菌10株,占2.8%,其他念珠菌15株,占4.2%。在5种抗真菌药物中,念珠菌对两性霉素 B 和5-氟胞嘧啶的平均耐药率低,分别为2.2%和7.9%。对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的平均耐药率均在21.7%以上。结论念珠菌性阴道炎的菌种以白色念珠菌占优势,但是对其他菌种的存在和增加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且要定期对本地菌种的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为临床合理规范地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沈颖;高少虎;梁春花;温中信;王为金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喉内镜电视显像系统下切除声带息肉治疗体会

    声带息肉为喉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且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1],为声带良性肿瘤中常见者,多见于长期用声过度或用声不当者。按1977山田康之的方法可分为三类[2]:Ⅰ型:声带小结;Ⅱ型:局限性声带息肉;Ⅲ型为弥漫性声带息肉病。我院1998-2003年间,利用喉内镜显像系统,在局麻下手术治疗声带息肉98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明全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亚低温治疗对心肺复苏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了解亚低温治疗对心肺复苏后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医院心肺复苏成功病例32例,随机分为亚低温组与常温组各16例。2组均予常规治疗处理,在此基础上亚低温组予亚低温治疗,常温组予冰帽局部降温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血气分析和肺顺应性情况。结果亚低温组PO2、PCO2水平优于常温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亚低温组动态顺应性升高,气道峰压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动态顺应性、气道峰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提示亚低温组患者肺功能改善。结论亚低温治疗能抑制肺部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对肺起保护作用。

    作者:王军辉;李超;赵星;张圣;赵麦良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非诺贝特治疗高三酰甘油血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非诺贝特治疗高三酰甘油( TG)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1~12月医院收治的高TG血症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9例。对照组未予以药物治疗,研究组予非诺贝特治疗。比较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8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患者无不良反应发生。研究组丙氨酸转氨酶( ALT)轻度升高1例,未超过正常值2倍。轻度腹胀、恶心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1%,均可耐受,不影响治疗,无退出试验病例。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非诺贝特可有效降低TG,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晓玮;孙凌;叶宏京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多种西药联用引起不良反应的观察分析

    医院临床在治疗患者时通常会联合应用多种西药,以此来实现理想的治疗目标。联合使用多种西药一定程度上虽能提高临床疗效,但是若药物搭配不适,对各药物的作用和理化性质缺乏专业了解,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使得患者病情越发严重,甚至还会出现死亡[1]。因此医院临床医师必须合理依据患者病情对药物予以专业搭配,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重要方法[2]。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观察和分析多种西药联用引起的不良反应情况。现报道如下。

    作者:顾春涯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医院内分泌科2014年1~10月收治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55例;对照组予二甲双胍+格列美脲治疗;治疗组予二甲双胍+磷酸西格列汀治疗。比较2组患者血糖控制率和治疗前后血糖相关指标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血糖控制例数53例(96.3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37例(67.27%),治疗后治疗组血糖相关指标水平亦显著优于对照组及本组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10例(18.18%),治疗组出现不良反应8例(14.5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可显著控制血糖水平,改善血糖相关指标,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作者:谢小英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老年康复科患者用药安全和护理对策

    老年康复科中包括:老年保健、医疗、康复、护理等内容,它能诊治老年人的各种常见病,特别擅长老年性多脏器病变的康复,针对老年人开展多种康复训练,能有效改善老年患者的睡眠问题、认知功能,有效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1]。笔者回顾性分析我院老年康复科住院治疗的1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用药安全,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雪娟 刊期: 2015年第29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