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文;韩姝
目的:比较阿立哌唑与氟哌啶醇治疗老年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4年6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64例老年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氟哌啶醇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阿立哌唑进行治疗,并对2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应用阿立哌唑与氟哌啶醇对老年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治疗可取得相似治疗效果,但是应用阿立哌唑进行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安全性更高。
作者:王俊明 刊期: 2015年第29期
近日,nature medicine上的一项研究称,乙酰化的tau蛋白是该蛋白的一种毒性形式,能够促进神经退行性损伤和认知缺陷的发生。Salsalate能够成功逆转FTD小鼠模型的疾病表型,降低脑中tau蛋白水平,挽回记忆损伤,并帮助小鼠避免下丘脑萎缩的发生。
作者:药品资讯网 刊期: 2015年第29期
目的:观察5%咪喹莫特软膏治疗传染性软疣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5~10月门诊确诊的传染性软疣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予5%咪喹莫特软膏治疗,对照组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乳膏治疗并加用他扎罗汀凝胶。2组治疗期间均每周复诊1次,连续观察4周,疗程结束时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第1、2、3、4周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5%咪喹莫特乳膏治疗传染性软疣,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俊娥 刊期: 2015年第29期
目的:观察叶酸片对高同型半胱氨酸高血压病患者尿微量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高同型半胱氨酸并存在尿微量蛋白升高的高血压病患者1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常规降压治疗,观察组在常规降压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叶酸片5mg/d;比较2组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尿微量蛋白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尿微量蛋白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的尿微量蛋白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叶酸片辅治对高同型半胱氨酸高血压病患者尿微量蛋白有明显的降低作用。
作者:陈刚 刊期: 2015年第29期
目的:探讨腹部时钟定位轮换皮下注射法在保护局部皮肤的临床观察。方法将188例皮下注射肝素及胰岛素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4例,观察组采用腹部时钟定位轮换注射法,对照组注射采用传统的腹部皮肤划格轮换法定位,注射期间及1个月后观察不良反应情况,2组间进行比较。结果2组患者局部疼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观察组局部红肿、局部出血、皮下硬结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腹部时钟定位轮换注射部位可明显减少注射局部不良反应发生,可保护局部皮肤,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李月兰 刊期: 2015年第29期
胃肠间质瘤[1]( GIST)是胃肠道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瘤细胞按形态分为3大类:上皮样细胞型(20%)、梭形细胞型(70%)和梭形细胞—上皮样细胞混合型(10%)。免疫组化检测发现 CD117阳性率约占94%~98%,DOG1阳性率约占94%~96%,CD117与DOG1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多数梭形细胞GIST(特别是胃GIST)表达CD34,但在上皮样GIST中的表达不一致,在小肠GIST CD34可为阴性。GIST约占消化道肿瘤的1%~3%,中位发病年龄40~60岁,胃为好发部位,约占60%~70%;其次小肠约占20%~30%,结直肠约占5%,食管<5%。早期GIST患者的肿瘤直径较小(<2cm),且生长缓慢,患者多无特殊临床表现,故早期诊断较困难;随着时间的延长,肿瘤逐步增大,患者可出现腹部不适、腹痛、腹胀、梗阻、腹部包块等临床表现;当肿瘤生长至黏膜糜烂、出血、溃疡时就会出现贫血、黑便、大便隐血阳性,甚至呕血、便血等临床表现;当肿瘤破溃时可表现为急性消化道大出血。少数外生性GIST可发生扭转从而出现外科急腹症,有器官转移者可出现转移器官的相应临床表现。多数GIST患者在就医时都有明显临床症状,经检查后发现肿瘤,终再根据术后的病理结果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确诊。GIST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容易误诊为胃肠道其他肿瘤等疾病[2]。现将国内公开发表的有关文献中的GIST误诊患者126例分析如下。
作者:段绍毅;段于峰;金玲 刊期: 2015年第29期
目的:分析社区糖尿病患者的睡眠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于社区卫生院就诊的76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问卷调查以及实验室检查,通过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价患者的睡眠质量。结果76例患者中睡眠质量较差者30例(39.5%)。社区糖尿病患者PSQI总分以及催眠药物得分、睡眠障碍、睡眠效率、入睡时间、睡眠质量等各项得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P<0.05)。根据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表明,心血管疾病、BMI指数、家庭年人均收入是影响社区糖尿病患者睡眠状况的主要因素;离退休人员、家庭年人均收入和患者的睡眠质量存在很大相关性。结论社区糖尿病患者普遍睡眠质量相对较差,主要是和在职、家庭收入较低、存在心血管疾病等因素有关。
作者:姚家明 刊期: 2015年第29期
声带息肉为喉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且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1],为声带良性肿瘤中常见者,多见于长期用声过度或用声不当者。按1977山田康之的方法可分为三类[2]:Ⅰ型:声带小结;Ⅱ型:局限性声带息肉;Ⅲ型为弥漫性声带息肉病。我院1998-2003年间,利用喉内镜显像系统,在局麻下手术治疗声带息肉98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明全 刊期: 2015年第29期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09-2014年住院期间临床诊断为糖尿病并发糖尿病足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2组在给予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前列地尔5~10μg加入0.9%氯化钠溶液10ml中进行缓慢静脉推注,每天1次,连续应用4周,2组均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2.9%高于对照组的3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前列地尔注射液在治疗糖尿病足方面有显著疗效,可减少患者的致残率及病死率,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左芳;朱伟;潘晓琳;陈丽艳;刘雪梅;李宁 刊期: 2015年第29期
目的:观察品管圈活动在门诊外科做手术后患者换药依从性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组织,针对在门诊外科进行手术的患者回院换药情况进行原因分析,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结果提高了门诊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换药率。结论“品管圈”活动在门诊护理服务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加强门诊护士参与护理管理的意识和工作满足感,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术后患者伤口感染,增加了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张子媛 刊期: 2015年第29期
目的:分析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2013年5月以来抗肿瘤药物的不合理医嘱,并进行有效干预,促进抗肿瘤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以2013年5~12月为第1组,2014年1~12月为第2组,对本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2013年5月-2014年12月共59402份抗肿瘤药物中不合理医嘱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3年第1组不合理医嘱所占比例为0.295%,2014年第2组不合理医嘱所占比例为0.122%。二者相比,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药师对不合理医嘱的审核和及时干预至关重要,这能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马友振;姬怀雪;袁如彩;段静雨;邵珠民;曹中辉 刊期: 2015年第29期
目的:考察滑膜炎颗粒含水量对质量的影响程度。方法通过加速稳定性考察,建立中药颗粒剂吸湿的数学模型,根据吸湿时间曲线,考察含水量对质量的影响程度。结果控制0个月滑膜炎颗粒含水量在1.3%以下,保证质量稳定。结论采用Excel软件对吸湿曲线进行曲线拟合,可得到拟合度较高的回归曲线,用于分析滑膜炎颗粒的含水量。控制0月的含水量,可为滑膜炎颗粒的质量保证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支持。
作者:屈云萍;蔡向杰;王娇;李哲;李菲;姜国志 刊期: 2015年第29期
患者,女,73岁,10年前因脑梗死住院治疗发现有高血压、痛风疾病,经治疗遗留左侧肢体功能障碍。近3年未服用降压药物,血压控制可。2010年3月开始规律性透析,2014年10月16日12时行透析治疗,至当日15时出现干咳,左侧肢体功能障碍较前加重,无胸闷、胸痛,无端坐呼吸。查体:血压150/80mm Hg,脉搏91次/min。精神一般。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91次/min,律齐,各瓣膜未闻及明显杂音。腹部无异常。双下肢无浮肿。左侧肢体功能4级。右侧肢体肌力5级,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急查电解质钾3.9mmol/L,钠136mmol/L,氯106mmol/L,钙2.9mmol/L,磷1.6mmol/L。血常规示白细胞8.2×109/L,中性粒细胞40.8%,血红蛋白110g/L,至当日16时干咳加重,左侧肢体活动障碍较前好转,查头颅CT提示陈旧性脑梗死,脑萎缩。考虑患者高年龄,病情变化隐匿,遂收住入科并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Ⅱ、Ⅲ、avF、V2~6导联ST段抬高(图1)。监测心肌梗死相关指标见表1。予硝酸甘油微泵,肝素钠5000IU皮下注射,12h 1次;阿司匹林肠溶片200mg口服,1次/晚,他汀类药物口服。因患者无进行性胸痛,且心肌梗死相关指标逐渐下降。遂于10月18日出院。出院后按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目前一般情况可,维持血液透析。
作者:孙高中 刊期: 2015年第29期
目的:观察清金化痰汤佐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AE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11月住院的AECOPD患者1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布地奈德吸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清金化痰汤加减进行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84%(P<0.05);观察组患者PaO2、PaCO2、FEV1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清金化痰汤加减佐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王力;荣秀明 刊期: 2015年第29期
目的:囊袋张力环在晶状体悬韧带异常白内障手术中的效果观察。方法对2009年1月-2013年11月因晶状体悬韧带异常合并白内障患者12例(14眼)行超声乳化吸出术,将囊袋张力环植入晶状体囊袋后,再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13眼(92.86%)保持了良好的居中性。术后3个月佳矫正视力≥0.5者10眼,0.3~0.4者2眼,<0.3者2眼。未发生视网膜脱离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囊袋张力环应用于晶状体悬韧带异常的白内障手术,不仅可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防止人工晶状体偏位,而且保留了完整的晶状体后囊,避免或减少玻璃体脱出,有效地减少了视网膜脱离的危险性。
作者:郭文华 刊期: 2015年第29期
近日,来自斯坦福大学医学院Matthew P. Scott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elife上发表了一项新研究进展,他们利用小鼠模型检测了一种叫做Roflumilast的药物对一种常见的儿童脑部肿瘤--成神经管细胞瘤的治疗作用,Roflumilast目前主要用于炎症性肺部疾病的治疗。
作者:药品资讯网 刊期: 2015年第29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在输卵管性不孕诊断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收集福清市医院和厦门市妇幼保健院2010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各类女性不孕症患者184例采取宫腔镜与腹腔镜联合检查诊治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中104例输卵管性不孕患者进行输卵管评分及对比相应的怀孕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184不孕症患者中,其主要病因为输卵管异常104例(56.52%);不同的输卵管评分系统对输卵管性不孕症的预后评估有不同的临床价值。术后随访1~2年,宫内妊娠83例,IVF成功17例,异位妊娠8例,妊娠率达49.46%。结论采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检查可进一步明确女性不孕症的病因,并且可针对病因手术治疗,同时可对输卵管功能进行评估,可大大缩短其治疗及等待受孕时间,对输卵管严重阻塞患者,及时采取IVF等助孕措施,进而有效提高不孕症的治疗效果,促进女性生育,有重大意义。
作者:施珲;蒋清清;王依静 刊期: 2015年第29期
多巴胺( DA)作为一种重要的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经中脑腹侧被盖核区投射到前额叶皮质、海马、纹状体、伏隔核、杏仁核、中脑、下丘脑、延髓等部位的多巴胺受体( DAR),主要参与情感思维、运动功能以及认知活动,也参与突触可塑性的调控。广泛分布于各个脑区的 DAR 属于 G 蛋白偶联受体( GPCR)中的重要一员,根据其药理学和生化特性不同,可以分为D1样受体和D2样受体两大类,其中前者包括D1和D5受体2种亚型,后者受体包括D2、D3和D43种亚型。近几年研究发现DAR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 AD)关系密切,已经成为预防和治疗AD的重要靶点,然而,DAR的各个亚型在A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还不清楚,本文就DAR各个亚型的分布、信号传导及其与 AD 的发病机制的关系进行综述。
作者:孙宝娟;何玲 刊期: 2015年第29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医院急诊使用4种非甾体抗炎药对输尿管结石所致肾绞痛的临床疗效,探寻治疗肾绞痛佳方案。方法根据使用的4种非甾体抗炎药,将247例肾绞痛患者患者分为4组。1组107例;2组42例;3组46例;4组52例。1组:赖氨匹林注射液0.9g静脉滴注;2组:吲哚美辛栓0.5g纳肛;3组:布洛芬混悬剂0.3g口服;4组:双氯芬酸钠注射液50mg肌内注射。评价治疗效果并进行分析。结果1组总有效率高于其他3组( P<0.05);3、4组总有效率高于2组(P<0.05)。1、3、4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组疼痛分数低于2、3、4组(P<0.05);各组治疗后疼痛分数均低于治疗前(P<0.05)。1组起效时间短于其他3组(P<0.05);3、4组起效时间短于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赖氨匹林在显效率、止痛程度,起效时间上优于其他3种药物。静脉注射赖氨匹林是治疗输尿管结石所致肾绞痛的佳选择。
作者:段公;石彩云;陈于翠;陈志颜;马青山 刊期: 2015年第29期
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联合环磷腺苷辅治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2例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6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参松养心胶囊,每次4粒,每天3次,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再加用环磷腺苷注射液40mg加入5%葡萄糖(或0.9%氯化钠溶液)注射液250ml,缓慢静脉滴注,1次/d。2周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24h动态心电图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3%(P<0.05)。室性早搏总有效率治疗组89.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参松养心胶囊联合环磷腺苷辅治室性早搏,临床疗效好。
作者:冯长有;李素丽 刊期: 2015年第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