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4种非甾体抗炎药对输尿管结石所致肾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段公;石彩云;陈于翠;陈志颜;马青山

关键词:非甾体抗炎药, 肾绞痛, 赖氨匹林, 吲哚美辛, 布洛芬, 双氯芬酸钠
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医院急诊使用4种非甾体抗炎药对输尿管结石所致肾绞痛的临床疗效,探寻治疗肾绞痛佳方案。方法根据使用的4种非甾体抗炎药,将247例肾绞痛患者患者分为4组。1组107例;2组42例;3组46例;4组52例。1组:赖氨匹林注射液0.9g静脉滴注;2组:吲哚美辛栓0.5g纳肛;3组:布洛芬混悬剂0.3g口服;4组:双氯芬酸钠注射液50mg肌内注射。评价治疗效果并进行分析。结果1组总有效率高于其他3组( P<0.05);3、4组总有效率高于2组(P<0.05)。1、3、4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组疼痛分数低于2、3、4组(P<0.05);各组治疗后疼痛分数均低于治疗前(P<0.05)。1组起效时间短于其他3组(P<0.05);3、4组起效时间短于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赖氨匹林在显效率、止痛程度,起效时间上优于其他3种药物。静脉注射赖氨匹林是治疗输尿管结石所致肾绞痛的佳选择。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其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09-2014年住院期间临床诊断为糖尿病并发糖尿病足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2组在给予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前列地尔5~10μg加入0.9%氯化钠溶液10ml中进行缓慢静脉推注,每天1次,连续应用4周,2组均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2.9%高于对照组的3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前列地尔注射液在治疗糖尿病足方面有显著疗效,可减少患者的致残率及病死率,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左芳;朱伟;潘晓琳;陈丽艳;刘雪梅;李宁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药物Roflumilast对常见的儿童脑部肿瘤具有治疗作用

    近日,来自斯坦福大学医学院Matthew P. Scott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elife上发表了一项新研究进展,他们利用小鼠模型检测了一种叫做Roflumilast的药物对一种常见的儿童脑部肿瘤--成神经管细胞瘤的治疗作用,Roflumilast目前主要用于炎症性肺部疾病的治疗。

    作者:药品资讯网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中西药联合治疗慢性喉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慢性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1月医院治疗的慢性喉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中西药联合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的西药治疗,比对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慢性喉炎患者的临床治疗,采用中西药联合方法治疗,能起到有效地改善患者声音嘶哑、急性喉炎复发的作用,从而达到促进患者慢性喉炎康复的目的。

    作者:胡军朝;张雪英;甄志贤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络病论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DP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神经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可达50%~90%,主要表现为四肢远端对称多发性神经病,患肢皮肤感觉减退或对称性疼痛、麻木,发凉或烧灼感,以夜间为重,有的表现为顽固性的疼痛,使患者痛苦不安,后期出现肌肉无力和萎缩。检查时发现手套、袜套样感觉减退或丧失,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患者易出现烫伤或机械性损伤等无痛性损伤,致使感染、坏疽或截肢,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此病起病缓慢,隐匿性强,症状逐渐加重,不易逆转,确切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西医治疗原则:严格控制代谢紊乱、抗氧化应激、营养神经、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及对症治疗,单用西药治疗效果不满意。在临床中应用络病理论治疗DPN取得良好的效果,笔者就络病理论探讨其病因病机,并对其治疗进行论述。

    作者:武淑梅;刘兰英;刘金辉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基层医院临床不合理用药分析与评价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不合理用药情况,使基层医院临床医师更合理有效地利用医药资源,促进合理用药。方法根据药品说明书、指南专家共识及文献资料,对基层医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不合理用药病历和处方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不合理用药主要反映在选择药物不适宜、用药与诊断不符、无指征使用抗菌药物、用法用量不当、中药注射液的不合理使用等方面。结论应针对不合理用药存在问题制定相应措施,加强药物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培训,促进临床药学工作、建立健全临床用药监督体系,以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作者:王宏;朱春梅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衡阳地区春夏季婴幼儿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病毒谱分析

    目的:了解衡阳地区春夏两季婴幼儿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流行状况。方法收集2013年2~8月门诊和住院患儿咽拭子855例,其中春季(2~5月)468例,夏季(6~8月)387例;分别采用荧光抗体检测副流感病毒1、副流感病毒2、副流感病毒3,流感病毒A、流感病毒B、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采用实时荧光PCR定量(RT-PCR)检测EB病毒。结果病毒检出率35.8%(306/855),副流感病毒1春季1.3%(6/468),夏季6.7%(26/387),差异有显著性(χ2=17.4,P<0.01);副流感病毒2春季0.65%(3/468),夏季2.2%(9/387),差异无显著性(χ2=4.3,P>0.05);副流感病毒3春季1.3%(6/468),夏季4.6%(18/3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P<0.05);流感病毒( A、B)春季均为0.65%(3/468),夏季均未检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P>0.05);呼吸道合胞病毒( RSV),春季2.2%(10/458),夏季0.3%(1/386)(χ2=5.9,P <0.05);腺病毒(ADV),春季5.1%(24/468),夏季13.2%(51/3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1,P<0.01);EB病毒,春季16.9%(79/468),夏季17.3%(67/3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P>0.05);同时检出腺病毒和EB病毒共57例检出率为6.7%(57/855)。结论 EB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1、2、3)型是衡阳地区患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除EB病毒外其他病毒流行有一定季节性。

    作者:刘华明;吴媛;刘卓然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脑胶质瘤患者围手术期舒适护理的运用

    目的:观察舒适护理模式在脑胶质瘤围手术期患者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1~12月收治的脑胶质瘤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划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方式护理服务;试验组给予常规护理的同时,实施舒适护理服务,观察2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满意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针对脑胶质瘤患者,在围手术期给予实施舒适护理模式,可维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因此该护理方法在该病的临床治疗及护理中,有着积极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辜茜娟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针刺配合自制舒筋止痛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56例

    颈椎病是指颈椎骨质增生、颈项韧带钙化、颈椎间盘退行性变等,刺激或压迫颈部神经、脊髓、血管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征[1]。颈型颈椎病临床中经常遇见,中医并无具体病名,见于“痹证”、“颈项强急”、“项肩痛”等有关论述,是各型颈椎病早期共同表现。近年来我们采用银质针配合舒筋止痛汤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武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脑卒中患者吞咽困难训练及护理

    脑卒中所致常见病灶同侧嘴歪、舌斜,对侧肢体偏瘫、感觉减退、吞咽障碍及呛咳等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临床治疗和护理不当极易加重呛咳,诱发摄入营养不足,导致营养不良,严重者误吸引起肺炎、窒息甚至死亡。因此,对吞咽困难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性、急迫性已是医护人员工作重点,正确系统的吞咽功能训练具有重要意义。我院自2011年1月以来,共收治的脑卒中后吞咽困难呛咳患者334例,经严格系统的吞咽训练及护理,均康复出院。现将治疗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姜立姿;耿丽;闫志刚;杨全现;曹芳真;马小霞;白金玲;李云霞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以干咳为临床表现的心肌梗死1例

    患者,女,73岁,10年前因脑梗死住院治疗发现有高血压、痛风疾病,经治疗遗留左侧肢体功能障碍。近3年未服用降压药物,血压控制可。2010年3月开始规律性透析,2014年10月16日12时行透析治疗,至当日15时出现干咳,左侧肢体功能障碍较前加重,无胸闷、胸痛,无端坐呼吸。查体:血压150/80mm Hg,脉搏91次/min。精神一般。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91次/min,律齐,各瓣膜未闻及明显杂音。腹部无异常。双下肢无浮肿。左侧肢体功能4级。右侧肢体肌力5级,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急查电解质钾3.9mmol/L,钠136mmol/L,氯106mmol/L,钙2.9mmol/L,磷1.6mmol/L。血常规示白细胞8.2×109/L,中性粒细胞40.8%,血红蛋白110g/L,至当日16时干咳加重,左侧肢体活动障碍较前好转,查头颅CT提示陈旧性脑梗死,脑萎缩。考虑患者高年龄,病情变化隐匿,遂收住入科并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Ⅱ、Ⅲ、avF、V2~6导联ST段抬高(图1)。监测心肌梗死相关指标见表1。予硝酸甘油微泵,肝素钠5000IU皮下注射,12h 1次;阿司匹林肠溶片200mg口服,1次/晚,他汀类药物口服。因患者无进行性胸痛,且心肌梗死相关指标逐渐下降。遂于10月18日出院。出院后按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目前一般情况可,维持血液透析。

    作者:孙高中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浅谈门诊导诊的人性化服务

    随着人们物资文化生活的提高,人们健康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对医疗服务要求也不断提高,患者到医院门诊便希望得到全方位的医疗服务。门诊是所有医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工作的第一线,也是面向社会的重要窗口,使得门诊导诊在分诊、咨询、协调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关系到医院的首要形象。

    作者:冉文;韩姝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缓释型前列腺素E2栓在中期妊娠引产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观察

    目的:评价缓释型前列腺素E2栓(欣普贝生)在中期妊娠引产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有引产指征,无阴道分娩禁忌证,Bishop评分≤6分的孕妇58例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时期中期妊娠引产者50例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均在阴道后穹窿放置缓释型前列腺素E2栓1次,对照组则放置米索前列醇25μg,每6小时1次,大剂量为100μg。比较2组用药后宫缩开始出现的时间、临产时间、宫颈Bishop评分的变化、分娩方式等。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93%高于对照组的76.00%(P<0.05)。观察组宫缩早出现的时间为放药后(60.0±12.1)min,放药至临产时间1.2~20.0(10.1±3.5)h。对照组宫缩早出现的时间为放药后(92.0±9.6)min,放药至临产时间5.1~28.3(17.3±8.2)h。观察组宫缩开始出现的时间及临产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缓释型前列腺素E2栓用于中期妊娠引产效果好,不良反应小,痛苦小,易于接受,使用方便而安全。

    作者:孙玉红;马东霞;刘琦;张建洁;季秋梅;袁琳;赵海英;边英新;马岩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无创呼吸机联合药物对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无创呼吸机联合药物治疗对呼吸衰竭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而对无创呼吸机的辅助疗效给予评价。方法将2013年8月-2014年10月收治的呼吸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的药物进行治疗,并使其保持呼吸道通畅和有效的通气量;试验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无创呼吸机治疗。比较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呼吸衰竭状况。结果治疗后较之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的PaO2值上升幅度明显;PaCO2值也明显降低,且试验组的pH值比对照组稳定( 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辅助常规药物治疗能够明显改善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蔡元培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罗氏新药Ocrelizumab两项临床三期研究圆满完成

    近日,罗氏公司开发的治疗多发性硬化症新药Ocrelizumab圆满完成了两项临床三期研究,公司信心满满希望借此挑战多发性硬化症市场“霸权”。

    作者:药品资讯网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辅治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 BiPAP)呼吸机辅治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将60例COPD合并Ⅱ型呼衰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感染,平喘化痰、持续低流量吸氧、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治疗组除了常规治疗外,加予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观察和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0、2、24和72h的动脉血气分析( SaO2、pH、PaO2、PaCO2)及生命体征的变化,比较气管插管率、住院病死率、平均住院日指标。结果治疗组30例创通气治疗后pH值上升,SaO2及PaO2上升,PaCO2下降,患者住院病程缩短,气管插管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住院病死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早期应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辅治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通气,降低气管插管率和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欧秋霞;朱涛峰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穴位注射联合药物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联合药物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来院治疗的变应性鼻炎患者7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H1抗组胺药左西替利嗪+鼻腔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喷雾剂喷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穴位注射+中药汤剂口服治疗,观察2组临床效果情况。结果在1个月的治疗结束时,治疗组总有效率8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9%(P<0.05);停止治疗3个月后随访,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中药煎服+穴位注射治疗的疗法,可以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改善过敏体质,降低对变应原的反应性,有效控制变态反应的发生,具有抗过敏作用,阻断变态反应的发生,结合西药治疗,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作者:倪建锋;颜厚新;罗德军;刘超婷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复方甘草酸苷片、依巴斯汀联合复方氟美松乳膏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片、依巴斯汀联合复方氟美松乳膏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门诊慢性湿疹患者12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1例。治疗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片75mg口服,每天3次;依巴斯汀10mg口服,每天1次;外用复方氟美松乳膏,每天1次。对照组给予依巴斯汀片治疗,用法用量同治疗组。2组疗程均为6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4%高于对照组的72.1%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应用治疗慢性湿疹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蔡雪桃;王晓霞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清金化痰汤加减佐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清金化痰汤佐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AE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11月住院的AECOPD患者1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布地奈德吸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清金化痰汤加减进行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84%(P<0.05);观察组患者PaO2、PaCO2、FEV1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清金化痰汤加减佐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王力;荣秀明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医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分析

    目的:为贯彻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了解与分析医院门诊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提高医院临床合理用药的水平。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1~10月份门诊抗菌药物处方600张,并评价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结果不合理处方共计89张,不合格率为14.8%。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为:抗菌药物的遴选不适宜、用法用量不适宜、联合用药欠合理性等。结论医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是仍然存在不合理用药问题,医院仍需加大对抗菌药物使用的监管力度,通过处方点评等干预措施,使抗菌药物使用趋于合理。

    作者:周建莲 刊期: 2015年第29期

  • 叶酸片辅治对高同型半胱氨酸高血压病患者尿微量蛋白的影响

    目的:观察叶酸片对高同型半胱氨酸高血压病患者尿微量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高同型半胱氨酸并存在尿微量蛋白升高的高血压病患者1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常规降压治疗,观察组在常规降压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叶酸片5mg/d;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尿微量蛋白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尿微量蛋白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的尿微量蛋白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叶酸片辅治对高同型半胱氨酸高血压病患者尿微量蛋白有明显的降低作用。

    作者:陈刚 刊期: 2015年第29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