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冲;邬丹莲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术前新辅助放化疗用于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对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癌胚抗原(CEA)、人瘦素(LEP)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术的低位直肠癌患者182例,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122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使用腹腔镜联合术前新辅助放化疗的低位直肠癌保肛术治疗,对照组使用开放手术联合术前新辅助化疗.分别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清VEGF、CEA、LEP水平.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VEGF、CEA水平均低于治疗前,LEP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联合术前新辅助放化疗用于低位直肠癌保肛术能有效地降低患者血清VEGF、CEA水平和提高血清LEP水平.
作者:李磊;张栗;边兴花;许鹏;张晶;刘晓娟;徐志富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 分析医院门诊药房儿科退药情况,探讨处理方法和预防措施.方法 对该院2014年1 ~12月门诊药房儿科退药处方141张进行分析.结果 141张退药处方中退药原因主要为药品不良反应、病情变化调整药物及患者住院或转院等.给药途径包括静脉滴注、雾化吸入及口服,退药种类主要为抗菌药物、中药注射剂及雾化吸入用药等.结论 应重视药品不良反应,加强医患沟通,降低退药率,保证患儿用药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作者:白宏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后行手术切除治疗胃癌的临床效果,用以指导胃癌患者尤其中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 将200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行手术治疗及术后化疗,观察组行新辅助化疗后行手术治疗,统计2组患者的痊愈率、有效率及5年生存率.结果 2组患者的痊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有效率为63%高于对照组的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5年存活62例(62%),对照组存活55例(55%).2组患者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辅助化疗后行手术治疗胃癌比单纯行胃癌切除术的治疗方法有效率高,但痊愈率及生存率影响不明显.
作者:李昌盛;赵燕;崔建英;李玉秋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双黄连颗粒佐治小儿支原体肺炎对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0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双黄连颗粒治疗.对比2组治疗前后Th9和IL-9水平.结果 治疗后2组血清Th9细胞数和血清IL-9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黄连颗粒佐治支原体肺炎患儿可明显提高患儿的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宁;徐征;赵兰花;张立华;王玉欣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院前无创机械通气辅助药物联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左心衰竭对患者血清NT-proBNP、CK-MB、TnI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急性心肌梗死并左心衰竭患者20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4例.2组患者均给予重组人B型钠尿肽联合替罗非班治疗,试验组于院前额外给予无创机械通气,对照组给予常规院前治疗,观察2组患者血清NT-proBNP、CK-MB、TnI水平.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NT-proBNP、CK-MB及cTnI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院前无创机械通气辅助药物联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左心衰竭可显著降低患者血清NT-proBNP、CK-MB和TnI水平.
作者:杜永波;成霄汉;薛巧云;沈建福;林岗;秦俊峰;席秋娈;赵银环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个性化循证护理辅助神经节苷脂(GM1)联合纳美芬治疗重症颅脑损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204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02例.对照组采用单纯GM1治疗,研究组采用GM1联合纳美芬治疗,所有患者均进行个性化循证护理辅助和基础治疗.比较2组患者伤后6个月的疗效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1.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昏迷发生率为20.59%(21/102)低于对照组的37.25%(38/102),昏迷时间为(11.22±6.31)d短于对照组的(23.51±7.33)d,呼吸道感染、酸碱平衡障碍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性化循证护理辅助GM1联合纳美芬治疗重症颅脑损伤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艳玲;靳立新;秦玲;邸艳花;孟秀娟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低浓度局麻药联合双管硬膜外阻滞在潜伏期分娩镇痛中的可行性.方法 将接受潜伏期分娩镇痛产妇200例根据镇痛方式不同分为A组和B组各100例.2组产妇均给予低浓度局麻药联合双管硬膜外阻滞镇痛方法,在此基础上,A组采取潜伏期麻醉,B组采取活跃期麻醉.比较2组产妇的镇痛效果、产程、剖宫产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2组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生命体征均较为平稳,2组镇痛前及镇痛后10min、20min、30min、60min、90min、120min及150min的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顺产率、剖宫产率及助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第一产程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第二产程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低浓度局麻药联合双管硬膜外阻滞法在潜伏期进行镇痛可缩短产程,且安全有效.
作者:高峰;王春燕;郑海珍;孙黎霞;李巧影 刊期: 2015年第34期
阿托伐他汀钙是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的选择性、竞争性抑制剂,通过阻断HMG-CoA而显著减少胆固醇的合成,同时具有稳定动脉硬化斑块等降脂以外的作用,2001年5月被美国脂质教育项目(NCEP)列为高胆固醇血症的首选药物[1],广泛应用于治疗高胆固醇血症、冠心病和脑动脉硬化等疾病.阿托伐他汀钙作为一种新型降脂类药物,其不良反应报告(ADR)也呈增加趋势,现将我院18例阿托伐他汀钙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杨彦平 刊期: 2015年第34期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失血量超过500ml,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导致产后出血的原因有宫缩乏力、软产道损伤、胎盘残留或滞留、凝血功能障碍等.重视产前保健、正确处理产程、加强产时产后观察是预防及处理产后出血的关键.本文结合护理多年工作经验将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要点报道如下.
作者:高会珍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血必净佐治重症胸腹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50例重症胸腹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对比2组治疗后第1、3、5、7天的APACHEⅡ评分和住院时间、下床时间.结果 治疗后第1天,2组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3、5、7天2组APACHEⅡ评分均逐渐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下床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必净辅治重症胸腹损伤患者,可明显提高患者疗效,缩短住院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白志敏;晋志科;焦增国;王虎贤;王维;赵杰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戊酸雌二醇配伍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在稽留流产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稽留流产患者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治疗组患者先口服戊酸雌二醇5mg,每天3次,连服3d,第4天顿服米非司酮150mg,第6天服米索前列醇600μg.对照组患者空腹口服米非司酮50mg,每12小时1次,连续给药3d,第4天空腹口服米索前列醇600μg.观察2组患者口服米索前列醇后6h内胚胎娩出情况及出血量,服用米索前列醇6h后清宫,清宫后3d复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有无残留.比较2组患者一次清宫和二次清宫情况.结果 治疗组胚胎娩出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娩出时间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一次清宫率高于对照组,二次清宫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戊酸雌二醇配伍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可明显提高胚胎娩出率,提高一次清宫率,而且可明显降低出血量,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蔺冬梅;陈祥丽;王菁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无创呼吸机辅助新活素联合小剂量呋塞米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28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新活素及小剂量呋塞米,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无创呼吸机治疗,检测治疗前后2组患者血清脑利钠肽(BNP),左心室舒张末直径(LVDD)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BNP、LVD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9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4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创呼吸机辅助新活素联合小剂量呋塞米能显著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陈金水;张曼;薛萍;曹伟娜 刊期: 2015年第34期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指出,全球的患者有1/3是死于不合理用药,我国的不合理用药占用药者的12% ~ 32%[1].为了促进临床用药更安全、合理、有效,协助医师制订个体化给药方案为核心内容的临床药学服务逐渐成为现代医院药学工作重点.本文对在硬件如血药浓度监测等条件缺乏的基层医院,临床药师如何协助临床实施个体化给药.
作者:邢竹兰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麝香保心丸佐治急性冠脉综合征(ASC)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6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其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治疗,观察并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C-反应蛋白(CR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cTnT)值及治疗有效率.结果 治疗后2组血清CRP、CK-MB、cTnT水平低于治疗前,心律失常发生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西医治疗加服麝香保心丸治疗ACS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侯云峰;马振勇;张顺旺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在胃癌化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220例胃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1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分析2组患者护理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 研究组患者护理效果的优良率为90.9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7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45%,患者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物质生活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性化护理能显著提高胃癌化疗患者治疗效果,改善其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李卫芝;张丽;胡轶婷;毕旭平;董媛媛;郑清圈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 探析药剂师如何在临床中引导合理用药.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该院药剂处方2500张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与完善,另于2013年9月-2014年9月再重新抽取药方2500张,分析合理用药前后的用药情况.结果 实施合理用药措施之后的合理用药率为89.4%明显高于实施合理用药措施前的7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充分发挥药剂师在临床用药中的作用,可及时监测并改善临床中用药不合理的状况.
作者:王丁;魏雪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地佐辛复合帕瑞昔布在胫腓骨骨折患者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的超前镇痛效果.方法 将120例胫腓骨骨折择期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2组均于麻醉诱导前注射地佐辛,观察组另加用帕瑞昔布超前镇痛,对照组另加用右美托咪定超前镇痛.2组均给予标准全麻诱导,维持程序,术毕连接舒芬太尼患者自控静脉镇痛泵(PICA).对比2组术后疼痛评分,有效PICA按压次数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各时点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有效PICA按压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佐辛复合帕瑞昔布在胫腓骨骨折患者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患者中的超前镇痛效果优于单用帕瑞昔布,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郝一;赵兴慧;刘海金;董钊;葛永丽 刊期: 2015年第34期
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一组与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癌前病变的统称[1]大量临床研究表明CIN并无典型临床表现和症状,也是导致诸多宫颈癌患者错过佳治疗时机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宫颈癌前病变的高危因素随之相应增多,如免疫功能紊乱及HPV病毒感染.且研究已证实,CIN及宫颈癌均呈发病年轻化趋势,且发病率也逐年上升,严重影响年轻女性的生活质量.有研究表明[2],宫颈上皮内瘤变与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应引起患者重视,尽早治疗,以免病情恶化.宫颈癌治疗的主要方法是宫颈电环切除术(LEEP),该手术的疗效显著,操作简单,因此广泛应用于临床[3].本文通过对69例行LEEP术治疗CIN Ⅰ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李润红;李林丽;宋洁;张飒爽;魏杏茹;刘维杰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病案是指按照相应的规范和要求,客观的、完整的、联系性的记载了患者的病情变化、诊疗经过、治疗护理结果和终转归情况等,是临床医疗、疾病预防、教学科研、医疗保险、经济统计等的基础性原始资料;并由医疗机构的病案管理部门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进行保存和管理,包括纸质病历、电子文档、医学影像检查胶片、病理切片等.随着医院的发展和医疗模式的转变,病案管理工作中的种种问题日益突出[1].我院是一家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是南通大学的教学医院,全年的存档病历在40 000多份,再加上医学影像检查胶片和病理切片等,病案信息的数量相当大,管理要求非常高.随着医院的规模不断扩大,住院的患者数量迅速增加,医院信息科档案室现有的管理模式已难以满足临床、科教、患者和社会等诸多方面的需求,也不能适应医院的快速发展[2].怎样使病案价值利用的大化得到实现,目前已成为医院信息系统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江苏省医疗系统制定的病案管理规范作为指导,结合我院病案信息管理的具体情况和存在问题,设计并初步实现了病案信息管理系统.现报道如下.
作者:韩燕 刊期: 2015年第34期
目的 比较彩超和CT用于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129例可疑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患者,均进行彩超和CT检查,比较2种方法诊断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的准确性.结果 CT诊断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均高于彩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种检查方法的特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在诊断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中相对彩超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青月;贾振伟;朱艳霞;刘胜辉;许军成 刊期: 2015年第34期