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会玲;秦秀红;李贺芝;张晓伟
类风湿关节炎( RA)是一种以慢性进行性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致畸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体内可存在多种自身抗体,如类风湿因子( RF )、抗角蛋白抗体( AKA )、抗环瓜氨酸肽( CCP)抗体,这些抗体参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大部分RA患者均可检测出相关的自身抗体,即血清学检测为阳性,但在临床工作中,部分RA患者体内未检测出自身抗体,这部分患者被称为血清学阴性的RA患者。我们分析血清学阳性的RA患者与血清学阴性的RA患者的临床特点,对早期诊断及个体化治疗有重要意义。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丽 刊期: 2015年第29期
目的:比较雷公藤不同炮制方法对毒性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蒸制、清炒、酒炙和醋炙这4种炮制方法对雷公藤的毒性进行灭活,并测定其不同炮制品的毒性成分生物碱含量,比较4种炮制方法对其生物碱含量的影响。结果雷公藤的各炮制品生物碱的含量从高到低:醋炙>酒炙>清炒>蒸制;与生品的生物碱含量比较,醋炙炮制品的生物碱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其他3种炮制品的生物碱含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蒸制炮制在降低药物的毒性效果优于清炒炮制法、酒炙炮制法及醋炙炮制法。
作者:陈绮娴 刊期: 2015年第29期
目的:探讨自制水合氯醛栓剂与常规水合氯醛溶液保留灌肠镇静效果的比较。方法选择200例婴幼儿需行特殊检查镇静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比较2组患儿的镇静效果。结果2组患儿在镇静有效率、起效及维持时间、药液外溢及重复给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自制栓剂是一种刺激性小、使用方便、经济、患儿及家属乐于接受的改进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刘忠雁;刘梅 刊期: 2015年第29期
随着人们物资文化生活的提高,人们健康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对医疗服务要求也不断提高,患者到医院门诊便希望得到全方位的医疗服务。门诊是所有医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工作的第一线,也是面向社会的重要窗口,使得门诊导诊在分诊、咨询、协调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关系到医院的首要形象。
作者:冉文;韩姝 刊期: 2015年第29期
颈椎病是指颈椎骨质增生、颈项韧带钙化、颈椎间盘退行性变等,刺激或压迫颈部神经、脊髓、血管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征[1]。颈型颈椎病临床中经常遇见,中医并无具体病名,见于“痹证”、“颈项强急”、“项肩痛”等有关论述,是各型颈椎病早期共同表现。近年来我们采用银质针配合舒筋止痛汤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武 刊期: 2015年第29期
目的:建立一种有效地分析方法,对注射用埃索美拉唑钠中的光学异构体进行控制。方法采用手性色谱柱(以α1-酸性糖蛋白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磷酸盐缓冲液( pH 6.2)(9:91)为流动相;流速为0.9ml/min;检测波长为302nm。进行了方法学验证:异构体之间分离度为5.2;线性回归方程为:Y=50.91X-0.52, R2=0.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46%。经验证确定了此方法的可行性,并对研制样品中光学异构体含量有效的进行了控制。结果分离度测试溶液色谱图中,2种方法左旋奥美拉唑与右旋奥美拉唑的分离度均>2.5,但方法一柱效不佳,峰型较差;方法二柱效、峰型均比较好。结论手性色谱柱方法准确,灵敏,专属性和重现性良好,能够对研制样品注射用埃索美拉唑钠的光学异构体含量进行有效的控制。
作者:赵琛;陈蓓 刊期: 2015年第29期
近日,nature medicine上的一项研究称,乙酰化的tau蛋白是该蛋白的一种毒性形式,能够促进神经退行性损伤和认知缺陷的发生。Salsalate能够成功逆转FTD小鼠模型的疾病表型,降低脑中tau蛋白水平,挽回记忆损伤,并帮助小鼠避免下丘脑萎缩的发生。
作者:药品资讯网 刊期: 2015年第29期
剖宫产术后子口切口瘢痕妊娠是剖宫产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是一种在前次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的部位出现的异常妊娠,临床较少见,常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如子宫破裂和大出血等,为了挽救患者的生命常不得不切除子宫。研究表明,在早期发现和诊断为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妊娠,可以采取保守治疗措施,减少切除子宫的概率。笔者对我院20例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就该症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进行总结,以期为临床上该症的应对处理提供参考。
作者:颜桂兰 刊期: 2015年第29期
目的:探讨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医院内分泌科2014年1~10月收治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55例;对照组予二甲双胍+格列美脲治疗;治疗组予二甲双胍+磷酸西格列汀治疗。比较2组患者血糖控制率和治疗前后血糖相关指标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血糖控制例数53例(96.3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37例(67.27%),治疗后治疗组血糖相关指标水平亦显著优于对照组及本组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10例(18.18%),治疗组出现不良反应8例(14.5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可显著控制血糖水平,改善血糖相关指标,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作者:谢小英 刊期: 2015年第29期
阿司匹林具有解热、镇痛及抗炎的功效,为非甾体类抗炎药[1]。目前有大量循证医学证明,阿司匹林尚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功能,是临床广泛应用的抗血小板及防治心脑血管事件的佳药物之一。阿司匹林抵抗是指一些患者给予常规抗血小板聚集剂量的阿司匹林后,患者体内血小板活性不能被有效抑制的现象。阿司匹林抵抗可分为临床定义的阿司匹林抵抗、实验室定义的阿司匹林抵抗和药理学定义的阿司匹林抵抗等[2],国外研究发现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率为5%~60%[3]。导致其发生的因素较多,但患者用药依从性差被认为是其发生的主要因素[4],而患者用药依从性差的重要因素是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通过对其不良反应进行预防,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用药依从性[5、6]。
作者:毕宇蓉 刊期: 2015年第29期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医院自2013年9月-2015年3月收治的卵巢囊肿患者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手术、西药等)治疗,观察组使用中医辨证治疗卵巢囊肿,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卵巢囊肿,具有无创伤,不影响患者生育,且取材方便、简单,价格低廉,深受广大患者的喜爱,在无硬性手术指证时,可以优先考虑中医治疗。
作者:王曙成 刊期: 2015年第29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以及开腹手术治疗良性卵巢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7月于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良性卵巢肿瘤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2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及患者情况存在显著差异;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良性卵巢肿瘤疗效好、优势明显,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涛;罗婷婷 刊期: 2015年第29期
患者,女,73岁,10年前因脑梗死住院治疗发现有高血压、痛风疾病,经治疗遗留左侧肢体功能障碍。近3年未服用降压药物,血压控制可。2010年3月开始规律性透析,2014年10月16日12时行透析治疗,至当日15时出现干咳,左侧肢体功能障碍较前加重,无胸闷、胸痛,无端坐呼吸。查体:血压150/80mm Hg,脉搏91次/min。精神一般。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91次/min,律齐,各瓣膜未闻及明显杂音。腹部无异常。双下肢无浮肿。左侧肢体功能4级。右侧肢体肌力5级,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急查电解质钾3.9mmol/L,钠136mmol/L,氯106mmol/L,钙2.9mmol/L,磷1.6mmol/L。血常规示白细胞8.2×109/L,中性粒细胞40.8%,血红蛋白110g/L,至当日16时干咳加重,左侧肢体活动障碍较前好转,查头颅CT提示陈旧性脑梗死,脑萎缩。考虑患者高年龄,病情变化隐匿,遂收住入科并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Ⅱ、Ⅲ、avF、V2~6导联ST段抬高(图1)。监测心肌梗死相关指标见表1。予硝酸甘油微泵,肝素钠5000IU皮下注射,12h 1次;阿司匹林肠溶片200mg口服,1次/晚,他汀类药物口服。因患者无进行性胸痛,且心肌梗死相关指标逐渐下降。遂于10月18日出院。出院后按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目前一般情况可,维持血液透析。
作者:孙高中 刊期: 2015年第29期
患者,男,39岁。主因左侧肢体活动无力3h入院。患者缘于3h前以血脂高静脉滴注藻酸双酯钠注射液4.0g +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以20~30滴/min滴速静脉滴注。患者输液毕出现左侧肢体无力,口角右偏,流涎,无饮水呛咳,无恶心呕吐。查:T 36.5℃,R 26次/min,P 76 ;次/min,BP 130/80 mmHg。神清,语利,咽部充血,扁桃体不大。全身皮肤黏膜无皮疹、黄染、蜘蛛痣。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76次/min,律齐,未闻及杂音。腹软,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扣鼓音,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无增强及亢进。神经系统查体:双瞳孔正大等圆,眼球无斜视,双侧额纹对称,口角向右偏斜,伸舌居中,肩部对称。双侧肢体痛温觉正常。指鼻试验(-),指指试验(-),Babinskis征(-),颈软, Kenig′s征(-),Brudzinski征(-),左侧肢体肌力Ⅳ级,右侧肢体肌力Ⅴ级。既往史:既往体健。无药物过敏史。无传染病史,亦未接触过传染患者,未到过牧区及疫区。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 8.6×109/L,RBC 4.10×1012/L,HB 136g/L,PLT 156×109/L。尿、便常规均未见异常。电解质四项:钾3.9mmol/L,钠138mmol/L,氯110mmol/L,钙1.80mmol/L。头颅CT:颅脑CT平扫未见异常。根据病史、症状、体征以及藻酸双酯钠每天大用量≤150mg考虑藻酸双酯钠过量。急给予维生素C注射液600mg+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氟美松注射液5mg静脉注射。约30min后病情逐渐缓解,2h后恢复正常。
作者:田春凤;苏白玉;仝宇红;李瑜娟;赵旭红;梁建英 刊期: 2015年第29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医院急诊使用4种非甾体抗炎药对输尿管结石所致肾绞痛的临床疗效,探寻治疗肾绞痛佳方案。方法根据使用的4种非甾体抗炎药,将247例肾绞痛患者患者分为4组。1组107例;2组42例;3组46例;4组52例。1组:赖氨匹林注射液0.9g静脉滴注;2组:吲哚美辛栓0.5g纳肛;3组:布洛芬混悬剂0.3g口服;4组:双氯芬酸钠注射液50mg肌内注射。评价治疗效果并进行分析。结果1组总有效率高于其他3组( P<0.05);3、4组总有效率高于2组(P<0.05)。1、3、4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组疼痛分数低于2、3、4组(P<0.05);各组治疗后疼痛分数均低于治疗前(P<0.05)。1组起效时间短于其他3组(P<0.05);3、4组起效时间短于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赖氨匹林在显效率、止痛程度,起效时间上优于其他3种药物。静脉注射赖氨匹林是治疗输尿管结石所致肾绞痛的佳选择。
作者:段公;石彩云;陈于翠;陈志颜;马青山 刊期: 2015年第29期
患者,男,64岁。因胃胀,口唇疱疹,加重2周,于2015年2月7日来我院门诊就医。患者有反复口腔溃疡病史10余年,每复发时疼痛流涎,痛苦异常。刻下:自觉胃脘部胀满不舒,呃逆频作,食少纳呆,食后嗳气频频,气味酸腐;观其口面部,口唇四周、舌尖、下齿龈、两颊黏膜处均有散在绿豆大小白色脓点分布,周围红肿;患者诉昨夜间泄下酸臭2次,肛门灼热;双下肢水肿2周,夜尿多,查尿常规:尿蛋白、潜血均(-)。时感倦怠乏力,嗜睡;舌红苔薄,脉沉细。处方:炙甘草15g,黄芩10g,黄连10g,干姜10g,清半夏10g,党参15g,大枣5枚,茯苓10g,制黑顺片10g,砂仁6g,益智仁15g。4剂,每天1剂,分早、晚2次温服。2015年2月14日,患者复诊。自诉胃脘胀满不舒大大减轻,食欲大增,偶有嗳气;泄下止;口唇、下齿龈、两颊黏膜处白色脓点基本全部消失;双下肢水肿消退。观其舌脉:见舌红苔薄,脉沉细。虑其寒热互结,虚实夹杂之病机仍在,遂稍易其方,将黄连增至15g,制黑顺片减至6g,去益智仁、干姜,加清胃止呕之竹茹10g,余药不变。又予3剂治疗,以观后效。2月17日,患者复诊。诸症皆除,纳可,寐安。舌红苔薄白,脉浮缓。按原方延服2剂。后随诊2周,无复发。
作者:高卉;王耀光 刊期: 2015年第29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肺结核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014年1~5月医院进行肺结核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健康教育方法,试验组采用健康教育路径进方法,观察2组患者术后胸腔引流管拔管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等情况。结果试验组术后胸腔引流管拔管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健康教育路径在减少肺结核患者开胸手术后恢复时间和减少并发症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蒋雯娟;马晓萍 刊期: 2015年第29期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方辅治早期糖尿病肾病( DN)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68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4例。对照组予以西医规范指标,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方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62%( 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中医证候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益气养阴方辅助治疗早期DN能够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荣;靳建忠;陈国杰 刊期: 2015年第29期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联合药物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来院治疗的变应性鼻炎患者7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H1抗组胺药左西替利嗪+鼻腔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喷雾剂喷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穴位注射+中药汤剂口服治疗,观察2组临床效果情况。结果在1个月的治疗结束时,治疗组总有效率8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9%(P<0.05);停止治疗3个月后随访,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中药煎服+穴位注射治疗的疗法,可以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改善过敏体质,降低对变应原的反应性,有效控制变态反应的发生,具有抗过敏作用,阻断变态反应的发生,结合西药治疗,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作者:倪建锋;颜厚新;罗德军;刘超婷 刊期: 2015年第29期
目的:比较几种不同的药物肌内注射后的疼痛程度,寻找更为安全的注射练习药物。方法注射练习共两轮,第1轮全部学员都注射药物维生素B12(海南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1023607,以下简称海药B12);第2轮以练习室为单位采用抽签法决定注射药物,共分成3组,3组学员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给予维生素B12(山东方明药业集团生产,国药准字H37021054,以下简称东药B12)、海药B12、灭菌注射用水(林州市亚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H41024230,下称注射用水),进行肌内注射;注射完毕评估学员注射部位疼痛程度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疼痛程度男性轻于女性,而文化程度与之无关;3种药物注射后海药B12较东药B12和注射用水疼痛程度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东药B12和注射用水注射后疼痛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的水溶液为中性、渗透压与组织液相等的刺激性较小,适合作为教学练习用。
作者:刘会玲;秦秀红;李贺芝;张晓伟 刊期: 2015年第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